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打造优质“声音”?广播人有自己的思考

2017-07-27 冯洁萍 广电时评


声音是广播的魅力之源。如何打造优质“声音”?这是每个广播人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当下,广播作品如何利用“声音”优势觅得自身的差异化发展?一位资深广播人有自己的看法。

声音充满想象力,优质的声音更是让广播作品散发出蓬勃的生命力。1906年圣诞节前夜,美国的费森登和亚历山德逊在纽约附近设立了一个广播站,两段笑话、一支歌曲和一支小提琴独奏曲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广播。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以“广播”这个特殊武器加入到战火硝烟中。


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西北的王皮湾村,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自此“广播”这个特殊的武器以声音为载体加入到战火硝烟中,从三大战役阵前对围困守军的威震敌胆,到一衣带水海边对台金门广播的晓以大义,正义之声助力中国人民赢得全面的胜利。“广播的声音”见证着一个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广播人的使命一以贯之:生产好听的声音,制作听觉的精品。


如今的听众需要怎样的声音?当融媒体成为发展潮流,如何延续发展广播的主流作用,弘扬创新广播的独特魅力,把“听”的文章做到极致?


用心捕捉有生命力的声音

《匠心琴缘》获得了去年广东省广播影视奖广播专题二等奖。该作品讲述了手工小提琴在广州历经六代传承的工匠故事,以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小提琴曲串起提琴制作领域重要代表人物的采访。


国家一级提琴制作师关尚持坚守着小提琴制作的“工匠精神”。


起势成局,怎样使作品惊艳开场?“先声夺人”才算是发扬了广播之所长。以手工提琴制作各工序的现场效果,配以《第二莫扎特协奏曲第一乐章》选段,穿插提琴制作大师关尚持先生的解说,一幅工匠制琴的生动画卷跃然眼前。


伴随着提琴制作现场的同期声,选材、拼板、修边、接琴颈、镶琴头等提琴制作等每道工序都有独特的音效,甚至拧紧琴弦的“嘎唧”一声都清晰可辨,整个开篇场景生气盎然,广播的声音魅力尽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千日功,这样的场景效果并非随手可得,为了录制最好的音效,节目创作者和高级录音师“三顾”现场,经过了前两次的“不足”,第三次到来时便决定在全厂停工的情形下进行录制,连风扇都停掉,每道工序单独开工,由录音师现场布置录音设备,精准收录每一个声效细节,才有了最终呈现出的声音效果。


细心记录珍贵的声音

稍纵即逝,广播的“声音”魅力也在于此。也正因为声音的短暂停留,才有了广播人对每一份独特的“声音”进行记录的珍贵价值。


80岁的国家级女书传人何静华希望能将女书传统婚嫁习俗呈现给大众。


2014年,笔者深入女书的发源地湖南江永,采访了被称为“史书不载,方志不述”的语言化石、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在采访过程中,也录制了一批珍贵的女书颂唱,其中包括80岁的国家级女书传人何静华的现场唱诵。


因为口口相传且“传女不传男”的传统,加之“人死书焚”的习俗,“女书”在今天甚至已经成了难得一见的文化现象。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下,“女书”的声音资料仍是少之又少,还有人误解“女书只有文字”。


为了取得一手的珍贵素材,并把“女书”用声音的方式记载下来,筹备工作变得很艰巨。一头要联络清华大学的女书研究专家,另一头还得精心策划现场采访。最终等到“女书”传承班毕业典礼的当天,按照预先准备好的方案,我们采录了毕业典礼上的各类“女书”作品才有了完整地记录,每一个细节都书写着“女书”的这份“不可再生”。如今,“女书”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形成的这部广播作品《潇水神曲,女书传奇》也算为这颗沧海遗珠的再度发光奉献了绵薄之力。广播可以做的,显然还有更多。


精心记录真实的声音

“真实”是广播的生命。从过去的有声读报,到今天的现场直播,无不是“真实”的呈现,广播有着即时、准确、可信的特质。


13封家书立体展现了抗日名将左权将军的铁骨柔情、家国情怀。


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广播作品《太行浩气,清漳柔情》,以抗日名将左权将军在抗战战场上写给妻子和母亲的13封家书为主线,穿插左权唯一的女儿、75岁的左太北的讲述,以及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抗战亲历者、党史研究专家等的采访,立体展现了左权将军的铁骨柔情、家国情怀;左太北怀念父亲,忆述父爱,温情流露。


创作这一作品的背后,是深入走访了太行山根据地砖壁、麻田、十字岭等地,辗转在北京找到左太北,录制了几十个小时而来的采访音频。左太北在讲述自己前往太行山寻找父亲的足迹,听到山上的鸟儿在叫,仿佛听到了父亲的呼唤,说到这里泪如雨下,声音也颤抖了。她含泪喃喃着:“爸爸我回来了,您的女儿回来了”,令录制现场的人们为之动容。


“真情流露”显然不能通过提前的策划而取得,但只有策划好了每一个环节的筹备工作,才能令每一份情感的表达得以记录。例如,在采访前研读所有关于左权将军的传记、左权在抗日前线写下的家书、左太北的文章和回忆录……这些小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却都成了“进入”现场的必要前提。


所谓“真实”,不止于记录手段的“真实”,更要在内容编排上尽可能释放出“真实”的力量。这对于以声音为载体的广播媒介而言,更具挑战性。


左权将军一家三口的珍贵合影。


潜心制作有表现力的声音

曾几何时,一台小小的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宝匣。即使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广播的声音想象仍然无可替代。一幕幕的听觉“画面”,是“眼见为实”之外的另一番天地,有着独特的感染力。


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写道:“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声音的魅力能充分调动人的感官想象。


听,是广播的核心。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西寨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景象,广播如何去表现呢?这就关乎“原声”捕捉的细节了。听觉要素,也需要强调“原汁原味”,这样才能让声音具有其独特的质地。


《马赛马拉动物大迁徙》的音效细节让人看到漫天沙尘裹挟下的迁徙队伍。


非洲大草原动物大迁徙的轰鸣声,马达加斯加狐猴的空谷长鸣,鹈鹕鸣叫、鹦鹉唱歌……这些声音都是广播作品《马赛马拉动物大迁徙》中的一部分,大量在非洲草原录制的自然界原声运用其中,河水激荡、狼嚎狮吼、鸟鸣猿啼,角马奔腾……音效细节让人看到漫天沙尘裹挟下的迁徙队伍,弱肉强食的丛林生存,广袤草原上的群雄角逐,声音让想象展开翅膀。


今天的高科技手段或许能为广播人提供诸种能够轻易取得的声音效果,以模拟最逼真的场景,但原声再现的作用依然不可取代,它会为广播的“声音”魅力添砖加瓦。


或许这才是每一位广播人的坚守最富于意义的地方:用心做好细节,用心呈现声音的每一份“诚意”,广播在今天的生命力依然可期。

作者:冯洁萍(广东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新媒体部主任)


编辑:张月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