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幕后】那些“美飞了”的画面是怎么来的丨专访《航拍中国》摄影团队
编者按
一方光彩夺目的荧屏背后,“一砖一瓦”是如何搭建?为解密优秀作品背后的制作过程。《广电时评》推出特别策划【一线·幕后】,栏目以洞察“幕后制作”为出发点,走进老片修复、配音、特效制作、摄影、灯光等幕后环节工作现场,挖掘影视作品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本文为栏目第五篇,《广电时评》记者专访纪录片《航拍中国》摄制组无人机航拍导演陈鸿毅,探寻这场大美空中旅程背后,无人机航拍的摄影技术与趣事。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 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在以独特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中,镜头似鸟儿般带领观众穿越云霄,掠过呼伦贝尔大草原与阿拉善沙漠的四季,钻进苏州拙政园的亭台楼榭间……而帮助《航拍中国》完成这趟不寻常的“高空探险”的,幕后有一支专业无人机摄影团队。
为深度解密航拍中的飞行技术与拍摄趣事,《广电时评》记者专访了《航拍中国》摄制组无人机航拍导演、Tecbus遥控影像实验室无人机摄影师陈鸿毅,探寻航拍团队创作背后的诸多细节。
Tecbus遥控影像实验室无人机摄影师陈鸿毅(左三)
从南端的海南到北端的哈尔滨,从一望无际的海平面到连绵起伏的高原,从零上40摄氏度的炙热沙漠,到零下39摄氏度的严寒极地……陈鸿毅带领的Tecbus遥控影像实验室摄影团队,早已习惯了这些极端跨越带来的飞行挑战。在北京亦庄的中国无人机产业博览会上,赶在他们奔赴下一场“飞行”之前,记者见到了这支随时出发、步履不停的无人机团队。
胆大与心细
Tecbus遥控影像实验室成立于2013年,据陈鸿毅介绍,整个团队由十几人组成,常年奔赴在外进行无人机拍摄,除了纪录片《航拍中国》《长城:中国的故事》,像电影《百团大战》等作品中无人机摄影的部分,都由他们参与完成。
“相比需要管控的载人机,我们有大量时间可以等待拍摄,无人机的叙事能力也强一些。”陈鸿毅说,擅长在极端条件下工作、喜欢研发新的拍摄方式、以“导演思维”进行技术与艺术的再加工,这三点是Tecbus遥控影像实验室的特色。
要想呈现出别致、奇特的画面,总是需要一些大胆的“尝试”。在《航拍中国》第二季浙江篇中,有一段从万米高空到鱼塘水底的画面,那是浙江南浔村民“以桑养蚕,蚕沙养鱼,鱼肥种桑”的生活片段。桑基鱼塘生态循环系统,充满着中国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巧思,而完成这一镜到底的拍摄,从入水第一步来讲就是一道难题。
陈鸿毅回忆,当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做了两套方案:一是整机下水,一是长杆挂载。“我们最终实施的是第二套方案,但为了让这套方案成功落地,也经历了不少折腾。”
踩着高跷的长杆挂载无人机,需找到精巧的角度下水,保证不翻机,这是第一道关卡,好在他们以平稳的飞行技术顺利闯关。
长杆挂载无人机
但问题还有很多,水挂在镜头上影响画面怎么办?出水时的疏水问题也是摆在眼前的另一道难题。
陈鸿毅和团队尝试了许多方法,如用开车时喷在挡风玻璃的水,结果都不理想。最后,他们从潜水中得到灵感,“我们想到了把洗洁精涂在镜头上的构思,这样的方式能让水珠不再挂在镜头上,最终拍摄出来的画面很干净,大家都很满意”。
虽然目前无人机已经进入了普及阶段,但对于喜欢“折腾”创新的摄影师而言,无人机拍摄成本还是较为高昂。陈鸿毅说,“拍《航拍中国》第一季的时候,就已经摔了至少三架飞机,第二季的时候应该摔了四架”。为了实验这新的拍摄方式,他们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摔”掉了十多万元。不过在陈鸿毅看来,这些为内容服务的新技术尝试,最终回报仍是值得的。
用“导演思维”拍故事
如果说操作难题是对摄影技术的考验,那么镜头的掌控与梳理,则考验着镜头的掌控与叙事能力。陈鸿毅提到,《航拍中国》摄影过程中更难的,是如何通过几个航拍画面的组接,来呈现一个“无中生有”的故事。
“做无人机摄影也要有导演思维,需要有理解文稿的能力。”在陈鸿毅看来,在航拍中每一个步骤都要有意义,包括镜头的转折、镜头飞行的过渡等,“这个过程中对节奏的把控也很重要”。
