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时代 新视听 | 不以山海为远,《闽宁纪事2022》再续动人实践

而歌 广电时评 2023-01-16

《闽宁纪事2022》辞约义丰,通过上下两集聚焦教育帮扶与产业升级,在充满烟火气的叙事中编写人物志,同步记录闽宁协作的最新故事。



作者:而歌


相距2300多公里的福建与宁夏,在26载闽宁协作下持续开新花、结新果。

10月13日,同步记录闽宁协作的编年体纪录片《闽宁纪事》推出第三部《闽宁纪事2022》,在东南卫视、宁夏卫视同步播出。


纪录片分为《爱在山那边》《山海新农人》上下两集,延续“扎根记录”“沉浸跟拍”的拍摄模式,通过支教过程中年轻的支教员、闽商与农民等人物,讲述闽宁协作中的支教帮扶与产业升级的点滴故事,热切关注闽宁协作模式新发展,谱唱动人的山海情歌。

《爱在山那边》:支教帮扶传承的青春模样

宁夏海原县关桥中学,厦门大学的支教点之一,支教员周博语正给同学们上地理课,带同学们认识中国。推开门就是大海的福建、建筑独特的厦门大学校园,映在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里,涌出向往之光。


展现“扶贫先扶志”的成绩,纪录片由支教员带出支教团体。从1999年至今,厦门大学已向宁夏西海固地区先后派出24批、345名支教队员,以“扶贫+接力”的支教形式助力宁夏各县乡教育发展。截至2022年,厦门大学奖助学金发放1100万余元,有超20000名同学因此受益。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周博语的任务不仅是带大山里的孩子们认识祖国及世界各地全貌,也关注着孩子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用水用电比较拮据、不少同学们直接饮用自来水、上学交通费用开销不小等问题逐一展开,顺着周博语的目光与关切,纪录片交代出对“如何巩固闽宁协作成果”“还有哪些可作为”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扎根教学一线,刻录教育帮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西部山区走出去又选择回彭阳二中支教的段颖遇到了教育方法水土不服的问题。一节认识黄河的语文课,段颖特意给同学们播放有关赞颂黄河伟大的音乐作品,不想却未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回答问题者亦寥寥无几。课后,黄副校长一语点醒了她。


纪录片白描呈现支教中遇到的困难,也循循道出这些基层支教人员作出的努力、给出的解决方案。为解决同学们的饮水问题,周博语与同事们征集爱心物资,给同学们发放水杯,又联系相关组织,在校园内装上直饮水机,让同学们接受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理念。

一次次难题的化解,无不彰显教育在基层治理中,亦大有可为。

精神力量的传承是“题眼”。闽宁协作的帮扶精神不光体现在厦门大学的支教员周博语、段颖身上,关桥中学里还有这样的一批人,他们中学时代因受到厦门大学的资助得以完成学业,如今选择回到家乡的三尺讲台,继续传播、巩固山海情谊。


不回避真实的生活状态,直面解决生活难题,《闽宁纪事2022》上集《爱在山那边》,生动刻录了教育帮扶中的良性循环。

《山海新农人》:产业升级显发展新样貌

食用菌产业是第一个闽宁对口协作帮扶项目,20多年来,帮助许多宁夏百姓脱贫致富。2021年,电视剧《山海情》中西海固人们种蘑菇求致富的情节牵动无数观众的心,2022年,闽宁镇的蘑菇棚里的的故事还在继续。

《闽宁纪事2022》下集《山海新农人》完整呈现了食用菌产业升级的多种可能。

纪录片以闽商与宁夏新农人的成长为核心,以具体的接题、破题的故事细密填补出产业新图景。来宁夏创业3年的闽商曾仲明着手于帮助食用菌产业工人转化为职业经理人,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辐射周边更多工人致富。


标志性产业食用菌还可以“加码”升级,曾仲明提议,新建两个基地做食用菌木耳产业,并在各个村之间宣传寻找敢于投资的新农人伙伴。

“这个螃蟹我吃定了!”


西吉县马莲乡的苟发银主动接棒,决定在曾仲明的帮助下投产食用菌木耳项目,他还到周边的木耳市场进行了一番市场调研,商家给予他很大信心,“咱们这边人勤劳,种出来的木耳肯定更好”。

复盘新农人如何从0到1地完成搭建产业全过程,揭开闽宁协作成功的“密钥”——即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社会参与的新模式:村集体出土地,闽宁资金出资改造种植基地,闽商负责新品种研发、管理、寻找销售渠道,经营所得利润按比例给农户分红,同时闽商还将承担培养当地致富带头人的责任。


最终,苟发银在政府帮扶、专家引导下,完成并解决资金筹措、种植等难题,将种植出的毛木耳销售了出去,买到这种毛木耳的居民欣喜说道:“第一次知道周边也能产木耳,为宁夏感到自豪!”

从产业工人到职业经理人,纪录片还记录下普通工人如何胜任管理岗的全过程,让观众看到了新农人的新作为。女工马燕是闽宁协作食用菌工厂最早的一批员工,如今产业升级,她因工作杰出被晋升为副厂长,曾仲明希望她能带动跟多家庭妇女,能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苟发银、马燕代表着无数产业工人未来的诸多可能,让闽宁协作中的人、事、物都变得鲜活起来,更体现了闽宁协作新阶段下,产业发展与思想观念的进阶。

用生动故事打动观众,在细节处唤起情感共鸣,《闽宁纪事2022》揭示了闽宁协作之所以成为对口帮扶中历久弥新的典范,是因为各个环节中,都有群体在坚定地践行、丰沛已有的模式,用一个个感人事迹,完成一次次脚踩大地的生动实践。



>>理论为笔,实践为墨,《思想耀江山》梳理五大发展理念果实

丨专栏

>>智慧广电:深入基层“末梢”做服务

丨一线

>>“唐宫小姐姐”的故事被《我们这十年》拍出来了

丨剧集

>>看“报”|一条“卷轴”,闪耀华夏璀璨文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