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奔跑吧》回顾丨除了“流行”,电视娱乐要有文化突破

2017-08-04 张榆泽 广电时评


有着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综艺,是展现文化自信的可行载体。如果设计得当,观众从综艺节目的文化表达中可以自然移情,这反过来也能进一步提升综艺节目的价值内涵和社会影响力。

播完月余,舆论退潮之后,再回头看一档季播节目的得失,要比在播时多一些淡定和整体化角度。月前收官的浙江卫视《奔跑吧》,跳出既有视野寻得新的转型,在内容的文化涵养、主题的深度挖掘方面,都有一些值得总结之处。

 

不止于“搬运工” 

如何在娱乐中找到更多文化底色,这是不少综艺节目面临的拷问,《奔跑吧》同样。回顾以前的节目,《奔跑吧》也有部分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尝试。例如“楚汉之争”“牡丹保卫战”等,通过将人文历史与任务闯关结合的形式,试图令娱乐“耐人寻味”起来。然而,运用传统文化来增强节目的人文表达固然是好事,但仅有文化元素的露出,还远远不够。



经历一系列探索后的《奔跑吧》,呈现出了新变化。其亮色在于不再只是传统文化的“搬运工”,文化表达在整个节目中获得了主体性,既见血液,又见筋骨。在本季的第五期节目中,“兄弟团”与嘉宾在延安,不仅挑战了惊险的在黄河之上“铁索飞渡”一幕,更有令人震撼的《黄河大合唱》环节。在钢琴演奏家李云迪的伴奏下,节目嘉宾与西安合唱团的80位成员在黄河边为全国观众献唱了振奋人心的革命歌曲。据相关数据统计,该期节目的52城收视达3.304%,《人民日报》评价其“把正能量的价值内核与有意思、有意义的娱乐方式有机结合,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主流价值的所在”。红色经典在今天的重新演绎,并非《奔跑吧》首创,但这一次能够取得不俗反响,反映出节目在娱乐表达和文化再现方面更进一步的融合探索。


最理想的传播效果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既是抽象的,也是具象的。通过将其落实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环节中,令节目获得更具情感化的体验。不少观众或流泪、或动容,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

 


电视娱乐要有更多“新东西” 

这一季《奔跑吧》的变化,并非是临时起意。浙江卫视频道总监王俊在《奔跑吧》播出前就提出了自己的期许,要以“现象级”节目的影响力传播文化自信。他对节目的转型也有自己的思索:“一是要‘口碑第一,数据第二’;二是扎实践行‘有意思、有意义’。”


这样的抉择,要么令节目焕发出新活力,要么“现象级”不再,是有风险的。回看《奔跑吧》,这一次的“冒险”算是结出了果实。电视娱乐要有更多“新东西”出现,将娱乐诉求与文化传播相整合,显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具体到制作层面,有人对《奔跑吧》存疑:这档已经在受众群形成广泛影响的节目还能从“百宝箱”里拿出什么新东西?不同的节目主题会形成不同的节目编排设计,融入更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情节,让故事与游戏互相推进,因地制宜的奇思妙想贯穿始终,最终才能达到主题的升华之效。比如义乌一辑的“鸡毛换糖”、延安一辑的“黄河大合唱”,鸡毛、狗头枣皆能拿来妙用生花,这些都让游戏设计与当地历史人文更深度地融合到一起。



与此同时,有导向的文化传播被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之上。选择什么样的拍摄地有讲究:延安、义乌、大理、捷克……从政治经济意义到社会文化关照,不同的设计有益于节目将立意“润物细无声”地勾勒出来。

 

是试验,也是收获 

对于整个中国电视综艺市场而言,《奔跑吧》的转型不应成为个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综艺节目还会与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有更多维度、更多面向、更多深层次的融合。传统文化里的丰富宝藏亟需挖掘与传播,综艺节目也需用更多“有意义”的表达来寻得创新。


浙江卫视《奔跑吧》在“如何传播主流价值”方面的探索可资借鉴。“现象级”更需有跳出唯收视率的担当,文化自信同样应该渗透在电视综艺的制播环节之中。


要反映“文化自信”,要重视取得观众更广泛的共鸣。从这一点上,有着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综艺市场是一个可行的出口。如果设计得当,每个观众都能从综艺节目的文化表达中移情,这反过来也能进一步提升综艺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该季节目的第五期,在延安,嘉宾要用陕西话朗读墙壁上冼星海先生的名言——“有了民歌的基础,才能有可能根据时代要求创作出新的东西来”。这句话对于如今寻求突破的节目创作者而言,似乎蕴含了最核心的启示:任何的文艺创作,都离不开对文化本身的思索。除了“流行”之外,综艺节目还要思索更多。


这是《奔跑吧》的试验,也是这一季《奔跑吧》最大的收获。

作者:张榆泽


编辑:刘鑫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