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 做了十七年依然熠熠生辉,《对话》有一个保鲜“公式”
经济宣传、改革发展宣传是广播电视宣传的重点和难点。播出了17年的央视品牌栏目《对话》,通过“《对话》=A*B*C”这个公式,做到了坚持和创新并举,持续为中国经济“代言”。6月16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制片人杜阳,在总局例会上向全国广电同行介绍了经验。文章整理自现场发言。
像《对话》这样走过17年的老栏目,节目附加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说谈到《对话》,权威、高端、影响力、最高平台、谈话、企业家、经济界等关键词都会涌现出来。但作为一个老栏目必须要坚持,也必须创新。如若不坚持,过去17年的积累就化为虚无;而不创新,则会落入“刻舟求剑”,因为时代变化太快。
坚持与创新,二者该如何平衡?对于“坚持”,大家说的特别多的一句话叫做“不忘初心”。十多年前也有一句话叫“不要因为自己走的太远,忘了为什么出发”。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话》栏目制片人
杜阳
但“初心”对一个老栏目尤其存续很长时间的品牌栏目而言,其实有三大悖论:
悖论之一就是“初心”是什么。
《对话》有这么多关键词,可以说每一个词都能够说明《对话》。有人说,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人可能没有一百个《对话》,但是十几、二十几个还是有的。提到《对话》节目,有人会说是做“大佬”的节目、是演播室谈话节目、是一个经济类的节目,甚至有人把《对话》等同于主持人陈伟鸿。把这些外在的东西慢慢剥去后,初心是什么?或者说《对话》这个品牌栏目最核心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对话》的核心是两个字:高端。
找到“初心”后再回来看,只有初心是不行的,如果这个“初心”已不符合现在的传播规律或传播环境,那就要调整。
《对话》团队经过反复分析,认为在现在的传播环境下,作为中央主流媒体,我们的利器就是“高端”。可能尺度没有把握到、速度没有新媒体快,但“高端”是我们最有力的利器。既然找到了“初心”,且这个“初心”还在熠熠发光,那我们就要把它不断放大并努力做到极致。
怎么做?
因为我是理科生,喜欢用公式。《对话》节目有这样一个公式:《对话》=A*B*C,A是嘉宾,B是制作,C是传播。
A,嘉宾
嘉宾是《对话》最丰富的资源。而资源正是老栏目的三大悖论之二。
一个老栏目的资源到底是丰富还是贫乏?人们第一印象会认为老栏目的资源肯定很丰富,如《对话》栏目的资源基本涵盖中国所有企业大佬、经济界的专家等等。反过来讲,作为实际的操作者和栏目的制作者会发现,当一座富矿挖了17年以后,资源已近枯竭。《对话》是一个一年50多期的综合节目, 17年总计850多期。此外节目还做了很多特别节目,节目嘉宾已超1000多人次,资源消耗得很厉害。据不完全统计,柳传志已来过十次,马云来过七八次,王健林来过五六次。
大家看着资源很丰富,我们也确实觉得这是一个“金山”,但“金山”挖到今天已经枯竭了,那资源该怎么做?
