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局例会案例 |《这就是中国》诠释理论节目“出圈记”

石平 广电时评 2020-01-28

理论节目如何抓住时代机遇,优化传播方式并取得实效,是融媒体时代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12月20日的总局例会上,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节目制片人朱濛濛以三个“结合”为角度,分享了《这就是中国》的制作经验,随后,《广电时评》对朱濛濛进行了专访。



 微访谈 


访谈对象: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节目制片人朱濛濛



朱濛濛


《广电时评》:什么时候萌生制作这样一档理论节目的想法?从项目确立到首期节目播出,用了多久?


朱濛濛:节目最初萌芽于2018年。为落实关于“守正创新”的要求,上海广播电视台谋划了以“守正创新再出发”为主题,以东方卫视改版升级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


在新的版面策划过程中,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明确提出要做一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理论节目,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召集会议推进落实,并推荐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担任主讲嘉宾。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张教授的很多观点非常新颖,加上主题演讲的方式,对年轻人来说更加生动,也让我们年轻人能够更加客观地从全局角度、世界角度来看中国。筹划准备期间,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高韵斐亲自参与、全程指导了节目正式播出前从内容选题到舞美呈现的每一个环节,并坚持对每期节目进行审看。

 

《广电时评》:如何看待当下观众对理论节目的需求?


朱濛濛:答疑解惑、引领思考应该是非常实际的需求。 我一直认为张维为的精妙之处,在于他从不说教,而是用大量的事实、事例、数据以及自己的经历、经验分享,引发观众主动地思考;观众基于客观判断、分析,比较,从而自发地与理论相结合,彼此印证,从内心深处树立一种自信。这也是《这就是中国》节目想要带给观众的一种“能量”。


《广电时评》:节目的播出效果如何?您认为这档节目受欢迎的关键是什么?


朱濛濛:节目目前的收视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而对于节目当前的传播效果,可以说是意想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意想之外是节目受众的年轻人比例之高出乎意料,这也能看出如今的年轻人不缺求知欲,但如何解答他们的困惑和问题,是每个电视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关键问题。只要《这就是中国》的表达方法足够“解渴”,那么它的传播效果越来越好一定是情理之中的事。


节目受欢迎的关键有三点:


一是接地气,节目用事实引出观点,用故事阐述理论,既不枯燥又有意思;


二是有人气,“蹭热点”是节目一贯的制作理念。但“蹭热点”绝不是“凑热闹”,而是为了从“热”中提取能量。从节目本身的价值观来看,无论事件还是观念,越是热议的,越要冷静思考;


三是能解气,面对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打击”,《这就是中国》打造了属于我们的一块阵地,让张维为能够用“中国话语”畅快淋漓地回击。



朱濛濛发言内容


努力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  

——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生动讲好中国故事

 

自2019年1月7日起,《这就是中国》每周一晚21:30在东方卫视播出,如今节目收视逐期攀高,观众收视习惯也逐渐养成,节目收视率已位列卫视周播专题节目前三,其中80后、高学历、职场白领是节目的主力收看人群。

 

《这就是中国》网络版也在PPTV和Bilibili(简称“B站”)播出,并登陆“学习强国”平台。根据B站的数据统计,目前节目官方账号播出超过1300万人次,全站超3000万播放量,其中30岁以下年轻受众占比60%,观众口碑评分高达9.7分,而张维为教授以及参与节目的一些嘉宾,也都成了“网红”。

 

此外,节目在Youtube上的播放次数超过633万次,总观看时长超11000万分钟。观察者网在每期节目播出后,及时整理发布文字“精编版”,其公众号发布的《这就是中国》精编文章,几乎每篇都能获得超过10万+的阅读量,并被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公众号以及环球网、瞭望智库等转载。


 

11月28日,《这就是中国》在北京召开专题研讨会。思政、传媒等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针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节目的指导方向,即努力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模范践行者”。

 

很长一段时间里,提到政论节目,观众总会不自觉地为它们贴上“枯燥艰深”“理论灌输”的标签。党的十八大之后,理论类节目呈现出了新的气象,各台也都在对理论宣传节目进行创新。正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所说,《这就是中国》的出现可以说是生逢其时。

 

如何把理论节目打造为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好节目,如何让节目更加大众化、电视化、时代化,一直是我们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总结起来,可以用“三个结合”来概括。

 

把“有特色”和“看得清”结合起来

对于一档电视理论宣传节目的研发和创新,团队首先要求自己“看得清”。

 

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思想理论需要也在日益增长。这就提醒团队必须要找准思想高度的切入点,在真正了解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可能出现的困惑、疑问的基础上,让《这就是中国》成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个重要阵地。

 

如果说“看得清”是节目的内在核心驱动力,那么“有特色”就是节目的外在表现力。节目最大的特色,就是邀请到了知名的政治学者、理论专家、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作为节目主讲嘉宾。张维为阅历丰富,使得他能以独特的视角、精深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国际视野,把中国崛起的理论体系用自己独特的话语进行阐释,把政治语言、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做出无缝对接。


