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开国宝“活”起来的幕后丨《国家宝藏》第三季主创谈

饶文渊 广电时评 2021-07-19

文物现场“出土”的节目效果是如何实现的?国宝盒子的“裂变”是如何控制的?新一季节目聚焦九大历史文化遗产的逻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国家宝藏》第三季的主创。



作者:饶文渊


“我100岁时,碑林刚好1000岁,那时我就算‘爬着’也来看一眼,因为那一年的碑林一定比今天更好”,西安碑林博物馆讲解员白雪松动情地讲述自己100岁时的愿望。

 

“我是九色鹿,‘诞生’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只身绕天青色绸带,头顶光晕的九色鹿轻盈地“跃”上舞台。

 

“有一次,我拍着拍着,我……我一抬头,看见了兵马俑的脸上有指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摄影师赵震说起自己一次特殊的工作经历时,红了眼眶。

 

……

 

这些曾在《国家宝藏》第三季中出现的场景和故事,关注节目的观众一定不陌生。

 

走遍华夏文明的腹心,看遍五千年孕育的生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前两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博物馆热”后,第三季于2020年12月6日回归。立足国家舞台,新一季节目口碑人气再创新高,九大历史文化遗产地亦随之迎来了一波“人气爆发”。


 

延续前两季的特色,第三季《国家宝藏》继续用前世今生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而对于节目组而言,用故事讲好一件文物,既是他们的创作方式,也是他们“解读”历史的方式。


一场“文化苦旅”

原以为有了前两季的制作经验,再加上提前筹备,第三季的制作会更加从容。但疫情期间的几次视频会议后,总导演于蕾和主创团队的伙伴们陷入了与自己博弈的状态:向“左”走——继续沿着已经成功的模式把没有讲过的综合性博物馆介绍给观众,此操作稳妥;向“右”走——寻求突破,但这可能意味着已经做过几个月调研的劳动成果暂时被搁置,创作从头开始,太冒险。


《国家宝藏》总导演 于蕾


反复质询和思量后,于蕾写下了一张PPT——


在人类历史长河里,中华文明到底为世界贡献了什么?

从约3300年的殷墟,到3200年的三星堆,再到约2500年的孔子……

 


“当时正在疫情期间,只能通过视频会分享给大家,很多小伙伴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我想,这大概就是节目要追求的感觉。”于蕾和团队上下达成共识,选择冒险的创新,于是有了预告片里,“每句都是满分作文”的文案。


《国家宝藏第三季》预告片。


通读完这段话只需要1分钟,但是写出来这段话,却需要无数人的心血。“我很看重文字,所以主创团队的伙伴们可能是一群写作文好的人聚在了一起吧。”于蕾笑着告诉记者,文案创作是思考力和笔力的融合成果,实际汇聚了导演组、专家组、编剧组等多层主创的力量。仅仅是首期开篇词的文案创作,就经历了三个大步骤:首先,确立整季创作的主表达方向和点位;其次,寻找总结出九大历史文化遗产在节目中彰显的核心文化特征;第三,语势语态、句式长短、遣词造句的打磨。


说起开篇九大历史文化遗产亮相的“百亿文案”,为精准到每个字的正确使用,节目执行总导演毕波与专家组的单嗣平、张茺等几位老师探讨了很久,“仅仅是‘据坤灵之正位,仿泰紫之圆方——六百年紫禁城’这一句话里,‘泰’字用‘太’还是‘泰’就考据了东汉的《西都赋》、唐初的《玄象诗》等多个版本,最终故宫博物院的老师和我们节目的专家组共同确认选择了《汉书》中最符合班固原意的‘泰’字。”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制作《国家宝藏》的过程,也被于蕾称作是一场“文化苦旅”,“每做一季节目,团队就像读了一次研究生”。毕波介绍,从查阅典籍、整理资料,到实地探访、专家恳谈,再到结合网络社交平台寻找观众们的兴趣点,整个导演组需要在短时间内让自己从一个“小白”起步快速完成“文物扫盲”,并且还要实现从专业到通俗的电视表达转化。一季节目从无到有,从雏形到成型,中间要经历无数次的推翻又重来,经常是一家博物馆还没正式去踏访,研究文案就已经超过20万字。



据坤灵之正位,仿泰紫之园方,六百年,紫禁城。空刻渊薮,汗青永照,九百三十年,西安碑林。壮志谐风雅,咫尺筑天涯,一千年,苏州古典园林。


守婆娑净土,乘雪域雄风,一千三百年,西藏布达拉宫。逴跞古今,并鉴四大文明,一千七百年,敦煌莫高窟。八表同风,开启中华大一统,两千二百年,秦始皇帝陵。


 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

两千五百年,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三千二百年,广汉三星堆。

 金风震铄,宏规大起,

三千三百年,安阳殷墟。


《国家宝藏》第三季节目开场文案。


字斟句酌的同时,节目组也在思考如何让“历史进一步照进现实”。相比起前两季前世今生故事聚焦展现国宝的人文艺术价值,第三季的前世今生故事还添加了具有反思意义的内容。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第一期节目里,张子枫演绎的清代著名女科学家王贞仪的故事,介绍了金嵌珍珠天球仪的“前世”:它虽是珍宝,但华丽的外表总是容易让人忽略其背后的实用价值;在今生故事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天文研究专家黎耕将它视作“一件回眸之器,一件认知之器,一件警醒之器,一件激励之器”。