还是要回到“坚持”和“创新”层面。
在资源枯竭的时候创新该怎么做?就是要不断去转换“矿脉”的挖掘方式。
《对话》曾有这样几次转换:2001年中国“入世”元年,节目以“世界五百强”为主;2003年有了第一个转换,叫“由外至内发掘国内的企业家”;到了2006-2007年,国内的企业家也挖掘的差不多了,主创又进行了第二次转换,叫“由企到政”。时值“社会转型期”,政府的作用和社会的作用影响很大,节目便开始扩展政府资源。经过这两次转换,现在节目资源的挖掘开始逐渐由过去的民企向国企转换。除了转换“矿脉”挖掘方式以外,还要不断发掘原有的价值。
发掘人和人的组合。以柳传志为例,他已经来节目10次,再来怎么做?让他和最新的互联网人碰撞,是不是就可以挖掘出新亮点?同时,他参加节目这么多次,现在可能有了新事件,或者节目组可能策划出新议题。如7月份是《对话》开办17周年,节目组把柳传志、刘永好、李书福等当年最早一批上过《对话》的中国企业家请到现场,让他们和17年前的自己对话,这又是一种发掘和创新。“矿脉”确实越挖越少,只能不断用新的思路。
不断拓展资源。紧紧抓住最新的国内外动态,对诸如苹果公司库克、优步TK(Travis Kalanick)、今日头条张一鸣等等这种新涌现出来的人要做到“一览无余”。这是发掘嘉宾资源的创新。从“高端”角度来说,要坚持从知名度、热度、专业性三个维度来评价嘉宾合适与否。“知名度”指嘉宾是否具有普遍的知名度,“热度”是指嘉宾在近一星期到半年时间内有无热点新闻,如果没有,宁可放一放,等到他“热”的时候再做;“专业性”则是指嘉宾的专业度一定是获得很高认可的。
B,制作
制作,一般指电视化,但对于《对话》而言,它还有一层含义,叫做思想力。因为《对话》的高端和权威性完全是靠思想力来驱动。对于思想力节目组首先从内部有一个坚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就是“主张、主张、主张”。
《对话》节目组把一个选题分给导演后,在调研、设计结束后还需再开会探讨。开会第一句话我会说:用一句话说明你的主张是什么。如果说不出来,表明你还没想明白要做什么。所有的问题导演首先得想明白,做到可用一句话说清楚。
其次是不断培养团队经济方面的思想力,努力做到把控大势、领先半步。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靠笨功夫。我经常跟大家开玩笑说,卖豆腐,就得经常关心黄豆价是多少,渠道从哪来,有没有新品种黄豆,有没有新的黄豆加工方法……《对话》节目也一样,必须认真跟、好好学。国务院常务会议每两周开一次,要看一看,每个季度总结一下国务院常务会在经济上的变化是什么;政府工作报告也得买一个单行本回来好好翻一翻、批注批注;还有各种重要文件比如“一号文件”等,也要学习;还得不断找专家好好聊一聊……这样才能够日积月累,做到“领先半步”。
做新闻要有新闻敏感性,做《对话》也要有财经的感觉。“念念不忘,必有回想”,所以当你念念不忘,总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慢慢会有成果。
《对话》一年52期节目,52期节目不是每期都相关,但这52期节目得给大家一个整体的趋向和感觉,就是节目的气质或者主流是什么。例如,2014年《对话》以互联网为核心做了一系列节目,那一年有1/3以上的节目都与解读互联网相关;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2015年我们对互联网越深入了解越感觉要回归制造,所以在那一年《对话》陆陆续续做了一系列制造业的节目;2016年,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基于此,《对话》又把制造的范围缩小,聚焦实业。实业确实是当下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后来节目组又调研了很多企业,发现大家都有很多话要说,所以集中做了一期“为中国实业代言”,反响强烈。
在思想力上,创新点是一个“明线”。同时还要精准把握经济大潮前端的引领,引领之后更多是跟进最新的经济趋势。
比如2016年,《对话》推出两个系列。一个是“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布局”。当时“一带一路”全面展开,为了服务大局,我们推出了“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布局”,这个选题就是紧跟经济形势的代表;另一个是“互联网的本质系列”。2013-2014年是互联网最火的时候,但去年出现了互联网寒潮,一个产业大热之后大冷,这个时候最适合梳理行业本质,于是我们推出了“互联网的本质系列”。刘强东、雷军、马化腾、周鸿祎这几个人每一期的最后都要回答同一个问题:在你的眼里,互联网本质是什么?这实际上思想引领。
