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喜剧节目使用经典,不能变味成散魂汤

2017-07-12 蔚屏 广电时评


作者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

吸收经典作品的“笑料”,挖掘现实生活的“笑点”,满足观众“笑声”的刚需,既能纾解焦虑、抚慰心灵,又能凝聚共识、引领审美、成风化人,这才是喜剧节目应当追求的“笑果”。

“喜儿”笑嘻嘻地唱着“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嬉皮笑脸的“黄世仁”装模作样地上门讨债,所有的表演荒腔走板,解构了旧社会贫困农民被压榨的悲惨生活。贪生怕死的“花木兰”被父亲骗去从军,将忠孝刚毅、机智勇敢的巾帼英雄塑造成自私不孝、嘴馋花痴的“傻大姐”。“抗日战士”表情夸张、动作怪异,恶搞《黄河大合唱》,使出浑身解数把气势磅礴的爱国歌曲演绎得夸张另类、不伦不类……


如此荧屏“怪象”频频出现在娱乐节目中,还有人如此辩解:“我们太需要拿一些严肃的东西来变得很轻松”。


人们不禁要问:严肃的经典真的可以拿来娱乐吗?


当然不能!歪曲经典,娱乐经典,就是“愚乐”观众,更是愚弄观众。这样低俗廉价的笑料,并不好笑!



调侃经典、恶搞英雄、篡改历史,刻意制造经典形象的“丑”,无非是想吸引眼球,并以这种反差提高搞笑程度。殊不知这种粗制滥造“审丑式”的搞笑、“傻乐”,不但毫无营养,而且恶意藏焉,笑嘻嘻地给观众灌输精神的散魂汤。


“轻松”也好,“搞笑”也罢,单纯追求节目的“笑果”,随意改编经典、调侃崇高,无异于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用格调低俗的娱乐元素愚弄观众的认知,把观众的审美享受降低为低俗的感官刺激,挑战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底线,无视节目的价值引导,不仅玩弄了观众对经典文化的炽热感情,更是在消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如果我们的生活被这些低俗无聊所淹没,观众将漠视经典带给我们的教育意义和精神支撑,逐渐缺失文化自信,后果不堪设想。没有内涵的作品,即便能引发笑声,也是短暂而微弱的,不会有艺术生命力。更何况随着观众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如此模糊善恶美丑的“愚弄式”低级趣味,注定要被抛弃。


经典作品之所以具有不可调侃的严肃性,是因为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产生于特定时代的人民生活,凝聚了大众的共同情感记忆,承载着不同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代表着崇高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非常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一首《黄河大合唱》,唱出了中华儿女面对外敌侵略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无论何时,每当听到“风在吼、马在叫”的激情旋律,观众心中都涌升起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70年前诞生在延安的《白毛女》,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生动鲜活的“喜儿”形象深深地打动了群众,激发出了全国人民打碎旧世界、建设新社会的无穷力量。从歌剧、舞剧到戏剧,不同艺术形式的演绎和创新让这部红色经典依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观众对《白毛女》的喜爱并未因年代久远而消减,是因为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背后,传递着爱国主义、革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这样深远厚重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岂容无底线地恶搞?岂能无节操地调侃?



经典不可随意调侃恶搞,更不可漠视封存。在尊重历史、传承价值的基础上,吸收经典的文化营养,创新表现手段,赋予观众新的精神力量;拓展经典的呈现角度,丰富经典人物形象,给观众新的观赏体验;传承经典作品贴近生活、热爱生活的创作精神,激发观众更深的情感共鸣,未尝不是娱乐节目寻找创作灵感的好路子。


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精神基因。家国情怀、理想信念,正是当前电视节目所追寻的内涵,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结合,是娱乐节目正在探索的方向。不少综艺节目在娱乐中融入经典文化元素,用经典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温暖人、激励人。不久前的一档综艺节目中,一群当红青年演员在黄河边,与专业合唱团一起唱响《黄河大合唱》。伴随着气势恢宏的节奏,画面从现场波涛汹涌的黄河水切换到抗日前线英勇奋进的战士们。节目中演员热泪盈眶,说出心中的自豪感,感召爱国情怀,令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同身受。这充分说明经典作品所象征的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节目脱离了低俗搞笑,用观众喜爱的公众形象和表达方式传播经典,温润心灵,感染人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传承创新,赋予经典新的时代意义。经典传承,不是简单复制,穿新鞋走老路。那样只能带给观众重复的记忆和感知。挖掘经典作品的多角度认知,丰富经典的历史内涵,寻找新的讲述方式解读经典,才能赋予经典新的时代意义。花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女英雄形象已被观众熟知,创新这一经典形象需要新的注解。曾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花木兰传奇》,以叙事民歌《木兰辞》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为基础,拓展了花木兰“织女”的身份和以织绣品换和平的经历,丰富了以往以“忠”“孝”为主的人物形象。节目在保留经典精神内核的同时,进行合情合理的艺术创造,使经典人物更饱满,更具人性化,增添了影视作品的观赏性,为经典注入新的活力,让观众更为喜闻乐见。


群众是永远的主角。以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红色经典之所以感人,正因为它是“工农兵文艺”,从最基层的普通大众中寻找艺术创作素材,塑造平凡群众的美丽和伟大。在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中,为真实反映晋察冀农村复杂的斗争生活,主创贺敬之多次请教对当地熟悉的同志和百姓,并常常在散戏后夹在观众群中听他们谈话,听取最无拘束、最真实的意见。他曾说,《白毛女》是在广大群众的批评与帮助之下形成的,“若是我们反映的是‘地下’与他们有关的真实生活,那他们是可靠的最高级鉴赏者,而且是权威的批评家。”这不正是“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的最佳示范吗? 



娱乐节目要想获得最普遍的群众基础,找到最大众的“笑点”,就要深入百姓生活,寻找观众情感的共同诉求,让群众做主角。生活中不乏趣事,欢乐的故事比比皆是。把发生在老百姓生活中的欢乐故事搬上舞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趣事和笑料,让观众为平凡真实的幽默发笑,只有做到“身入”“心入”,才能“情入”。


经典从未褪色,也不会褪色。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离不开传世经典引领主流价值,引领正向趣味能量,引领道德方向。吸收经典作品的“笑料”,挖掘反映现实生活的“笑点”,满足观众“笑声”的刚需,既能纾解焦虑、抚慰心灵,又能凝聚共识、引领审美、成风化人,这才是喜剧节目应当追求的“笑果”。

作者:蔚屏


编辑:张月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