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线纪录片团队系列报道丨上海纪实频道:坚守初心,重塑纪录片的精神高地

2017-10-13 黄艳如 广电时评 广电时评


“纪录片热起来了”,在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创作者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坚守。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纪录片从业者,作为历史的探索者、时代的记录者,将社会生活的变化嵌入“中国记忆”。为此,《广电时评》和“纪录中国”联合推出特别报道专题,专访一线纪录团队系列。下文为特别报道之一——走近上海纪实频道。

上海纪实频道,一个见证历史、记录历史和留存历史的地方。上海所经历的发展变迁、进步繁荣,似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它承载着城市一路走来的足迹,也指引着未来前行的路径。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高韵斐说:“纪录片创作在上海电视发展史上有着优良的传统,也历来是上海电视的传统强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纪录片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领域,也是电视台理应坚守的阵地,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重塑纪实频道新辉煌。”如何才能做到?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干超的答案是:“再一次坚定纪录片人的初心。”



波澜壮阔的时代,上海的纪录片创作需要在繁荣的基础上寻求荡气回肠的高度与气派,这是历史赋予纪录片人的一道深刻命题,也是必然选择。为此,我们走访了上海纪实频道三档王牌栏目《纪录片编辑室》《档案》《大师》的制作团队,聆听他们如何走过从前,走好当下,走向未来。


《纪录片编辑室》:在平民视角中书写时代精神

从1993年2月挂牌开播至今,《纪录片编辑室》走过了24个年头,记录下无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喜故事和市井传奇。在《纪录片编辑室》制片人吴海鹰看来,该栏目有两个“传家宝”,一个是平民视角,另一个则是纪录片的跟踪纪实手法。



平民视角,让高高在上的纪录片走下神坛,推动一群普通百姓从幕后走到台前,他们衣着朴素、其貌不扬,但他们的人生故事很有代表性,能够引发个体的共鸣、时代的共振。比如,《毛毛告状》讲述了一个从异乡来到上海的“外来妹”,敢于走上法庭原告席,运用法律武器为维护自身和孩子的权利尊严,这是社会进步在一个小人物身上的耀眼折光;《重逢的日子》中两位昔日亲人的悲欢离合,乃是长达46年的中国现代历史在某个方面的缩影;《上海滩最后的三轮车》如实报道了变革中的中国所经历的时代变迁,荧屏上主人翁的命运,也是荧屏前电视观众的共同命运。“经典纪录片都能踩准上海的城市脉搏,从小人物的一个点出发,反映出大时代的一个面。”


跟踪纪实的拍摄手法,赋予纪录片一种时间的力量。继1993年《毛毛告状》引发关注和热议后,2003年和2013年,节目组再次走访毛毛一家,昔日襁褓中的婴儿已成花季少女,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远赴美国深造。而谌孟珍也由一个质朴的外来妹,变成了扎根上海、能流利使用上海话交流的“新上海人”。镜头的重逢和交织,是片子最感人至深的落点所在。与普通电视剧不同,这种用跟踪纪实的手法而实现的“穿越”更真实,也更震撼。


在吴海鹰看来,非虚构是创作纪录片的原则和底线,而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则另有三重标准——有意思、有意义、留存得下去。“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浮躁时代,我们不接受敷衍之作,也不会随便拿片子出来‘对付’。”



所谓“有意思”,就是纪录片也要讲故事,把真实的故事讲得动听、动情,让片子不仅折射出时代变革中的个体命运,更充满了人情的温暖。“有意义”,就是纪录片不能为好看而好看,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有些价值、留住初心。“能留存下去”,说的是要打磨经典、创造精品,《毛毛告状》《大动迁》《重逢的日子》等片子,如同一坛坛陈年美酒,永远闪烁着思想的光泽。


伴随着时代脚步的不断前行,城市发展的动态过程,也催生了《纪录片编辑室》创作团队更多新的思考、新的记录。在吴海鹰看来,每个时代都有值得记录和思考的东西,创作手法可以多元,纪录片非虚构的创作理念却不能改变。纪录片不可能时刻变化来博取大众欢心,而是要对社会与历史负责。“我们下一步想做的,就是持续地对作品进行研究探讨,立足上海、走向全国、放眼世界,使《纪录片编辑室》的作品更具多样性、更优秀。纪录片人都是‘一根筋’的,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作品辩说,因为好的作品本身,就是最佳宣言。”吴海鹰说。


《档案》: 让历史在现实中重焕生机

自2002年创办以来,纪实频道的纪录片栏目《档案》始终坚持记录历史、普及历史、保存历史的真实影像资料,将一件件曾经震动世界、却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直观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力求准确无误地再现历史事件,还人们一个清晰明朗的历史。《档案》制片人朱宏说:“我们一向致力于追求节目的档案文献价值,希望能用自己的一点努力,为上海这座城市多保留一份记忆。”



《档案》的前身,是东方电视台在1998年创办的周播栏目《星期五档案》。2002年上海纪实频道开播后,《星期五档案》挪至纪实频道播出,并更名为《档案》。2005年起,《档案》开始尝试制作系列节目,先后推出了《老电影,老上海》《百年商海》《谍战揭密》等节目。2008年5月,《档案》由周播改为日播,团队力求不断改进节目样式,改善了历史题材类纪录片小众的局面,相继推出了《死亡密码》《时间的玫瑰》《外交档案揭秘》等系列作品,收视反响俱佳。


