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街道杯”楹联征集(三)
点击上"蓝字"关注我们!
11
大金新苑小区(大金庄村、小董村)简介
大金庄村位于济南市槐荫区政务中心北侧,西依峨嵋山,与担山屯为邻。西南是京福高速公路济南西下路口;东有文化中心一院三馆和腊山河蜿蜒流过,与大饮马村一衣带水;北邻小董庄村、于庄村;南隔经十西路与大杨庄村和腊山相望。大金庄村是济南市西部槐荫区最大的村落,有2213户,6450人,占地东西长3公里,南北长1.6公里,总面积为4.8平方公里。小董庄村位于济南市槐荫区政务中心北部,东有腊山河与大饮马庄隔河相望,西近峨嵋山,南邻大金庄,北靠小饮马庄和兴福寺,现有村民330户,1050人。
大金庄村交通便利,地处鲁西北及河北南部,经北店子渡口,是进济必经之地。济兖路连通鲁南、鲁西南,乃至河南省北部,实为咽喉要道。由于地处要冲,有利于物资集散,明末清初,此处就有了远近闻名的大金大集。大集门类众多:牲口市、故衣市、菜市、布市、猪市等,一应俱全。逢集商家云集,村民络绎不绝,多达数万人。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高速铁路的通车,济南西站落地大金庄,大金庄真正成为九州通衢,从而成为通向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2013年因西客站建设大金大集取消。
自古繁华之地重教育,出人才,大金庄考取功名、入仕为官者颇多。据记载和流年传下来的代表人物有明洪武朝淮安府指挥使金居敬、金居敬四世孙金璇为明弘治十一年戊午科举人,晋封文林郎,距今514年。另有金壤明贡士及五世孙金世亨、金世仲的记载,但均不是立庄之人,立庄应早于明洪武年间。
昔日辉煌的古建筑有阳光下红墙绿瓦,熠熠发光,十分壮观的真武庙、承载着人们祈求风调雨顺愿望的双庙子、建筑风格玲珑俊秀的小石庙、观音堂、关帝庙等,关帝庙内供奉南海观世音菩萨塑像的观音堂等。另有见证大金庄沧桑的名胜古迹古双柏树、古石桥、古盐道、古上马台、下马台、石虎子等。高速路西还有见证大金庄清代入仕为高官的杨家林。同时拥有历史名产——大金盖韭。西郊韭菜(大金盖韭)、北园芹菜、唐王大白菜秉承济南的蔬菜三美。50年代前大金庄花灯文明遐迩,早时有龙灯、高跷、四蟹、蝴蝶、云彩、罐子、骨牌、杂耍等八起花灯。上世纪90年代前大金庄村还有京剧、吕剧团和乐器队等集体文化队伍。2005年村集体建立了文化大院,组织成立了秧歌、腰鼓、舞蹈、花剑等队伍。群众自发组织成立了吕剧、歌曲、太极拳、健身舞等文体队伍,2006年重建图书室,藏书达5000余册。
古槐传说:小董庄村有一颗树龄600余年的大槐树,虽经几百年岁月沧桑,树干已出现了大片的空洞,但每年盛夏时,树干仍枝繁叶茂,给家乡增添了古典韵味。济南市区的盘龙庄(现在的北大槐树街,1573年前称盘龙庄,后称大槐树庄,1947后庄改街)、玉符河、祝阿国、峨嵋山及山上的孝子祠和七仙女的升仙台,这些景点串起了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的美丽传说。
“飞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腊山河里玩水嬉戏,摸鱼捉鳖,夕阳西下,村里升起袅袅炊烟,碧波滚滚、婆娑起舞的麦田,庄西那“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果园,夏季雨后庄东,听取蛙声一片......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都定格在2009年9月,2009年因济南西部新城和京沪高速铁路西客站建设全部拆迁,令深爱家乡的小董人魂牵梦绕,永远怀念。
2009年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在此建设。2011年因济南西部新城建设和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大金庄村、小董村已整建制回迁至大金新苑,目前,大金新苑地处济南西部新城中心,北与济南西客站相连,南邻大金小学、育华中学,小区周边齐州路、烟台路、腊山河西路、经十路形成环状交通网,乡风文明,有吕剧团、秧歌队、舞蹈队等10余支业余文化队伍。
12
礼乐佳苑小区(彭家庄村)简介
