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脚上有泥土,心中有真情丨这个摄制组在大山里“落地生根”

2017-09-02 张新 王梦茜 广电时评


在云南山村“蹲村”五个多月,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克服种种摄制困难,每天不间断拍摄,只为真实、扎实讲述好扶贫故事。文艺创作方法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可以说,纪录片《落地生根》摄制组本身就是一个精彩、鲜活的创作故事。

云南省怒江地区福贡县沙瓦村,位于怒江大峡谷东岸,背靠碧罗雪山,面向高黎贡山,是碧罗雪山深处唯一一个怒族自然村。

 


沙瓦村四周自然景色壮观,但迷人的风景和现实生活是两回事。山村远离城市,没有公路,没有网络,几乎与世隔绝。山村有29户村民,基本都是建档立卡户,人均年收入不足3050元,贫困问题突出,是云南扶贫攻坚的一块硬骨头。


冰箱发出的当当声

村民坡罗为了供三个孩子上学,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盛夏某日,小卖部的冰箱坏了。由于没通路,要修冰箱就要请人背下山到乡里修。为了省钱,坡罗决定自己背冰箱下山。近6公里的陡峭山路,走了3个多小时。一周多后,冰箱修好了,但要背上山又是个大问题。为了省钱,坡罗叫来弟弟帮忙背冰箱上山。上山,卸下冰箱,坡罗发现背都磨破了。

 


这趟上山下山,有一群“熟人”一直跟着坡罗,用镜头记录着这次跋涉。

 

这群熟人是纪录片《落地生根》摄制组。

 

摄制组进山已有时日,从5月15日进村,这组人马就一头扎了下来。摄制组找了一所废弃的学校作为临时住处,有一部分人还借住在村民家。一个旧仓库、三张旧书桌、几条旧长凳、几台旧电脑,构成了临时后期工作室;生活物资随意放在房间的一角,每样物品都要从山下集市采购通过人背马驮的方式运上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45tp5zr0&width=500&height=375&auto=0

 

摄制组与沙瓦村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克服了环境与语言障碍,和村民们建立了密切联系,并拍摄了大量故事素材。

 

8月底,摄制组进村三个多月后,我们拨通了《落地生根》总导演柴红芳的电话。

 

在电话里,柴红芳给我们讲了上面这个故事。“真切看到这一幕,你会为他们艰难的生存落泪,那天下着毛毛雨,山路湿滑,整个过程太艰难了,这也给拍摄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从山上背到山下,从山下背到山上,他们走在大山中,每一步冰箱发出的当当声,都敲打着人心。”

 


生活条件的艰苦,拍摄环境的艰辛,磨练了整个团队的意志,也令驻扎在大山深处的摄制组深切地体会到沙瓦村生活的艰辛与当地人民对脱贫的渴望。

 

修路成为沙瓦村扶贫的核心问题之一。“这里的人很勤劳,但他们却面对着贫穷。交通是阻挡发展的大问题,在精准扶贫的战役里,这条路必须要修。”

 

柴红芳和摄制组深入到村民生活中,真正做到了在扶贫攻坚中沉下去、扑下身子,每天不间断拍摄记录他们的点滴。类似的真实故事每天都在触动着摄制组。



在山村“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是一部聚焦“脱贫攻坚”的纪录片,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创作的重点纪录片之一,由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联合摄制。

 

今年两会报道刚结束,柴红芳就一心扑到了《落地生根》的创作策划工作中。柴红芳最初倍感压力,“真是太难了”。在她心里,最大的难题不是要面对的环境有多苦,而是担心拍不好片子。“有生命力的纪录片一定是见人物、见事件、见社会。只有把地点选好、人物落位,故事才可以拉开大幕渐进讲述,纪录片才能讲述得有根基。”

 

在了解到云南省各地扶贫情况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纪实》栏目策划王小力和柴红芳奔赴云南,和云南广播电视台的李云亮汇和,到昆明、红河、临沧、普洱、芒市、怒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云南省扶贫的一线情况,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带领主创团队赴云南调研指导,最终,选取红河、怒江两地作为《落地生根》纪录片的拍摄点

 

在经过两次调研后,5月7日,柴红芳带领全体制作人员到达云南,和云南台技术部门一起配备好所有拍摄器材。5月15日,天下着雨,摄制组攀登了近6公里的陡峭山路,马托、人背、5个小时的攀登,村民和柴红芳带领摄制组正式进驻沙瓦村。当天夜里,柴红芳对全体队员说:“就是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不愿意的可以现在离开,如果不走,以后不能对我说要走,攻坚战需要勇士的坚守,我们就是习主席号召的扶贫攻坚战场上的勇士,是代表我们新闻战线的勇士。”

 

接下来5个月的拍摄,整个团队没有任何人员变动。



从“一粒玉米”讲起

摄制组进驻时刚好遇到福贡县委副书记李陶到沙瓦调研,这也成了贯穿整个片子的一条重要人物线。

 

