其他

这一年,纪录片到底有多火丨2016年中国纪录片大事件盘点

2017-01-15 盐粒儿 广电时评


2016年,纪录片进一步从小众走向大众,“撞击”卫视、全年跨文化“网红”传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数量、点击量、媒体关注度稳步提升。

伴随着社会环境、技术发展、行业政策等外部条件的变化,中国纪录片行业在近几年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回顾2016年纪录片产业发展,在《本草中国》《创新之路》《长征》等大制作纪录片的影响和引领下,在《中国人的活法》《青春的纪录》等小制作、大观点、接地气的现实题材纪录片不断提升的关注度下,纪录片进一步从小众化走向大众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数量、点击量、媒体关注度稳步提升。


纪录片登陆卫视,破局黄金档

纪录片与卫视的良好互动在2016年得到升级。《长征》《本草中国》《南宋》《筑梦路上》《创新之路》等纪录片在卫视平台播出,口碑和收视表现不俗,有较大突破。


《本草中国》登陆江苏卫视周五黄金档,与同时段的综艺大片分庭抗礼,成功开辟了一线卫视周五黄金档播放纪录片的先河,其首期收视率更高达0.91%,豆瓣评分高居8.4,收视口碑表现不错。据江苏卫视总监李响介绍,《本草中国》系列将推出三部,目前第二季正在招商阶段。纪录片《长征》在中央电视台多频道和全国二十多家卫视频道的黄金时段播出,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广东卫视《我们的青春》、黑龙江卫视《中共六大纪事》、安徽卫视《中国文房四宝》纷纷入局黄金档,并取得良好口碑和影响。此外,广东卫视的《技行天下》《我们的青春》第三系列、《老广的味道》第二季以及《秘境神草》,都将在黄金时段播出。




12月14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当纪录片遇上卫视频道论坛暨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培训会”备受瞩目。政府部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白洁、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陈晓建,以及各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宣传处负责人出席;卫视方面,湖南、浙江、东方、江苏、北京、广州、青海、甘肃等20余家省级卫视总监和制作精英齐聚广州,共同探讨纪录片创作之路。论坛参会人员的高规格和广覆盖,都是近年少见的。而大会话题只有一个:纪录片热了、火了,纪录片的夏天来了。纪录片发展将改变卫视的品位和格局。


“以纪录片为代表的纪实类节目的黄金期即将到来。”广东卫视总监余得通判断,卫视节目发展在经历游戏综艺、歌唱选秀、明星真人秀、喜剧类节目风潮之后,纪实类节目将开启第五次浪潮。


当下,各卫视也针对纪录片纷纷展开差异化布局。广东卫视深耕、盘活纪录片产业链;江苏卫视正在着手操作《本草中国》第二季,打造周末920黄金时段;浙江卫视从小处着眼,聚焦人文;东方卫视围绕自身定位,鼓励创新、强调原创;青海卫视大胆革新,电视剧、综艺两不播,主打纪录片特色;北京卫视则守望历史,巩固《档案》节目的同时创新纪录;湖南卫视坚持纪录青春,追求个性表达;甘肃卫视依靠编排突围,用小成本做大情怀节目……




此外,2017年,旅游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上海纪实等卫视将陆续开播纪录片联播栏目《纪录中国》,该栏目将展播优秀国产纪录片、播出纪录片资讯、新媒体短视频、微纪录。


开启“网红”传播新路径,跨文化传播迎来爆发期

纪录片借助电视媒体、视频网站、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在扩大传播渠道的同时扩大目标受众群体,争取到更多的年轻受众,为拉升收视、赢得口碑打下良好基础。


党史巨制纪录片《重生》从6月28日起在19个上星频道联播,其中覆盖5个少数民族语言频道,与此同时,凤凰网、爱奇艺等6个视频网站以及1个覆盖海外180个国家、5亿家庭用户的互联网电视端同步播出。江苏有线投资的《奇域•探秘新丝路》开播七天点击超千万,该片于2016年8月18日在江苏有线和腾讯视频首播,旋即引发观看热潮,首周观看人数突破1000万。