《这就是中国》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 张维为 


张维为娓娓道来的说话风格,通过一种“软”的表达,摆硬事实、讲硬逻辑,让观众在心理层面产生更高的接受度,同时在节奏上也能有时间做一些理性、客观的对比与思考,从而让观众加深对中国道路的理解,树立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

 

此外,相较于其他电视平台季播化的操作方式,《这就是中国》是率先将节目固定为周播的理论宣传节目,形成了东方卫视全年版面上一道“有特色”的靓丽风景线。

  

把“有深度”和“听得懂”结合起来

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更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3个“新时代”和3个“为时代”,也给《这就是中国》节目的创作指明了方向。理论宣传节目要做到真正的“声入人心”,这就使得团队在《这就是中国》的创作中,一直思考和摸索如何做得“有深度”而又“听得懂”。

 

首先,节目中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张维为依托鲜活生动的故事、谦逊平实的表达,将深刻的理论进行通俗化阐释,让观众听得既“带感”又有“回味”。



张维为在节目外曾多次说:“原创性的中国道路研究,中国话语非常之重要。而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是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三种话语的组合拳,我们反击也要用这三种话语的组合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对比、层层递进、有理有据的“组合拳”在节目中比比皆是,也成为《这就是中国》既有深度、又接地气的独特思想传递方式。


其次,节目采用“演讲+互动讨论”的形式,构建了一个“思想广场”的氛围。除了张维为之外,每期节目邀请本期话题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话题相关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以及面向全网招募真实报名观众一起参与,形成一个零距离的“思想广场”。


如即将在下周录制的《14亿人的小康社会》一集里,节目邀请上海儿童医院的援藏医生杨晓东(援藏时因公殉职的赵坚医生的老师),希望通过他分享援藏的真实故事,说明和印证中国扶贫攻坚的决心和力度。


 

另一方面,在这个“思想广场”里,节目不害怕辩论,也欢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甚至不同立场的声音出现。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针对节目曾经说,“中国肯定是多样的、复杂的,如果你把中国讲成一个样子,大家认为你是在说假话。”因此节目始终避免单向灌输,鼓励观点碰撞、思辨交流,通过“道理越辩越明”的方式,有效地将节目主题和内容的情感表达进行扩大,让观众真切感受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事实上,在节目中出现观点碰撞的情况并不少见,正是这些互动讨论,让节目更具真实感。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曾评价《这就是中国》不仅仅是理性的,也有情感的。他说:“所谓的娓娓道来,并不是纯粹理性论来论去,有时候要辩论,这是这个节目值得称赞的地方。”


 

把“有热度”和“说得准”结合起来

《这就是中国》创作的一大初衷就是通过对时代热点的理论化解读,引领观众深究热点背后,更深层次的价值观等问题。

 

节目每期的选题策划方面,团队打造了三大“法宝”

 

一是联动上海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观察者网等新闻机构,定期整理汇总国内外的时事热点、新闻事件以及前沿理论,确保选题“有热度”;

 

二是邀请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教授、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资深的新闻工作者,共同组成了节目的“专家智囊团”,力求内容“说得准”;

 

三是设立定期节目研讨会机制,精挑细选、细心打磨每一个选题,确保用最鲜活的案例事例,直面舆论热点,用冷思考回应热关注,用带有“热度”的传播方式,在荧屏上塑造中国表达。

 

节目的每一个选题,通过把“有热度”和“说得准”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主流舆论场,也让理论宣传“火了起来”。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这也更使团队认识到《这就是中国》所担负的主流媒体舆论发声的重要作用。而这样一个具有东方卫视特色的“主流舆论场”,正是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


 

2020年,《这就是中国》即将改版。在沿袭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团队将会采取一系列新举措:现场我们会邀请更多与节目选题相关的各方人士,包括加强中外之间的直接对话,节目正在计划制作海外版,并前往海外录制专场。《这就是中国》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新时代中国发展道路,不断推陈出新,努力走出一条理论宣传节目创新突破的“上海路径”。


更多案例分享



总局例会案例 | 《故事里的中国》:中国故事的“借光人”

☞总局例会案例 | 以情动人,新闻节目这样深描“中国群像”

☞总局例会案例 | “挖”出问题和故事,这样的新闻节目更“带劲儿”

总局例会案例 | 《舞蹈风暴》有这样四把“金钥匙”

总局例会案例 | 优秀报道须下“笨工夫”:两部作品主创详述新闻报道方法论

总局例会案例 | 从三个人的“朋友圈”,看《汉语桥》的初心与创新

 

编辑 | 侯雯慧  徐蕾

>>总局创新创优培训班再“开课”

丨总局

>>《故事里的中国》:中国故事“借光人”

丨案例

>>“杂物间”也能诞生“好声音”

丨一线

>>《风云战国之列国》:剧情式呈现带观众“入史”

纪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