彭家庄村位于济南市槐荫区政务中心北部,东临演马庄村,西接油牌赵村,南与于庄村相邻,北与小清河相隔800米。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长清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彭、王两家由河北枣强迁居于此,取名彭王庄,后改名彭家庄至今。
彭家庄村古迹众多,岳石文化遗址位于彭家庄东50米,属商、战国、汉代混合遗址的彭家庄遗址,面积约1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0米;小清河汉代古墓群,位于彭家庄北侧小清河北岸的汉墓群先后出土了11块约100公斤重汉画像石和陶罐等一批有保护价值的文物,汉代古墓对小清河历史变迁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彭家庄古迹——八大景:彭家庄村,地里位置优越,有优美的地貌环境和历代人造景观,逐年形成了相传彭家庄村八大景观古迹。村东河圈、村西梯道、村北古寺、村南石桥、古树垂荫、天王普照、透玲石碑、紧靠双庙。村民给称“彭庄八大景”,并赋诗以记:“小清河旁一村庄,姓氏居多数彭王;古迹相传八大景,人杰地灵蕴华章。”
在众多彭家庄古迹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岳石文化遗址、 村东河圈和庄北古寺。
岳石文化遗址采集遗物有:商代夹砂灰陶绳纹鬲口沿、鬲足、甗足、泥质灰陶绳纹罐底;战国时期夹砂灰陶绳纹鬲足、绳纹罐口沿、泥质灰陶网纹盆口沿、绳纹罐口沿、豆把;汉代泥质灰陶筒瓦残片等。彭家庄遗址在2010年6月至10月的抢救性挖掘前是鲁西北地区保存较好且较单纯的岳石文化遗址。
村东河圈:彭家庄村祖辈人自明朝洪武年间迁居至此,已近700年。彭家庄村地处小清河源头,北靠小清河。河水常年流淌,水源充沛。地形南高北低,南北落差近6米。万亩良田,灌溉方便,排水及时。村西南方向的峨嵋山西山头,有一脉清泉,泉水常年喷涌,流量很大。清泉水流经小金庄村、于庄村到彭家庄村南,折转为东西流向,在彭家庄村东又折转向北,在村东汇集成一个大水泊。当时村民把它称为“河圈”。清泉水流满“河圈”后缓缓流入小清河。“河圈”的水因为是流动水,塘水清澈,长年充盈,塘中游鱼穿梭,岸边垂柳绿荫,水鸟点波,景色如画,儿童爱在河圈中戏水玩耍,田间劳作的村民也喜欢收工后,到河圈洗澡纳凉,洗去疲劳,换来清爽和愉悦。后因村庄建设,平整土地,村东河圈之景不复存在。
庄北古寺:村北小清河南岸,古时候有一寺院,据《长清县志》记载,寺院名叫“白鹤寺”,远在彭家庄人迁居此地之前就已存在了。相传当年白鹤寺香火鼎盛,寺内有住持、和尚近百名,有土地千余亩。建国后,寺院遗址被国家文物部门定为济南市二级古迹遗址,在20世纪50年代还竖立着文物部门的长条木制牌子“白鹤寺遗址土堆”,1974年农田改造时,土堆被整平改为农田。
建国后彭家庄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村集体和村民办经商办企业,开展多种经营成为周边的富裕村。彭家庄文化氛围浓厚,上世纪50-80年代建有京剧、吕剧、花灯、龙灯、高跷、杂耍、舞蹈等队伍,每年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到公社、镇政府及周边村演出。2008年村集体建立了文化大院,功能室齐全,舞蹈、秧歌、腰鼓、健身操、合唱、乐器演奏等多个队伍常年开展文体活动,多次参加槐荫区、段店镇、兴福街道办事处开展的文体活动。
2009年10月,由于京沪高铁济南西站和济南西部新城建设,彭家庄村动迁。2011年7月1日村民被分别安置在济南西站片区安置一区兴福佳苑、礼乐佳苑和大金新苑小区。小区周边齐州路、聊城路、齐鲁大道、清源路形成环状交通网,全村1609户,人口4489人。目前彭庄村(礼乐佳苑)建有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长廊和文体健身广场,乡风文明,10多只文化队伍活跃在民间,带动村民载歌载舞,村“两委”每年夏季举办书法交流和消夏文化节,村民自己创作的好作品、好节目得到交流展演。
13
兴福佳苑小区(于家庄村、小饮马村)简介
槐荫区兴福街道于家庄村位于槐荫区政务中心西北部,距槐荫政务中心2.5公里。北与彭庄村接壤,南与小董村接壤,西邻油牌赵村,东邻小饮马村和兴福寺。北有小清河,南有峨嵋山,依山傍水。新修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高速铁路在其两侧穿行而过。小饮马庄村,位于济南市槐荫区政务中心北部,南与小董村接壤,北邻演马庄村,东有腊山河与大饮马庄村接壤,西与于庄村相连,千年古寺兴福寺坐落在村西侧。
