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长力:自主创新正当时

2016-04-12 高长力 广电时评

本文为《广电时评》杂志创刊号(4月10日刊)卷首语,作者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高司长透露:推动和鼓励原创节目是总局今年以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今年初,《中国好声音》模式版权之争事件引起业内关注。从荷兰TALPA 公司引进的该节目的模式,版权费从最初每季200 万元人民币,增长到近1 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浙江卫视和灿星公司认为这个价格已经远远超出国际惯例和中国电视机构的承受能力,考虑放弃引进该模式,尝试研发原创选秀节目。这一事件仿佛是个标志,中国电视开始从疯狂引进节目模式转向自主原创。


唐代书法家李邕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虽然在引进节目模式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先进的节目制作理念和技术流程等,但同时中国电视机构也对境外节目模式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和迷信,造成原创动力不足、能力不强,长此下去必将抑制我们原创节目的发展。据初步统计,2015 年各卫视在播的引进节目有21 档,2016 年截止到3 月份,共有 13 档;湖南、浙江、上海、江苏四家卫视晚间时间(19: 30-24: 00)播出的引进节目时长占比分别为7. 6%、7. 5%、12.6%、22.6%,占本频道所有节目数量的比例为4.8%、7.4%、3.8%、9.3%。虽然这些数字看上去并不显大,但人们的感觉却是引进模式节目几乎垄断了电视屏幕,这是因为这些引进模式节目影响较大,人们印象深刻。


大量引进节目模式的恶果,不仅仅是越来越高的版权费,更重要的是,引进节目模式是舶来品、洋基因,有的与我们的价值观有明显冲突,比如一些生存真人秀节目就建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价值观之上,展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坑害对手、保存自己;有的是靠明星的无聊游戏吸引眼球,结果往往是“有意思”却“没意义”,牺牲了电视的教化功能。过度依赖引进节目模式,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发生断代,使我们中华传统美德不能传承,使我们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中国精神无处落地,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面临着文化“转基因”的巨大风险,必须警醒起来。


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坚信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足以为我们创新创优提供丰厚的土壤和养分,坚信我们中国人的创造力并不是天生比别人差,中华文明有过辉煌灿烂的过去,也必将有美好的未来。今年央视热播的两个原创节目《挑战不可能》《中国诗词大会》应当给我们树立了样板和信心。其实最近几年各地卫视原创了一大批名牌节目,比如上海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金星秀》《急诊室故事》、北京卫视的《我是演说家》《生命缘》《传承者》、湖南卫视《真正男子汉》《变形计》《旋风孝子》、江苏卫视《超级战队》、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中华好故事》《天生我有才》、辽宁卫视的《有请主角儿》等等。只要我们善于在中华文化元素、中华美学精神与现代技术手段、节目形态的融合与碰撞中敏锐发现创新生长点,就可以研发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原创节目模式,在传承民族精神命脉、回应时代精神诉求、应对国际文化竞争中走出一条立足本土的精品原创之路。


推动和鼓励原创节目是总局今年以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相信在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的协同作用下,中国电视将在这个历史性的拐点上画一个完美的弧线,开启我们民族精神、中华审美的新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文字和图片有关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