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建立良性的中外联合研发体系?丨专访FremantleMedia中国区CEO尹晓葳

2017-05-13 霍驰 广电时评


真正意义上的联合研发,到底应该怎么做?除了抓住联合研发的新机遇,从业人员还应注意联合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哪些问题?

在全球影视业交融碰撞的当下,中国内容“走出去”和中外影视合作已经成为从业者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同时,中国庞大的观看人群、市场潜力,吸引了世界各地影视公司的目光。


“大家都希望能够在中国市场有所贡献、有所获取、有所成就,联合研发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国际影视公司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如何正确认识联合研发?FremantleMedia中国区CEO尹晓葳向《广电时评》记者分享了她的切身感受与国际合作经验。


她认为,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联合研发体系,能够帮助国内从业者少走弯路。“是时候转入真正意义上的联合研发了。”

FremantleMedia中国区CEO
尹晓葳



慢工出细活,联合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节目研发本身是一件需要时间、需要投入、需要耐心的事情。


2017年4月的戛纳春季电视节(MIPTV)上,FremantleMedia推出了一档名为《时空迷失》的节目,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不久前,这档节目还因为太火,遭遇服务器被粉丝挤爆。



节目中,三位选手组成一支队伍,共同参与五轮游戏。其中一人进入游戏场景闯关夺金币,他将通过时空门,穿越到六大时空场景(冰河世纪、侏罗纪、中世纪、西部世界、20世纪曼哈顿和太空时代),另外两人在演播室开启“上帝视角”指挥。观众则可以借助IMR技术,跟随选手们一起穿越去六个不同场景闯关冒险。“这是IMR技术首次运用于电视综艺节目中,实现了游戏节目的沉浸式互动。”尹晓葳告诉记者,“我们和挪威科技公司The Future Group双方斥资上千万美金,共同花费3年多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这一技术性的突破。”


另一个案例是社会实验节目《离开我的房子》。这档节目从创意到研发再到制作播出,历时10年。“这个10年当然是阶段性的。它需要经过不断实验,当实验结果显示走不通的时候,它经历了暂时的搁置,直到一段时间之后再被拾起来,重新做规划和社会调研,再重新上档。过程真的非常漫长。这档节目最先制作了荷兰版,现在德国版也开始了录制。针对德国版,我们在赛制和拍摄上还做了进一步优化。”


不论是3年还是10年,这样的投入对小步快跑的中国影视行业来说,都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也正是如此,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沉下心来创作的电视节目精品才更具市场价值。尹晓葳直言,大部分研发周期低于9个月的项目,都需要打个问号。


打造创意联盟,建立健全长效的联合研发体系

2010年9月,《正大综艺•墙来啦》在央视一套开播。实际上,这档节目源自日本富士电视台的《Hole in the Wall》,其创意能够走进中国乃至发行到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和FremantleMedia有着密切的关系。



10年前,富士电视台向FremantleMedia展示了《Hole in the Wall》的片花,当时它还只是一个小点子,富士电视台的创意体系也不像现在这么成熟,FremantleMedia投资了这个有趣的点子,对其进行国际化、系统化的加工,改进视觉包装,重新拍摄样片,再经历试播、调试等,最终将其转变为一个能被交易、翻拍的模式,进行全球发行。《Hole in the Wall》也因此成为日本走出国门的第一档爆款模式。


FremantleMedia和富士电视台的创意联盟起始于此,之后这两家公司推出的联合研发产品包括《黑暗大作战》和《Love Table》等。


“我们对这种健康、双赢且卓有成效的研发体系非常有信心,它能弥补中国市场从引进到原创转型过程中的不足。建立这样的体系可能是中国内容创意行业在未来3-5年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FremantleMedia正在与国内一线卫视商谈,期望建立类似创意联盟的合作关系,展开一系列深入的联合研发工作。



实用小贴士:这些联合研发问题需注意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中国影视公司的国际业务代表到国际影视公司的中国业务负责人,在尹晓葳近20年的从业生涯中,不同的身份反而让她对中国市场有了更深认识。


“我明确知道中国同行的困惑在哪、需求在哪,这样就能从FremantleMedia的角度提供最行之有效的帮助,提升产品、人才、制作的竞争力,实现国内同行梦想。”当然,她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电视人在国际影视市场中时常常忽略的问题和误区,“只有双方都以诚恳的态度对话,才能找到各自的诉求点,合作才能更顺畅,达到共赢的效果。”


>>>好点子随处可买?一个点子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模式、具有市场价值,在于它经过了验证,是系统化、科学化的点子,是已经成型的、经过市场加工的东西。“廉价打包的点子,可能是国外创意人员在中国赚快钱的一种方式。每个创意人员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创意,希望掌握所有权。如果一个人愿意把所有权都给出来,或许这个点子并不是他那么珍爱的东西。”


>>>明辨国外专家资质。“谁都能写出点子,但将点子创作成为通行全球的‘变形金刚’,是需要能力的。”节目创意、制作是团队型的工作,如果国外专家说自己是某档节目的创意人,要特别留心他是否只参与过一次节目讨论会,并非推动节目的核心人物。


>>>纸模式更适合用作联合研发。模式节目通常有上百页的节目宝典,它是节目录制过程中所有的文档资料、数据参数、错误和经验的汇总。如果节目开没有开始制作,没有完整的节目宝典,这个点子就是没有价值的,反而可能会给人带来误导。尹晓葳认为,纸模式这样的半成品,更适合联合研发。


>>>有的创意在中国一定实现不了?大部分人在接触新的创意和模式时,会有一个基本判断——“这个中国肯定做不了”。“其实未必如此。它能够在其他市场成功,一定有可以吸取、转化的精髓。中国市场在变,传统观众和网络观众需求也在变,可能过去5年不适合中国的内容,放到现在就可以了。我们要用动态的思维看待不同的节目创意。”


>>>分清品牌诉求和平台诉求的界线。中国电视节目的商业模式与国外不同,制作方、播出方和品牌方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平衡。如果是品牌定制类型的内容,创意由客户需求驱动,这在海外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系统;如果以节目本身来界定,还是应该保证本身的创意能够站得住为第一前提。“如果取悦了客户导致节目失败了,客户也不会为下一季买单。”


也许中国电视还将在短期内经历一些阵痛和教训,需要为进一步成长付很多学费。但尹晓葳对未来也十分有信心:“我们很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共研,我们也需要有好的共研产品从这个机制当中走出来。中国是一个开放自信的文化强国,长远来看,在平等、互信、公平、共赢的前提下,中外的影视合作的未来会非常光明。”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