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近一线纪录片团队系列报道丨记录、传承  安徽台纪录片创作团队在路上

2017-10-29 张俊楠 广电时评


“纪录片热起来了”,在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创作者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坚守。一代又一代孜孜不倦的纪录片从业者,作为历史的探索者、时代的记录者,将社会生活的变化嵌入“中国记忆”。为此,《广电时评》和“纪录中国”联合推出特别报道专题,专访一线纪录团队系列。下文为特别报道之一——走近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团队。


20世纪60年代至今,安徽台纪录片的发展跨越了半个世纪。从以个人创作为主,到开办第一个纪录片栏目,再到2017年形成由30多位骨干组成的专业创作队伍,并且即将成立专门的纪录片部门,这支队伍既有经验丰富的纪录片领军人才,也有在国际国内屡获大奖的新生代力量。目前,安徽台纪录片创作团队已经形成传承有序的格局。


从《马钢战歌》到《远在北京的家》《我的小学》再到《淮军》《大黄山》《淮河六章》《中国文房四宝》,以及安徽台正在制作的《天下徽商》《八月桂花遍地开——金寨红色纪事》《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等,秉承着优良的纪录片创作传统,一批批以生动记录皖人丰富生活实践为己任的纪录片人辛勤耕耘在江淮大地,创作出一批批精品力作。从立台之初的政治宣传作品,到90年代作者化的表达,再到后来故事化的叙述;从胶片到模拟再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再到4K;从早期的独资拍摄到联合制作再到现在的商业订制;从社会纪实、人文历史到自然地理再到回归当下、关照现实,安徽台纪录片的发展见证了中国电视纪录片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


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禹成明在中国 ( 嘉峪关 ) 国际短片电影展回顾安徽台纪录片创作历程。


聚焦现实 创作手法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别于以往的文艺和风光宣传,安徽台纪录片转变视角,以平视的姿态将摄像机对准普通人。


从导演、撰稿、策划到监制……曾在纪录片一线摸爬滚打的禹成明已经成为安徽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但不变的是他对纪录片深深的情怀。其主要作品之一《远在北京的家》以安徽小保姆为题材,凭借该片安徽台与国内外选送的93部纪录片角逐并获得首届四川国际电视节长纪录片第一名,这也是安徽台纪录片第一次获得国际性大奖。“安徽文化名人”系列片之一《王莹》获全国电视文艺1989年度“星光奖”一等奖。此后,他又以《吕其明和他的音乐》《雕塑大师刘开渠》两次问鼎“星光奖”。此外,张春林、吴斯创作的《难忘蘑菇云——记两弹元勋邓稼先》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方跃进、祝凤鸣创作的《我的小学》获第六届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最佳纪录片奖……一系列作品的诞生为安徽台纪录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联合制作 助推内容标准化

2010年10月,总局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安徽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设立“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此后每年,均有安徽台纪录片获得该资金的扶持。伴随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复苏,央视纪录频道开播,安徽台纪录片发展更进一步。


安徽台资深纪录片导演王振涛创作的高清纪录片《大黄山》,是继中国纪录片联盟成立后,安徽台与央视合作推出的首部作品,也是安徽台立足打造“大片”时代的产品。《大黄山》囊括了包括全国“五个一工程”在内的众多国内、国际大奖,安徽台纪录片创作也迎来一个丰收季。


《大黄山》的出现也成为促进安徽台纪录片步入联合制作、标准化运作新阶段的一个契机。标准化制作,是央视纪录频道制订关于特别节目的流程化管理制度,包括选题、分阶段管理、分阶段预算控制,以及节目周期和人员劳务,从摄影、音乐、剪辑、解说等方面,形成一个基本模式。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这是《大黄山》的创作原则。遵循这个原则,从策划案到文稿撰写,都坚持纪录片故事化的讲述方式,把黄山看作有呼吸的生命体。如第一集《人间仙境》,没有像过去自说自话地展现风光,而是选择从科学探索的视角追寻“黄山五绝”形成的原理,讲述神奇“五绝”不为人知的故事。另外,基于黄山的世界影响力,《大黄山》要做到国际化表达,必须从海外观众能够理解的普通人、普通事、普通生活细节讲起,多传播人文关怀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见山、见景,更要见人”。


自《大黄山》以后,安徽台了解和掌握央视纪录频道科学的制作经验,纪录片创作开始建立比较规范化的流程,从策划、撰稿、摄像到后期剪辑,各个工种配备齐全,并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翻开安徽台纪录片标准化制作新篇章。



今年,对《大黄山》进行二次开发的《黄山短尾猴》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这是安徽台第一部自然类纪录片。


六月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带出去的唯一一部纪录片《大黄山》(哈萨克语版)也已在哈萨克斯坦哈巴尔电视台播出。


