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创优案例分享|《理响新时代(第三季)》:融合创新,让理论宣讲更有意思

邵晓晖 许建华 广电时评 2021-07-19
编者按:2020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2019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6个广播节目、24个电视节目和2个集体创作节目入选。


为了让广电视听领域的同行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节目的好做法、好经验,广电时评特别推出【创新创优案例分享】。本文分享创新创优节目《理响新时代(第三季)》的创作经验和故事。



作者:邵晓晖 许建华

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2019年11月19日至11月28日,安徽卫视、安徽经视、快手同步播出了6期大型融媒理论节目《理响新时代(第三季)》之《中国宣讲达人大会》,节目获国家广电总局2019年第四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2019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该节目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网信办、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中共安徽省委讲师团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在前两季的基础上,第三季节目探索理论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强化融合传播,首度聚焦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向青少年生动传播党史,传递“中国之治”的制度自信。

 

大小屏联通,红色故事传力量引共鸣

据了解,节目播出前3个月,主创团队就策划发起#我的中国红##我和我的祖国##新长征,我接过这一棒#等话题,面向全国网友征集短视频,25万余条网上投稿在快手平台总播放量破22亿次。这些短视频讲述党史故事,充满网感和红色正能量,如:《课本里没有学到的历史,终于要听到了!》《它陪毛主席翻越千山万水!而它们让朱德用来教育孩子!》《热血!他在22岁做的事,刷新我对青春的认识》。这些短视频充满情感浓度,呈现出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其中,一条名为《你吃过最难吃的食物是什么?》的87秒原创短视频,仅一周内播放量突破200万,用户点赞评论数超过27万次。它讲述了红二方面军在过草地时,政委任弼时带头吃皮带的事迹,没吃完的半根皮带,如今珍藏在国家博物馆,成为那段历史见证。

 

节目中,短视频的创作者把这个关于信念的故事带到了演播室,向现场观众深情讲述。由此,移动端小屏的关注唤起更多观看的期待感,延展到了电视端的大屏,大小屏互联互通。

 


在演播室现场,无论是竞答还是宣讲,无论是访谈还是点评,一个个动人心扉的红色微故事经由青年宣讲达人和专家学者、传承人娓娓道来。意味深长的细节塑造了一位位英雄楷模形象,如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时用枪套、背带、鞋底充饥的红军战士;为宣传革命而被反动派残忍杀害的蒙古族早期共产党员多松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奉献,28年隐姓埋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攻坚克难、敢于超越、助推“天宫”系列飞天的载人航天工程研发团队等。

 


这些满含深情的讲述结合党史、结合英雄、结合当下,真情涌动、有血有肉、直击泪点。由此,红色故事更容易入脑入心,年轻观众于感动中更加敬仰英雄,更愿意学习英雄,更深刻地领悟红色精神的当下价值。

 

互动竞答,引领线上线下重温党史

录制前,节目通过网络海选筛选出由全国宣讲达人组成的25位“理响星”和50位“理响观察员”,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理论工作者或现场参与,或连线参与大屏节目录制,最终决出“最受欢迎理响星”。“最受欢迎理响星”闯关夺隘胜出的过程,也是紧扣精神,进而理解精神、宣讲精神、解读精神的过程。


其中,第一关便是互动竞答。前5期节目,每期聚焦一种精神,设置11道题,串联起党史中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测试题本身和答案充满知识性、细节性和趣味性,如第一期的部分题目为:“电影《建党伟业》中,在嘉兴南湖红船上为一大会议船头放风的女子是谁?”“电视剧《换了人间》中,毛泽东和周恩来同志在离开西柏坡时提到的 ‘进京赶考’日子是哪一天?”此外,还有音乐题、网友短视频题等。

 


在互动答题的过程中,答题对错只是一方面,宣讲达人回答之后的感悟以及专家学者针对回答所作的点评才是最有意义的部分。

 

关于答题感悟,有的回答:“今后要上好每一堂思政课”,有的表示“要把革命精神代代相传”。首期节目中,机器人以“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哪几位见证了开国大典?”出题,5位理响星抢答,正确答案是:“毛泽东、董必武”,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在点评中说,这道题的背后,其实是让我们思考,什么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竞答时,宣讲达人既需要眼明手快,也仰仗线上“理响观察团”。第四期中,一道视频题的题面为“电影《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邓小平与习仲勋关于根据地的对话片段”,试题为“中央哪次会议将陕甘边根据地设为落脚点”,观察团成员中33人答错,答对的宣讲达人由此得分33分。

