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线·幕后】手为笔、沙为墨、绘百年丨专访沙画艺术家罗寒、陈敬平

饶文渊 广电时评 2021-07-25

编者按:【一线·幕后】是《广电时评》特设栏目,洞察幕后制作,挖掘影视创作链条上摄影、美术、配音等各环节的制作细节和故事。


本篇为《广电时评》记者专访参与制作《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无声的功勋》等纪录片的沙画艺术家罗寒、陈敬平,详释如何用沙画艺术讲述党史故事。



作者:饶文渊


一捧彩沙,一张纯白画板,带我们看到百年间的人和事。
 
从《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以下简称《百炼成钢》)《无声的功勋》,在今年一系列庆祝建党百年的纪录片中,用沙画讲述党史的形式,成为这些纪录片中“短小而亮眼”的部分。
 
这些讲述红色故事的沙画如何绘制?画幅之间又如何巧妙转场?《广电时评》采访到参与制作《百炼成钢》等纪录片沙画内容的沙画艺术家罗寒、陈敬平,揭秘沙画创作背后的秘密。
 

“能工摹形,巧匠窃意”

采访前一刻,罗寒、陈敬平在为百集微纪录片《无声的功勋》沙画部分做最后收尾。
 
2018年-2019年,因为先后参与录制系列人物微纪录片《我们正年轻》、担任人文节目《跨越时空的回信》等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沙画创作,罗寒、陈敬平被更多影视导演所知。而后,《百炼成钢》《无声的功勋》导演组向他们发出邀请。


接到参与制作《百炼成钢》的邀请后,罗寒与陈敬平快速进行了分工。陈敬平负责前期工作——沙画剧本和分镜绘制,“这是沙画创作的第一步”。具体而言,一集内容中的沙画少则三至四幅,多则十几幅,而每张分镜根据内容难易程度,需要二至三天,甚至一周时间完成。待导演组确认脚本后,罗寒完成后期工作——绘制成沙画,并剪辑成片。

陈敬平为微纪录片《百炼成钢》沙画部分绘制的分镜脚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不同于平时“天马行空”式的创作,对于创作革命题材的沙画作品,罗寒和陈敬平把尊重史实设为了“主色调”。
 
“这并不容易”,陈敬平坦言。在创作《百炼成钢》时,为了让“红船故事”有更新颖鲜活但不失真实的表达,他先要考虑:一大代表们当时在红船上会有怎样的动作?每个人的神态又是如何?思考之余,他又去翻阅历史资料,掌握革命先辈的样貌特征、服饰特点、主要事迹等信息,同时还会翻看大量连环画,补给信息库。在他看来,“连环画中服装服饰、外貌特征等信息相对更严谨,我也从连环画中学到很多构图创作、分镜设计等技巧。”

罗寒在工作室创作沙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敬平在工作室创作分镜脚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敬平注重分镜脚本的故事性,罗寒则更专注沙画内容的细节。
 
在画板上,快速撒下薄薄一层褐黄色沙粒,经过罗寒手指的“勾勒”,一副沙画版李大钊像跃然于眼前……这是《百炼成钢》第一集《亢慕义斋》中讲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的一幕。在罗寒看来,李大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外形特征是两撇八字胡和一副圆形眼镜,“这是不能忽略的细节”,同时,罗寒又对沙画版李大钊像的眼神等进行了细化,“通过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和英雄气质,以此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
 

同样的创作方式和理念,罗寒和陈敬平还沿用到了百集微纪录片《无声的功勋》中。在第二期《蛰伏 沈安娜》中,如何展现这位中共特工隐秘而伟大的工作?陈敬平将沈安娜“潜伏”的故事融入在沙画,罗寒则从沈安娜的旧照中找寻人物特点:梳着中偏分的盘发、喜欢穿高领旗袍……“画这类作品,既要有历史真实,也不能失掉艺术感”。
 

 
除了人物需要细节凸显其神韵,物体也需要细节让其更加鲜活。
 
原本创作沙画所用的沙粒为黄褐色,而在《百炼成钢》《无声的功勋》中,罗寒主要选用彩沙创作,这样既能让画面色调更加丰富有层次感,也可以让红旗、红船等物品的颜色更加符合实际。待作品完成后,罗寒又将其整体色调做旧,“不太鲜亮的颜色才更有历史感”。

沙画的“转场”

一件完整的沙画作品是动态的,由数幅沙画在一个平面上前后连接组成,因此不同画面间的转场,成为沙画制作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对于彩色沙画而言,还要讲究配色、色彩深浅关系,对转场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画生画”式的转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直用“画生画”进行转场的罗寒和陈敬平,在设计《百炼成钢》的转场时,用到了一种新方式。

给《从石库门到南湖》一集做分镜设计期间,陈敬平将影视作品拍摄技巧“推拉摇移”镜头的方式用在了这一集沙画部分的转场中。
 
从南湖全景开始:用浅褐色沙子点染出傍晚天空,深湖蓝色沙子“涂抹”出南湖,深褐色沙子简单勾描出“红船”。随着南湖全景所有景物颜色加深,镜头缓缓推进、摇移,画面定格在了船舷侧面的一个窗户上,在这一系列“运镜”中,完成第一次转场。
 