在朱宏看来,历史是一种力量。做好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关键,在于对历史常怀敬畏之心。她带领团队从细节入手,以一手独家资料,重现藏在档案里的“历史”。2015年8月,四集高清文献纪录片《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首播。为了还原这场堪称抗战史上最惨烈的战役,《档案》团队历时半年,先后走访了两岸多家档案机构和学术研究单位,搜集了大量影像和档案资料——许多资料都是首次通过纪录片向公众呈现,也是抢救性的记录。朱宏在采访中表示:“这部纪录片代表着上海媒体人的一份良心。希望用这部片子给观众以震撼和激励,对上海这座城市产生荣誉感——这里是出过抗战英雄的地方。”



深耕历史的过程中,《档案》团队遇到过很多故事,有苦有乐,或悲或喜。《档案》主编刘丽婷还记得,在收集上海解放70周年选题资料的过程中,看到过一封普通的书信。那是解放前夕,文工团里的一个男孩写给心仪女孩的一封信,一纸华翰,浓浓真情。解放后,两人成婚了。这一封穿越时光的质朴书信,显然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珍藏,更是国家、民族珍贵的历史记忆。刘丽婷说:“普通百姓的故事,同样可以成为见证历史、回应时代的动人音符。”


打捞历史,是为看见当下;阅读历史,是为启迪未来。朱宏说:“《档案》的创作既要珍惜辉煌的城市文化史,又应当秉承‘当为时代先’的城市精神。我们希望将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用历史的眼光关照当下,对那些深入城市骨髓的文化致敬。


如今,《档案》团队将目光投向了城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以《时间的居所》为主打系列,逐一采访那些悉心保护历史建筑的匠人。修缮中共二大会址建筑群的老工匠吴公保、复原四行仓库的上海建筑设计院“80后”团队、大世界保护修缮工程的总建筑师邢同……都在《档案》的镜头中分享他们与城市建筑的奇妙机缘,讲述建筑背后的悲欢起落,用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写就传承历史文脉、唤醒文化自信的启示录。主创团队的创作理念带着温度:“历史风貌建筑不是孤零零的、冷冰冰的,不论是建筑的外貌还是细节,里面都有价值观和情感的表达。因为在每一个建筑中都有时代的故事,在每个故事中都有人的命运、情感和文化。”


《大师》:用镜头为时代存照、为大师画像

国庆期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大师》团队倾力打造的纪录短片《把梦想点燃:荧屏里的中国》在全国各大卫视热播,好评如潮。短片的不俗口碑,也从侧面反映出纪录片《大师》团队丰厚的人文学养和文化内功。     



自2006年春季开播以来,《大师》以人为纲,用影像重现了马相伯、蔡元培、华罗庚、林语堂、冰心等近百位人物,构成了一部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的鲜活历史。


说起《大师》,今年退休、但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的资深纪录片人王韧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深耕纪录片三十多年,他通过《大师》来说故事、道历史,并这样诠释创作理念:“现在自封大师的人多了,真正的大师却少了。我们发过一个愿,《大师》要做一批民族真正的大师。”


何为真大师?栏目创立之初,主创团队便以三个“一点”开宗明义:“有这样一批先进分子是我们民族的先进,他们为中华民族想了一点问题、出了一点主意、做了一点事情,并且把三个一点坚守了一生,这就是大师。” 


“与其颂扬大师,莫如阅读大师。”在王韧看来,《大师》是一次艰苦的劳动,更是一部集体的作品。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拨开历史的迷雾,把大师长长的一生尽可能地读通、读懂,将他们最重要的思想展示在片中,就历史的本身来说明历史



在拍摄《大师》开篇之作《马相伯》的过程中,如何在短短26分钟里,通过马相伯“教育救国”的百年人生去启发观众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加载以惯常的头衔称号。分寸的拿捏,让《大师》制片人徐冠群费尽思量。“生平简介和事迹报告会,不是我们想做的。符号化的大师,只会离大众更远,我们想做的,是让真正的大师‘活’起来。”


于是,主创团队一头扎进故书堆里,对比几个版本的传记,查阅几十年前的新闻报道……三个月的创作时间,《大师》团队往往需要花费近两个月泡在图书馆里,直到把人物琢磨透了,他们才真正开口“讲故事”。


王韧看《马相伯》时,被片中的细节打动了:“马相伯的孙女马玉章在回忆爷爷时,长时间地闭着眼睛、泣不成声,导演没有打断她,而是静静地等待她再启心门。数秒的静默似无声、胜有声。这是一种创作态度,更是文化内功。” 



温情之余,《大师》更让观众看到了历史的严谨。已故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先生,曾是《大师》的首席学术顾问。如今,朱先生的照片依旧挂在《大师》团队的办公桌旁,而他“实事求是,坚持以历史本身说明历史”的治学理念也一直为团队所铭记


荧屏娱乐化泛滥的今天,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对人的尊严和学问底线的敬畏,让《大师》成为了一股“清流”。今年,是《大师》走过的第十二个年头,但创作理念朴实如初。徐冠群说:“我们能力有限,能够吸引一批人、感动一批人,也就足够了。”问及下一步的拍摄计划,他的回答质朴而真诚:“没什么新变化,还是那句话: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片子和文章做得不踏实,内行一眼就看得出来。”


纪录片,是一场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更是一座城市精神成长的标志。上海纪录片人有着共同的过去,也有着共同的今天;有着共同的命运,也有着共同的航标。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纪录片人既坚守初心,更与时俱进,立志重塑纪录片的精神高地,成就纪录片的辉煌未来。

作者:黄艳如

策划:高琦 延利,监制:何天平,主编:张新


编辑:于安琪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