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重大题材的新叙事格局丨《破晓东方》研讨
从“战上海”到“建上海”,《破晓东方》将中国革命胜利后面临的第一次大考进行了荧屏再现,其创作手法,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一次新探索。
作者:西亚
朱咏雷对《破晓东方》创作播出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上海市委宣传部及相关单位和全体主创的共同努力表示感谢。就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朱咏雷提出三方面意见:一是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坚持正确的党史观,深入挖掘重大革命题材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二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注重革命历史中英雄人民的塑造,打造荡气回肠的革命史诗。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在叙事角度、创作方法、艺术手段上不断创新,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
《破晓东方》是广电总局“我们的新时代”创作展播电视剧重点项目,也是沪产剧2023开年力作。
“《破晓东方》在创作上主要有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一是题材内容,聚焦中国共产党‘战上海’‘建上海’艰难而光辉的历程,展现武能安邦,文能定国的伟大功绩;二是表现方式,既有对老一代革命者风采的集中呈现,也大胆设置了虚构人物;三是创作视角,既有政治军事斗争的宏观视角,也凸显了经济战的戏剧张力。”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方世忠说。
作为播出平台代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申积军也认为,该剧的改编成功把握住史实与虚构之间的度,既全面真切地展现了重要历史,又通过艺术加工丰富了情节。
播出后,《破晓东方》获得了不俗的反馈。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该剧在央视一套播出期间平均收视1.625;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综合收视0.669,同时段卫视第一。
荧屏之上,一场“大考”在上海进行,荧屏之后,是一次创作的攻坚克难。据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军介绍,该剧自2019年启动剧本创作以来,十易其稿,全封闭拍摄三个多月,涉及141个场景、161位主要演员、7万多件道具,先后1万多人进组,共同打赢了荧屏背后的这场硬仗。
对于这样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集,在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下,该剧主创做了许多大胆尝试和创新。
总编剧龙平平说,剧中所有重大事件、重要决策、重要人物的经历和贡献,都有充分的史料支撑。同时,对一些故事的具体情节做了艺术加工。
“我一直认为,细节是历史的表情”,导演高希希说。剧中李白烈士牺牲、解放军进城后睡马路等,是解放上海过程中的真实历史事实,但不能仅仅对历史进行复制,还要通过艺术加工,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有机结合,既保证艺术性又让历史真实不单薄。
剧中,李白烈士牺牲的情节,在坚持历史真实的同时,加入了戏剧化细节。最后一刻,李白和同志的诀别再见,使人物情感升华。
研讨:重大题材的新书写
反复写过的故事怎么写?佳作在前如何“攀登”?这既是《破晓东方》的创新探索,也是重大主题创作必须思考的问题。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破晓东方》深化和创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主题和思路,将革命史和建设史做了天然有机的连接与贯通,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既注入了新的历史契合点,也注入了新的时代命题,丰富了这一题材的叙事格局和表现手法。
对于该剧创作上的“叠加”,许多与会者都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清认为,这部剧既保证了历史质感,又有很强的年代剧和家庭剧色彩,是革命颂歌加建设史诗的双重交响。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认为,这部剧既树立了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也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价值融入美的艺术之中,让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更加相得益彰。
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点评道,在展现历史的真实外,《破晓东方》也用想象丰富历史表情。
《文汇报》特聘首席记者王彦认为,该剧在创作理念上探索了三重转向:从对主题的单向度解读,转向了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内容的开掘;从宏阔景观占据主导,转向了陌生化、个性化的景观主导;从理性的概念性演绎,转向了更为感性化、艺术性,同时兼具城市地缘美学的呈现。
《破晓东方》也获得了剧中主要人物后代的认可。
此前,陈毅元帅长子陈昊苏在接受采访时说,陈毅总是想着人民,凡事从老百姓利益出发,“70多年过去了,如果《破晓东方》这部电视剧能让今天的观众了解当年他作为市长尽心尽力为上海市民、为城市发展建设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想他会欣慰的”。
此次研讨会上,原国务院副总理黄炎培之子黄方毅教授说:“上海斗争是经济层面的立国之战,对于黄炎培而言是立身之战——从不肯做副主任到最后做副总理,在他角色的转变上起到了重大作用。这部剧对于我们家属来讲很感动。”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全景展现从“战上海”到“建上海”的历史进程,《破晓东方》将中国革命胜利后所面临的第一次大考进行了荧屏再现,其创作手法也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一次新探索。
丨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