 

通过前世故事和今生讲述,这台精美的天球仪所呈现出来的反思性远超于其审美性。主创们表示,这些实际内容也贴合了节目主题。


打开盒子里的“宝藏” 

《国家宝藏》第三季将节目演播室从前两季的5000平演播室,“挪移”至2000平演播室。


缩窄的是空间,但扩充的是创意。


《国家宝藏》第三季舞美视觉幕后创作花絮。

 

基于第三季主题的变化,节目也在舞美视觉上努力营造出新观感。


从第一季的大环屏、九根冰屏柱,到第二季精致的LED国宝盒子,再到第三季将国宝盒子放大为整个舞台空间,节目延续了核心视觉符号国宝盒子的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让艺术创新不断升级。


《国家宝藏》第三季舞美视觉(视频由《国家宝藏》第三季节目组提供)

  

LED屏幕和灯光,构成立方体舞台空间的四个垂直立面,通过结构分离、移动,与灯光和视效的变化相结合,形成玄幻的视觉空间。同时,《国家宝藏》视觉总监胡增明带领整个视觉组的导演和设计师们,根据国宝盒子的核心概念,在大开场中设计了观众会看到的国宝盒子无限延伸,以及文物在国宝盒子屏幕内的奇幻变化;当张国立走进通道之后,舞台又变成了充满文物的宇宙星河。


 

“第三季舞美的变化基于国宝盒子产生‘裂变’,不管是前世(故事)还是今生讲述,所有的视觉体系都是基于这样一个百变的国宝盒子来演化出来”,视觉总监胡增鸣介绍,如此设计既有创新,也满足了一档文博节目需要具备的仪式感与厚重感,以及当下的审美思维。



从具体设计来看,舞台前后有总计18道旋转屏,左右两道开合屏,屏幕所有的机械运动通过精密数控编程实现,“很多创作者会误以为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其实技术实现往往是内容创新的天花板。这个盒子看起来很抽象很简单,但这组旋转屏,实际是舞美总监制于峰带领团队用了18组编程定位,才实现的现场舞美变化。”于蕾补充道。



用最简洁的舞台形式来承载节目所有的仪式和表演功能,在“方寸之间见古今”是《国家宝藏》第三季舞美设计的核心和最大的突破,而这种方式也为创造前世场景提供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让文物在现场“出土”

打开盒子,让文物现场“出土”,节目中,多元技术的运用也让文物“活”了起来。



《国家宝藏》第三季共9期,每期3个场景,几乎全部运用到了虚拟现实技术。

 

现场,16讯道的转传设备,4个虚拟机位,1个固定机位、1个摇臂,1个16m的伸缩炮和30m的电轨,组成了实现节目AR技术使用的“充分必要”组合。同时,采用PIXOTPE作为虚拟基础平台,达到所见皆为所得的视觉效果;支持4讯道的拍摄,采用MOSYS光学追踪系统,为节目实时提供准确的位置,无限的移动自由,以及旋转和镜头数据。


 

于是,金嵌珍珠天球仪的28星宿,从地面“冒出”还带着“尘土”的秦陵铜车马,身姿轻盈的虚拟国宝守护者九色鹿,昭陵六骏飞奔而出的六骏……这些AR特效,既丰富了“盒子”的呈现形式,也为戏剧表演拓展了更大的表达空间,让整个国宝的前世传奇变得更加精彩。



作为虚拟守护者九色鹿的创作者之一,视觉导演江宇昊回忆了“九色鹿”的创作过程:根据剧本场景设计——找寻的资料——设计(九色鹿)形象——经过专家审核后再进行调整和三维建模,并进入二轮审核——通过后,最终完成效果合成。



虽然九色鹿是本季最早被确定的国宝守护者,并较早进入到设计环节,但视觉组仍有遗憾,“(九色鹿)进行了多稿的形象设计才确定下来,最难的是其形象的三维转化”,胡增鸣说,由于视觉组非专业动画团队,因此在ue4制作出来的效果拿到现场使用pixotpe转化时,发现大量效果丢失。眼看着录制时间逼近,熬了数个通宵后,视觉组才找到了合适的替代方法。“‘九色鹿’或许没有达到我们满意的状态,但这是一次很勇敢的挑战,后续我们会完善好‘九色鹿’,期待与大家再次见面”。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了什么?”这是《国家宝藏》第三季的开篇叩问。在接下来的三星堆、苏州古典园林等历史文化遗产中,还将有哪些“国宝”来到这方“神奇而美妙”的舞台,还会有哪些令人赞叹不已的特效亮相?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 | 饶文渊 朱晓乐

>>与时代同行,“剧”力磅礴 | 总局2020中国电视剧选集发布

丨剧集

>>这一组2020网络原创节目关键数据,值得收藏

丨发布

>>“揭秘”《跨过鸭绿江》幕后细节

丨研讨

>>《登场了!敦煌》:送给年轻观众的传统文化礼物

丨网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