李陶在调研时发现,由于不通公路,沙瓦村老百姓生产、生活中最重要、最离不开的就是玉米。但是由于退耕还林,玉米不能种了,老百姓一时难以接受。

 

村医阿邓言是村民代表,看到退耕还林,地里荒着没有种庄稼,他很着急。李陶的到来,令阿邓言觉得这是一次重要的“上言”机会。

 

摄制组准确把握住阿邓言和政府官员“博弈”的细节,通过故事、对话、人物,真实记录了政府和农民如何处理矛盾谋求发展,记录了当代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尊重,对政府的信任和热爱。“沙瓦村村民身上具有中国传统农民的美德——勤劳、善良、淳朴,他们特别渴望改变命运,也愿意积极配合政府。在他们心里,这次精准扶贫对于他们这一代人,甚至未来的祖祖辈辈的人来说,是一次机会,是一次梦想,他们不愿意丢掉。”

 


“我们的切入点特别小,就是从很小的一粒玉米进入,其实也深刻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对土地的热爱。”柴红芳说,区别于此前扶贫攻坚题材作品的宏大叙事,《落地生根》采用主副线、分线并进的方式讲述故事,从细处切入,层层推进,讲述“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从一个点、一户人家、一个村来反映中国扶贫攻坚的成就。

 

《落地生根》还穿插了青年李建华、坡罗、李小二等普通村民的故事;同时关注了福贡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具体“精准扶贫”措施。为了能反映一线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摄制组还记录了云南省怒江军分区驻村工作队员朱云帮助沙瓦村民兵李建华创业搞养鸡产业脱贫致富、积极参与县委对沙瓦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在柴红芳看来,《落地生根》整体呈现是故事化的,通过记录人民的心声,记录政府勇敢面对事实的态度,讲了一个“中国农民想要改变命运,中国政府愿意倾听民声为人民服务”的中国故事。


“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因为要确保片子在院线的呈现效果,《落地生根》采用了4k超高清拍摄。摄影师安同庆、王童,录音师焦磊,助理张小楠、余小龙、江大海、朱云和梁敏每天背着100公斤左右的设备和灯光器材,穿梭在怒江大峡谷的土地上,每天工作平均12小时左右。为了确保第二天拍摄顺利进行,两位后期工作人员孙凡舒和邱学奎连夜整理材料,由于工作人员少,他们还会到拍摄第一现场兼作收卡、导卡工作。拍摄中期,为了把故事讲得更鲜活,摄制组还请了当地的大学生村民帮忙进行怒族翻译,为后期编辑的顺利进行做好保证。“加上村里经常停电,摄制组的拍摄工作也一直是‘攻坚’状态。”

 


为了不影响和打扰村民正常的生活,摄制组依村民的作息习惯跟踪拍摄。十余名成员每天从早上六点开始分两组进行空镜拍摄,白天跟随村民拍摄,等村民干完农活晚上九十点回到家中摄制组还要进行回访……

 


“精准扶贫”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摄制组会有重点地去选择关注点,并深挖其中的故事。从水稻、玉米的栽种,到现在瓜果将熟,摄制组一直在记录村民们生产和生活的变化。

 

有一次,摄影师安同庆赞扬柴红芳的坚持和毅力,问她觉得这件事儿最困难的是什么,柴红芳忍不住又落下了泪。

 

柴红芳说,这个眼泪不是懦弱,是感动,是被摄制团队的勇敢、坚守和责任所感动。“山上来了很多人,也有很多队伍走了,但唯独我们新闻战线的勇士坚守在这儿。因为我们是纪录片人,既然热爱这个行业,就要坚守到底。”

 


在保证拍摄真实性的同时,《落地生根》在故事的讲述和呈现上也下了一番功夫。摄制组经常打电话了解政府方面的动作,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拍摄工作,同时也紧跟村子中的突发事件。

 


“沙瓦村组路修建或将于9月中旬宣布开工,真正进入施工阶段要等到明年。摄制组计划在9月底前撤离沙瓦村,返回昆明继续紧张的后期剪辑阶段。” 除了怒江点,红河点(摄制组在云南红河州还有另一个驻村拍摄组)也在同期进行拍摄制作,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中国故事,要让世界看见。”在柴红芳看来,“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农民是有精神的,中国共产党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最想展现给世界的中国人的精神形象、精神风貌。”

 


《落地生根》的拍摄工作虽要暂告段落,但举国而动的“精准扶贫”还在继续,摄制组对这个山村的牵挂还在继续。“最大的变化在后面,比如路通了这个村怎么发展。目前,针对沙瓦村的很多扶贫设想都还停留在愿景层面,如何让这些‘精准扶贫’措施落地、生根,然后根深叶茂,仍然值得去关注。”柴红芳说。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是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如何培养创作史诗的雄心?文艺创作方法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落地生根》摄制组做到了这一点。



作者:张新 王梦茜

视频:刘静


编辑:刘鑫 张章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