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对话《大秦帝国》总制片人焦阳:历史正剧的能量不应被遮蔽

2017-03-06 何天平 张榆泽 广电时评


走过八个年头的《大秦帝国》系列剧,见证着历史正剧从“退潮”到“回暖”。在经由一系列的受众选择、文化深耕和创作反思后,以《大秦帝国》为代表的国产历史剧,正逐步构成提振国剧品质的重要能量。

初春的日子里,历史正剧也开始在电视荧屏“回暖”。


从《于成龙》亮相到《大明王朝1566》重播,再到《大秦帝国之崛起》引发热议,与同期播出的《大唐荣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古装剧相比,这些历史正剧形成了一道新的荧屏景观,也为观众带来多一种的选择。历史剧正在走向前台,在经由对历史的“小写”潮流后,新的宏大叙事呼之欲出,带来提振国剧文化底色的力度。

《大秦帝国》总制片人
  焦阳


与《大秦帝国》结缘超过十年的焦阳,在一个晴好的午后与记者聊起他的“大秦情结”。在资本和市场的角力下,历史正剧的复兴是件令人高兴的事,这至少映证了在消费时代里,还有这类“吃重”的作品能呈现中国影视工业的能量,以及回应人们更为丰富的文化想象。“人们可能难以想象做《大秦帝国》的艰难和漫长,但总需要有人来做这样的事。历史叙事的魅力、社会变迁的见证、文化智慧的价值……很多观众说这是一股‘清流’,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做《大秦帝国》的意义。”焦阳谈到这里,很恳切。


把每一个王、每一个臣,都变成一个“人”

谈起早在2011年就已拍竣的《大秦帝国之崛起》(以下简称《崛起》),焦阳似乎有着太多感悟和感慨想要表达。《崛起》是《大秦帝国》系列的第三部,与前作《纵横》几乎是同期拍摄完成的。从2009年《裂变》首播算起,《大秦帝国》与观众的“见面”也已有八年之久。


“大秦风潮”的升温,用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阎晶明的话来说,是整个社会渐渐生发出的“复兴期待”的缩影。秦国的崛起之路,虽不能与今天的社会一一对号入座,“但毫无疑问暗合着时代的焦点,是今天同历史的对话。”



于是,如何完成这一场“对话”,便成为《大秦帝国》的创作基石。焦阳总会情不自禁地聊起剧中令他动容的细节,在他看来,这在哪个时代看来都有着振聋发聩的文化力量。《崛起》的尾声是个有力的印证:嬴稷独坐高位,殿宇高台上铺开一张巨大的国力地图,六国君主盘坐于自己的“领地”。坐在地图中央的嬴稷此时已不满足于六国的臣服,起身说道:“寡人不要尔等做寡人的藩王,不要尔等之国做我秦国的藩国,我大秦要灭了六国。”随后便拂袖而去。焦阳感慨,“这不仅是《崛起》的最终结局,也是‘大一统’中国的真正开始,这番话的厚度和力量看过之后就能真正感知到。”身为《大秦帝国》总制片人的焦阳,令人看到这段牵动人心的历史是如何多年如一日地吸引着他。在“六实四虚”的创作原则下,《大秦帝国》的历史质感与艺术张力得到了妥帖地融合。


《大秦帝国》改编自孙皓晖的同名历史小说,一共六部。焦阳最初选择这一题材进行创作,也是因为初读孙皓晖的剧本《商鞅变法》便令他眼前一亮。虽然当时原著小说尚未完结,但他还是一口气读完了前五部,并决定将第一部影像化。“拍完《裂变》后,我就觉得根本停不下来。即便创作的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得多,但觉得不做完就没法跟自己交代。”焦阳说。


有关大秦历史对于今天的文化价值映射,焦阳也有自己的思考。“从始皇统一六国后,我们国家不管纷乱多久,都会有个大的趋势——统一。从那时起,中国人的血脉里就凝结了‘大家要在一块’的信仰。”在焦阳看来,中国人对“统一”这一文化心理的认同,就是从大秦开始的。之后几千年的历史尽管风云变幻,但也少有大分裂之景象。