与市场接轨 规范市场化运作

2002年,安徽台社教(海外)中心成立,中心下设海外专题节目组、纪录片组、纪录片二组和特别节目组。由此,安徽台纪录片成立了专业团队。此后,安徽台制作的纪录片尝试与市场接轨,具有代表性的是由叶海鹰担任总导演的《淮军》。


2005年6月,《淮军》投入拍摄,历时四年,创下安徽台纪录片拍摄历时最久的纪录,2008年11月21日起,《淮军》在安徽台地面频道及卫视播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随后,央视购买节目播映权,并于2009年1月14日起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以《燃烧的黄龙旗》为名播出。这是一次与市场有关的有益尝试,既符合市场、创作者追求的社会价值,也符合参与者,比如投资方的利益。上海浦东有线电视台于2009年9月也购买了节目播映权,凤凰卫视及其美洲台、欧洲台于2009年底同步推出。


近年来,伴随着纪录片的火热,安徽台纪录片继续紧密接触市场,并首次有企业独家冠名,取得丰富的市场经验。


2016年7、8月间,4K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作为暑期重点推介节目在央视纪录频道、安徽卫视、爱奇艺等平台播出,在观众和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在播出的同时,安徽台与联合出品方安徽广电集团着手制作该片英文版和60分钟精简版,并与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媒中心等单位合作,进行海外平台的播映和销售工作,目前该片已销售至英国、德国、韩国、奥地利、马来西亚等国家。与此同时,《中国文房四宝》作为安徽名片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其音像制品和文房四宝礼品套装等衍生品备受关注。




以《中国文房四宝》为代表的安徽台纪录片,不再只顾低头苦干,而是主动抬头看天,与市场密切挂钩。项目立项之初,项目组就积极寻求投资,项目即将推出之时,主动寻找意向客户,并将宣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杭州G20峰会期间,彭丽媛与外方代表团团长夫人们一起合影留念的背景——一幅巨幅国画《西湖秋胜》,引发关注。这幅作品使用的是由安徽红星宣纸集团抄制的三丈三特大宣纸,三丈三宣纸荣获吉尼斯“手工捞制的最大宣纸”世界记录。某种意义上,《中国文房四宝》的拍摄促成了这张巨幅宣纸的诞生。



2014年拍摄之初,总导演吴斯带领摄制组设计重点板块,希望红星宣纸集团协助,完成一张巨幅宣纸,以体现视觉奇观。2015年拍摄后期,宣纸集团在两丈宣纸试制成功后,再接再厉,向更大规格发起挑战。长11.4米、宽3.6米的三丈三纸幅,108道环节,前后百名工匠生产,由44名捞纸工人在8名拉绳工人配合下成功抄制面世。《中国文房四宝》的镜头记录下了前无古人的抄捞场面,打开了人类非遗——宣纸光荣的一页。


重视用户思维 开启商业定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建议中提到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大众亲和力的纪录片。安徽台纪录片创作紧跟政策步伐,稳扎稳打前行。


安徽台即将实行由知名导演领衔的纪录片工作室制,改变过去的受众思维,采用用户思维将所有项目直接与市场挂钩,按照先指定盈利模式、再创作节目的路径,围绕市场做节目,进一步把人才、作品、生产推向市场试水,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近期,《消逝的皇城》《紫蓬山下》《寻找中国原种》都是完全面向市场的商业定制片。


安徽台纪录片团队代表,从左至右依次为 :王振涛、吴斯、叶海鹰。


同时安徽台继续保留吸纳优质资本、多方联合制作的模式,如《天下徽商》《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八月桂花遍地开——金寨红色纪事》等。以《天下徽商》为例,该片是安徽台联合安徽出版集团、安徽广电传媒集团共同投资,不仅能够实现风险和利益共担,而且在内容和发行渠道上实现互补共享。


此外,安徽台一直重视在重大时间节点推出纪录片,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安徽台与安徽广电集团合作拍摄的纪录片《难以抵达的终点——二战女兵刘桂英的故事》获“金熊猫”评委特别奖;《成本华——一个被遗忘的抗战女兵》获“金鹰奖”最佳纪录片导演奖、第十九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年度收藏作品和2013年CCTV-9“年度最佳创意奖”三项大奖,并被中央档案馆收藏。正在制作的《八月桂花遍地开——金寨红色纪事》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安徽台有很多获得过“五个一”工程、“金熊猫”等重大奖项的导演,他们是纪录片界的明星,但依旧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默默无闻、苦心耕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虽有人员更迭,不变的是安徽纪录片人流传下来的精神与情怀。



  作者:张俊楠

  策划:高琦 延利,监制:何天平,主编:张新


编辑:谷雨浓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