将“镜头”逐渐拉近至船舷侧面窗户的里面,当时中共一大召开的情境随之呈现:代表们围坐在一起进行交流。第二次转场就此完成。
 

镜头聚焦正在发言的毛泽东,并再次推进后,落幅于毛泽东与董必武紧握拳头,高呼“共产党万岁”的近景。至此,完成第三次转场,也是这段沙画最后一次转场。
 

类似用影视语言实现画面转场的做法,在《百炼成钢》中并不少见,《老渔阳里的秘密》里用推移镜头实现转场的方式,讲述了陈望道、邵力子等拜访陈独秀的故事;《井冈星火》中,用拉镜头的转场方式讲述了那段井冈山星火燎原的革命史;在镜头缓缓拉近的转场中,《论持久战》一集呈现了毛泽东灯下奋笔疾书的工作状态……

体量简短但内容丰富的一段沙画,包含了沙画艺术家诸多思考。在陈敬平看来,一方面革命历史题材的沙画转场,不能设计得太过于灵活而影响作品严肃性,另一方面《百炼成钢》中的沙画,与电视节目中的沙画展示不同,前者是整部作品的有机构成部分,后者只是节目的一个元素,“因此《百炼成钢》的沙画转场我们尽量用影视语言辅助完成”。
 

当沙画遇上影视

不同的学习经历,形成了罗寒、陈敬平在沙画创作方面的艺术差异。
 
从小学习中国画的罗寒,在离开大学校园后遇见了沙画,并将中国国画精粹与沙画艺术相结合,提出“中国彩色沙画”的概念——用染过色的彩沙创造水墨沙画进行创作。融合了沙子颗粒感和水墨画飘逸感的水墨沙画也多了一份灵动。

罗寒水墨沙画代表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有大学美术教师从业经历的陈敬平,对各种类型的画作都有所涉猎和掌握。2012年,师从“中国沙画之父”高赞民研习沙画后,陈敬平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轻写实沙画”的概念——将写实和飘逸结合起来,绘制中既有生动形象又有沙画的灵动与丰富肌理,并为之创作了大量的此种风格作品。
 
陈敬平沙画代表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此后,“轻写实沙画”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在罗寒与陈敬平合作的《百炼成钢》《无声的功勋》,以及还在制作的南京台纪录片《那一年,我们正年轻》、甘肃卫视《南梁纪事》、解放军出版社《星火燎原》沙画,已经播出了三季的江西卫视红色人文节目《跨越时空的回信》中,都用到了“轻写实沙画”这一概念。
 
随着沙画艺术家的推广,沙画艺术开始被影视行业所关注,沙画从画室走进演播室,并成为纪录片、电影、晚会、综艺等不同影视种类里的“亮点”。
 

罗寒参加节目录制现场创作沙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与在画室里创作不同,在直播晚会、综艺节目现场,按规定时间一次性完成沙画创作,不仅需要提前设计好分镜脚本和转场变化,更需要创作者有稳定的心态和掌控时间的能力。而这一切需要建立在长期、大量、反复练习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从控制拳头松紧度来调节沙子的流速和流量,到用手掌抹、刮、擦“画”出大致图形,再到用手指点、抠、划出细节,对于沙画艺术家而言,这练的是功夫也是心态,“创作时不能太绷着了,这样会缺少些灵巧感”,陈敬平说。

罗寒日常练习沙画(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随着沙画与影视的结合越来越多,罗寒与陈敬平的“资料库”也变得更加丰富,大到街边灯箱牌、广告牌匾,小到路边一花一草,都会被他们拍摄下来作为创作参考,甚至当无法找到合适的模特时,俩人还会互当模特,以便让分镜脚本更顺利完成。

沙画影片《第一锅酒》参考道具马灯、陈敬平为其担任场景模特上);沙画影片《第一锅酒》的场景(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罗寒为《无声的功勋》里《夜奔》一集做人物模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建党百年纪录影像作品中,沙画艺术不仅让纪实影像作品更加生动,也为纪录片团队找到了一种新的影像呈现方式。在陈敬平看来,在沙画与影视结合的过程中,两者相互成就,比如沙画从影视拍摄、剪辑手法上借鉴到了新的转场方式,而影视又因为沙画进而丰富了自身的形式。


相关阅读

【一线•幕后】《一级响应》《人间世2》配乐B6:探寻属于当下的“声音”

【一线·幕后】细节真实之下,是生活感丨专访《山海情》《小舍得》美术指导王竞


编辑 | 宁雅虹 随芳芳

>>总局部署全行业开展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专项行动

丨关注

>>《永远跟党走》主题光影秀短视频 于“无言”处响惊雷

丨评析

>>以图为鉴,以画入史

丨专题

>>青春解读百年心声,小伙伴们看过来

丨视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