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去春归,3集影像“浓缩”两个月的守望相助

饶文渊 广电时评 2021-07-20

3集纪录片《冬去春归》,选取抗击疫情的四个维度,讲述了超过30个主要人物的鲜活故事。



作者:饶文渊


冬去春归,山河无恙。


3月21日,武汉启动复工,这座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城市按下启动键,熟悉的生活逐渐回归到人们身边。与此同时,援鄂医疗队逐批返程,全国各地也有序复工复产复学。


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优酷拍摄出品的纪录片《冬去春归——2020疫情里的中国》(以下简称《冬去春归》)里,创作者们通过全景式视角记录下近两个月以来,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中国人为抗疫作出的贡献与努力,以及他们在困境中努力生活、疗愈身心、守望相助的故事。



《冬去春归》已正式收官,“视角广,内容细,制作精”的特点让它在豆瓣上收获了8.3分的成绩。不少观众表示,“有生存,有悲伤,有坚持,看得出创作者的态度”“导演从过早老板的故事讲起,过早就是武汉一天烟火气的开始啊。讲到医生给病人抽呼吸机,志愿者的付出,不用刻意煽情,本身就很感人了”,观众表示,摄影师深入疫情一线拍摄到的许多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都是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记忆财产。

  

多视角“走进”疫情一线

以医疗、科研、后勤、生活四个角度切入,《冬去春归》将镜头聚焦疫情前线,通过第三视角让观众近距离了解医护、患者、市民们在疫情期间的故事。三集的体量里,该片所触达的范围从医院到武汉市再到全国,每集由相同角度下三个小故事组成。


在《冬去春归》总监制张伟看来,“这部作品是更接近人物本身和真实现场的全景记录。”



“从来不曾想象,这里会有如此遭遇”,伴随着解说,映入眼中的是下午时分武汉市吉庆街等街区异常安静的街景。转眼,凌晨四点,武汉市一元路的街头,庞记热干面的庞婆婆照旧来店里接班,忙碌到早晨六点,此刻一整条街只有她一家营业,“我这是薄利多销,没办法,特殊时期只能保本”,庞婆婆有点疲劳也有些无奈。



与冷清的街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忙碌的武汉市各大医院。疫情期间,医生们每天都在与死神交锋,守护患者生命最后一道防线。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里,一场由同济医院和上海华山医院的专家们组成的专家小组正在进行一场棘手的会诊:为一名危重症患者突发心脏骤停进行急救手术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审慎研究后,专家们决定对该病患进行床边ECMO植入手术。


“肾上腺素给些,再给”“两支阿托品”……镜头记录下了手术的全过程,在患者颈部血管塌陷增加穿刺难度的情况下,经多方协调手术顺利完成。经过19天456小时的治疗,该病患呼吸机成功脱离,ECMO完成撤机,全国第一例清醒状态下VV ECMO辅助治疗病人获得新生。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共有超过50万的医护人员驻守一线。在《冬去春归》里,同属一个医疗队的田鹏伟、李妮夫妻被迫选了一场“异地恋”;长江航运总医院感染科专家医生许绿叶在一线奋战一个多月没能回家,会诊结束后带上速冻饺子回家匆匆看望了父母,又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持续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让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们加深了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


从上至下依次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田鹏伟、妇科护士李妮;长江航运总医院感染科专家医生许绿叶。


武汉的街道上除了救护车、防疫专车、治安车外,数量最多的就是志愿者车辆。志愿者霍霍原本是少儿艺术培训机构的老师,准备带培训班孩子外出比赛的他被疫情拦住了去路,于是老师变身志愿者,为前方输送所需物资,“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这次就是一场‘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武汉约有官方机构和个人志愿服务者超4万人,他们在口罩、防护服等刚需医疗物资缺乏的时期,从各地联系、汇总物资,并运往各个医院。这其中,既有默默无闻为医院运送蔬菜粮食等生活物资的义工,也有武汉各个大小社区里成为防疫方案具体执行者的社区工作者,还有安全输送医疗队到达援助目的地的航班人员。同时,摄像机还“走进”武昌区、汉阳区、黄陂区、江汉区等武汉市市区的千家万户,展现普通民众在疫情期间的居家日常。


疫情期间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人员。


《冬去春归》摄制组除了在武汉实地记录外,还奔赴北京、上海、青岛、南通、昆明等地,以及乌干达等国家和地区,跟踪拍摄了疫情之下身处不同时空的普通人,主要人物和线索超过30个。复盘《冬去春归》的制作过程,张伟告诉记者,这次摄制组分前方拍摄和后方策划两个小组,在策划期间一天要工作12小时以上,“前期准备很充足,就是为了挖掘一些有代表性的素材”。

