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摆脱贫困》:一份振奋人心的时代答卷

师晴 广电时评 2021-07-18

《摆脱贫困》用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直抵人心的人物故事、创新纪实的艺术手法,系统梳理了脱贫攻坚“大事记”,深刻诠释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真理光辉,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作者:师晴

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


郁郁葱葱的山林间,垂直悬挂的绝壁藤梯,是四川凉山州悬崖村孩子们唯一的“上学路”。2020年5月,依靠四川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世代居住在“悬崖村”的村民们终于搬出大山,住进了县城的新楼房。“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摆脱贫困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自诞生之日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党旗上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栉风沐雨、接续奋斗,创造了世所罕见的脱贫奇迹。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在央视综合频道、农业农村频道播出,陕西卫视、新疆兵团卫视、青海卫视等频道黄金时段排播。专题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和理论思想为指引,从脱贫攻坚道路上的重点、难点、特点出发,全景式呈现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恢弘历史进程,是展现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重头作品。



主题宏大,立意高远,绘就脱贫攻坚的时代画卷

《摆脱贫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庄严承诺”“精准施策”“使命在肩”“合力攻坚”“咬定青山”“家国情怀”“命运与共”“再启新程”八个篇章,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懈努力共同奋斗的伟大实践。



第一集“庄严承诺”中,节目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与必胜的决心信念。“使命在肩”一集,记录了党员扶贫干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场景。而在“咬定青山”一集中,节目聚焦“三区三州”贫困群众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实现“一步千年”的历史跨越。“命运与共”则通过全球化视角,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中国的脱贫智慧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摆脱贫困的宏伟目标。



《摆脱贫困》在一条脱贫攻坚的时间线索上,通过多元的视角、典型的脱贫案例,汇聚起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深刻诠释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真理光辉,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聚焦平凡,以小见大,讲述生动鲜活的脱贫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脱贫的任务上,奔小康的任务上,一个都不能少。”面对记载在共和国扶贫档案里的9899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以小见大,以情动人,将镜头对准一个个鲜活的真实形象,从平凡的个体折射时代的变迁与社会发展,从群众视角呈现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细致描摹干部群众“每个人都了不起”的奋斗群像,真情展现干部群众百折不挠、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



“精准扶贫”谋篇布局从“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出发,讲述扶贫干部因地制宜,辩“症”施策,对症下药的扶贫故事。节目中,扶贫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困难群众、调研资源优势,对供水充足的六安黄冲村实施稻田套养小龙虾项目,对干旱少雨但日照充足的张北县德胜村建立光伏扶贫电站,对贫瘠高原的西藏墨脱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节目以群像叙事的方式,真实立体地呈现出脱贫村落和百姓生活的巨大改变。在“再启新程”中,残疾妇女李耀梅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同村里的贫困户共同成立合作社。循化撒拉族小伙韩成拿到县里提供的30万贴息贷款,靠自己的双手创业拉面馆脱贫致富。望谟县桑郎村的绣娘们依靠精准脱贫“锦绣计划”,将脱贫攻坚与文化传承实现有机结合,让民族绣品走出村寨惊艳世界。



微观视角下,节目聚焦无数脱贫道路上的平凡英雄,致敬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在“家国情怀”中,年过花甲的院士朱有勇带领西南边陲澜沧村民种植马铃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文秀,毕业后主动要求回到家乡,在广西百色的土地上为脱贫攻坚事业挥洒热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一整套立足国情、行之有效的减贫举措,一个个扶贫工作者栉风沐雨、无私奉献,一批批敬业奋斗者勤劳奋进、开拓进取,深刻诠释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朱有勇院士在直播间里向网友展示土豆。


创新纪实,融合传播,将政论性与思辨性有机结合

《摆脱贫困》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以丰富详实的影像资料和同期声,辅以高度凝练、恢弘大气的解说词,结合现场拍摄、新闻采访画面,丰富的视听语言增强了节目的观赏度,为专题片增添了权威性和真实感。镜头选取上,节目运用大量远景画面、空镜头、航拍等,展现祖国的山河壮丽与人们的幸福生活。节目善用数字枚举法和对比手法,通过立体建模的数字化呈现,形成了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体现出节目的科技感和时代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还采用44种语言编译播发相关报道,在世界各国宣传推广《摆脱贫困》,古巴国家电视台新闻频道等转载《摆脱贫困》相关文章。央视《新闻联播》多次播发快评,报道该片引发强烈反响。央视网、央视新闻、央视频、学习强国等主流新媒体平台整合全集视频资源,打造融合传播声势,形成网上网下、内宣外宣联动效应。抖音话题#摆脱贫困#累计播放量达7191万,微博话题#摆脱贫困#阅读量达8761万,讨论量超过2.8万。网友留言称,“看得热泪盈眶,加油,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脚上有泥,心中有党,手上有劲,身后有光,这就是中国扶贫人最真实的刻画”。



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不朽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是《摆脱贫困》的题中之义。在展成就、释理论的同时,《摆脱贫困》避免生硬说教,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讲好脱贫故事,传播减贫智慧,坚定制度自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大力量。


编辑 | 徐蕾 庞漪纯

>>重磅!广播电视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丨总局

>>短视频用“新”唱响两会“好声音”

丨专论

>>奔涌!纪实影像中的大江大河

丨纪录

>>从“鞠躬”找到蔡元培|专访演员马少骅

丨专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