从想象中的画面落地到真实的拍摄场景,是一场摄影师的“自我创作”。
在《航拍中国》第一季海南篇,为了把一小滩和尚蟹拍出千军万马的感觉,团队用零度的无人机贴着沙滩飞过,再利用长焦来压缩前景和后景,从而在视觉上完成了一次和尚蟹的壮阔大迁徙。
海南和尚蟹
对于团队,陈鸿毅一直在强调拍摄的“看得见原则”。既当无人机飞行时,需要在他们的视野内飞行。这样可以让内容更加可控,同时不过于干扰拍摄主体。 “视线被遮挡后,很容易丧失对飞机的控制权。当这架飞机就完全靠它自身的传感器来飞行时,一旦传感器出错或GPS定位不准,就有可能会撞楼或从楼上掉下来,非常危险。”
《航拍中国》第一季中,哈尔滨奇妙的冰雪大世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形态各异的美丽冰雕与游人玩赏的热闹画面,其背后的拍摄故事也是很精彩。
为了把这场冰雪派对多角度展现出来,同时又带有趣味性,他们拎着无人机满场跑。“在‘看得见原则’下,还要保证能拍摄到雕刻冰雕的不同场景,所以我们要一会东边一会西边来回跑,才把这场大工程的方方面面拍摄出来。” 陈鸿毅说。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航拍团队的“动物朋友”
飞行器变身大型“逗猫棒”?用香蕉与猕猴建交?
《航拍中国》中,许多有趣的动物也在壮美河山中留了身影。而为了与动物产生自然的互动和交集,摄像团队需要常常和这些动物们“打交道”。
若要票选《航拍中国》中最顽皮的动物,第一季黑龙江篇的几只东北虎一定榜上有名。
东北虎
生活在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生活的东北虎们,对摄像团队的到来并不感到新奇,直到飞行器被摆到铁丝网外。当飞行器闯入了它们的领地,第一次瞅见飞行器这种新鲜“逗猫棒”,它们本能地用凶猛的爪子扑过来。“这样的惊险接近,前后有六次,老虎们差点抓到无人机”,陈鸿毅说,回看这些画面,依然令人心跳加速。
虽然这些画面是在专业饲养员指导下拍摄的,但圈养的东北虎把飞行器当做了假想敌。为了有效躲避东北虎的袭击,陈鸿毅把地面观察员从一个增加到了两个。“有惊无险的老虎围攻无人机,实际上是三个人协作的结果。这样的拍摄是高风险的,飞行器必须足够灵活,才能够躲避它们的突然袭击。”
不过,并非所有的动物都适合无人机近距离拍摄、互动。生活在海南的猕猴,天性敏感。为了拍好它们,陈鸿毅和团队用了一些小心机:“我们花了大概2到3天的时间,跟它们进行互动,把景区送给我们的香蕉给它们,放在飞机上面一次给一根。”经过几天友好的“香蕉外交”,这些生活在景区的猕猴渐渐放下对无人机的警惕,把最灵动真实的一面展现在镜头前。
海南猕猴
虽然野生动物和人类的生活交集无法避免,除了近距离拍摄,摄像团队有时会选择在安全距离下进行长焦拍摄,“特别是拍摄鸟类时,我们希望把对它们的惊扰降到最低,同时能够还原他们本来的状态和面貌。长焦镜头的超长时间持续环绕,可以让观众近距离观察动物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而面对哺乳期、孵蛋或是极度需要觅食的野生动物,陈鸿毅的选择是坚决不打扰,一旦发现动物已经开始有惊吓躲避的动作,就不能再靠近了,只能是在原地等待,或者把飞行器撤回,“这些基本的守则还是要有的”。
对于未来的无人机摄影发展,陈鸿毅充满期待。“我们的想法还有很多没有实现,比如以前一直想要做用系留气球来拍摄,或用类似于飞艇这样的东西来拍摄,希望以后能进行此类操作。” 中国地大物博,发展瞬息万变,陈鸿毅提到,在前期踩点时,常会发现风景、建筑跟之前导演给到的资料有出入,“而拍摄《航拍中国》的意义,也在于能给当代留下珍贵的纪实影像”。
《航拍中国》 婺源
如今,他们的团队,也再一次整装待发,为了新一季的《航拍中国》奔赴下一场飞行,期待能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画面。
作者:西亚
编辑:徐蕾 王海婷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广电时评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凤凰号、搜狐号、百家号、网易号、北京时间等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