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近20个国家、100天报道,从北京电视台“一带一路”系列报道看电视媒体的传播责任

2017-07-08 周勇 广电时评


北京电视台第二季“天涯共此时——‘一带一路’”大型新闻行动,采取行进式报道的策略,历时百日、跨越三大洲,海陆并进奔赴近二十个国家,“分享丝路故事、见证造福时刻”。

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召开。中国与各国领导共商合作战略、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令“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宣传和传播的需要,北京电视台提前策划报道方案,并在论坛结束后不久播出了第二季“天涯共此时——‘一带一路’”大型新闻行动。继去年第一季节目收获了不俗的社会反响后,此次“一带一路”专题报道在格局、视野和高度上更进一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季专题报道策划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在政策、交通、贸易、货币、民生等方面的联通所取得的成果进行重点报道,采取行进式报道的策略,历时百天、跨越三大洲,海陆并进地奔赴近二十个国家,“分享丝路故事、见证造福时刻”。

 

日前,节目已播出过半,先后在北京卫视《北京您早》《特别关注》《北京新闻》三档卫视主新闻和新闻频道《都市晚高峰》《晚间新闻报道》和《直播北京》栏目中滚动播出,首播已播出46集,累计播出276次、共计1932分钟。从既有播出情况来看,第二季“天涯共此时”新闻行动不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起到了良好的媒体示范作用,也以自觉的媒体传播责任践行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要求。与此同时,这一专题报道本身亦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从选题策划到报道开展,再到最终呈现,在新闻生产与传播的不同环节都有所突破,并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样式。



内容设计:立足本土,着眼全球

在专题报道的内容设计方面,第二季“天涯共此时”表现出“立足本土,着眼全球”的格局观念。从对本专题报道的实施状况来看,节目表现出较强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结构化的特征,在全球视野下讲好“中国故事”是其新闻价值的基本出发点。

 

北京电视台采纳了行进式报道的方式对报道路线和对象进行了审慎、全面的考量。“三车队、三巨轮、一班列”的报道力量编排,既是在充分考虑报道周期与规模后对报道力量的高效组织,也尽可能覆盖了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期实现专题报道更全面的国际视野。具体而言,三支跨越丝路经济带的车队分为西北线、南线、非洲线;三艘跨越海上丝路的巨轮分为地中海线、南美洲线和货运线;一列丝路班列跨越中欧展开陆路货运之旅。在近百天的世界各地探访中,30人的前方摄制组兵分多路,沿着“一带一路”线路上近20个国家同时进行报道,报道难度显见。但从最终的播出情况来看,这些“临时”报道组专业、合理、有效地完成了新闻内容的生产,传播效果不俗。

 


事实上,“行进式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并不鲜见,报道空间的跨越性、报道时间的延续性和报道内容的随机性,这些优势使得新闻报道更具现场感与感染力。然而,由于行进式报道投入规模大、系统性强,多数新闻媒体在采纳这一报道方式时难免顾此失彼,并可能会破坏系列报道的立意深度或结构完整性。北京电视台第二季“天涯共此时”新闻行动对这一“难题”有意识地进行克服,提前部署、规划,将报道策划及其执行进一步细节化、合理化。

 

相比上一季节目,第二季“天涯共此时”专题报道的国际视野更为显著,力图多维度、宽口径、全景式地对“一带一路”倡议之于世界的影响进行更深层次的描摹。其丰富的报道对象、立体的报道形式和多样的报道手段,令这一系列的宣传报道规避了传统报道样式的单调和枯燥之感,人们得以更鲜活、生动地走近“一带一路”倡议,进而实现更理想的传播效果。更重要的是,第二季“天涯共此时”专题报道虽放眼世界并站在更高的国际视野上,但“中国”这一关键词却从未缺席于这些报道之中。从中缅油气管道的中国“守护者”到中国企业助力瓜达尔港从“风之门”变为“财富之门”;从卡拉奇大学餐厅中的一张“神奇地图”到北京同仁堂在金边的“开花结果”;从哈萨克斯坦装备的“中国透视眼”到中巴建设人员在贝布托机场响起的“装修打击乐”……从物到人,从短期目标到长远愿景,从经济发展到文化建设,诸种报道的呈现无不反映着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对世界形成的有力贡献。