值得注意的是,“一带一路”属性的纪录片传播平台陆续开通。




4月18日,“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在北京成立,并发布“丝路电视跨国联播网”合作项目,计划在固定频道和时段、不同国家以当地语言播出“丝路电视”节目。


8月26日,“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在北京成立。来自五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41家媒体与制作机构成为该共同体的首批成员。


10月11日,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纪录中国理事会倡议,中广联合会纪录片委员会、中国纪录片网、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重要纪录片制作和播出机构联合发起的“一带一路”纪录片全媒体国际传播平台启动仪式在福建泉州举行。


“一带一路”纪录片全媒体国际传播平台将搭建纪录片数据资源库平台,以纪录片为核心内容资源,通过多媒体手段,集纳国内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纪录片资源和播出渠道,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纪录片行业的片源共享、节目互换、联合拍摄、业务交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合作,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纪录片也将迎来一个爆发期。


全年不间断纪录片活动 带动行业活力

(1)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


本届纪录单元共收到报名作品1467部,18部入围作品角逐5个奖项;在电影节期间,纪录单元也设置了多个学术论坛、沙龙活动,探索学界热点与前沿。其中,以“本土故事国际表达”为主题的中澳纪录片论坛、以“跨界融合”为主题的2016中国纪录片产业年度论坛和汇集众多国家文化参赞、电视台的“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成立暨主题论坛、纪录中国理事会新一轮“中国纪录片扶植计划”等活动,成为本届纪录单元论坛系列的几大亮点。同时,还有VR主题日等多个特色活动日关注领域前沿。




(2)首个纪录片小镇落户东山


一直以来,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纪录中国理事会副会长陈宏倡导建立纪录片小镇模式,打造纪录片跨界融合。北京电影节纪录单元期间,中国首个纪录片小镇—中国苏州东山纪录片小镇正式发布。并于5月20日举办纪录片《重生》推介会;8月15日-8月22日举行了“口述历史•东山纪录短片创作研习营”公益活动;10月25日-28日,东山纪录片小镇举行了新鲜提案东山真实影像提案大会。


(3)第三届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


9月12日,第三届“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在成都开幕。2016“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聚焦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四川电视节的延伸活动之一,“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自2014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在海内外业界取得了良好的影响力。


(4)第五届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


11月12日-11月17日,第五届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连续6天的活动包括2场主题研讨会、10场纪录片制作实务的工作坊和20场国际最新获奖纪录片展映。涵盖了制作制片等多个领域,包括纪录片调研、预售融资、纪录片导演、制片人以及欧洲成功转型的报纸主编等。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到中国和国内纪录片人交流互动。




(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12月12日-15日,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广州举行。本届纪录片节吸引了来自全球111个国家和地区的4059部/集纪录片参评参展,汇聚吸引英国广播公司、韩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等561家国内外机构参会,促成纪录片交易合约价值总额近4亿元人民币,刷新历年纪录。此外,今年的广州纪录片节还与法国戛纳国际电视节MIPTV、加拿大HotDocs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意大利纪录片协会、英国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节、亚太广播联盟六家行业协会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闯进大众视野,纪录片电影的商业实验

截至2016年12月20日,全国上映的3部国产纪录片中,《舌尖上的新年》累计票房193.5万,《我在故宫修文物》累计票房448.3万,《生门》累计票房71.9万;合拍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累计票房6653.2万。




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上一炮而红,点击率超百万。历经5年的调研,拍摄剪辑历时7个月,摄制组成员5人,投资只有150万元……就是这样一部小成本的纪录片却被观众誉为“故宫的招聘广告”,让故宫成为年轻人心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也让原本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工作者成了“男神”“女神”“网红”。


《生门》于12月16日登陆全国院线,虽然首日排片不足1%,上座率却创造了平均23.5%的纪录。人民日报评价《生门》“带来了纪录片的复兴时代”;新华社则称赞它为“庄严生命与和谐医患的礼赞”。除了媒体的赞誉,在豆瓣上,该片评分在映前基础上一路上扬,首映当天便冲至8.4分。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