 

10道题之后,“理响家”王向明对答错最多的“榜罗镇会议”一题作讲解:“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改变了红军遵义会议以来没有根据地这一局面”,并提醒观众学习党史时特别留意这样一些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在场的纪念馆负责人也以专家身份做了解读。前5期节目中,通过短短的55道题,大家饶有兴趣地集体重温党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精神内涵与要义,也为接下来的宣讲营造了入耳入心的氛围。

 

对话式宣讲,凝聚深度思想共鸣

常态宣讲通常为一人对多人,而从实际看,互动式宣讲更有效果,为此,主创团队做了诸多努力。节目中,青年宣讲达人于线上线下讲一分钟红色故事,谈一句话心得体会。节目第二期中,一位宣讲达人讲述云南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吴澄带着腹中的胎儿和丈夫一起英勇就义的故事,感悟英雄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除了宣讲达人的个体感悟、自我教育,宣讲达人通过连线或寻访,与自己心中的最美传承人展开的一问一答也富有互动信息和传播张力。

 


如第四期中宣讲达人与短视频中的最美传承人——中国石油援藏干部梁楠郁连线,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中一问是“为什么着手的首要任务从医疗开始?”对方回答“因为医疗是最大的民生,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问答之后,她开始互动演讲:“实事求是才能精准扶贫”,自己要“始终践行和恪守实事求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使命与担当”,这让观众体会到榜样的引领不仅在思想与观念,也在方法与路径。

 

在现场,不少宣讲达人情动于中、金句频出,因致敬榜样而生发出更强的行动力。节目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由主持人串珠成线,专家学者与青年共聚一堂,由一点而至于多点,由感性而理性。专家学者担纲点评,恰当好处地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原文原句,深刻诠释了新思想。

 

第6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结尾处,王向明总结点评:“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向明


“我想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都应当以这种伟大的中国革命精神来激励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去实现我们新时代的更伟大的长征的宏伟目标”。如此,新闻访谈的话语流自然流畅,情感上水到渠成,逻辑上螺旋式上升,构筑起线上线下对话交流场、思想交换场。

 

为呼应青年观众的接受偏好,主创团队还注重科技感的加持:设计感十足的舞台上,桔黄色灯光次第点亮精神的河流;机器人小途身负诸多任务——既读竞答题,又给出答案和判题,既发布几种精神的关键词和大数据,又绘制红色精神图谱,期期不亦乐乎。这些,都为节目增添了颜值与亲和力、观众缘,使得这档每期长达约50分钟的节目跌宕有致、好看耐看。


 

2020年,《理响新时代(第四季)》之《学习达人大会》还以“征集短视频+挑战答题+直播答题+电视节目”的融媒新形式,面向全国遴选一批走在理论学习前列的生动典型,讲好理论学习故事,把科学理论转化成指导实践、提升本领的强大力量,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



更多案例分享


创新创优案例分享 | 《歌声与微笑》:用歌声赞美友谊,在微笑中点亮回忆

☞ 创新创优案例分享|《本色》:讲述老兵故事,展现本色人生

☞ 创新创优案例分享|《师说》:搭建精品思政课共享平台

☞ 创新创优案例分享|《成语天下》的创新锦囊:不与人同,不与己同

☞ 创新创优案例分享|平凡的生活中,亦有“闪亮的名字”

☞ 创新创优案例分享丨《时光的旋律》:经典新传承,唱响新时代

 创新创优案例分享 | 《戏码头》:从窄众走向大众,打造文艺交流高地

 创新创优案例分享丨《问政山东》火了不只是因为“麻辣”


编辑 | 袁鑫笛 徐蕾

>>“电视+”,拓展扶贫助农新思路

丨观察

>>《石头开花》:脱贫路上这个“难题”你知道吗?

丨剧集

>> 在“希望的田野”上,见证中国乡村脱贫历程

丨专访

>>战争题材纪录片观察 | 个体化叙事、多手法呈现中的历史对话

丨纪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