 

“过程比预想困难”

从1月26日策划到1月31日正式立项,再到2月3日成立摄制组,到当地进行调研,2月9日开机拍摄,3月8日首播。制作过程紧凑而密集,要从众多故事线索中找出典型,并且顺利拍摄完成,并非一件易事。


“过程比预设的要困难一些”,张伟说尽管策划和拍摄前做了多种应对方案,但在实际拍摄时,进入到一线拍摄的纪录片团队,在与院方沟通、进驻一线拍摄、给设备做防护和消毒等方面,仍会面临一些挑战。


深入手术一线拍摄时,不仅要注意拍摄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要兼顾摄影设备的“安全”。既要经常给机器设备等喷洒酒精消毒,还要在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和红区(重症病人治疗室)拍摄时,用保鲜膜等遮罩物将机器包括严实,露出镜头,这样才可进入到手术现场进行拍摄。



不过,摄影器材在结束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无法回到摄制组手中,因为院方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摄影器材进行消毒处理,如酒精浸泡或紫外线照射,甚至还有可能直接销毁。“首先要保证安全,这些器材处理不好就会成为病源,比如麦克风防风罩这类毛绒制品最容易沾染病毒,所以拍摄后会销毁掉。”



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拍摄进度也时常受到影响。考虑到拍摄人员安全,一天最多只能拍8小时,“有场手术记录拍摄了2到3天才完成,这期间还要考虑到不要干扰医生工作”,张伟介绍,在《冬去春归》第一集里的那场手术拍摄过程中,也有过不少类似的挑战,好在医院全力支持,才有了后来观众所看到的“手术全过程”。



虽然《冬去春归》只有三集,但在张伟看来,纪录片的精华不在于长短之间和线性记录,而在于内容价值和讲故事的方式。不过,三集内容分别由三位导演拍摄,作品风格又该如何统一?“策划时将影像风格化,叙事的风格、叙事语态规定好,而且会有拍成的小样片供参考,这也是系列纪录片的创作方法和规律。”张伟说。


不仅仅是一场记录

随着3月8日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休舱,《冬去春归》的“故事”临近尾声,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战,武汉乃至全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


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康复出院的患者与医生们合影留念;在南京江宁,发艺造型师林明晨在为即将复工市民理发;首批返沪上海援鄂医疗队乘坐东航包机航班抵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转而,镜头又游走于北京、青岛、南通等城市,以及乌干达等国家和地区……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是片名的灵感来源。在《冬去春归》之前,优酷还出品了《中国面孔》《武汉日记》两部记录抗疫一线的纪录片作品,但与它们不同的是,张伟与团队将《冬去春归》定义为疫情类的人文纪录片,“它不仅是记录历史、记录时代的影像,更是一种对今年特殊时期的特别‘纪念’和人们对于‘春归’的盼望。”



在《冬去春归》第三集的结尾,已经在3月21日启动复工的武汉又热闹了起来,大人们带着口罩上下班,找寻着暂停已久的都市生活;孩子们带着口罩在公园里嬉闹;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里,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副院长王振准备给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做一次“巴林特小组”(一种科学的情绪抒泄),帮助他们在摘掉生活中的口罩前先摘掉心灵上的“口罩”。



“一个春节不过又算什么,对于那些失去亲人的人来讲,我觉得这点(个人时间)的牺牲一点也不算什么。”福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尚医生对着镜头数度哽咽。


片尾,没有过度渲染疫情控制住后的生活喜悦,反而一段来自医生、科学家、卫生组织专家等人关于传染病的解读和相关历史影像资料,令人对自然和生命产生敬畏。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
“每年死于流感的人数全球接近50万”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差一天和差三天,情况都不一样”
“历史上,人口流动与传染病有很大很大的关系”
“科学可以拯救人类,科学可以拯救一个民族”
……


山河无恙,冬去春归。那些战“疫”中的人物和故事,将在人们的心中被长久记忆。


编辑 | 叶晨玮 薛腾飞

>>爱,一直都在;春,正在到来

丨专论

>>特别节目《中华医药 抗击疫情》述评

节目

>>《一个都不能少》这样讲述脱贫故事

剧集

>>《向前一步》聚焦防疫大后方的人和事

丨专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