焦阳的“大秦情结”,既吸引着他多年专耕制作《大秦帝国》系列,也滋养着他的叙事“野心”。“为什么秦国能从小国成长为帝国?130多年的跨度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都值得我们去琢磨,也值得我们用影像的方式来表达。”


时隔5年才播出的《崛起》,虽在今天看来影视技术的运用不那么先进了,但守正出奇的语态和表达,却仍匹配着这一系列剧集的一致性。一部历史正剧应当要有“历史感”,述正史,讲真事,不辱使命。在创作上,《大秦帝国》也面临过剧作改编中重国家命运还是重个人情感的考量,但最终的荧屏呈现已经给出了答案。焦阳说:“整个剧的立意始终是精神为重,它指涉了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民族的走向、一个大的时代趋向问题。”


与之相对的,作为传播手段的电视剧也不能曲高和寡。“个人情感的叙事是为了提升作品的审美性。我们不能将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拍成纪录片,所以需要让冰冷的历史人物有血有肉。历史上的每一个王、每一个臣,我们都要令其变成一个‘人’。”焦阳谈道。


最近复播的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中也有着相似的思索:钦天监监生周云逸因谏言被东厂提刑太监冯保杖杀于午门外,凭借一个人的生死便将人带入明末险象环生的政治局势。这与《崛起》演绎历史的思路有共通点,四两拨千斤,用具体而微的个人叙事来反观藏匿于历史深处的社会变局。而这,恰恰也是使历史正剧变得有趣而深刻的一种探索路径。


“《大秦帝国》的故事令我看到先秦时代人们具体的生命状态,跟我们现在完全不同,却有着相同的思考价值。人物血肉丰满,他们都很打动我。”焦阳总结道。



历史剧:既不背叛历史,也不丢失故事

尹鸿教授曾评价:“世界在变化,历史题材的艺术书写也是千姿百态的。”正剧历史、传奇历史、神话历史,甚至包括各类假借历史的神幻、架空之作,都是这一类型作品中的“宝藏”。但近年来,因流行元素的广泛嵌入,古装偶像剧的风头大有盖过其他历史题材作品之势,其市场表现也似乎正在异化历史剧这一类型的内核,这从历史正剧很长一段时间内“缺席”于电视荧屏中可见一斑。


面对古装偶像剧这类年轻态、通俗化的作品,焦阳认为,“这理应是电视剧市场繁荣状态下的一种发展方向,但不能成为唯一的方向。历史正剧的价值始终存在,并且应当更为正视它。”当“古装不古”频频遭人诟病,古装偶像剧确实表现出历史感匮乏、价值观混乱等泥沙俱下的景象,观众心生的“类型厌恶”情绪也在事实上消耗着人们对国剧的期待。焦阳虽看到了当前历史正剧的发展契机,但仍对市场中潜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性表示隐忧。


在焦阳看来,古装偶像剧的制作周期快、市场反馈也不错,相比之下,历史正剧的创作就要“艰难许多”。从创作难点来看,一是不能脱离基本的历史框架,基本史实要逐一落实;二是要有生动的故事,在有限的史料上活色生香。



“例如,‘关公战秦琼’是有意思的,但在历史正剧的展现中却不能这么干。”焦阳说,“对《大秦帝国》而言也是如此。史料触及到的地方,年代背景也好,人物事件也好,我们原则上都不会改变;史料未能触及之处,我们则要遵循情节和人物关系的递进,合理地演绎并推导到历史提供的结果。”《大秦帝国》对历史的“较真”,不仅体现在尊重既有史实,且会基于新的史料研究成果做出相应调整。比如《纵横》《崛起》中的张仪、苏秦角色形塑便打破了《史记》记载中两人对手关系的描述,依据是历史学家杨宽最新考证“两人臣服于两代王”的史实,在此框架下进行故事创作。 