传播策略:灵活编排、借力新媒体,加强多元化传播

目前,“一带一路”专题报道“遍地开花”,从央、卫视到地面频道,从纸质媒介到视听媒介,媒体对“一带一路”关注力度加大,对于宣传的推进无疑是一件好事。但随之带来的状况是,不同媒体在开展“一带一路”报道过程中的同质化倾向渐显。总体上,目前层出叠见的“一带一路”报道应当寻得自身的差异化特质以期实现更理想的传播效果,这就意味着报道不仅要在内容编排上有所创新,也应在传播策略上有所突破。

 

北京电视台推出的第二季“天涯共此时”专题报道,在传播策略的设计方面着眼于多元化传播诉求,通过灵活编排内容、借力新媒体等方式,实现传播效能的最大化。

 


一方面,专题报道在电视端的编排不拘泥于单一的报道类型,更不固定于单一的新闻栏目中,表现出更强的传播针对性。从报道类型上看,“天涯共此时——‘一带一路’”全系列专题报道由三部分构成:新闻行动系列报道、“见证者”专题报道、系列直播报道,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于不同的播出环境中;从播出栏目来看,新闻行动系列报道和直播报道在BTV卫视频道、新闻频道的六个新闻栏目中灵活编排,“见证者”专题报道则在BTV卫视频道单独开辟的时间段播出,新闻频道同步。从上述编排方式来看,“天涯共此时”专题报道尽可能地规避了传统电视播出的“时序”思维可能造成的传播局限,以期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也不能仅仅着眼于电视一端,更要将新闻的传播纳入整个全媒体传播环境之中。对此,“天涯共此时”专题报道也顺应了整个传媒环境的变化,除了在卫视频道和新闻频道进行播出外,也在“两微、一端、一网”(BTV新闻官方微信和微博客户端、“北京时间”手机移动端、“北京时间”门户网站)上进行全媒体立体式传播。通过微信专题页、微信视频直播、网站推送、手机APP直播等多种传播手段的结合,实现传播渠道的扩容,令传播到达率最大化。


媒体责任:在命运共同体视野下讲好“中国故事”

生产优质内容不仅是媒体安身立命的关键,更是媒体传播责任的具体表征。新媒体环境对传统媒体的诸种冲击不可避免,也正因如此,传统媒体更应牢牢把握住自身优势,对公众进行“负责任”的内容传播。对于电视媒体的新闻生产而言,“负责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立意,二是内容的品质。北京电视台第二季“天涯共此时”专题报道对于媒体责任的践行,也在这两个维度上进行了深耕。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新闻舆论座谈会上指出:“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第二季“天涯共此时”专题报道组织了体量与规模庞大的报道力量“走出去”,奔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一线报道,目的就在于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波兰老厂获新生、越南河内首条轻轨的“中国制造”、中国科技点亮伊斯兰堡F9乐园……节目中切入的诸种新闻话题,看似在谈论“一带一路”建设的世界成果,实则在探寻“中国力量”在其中发挥了何种作用——一件件“小事”的背后,都是中国为“一带一路”建设所付诸的努力。

 

进一步而言,“一带一路”的建设并非倚赖于“一国之力”,这一倡议的深远意义在于构筑一个有益于区域经济乃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因而,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报道,也应当着眼于这一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寻找中国在国际交往中涌现的更多动人故事。第二季“天涯共此时”专题报道在这一点上也有不俗的表现。对于命运共同体的立意追寻,深植在一个个新闻文本之中:有诸如哈萨克斯坦边境线上的中国工程师这样的“小人物”故事,也有中德两国跨境电商发展这样的合作共赢故事,还有象征中巴友谊的真纳墓水晶吊灯这样的文化故事,更有中巴两国商业反恐安保合作这样关乎人类命运的故事。国际热点事件的中国视角反映着中国媒体的责任担当,更反映着中国人的责任担当。通过一系列报道的组织,中国对外交往的新姿态得以勾勒,世界听到的“中国声音”也愈加响亮。

 


“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的使命,也是世界的诉求。为了使观众充分认识到这一倡议高度,北京电视台选择了大量具有感染力的故事加以细腻阐释。值得肯定的是,这一系列专题贯穿中外的报道,不仅通过更为合理化的报道体系全面反映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更将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细致描绘了出来。虽然这一专题报道尚有值得提升的空间,但就目前的播出表现来看,值得肯定。


作者:周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刘鑫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