第三个悖论:是像还是不像。一个老栏目做了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之后,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这期节目像不像《对话》、像不像《艺术人生》、像不像《焦点访谈》、像不像央视一套的节目”。
像与不像到底哪个好?这是一个辩证法:像,往往是中规中矩,但可能缺乏新意和创新力;不像,它可能很创新,但可能什么都不是。
像还是不像,判断标准还是要归结到“初心”。
首先是创新。
我们组里有一个口号:“创新没有什么不可以。”
大家都会想《对话》是一个什么节目。
第一,《对话》播出一个小时大概需要录两个半小时。
第二,它是演播室节目。
第三,主持人和嘉宾要现场面对面。
第四,节目剪出来要让不了解电视的人认为这个事情就是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发生的,中间没有时空错乱。
但创新没有什么不可以,例如,《对话》打破了对话录制时间必须超过一个小时的束缚。节目有一期采访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时潘基文只有20分钟时间,20分钟要做成一个小时的节目几乎不可能,但后来这期节目做到了。播出时,恰逢韩国和朝鲜的事情升温,这期节目效果非常好。
其次是走出演播室,这是大趋势。《对话》栏目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即新疆最西北角的口岸霍尔普斯,节目组录完“一带一路”的霍尔普斯,马上飞了5000公里到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连推两期外景。然后,在钓鱼台举办国际经济论坛期间。因为全球经济趋势黑天鹅不断出现,大家对此极其关注,但节目组无法把所有专家聚集到一起,就采取十道题同题问答,同样的一道题问了中国、美国、欧盟、亚行等,这一期信息量极大、极其解渴。这样做,也没人说它不像《对话》。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跑出《对话》的“根”。对话的“根”是什么?高端。我们有一句话:“怎么创新都可以,但不能脱离高端。”
有一期节目,有同事建议演播室“一对一”用一个小品来呈现,但做了之后我就评论:这个节目不像《对话》,小品中表现的内容太俗了。把这样的小品用在这期节目里,形态上再像,都不是《对话》。电视化上的创新,一定得是抓住初心、魂的创新。魂在这里,外在形体怎么变都没问题。
C,传播
17年前,《对话》是周日晚在电视屏播出,而现在节目要面对电视、手机、Pad、PC,我们不奢望把观众从其它三块屏上再拉回到电视屏。《对话》要做的是通过影响力,从现在的一块屏推推及到其他三块屏。
怎么做?相信大家都在做,比如两微一端的互动。
值得分享的是,《对话》现场有100多名观众,节目组曾经尝试把录制现场开放到网络上,网上最多的时候曾经有1.2万人同时在看栏目的录制,并不断与我们互动。这是在新媒体上的一些尝试。
另外,新媒体的最大优势是渠道、最大劣势是内容,而《对话》作为传统的老牌节目最大优势就是内容。比如1000多期对话节目,一期60多分钟,相当于6000多小时,60000多分钟的内容存储。
去年股市很火爆的时候,10家企业的嘉宾在上过节目、节目周日播出后,周一这些企业的股票就涨停。这在网络上形成了很强的传播力,同时也凸显了《对话》的高端、权威。
另外,当下传播需要一体化。
15年前做电视很有优势,可以靠一期节目带动一个栏目。比如当年《对话》做了一期韩寒,可以说“一夜成名”;到了10年前,那种状态已经不存在,必须靠一个系列节目、一个活动或者一个大型特别节目才能做到;到了5年前,就必须要靠最创新的东西才能做到;现在,单靠一个栏目战斗很难。好在财经频道一直提倡和强调一体化。比如我们做“为中国实业代言”时,《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中国财经报道》《消费主张》《第一时间》等全频道也都在打“为中国实业代言“这个品牌,这是我们主流媒体的优势。
做重大选题时,新媒体、品牌方,包括地面宣传等会全方位、线上线下打通一起推进,基本能实现一体化传播。
我一直相信这样一句话:节目如同人生,如果没有自己的剧本,便会生活在别人的剧本里。节目如同艺术品,如果失去了风格,是不起眼的。韧性也罢,任性也罢,有些事贵在坚持。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