有观众评价《大秦帝国》是当前国剧市场中的“一股清流”,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演员的角色诠释深刻。焦阳说:“我们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流量小生’,粉丝量大但戏苍白的演员,或许难以保证《大秦帝国》的质感。”焦阳谈到《崛起》中他最喜欢的两个角色,分别是宁静饰演的宣太后和张博饰演的嬴稷。从隐世而居的天真少女到性情泼辣的秦王宠妃,再到为秦国掌舵的宣太后,“历史中寥寥几笔的芈八子却被宁静演活了她一生的起伏”。谈及最初为张博试戏的情境,焦阳又补充道,“一来就给上老妆,当时只有29岁的张博不但嗓音能变过来,举手投足也都切换自如。从年少的嬴稷到年老的嬴稷,他处理得很出彩。”


某种意义上,历史剧对演员的要求会更为复杂。不能一味追求市场热度,还须有基于历史维度的充分考虑。“能驾驭历史剧的演员,一是不能失掉历史中某一人物的原有定位;二是得有自己的个性;三是要能有隔空跟观众交流的本事。”焦阳说。



类型化市场会为历史剧创造空间

焦阳打了个比方:“如果古装偶像剧是汽车的话,历史正剧就是轮船。”他进一步阐释个中逻辑:“都往一个目的地走,都看谁走得快,但汽车和轮船却没有可比性,因为一个在地上跑,一个在水中行。”类型剧的分化理应是件好事,但事实却是流行剧在传播度和变现能力上的优势或多或少挤压着市场的类型化发展。正因如此,这一次的《崛起》在传统电视频道与网络播出平台的“齐头并进”,多少令焦阳感到了欣慰,“影视剧的类型本来就应当是多元的,不同的人能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作品,这才是健康的市场环境。” 


但现实的痛点在于,因历史剧受众群体目前表现出的固化状态(以中老年观众为主),不少卫视平台在选购、编播历史剧时也是颇为谨慎的,《崛起》在央视的“裸播”多少能说明这一问题。焦阳谈到:“大家一听《大秦帝国》,都觉得你是好剧,但会感觉不适合我们平台播。”相反,互联网反而对历史正剧更“包容”,B站购买《崛起》的网络播出权后,在二次元文化的加持下获得其在电视平台以外的不错关注。在焦阳看来,这恰恰说明历史正剧并非与年轻观众绝缘,观众的口味愈发多元,类型化市场的发展也令观众对类型剧的粘合度更高了。


焦阳坦言,虽然发展中的影视环境令人期待,“但这还远远不够”,要真正复兴人们对历史剧的期待还面临诸多挑战。当然,挑战的背后也有更多可能性。


一方面,国内流行剧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在过去几年中成为现象级古装剧的《甄嬛传》和《琅琊榜》对焦阳启发很大。“《甄嬛传》和《琅琊榜》虽带有很强烈的戏说意味,甚至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剧,但它们确实做到了‘未必有但可能有’的真实性。”在焦阳看来,“历史感”的形塑并未仅是如何组织并再现史实的问题,与影像语言的表达有密切关联:历史人物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情节推进与主旨立意的勾连,甚至是对画面质感、场面调度以及服化道的落实,这些都是历史叙事的重要组成。“《大秦帝国》之后的创作也会向它们学习。”焦阳说。



另一方面,国外也有不少历史剧的传统。例如日本大河剧、英剧、北欧剧等,史诗化的文本与表达都已渐成气候。去年11月于Netflix播出的《The Crown(王冠)》,以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讲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故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令史实活了起来,加之精良的制作,2016年首播平均观看人数达570万。“国外历史剧大多是很具分量的作品,一来是因为这是表达文化传统的重要管道,它有独特的意义;二来也是因为影视环境的成熟度,有包括宣发等在内的配套环节加以支持。”焦阳认为,历史剧在中国还有更远的路要走,这需要整个影视环境共同努力。


焦阳表示,下一部《大秦帝国》作品也在加紧创作中。面对发展迅速的电视剧市场,“我们要兼听则明,不断吸取其他优质剧在制作水准、传播能力以及如何与观众对话的方方面面。我们也需要更多对主流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变化趋势有更深刻的洞悉。”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