于家庄村村名来历要追溯到明洪武年间。于德水由河北枣强来此落居,以姓氏取村名“于家庄”。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长清县志》载:“于家庄”。不知是因为于德水没有后代,还是其后代全部离开村里,已无据可考,但现实情况是于家庄村没有一户于姓。
说起小饮马庄,在远古时期这里没有人烟,却有一片湖泊。轻轻的湖水,蓝蓝的天,鸟儿在飞翔,花儿在绽放,是一片没有被开垦过的美丽的土地。后来,人们为了躲避战乱,逃离荒年,在迁移中来到这里,依湖而居。他们开垦荒地,种植农桑,引水浇园,渐渐地形成一片无名的村落。东汉末年,年富力强的曹操曾出任济南相,而小饮马庄、大饮马庄、演马庄等地,正是他当年饮马演马之所。于是,小饮马庄等村名由此而来。
当然,山清水美、历史源远流长的小饮马庄,自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这里有曾被朝廷表彰的节妇马氏。这里有好口碑世代相传的孝妇桂芳妻王氏。这里有参加过西安事变、参加过抓捕蒋介石的王来恩。这里有参加过济南战役并多次立功受奖,后又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三十八军的老兵刘传厚。最令小饮马庄人不能忘记的,是一位抗日英雄。在敌寇入侵、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参军参战,被部队安排做地下工作。他机智勇敢,出生入死,多次把情报传递出来,帮助我军打了不少的胜仗。
古迹与地名:九圣堂,村西庙房九圣堂,建成时间不详。坐北朝南,有3间屋,前面带厦,有柱子2根,厦门是门,两边偏房与厦子相齐。全村人可在此烧香拜佛,如天旱久不下雨,村民在此求神祈雨。1953年,庙房被拆。炮楼子,1947年,国民党军队在村西路北庙西,建起炮楼子,又名“鳖盖子”。此处当时四面为水,东面吊桥与庙堂连接,中间一个大碉堡,周围4个小碉堡,组成碉堡群,解放后拆除。由于四面是水,中间是高地,北面峨嵋山泉水流经此地后向北再向东流入小清河,常年不断水,村民常常区摸鱼抓螃蟹,是小孩子洗澡游泳的好地方,1980年前后推平。河子崖,村西峨嵋山泉水流入小清河的水由南向北形成一条小河,为过河种地,修桥为“河子崖”。下大雨时,南边水冲过来,水漫过桥直到滩地,宽有30米。1983年,村里盖房子,河子崖西边成为土场,用土后河西变成三个鱼池,河子崖不再存在。北大桥 ,村北通往彭庄的路上建桥为北大桥,修桥时间无法考证,桥南边竖有记载修桥人名的大四方碑1座,宽高各1.5米。每逢下大雨时,水漫到南岸,彭庄地势低,怕把北坝冲垮,就把石牌推到,水消失后在竖起来,“文化大革命”时,大石牌被破坏。
2009年10月,由于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和济南西部新城建设,于家庄村、小饮马村动迁。2011年7月1日,村民被安置在济南西客站片区安置区兴福佳苑小区。现有324户,1486人。周边齐鲁大道、聊城路、青岛路、腊山河西路、清源路形成环状交通网,腊山河、小清河景观带、印象济南泉世界、一院三馆成为村民健身休闲观光的好地方,兴福佳苑(于庄村)有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长廊和文体健身广场,乐器演奏、舞蹈队等多只文化队伍活跃在民间,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生活品位。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和西部新城的建设,于家庄村人由农民转为新市民。于家庄村高铁以西的剩余土地也将伴随着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的建设而被征占,村民们将彻底告别农村,步入繁华的都市生活。
14
演马佳苑小区(演马庄村)简介
演马庄村位于济南市槐荫区政务中心北部,东有腊山河与张庄机场相邻,西与彭家庄村为邻,南有千年古寺兴福寺坐落在演马村土地上并与小饮马村接壤,北距小清河约1000米,距槐荫区政务中心约1500米。据传,明洪武年间,有人从北枣强来此落居。全村有16个姓氏,其中殷姓和刘姓居多。现有村民942户,3050人。
相传,东汉末年,年富力强的曹操任济南相,曾在此地演习兵马,故取村名“演马庄”。作为“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曹操,能把自己的心境提升到豪迈的境界,把自己的视野扩展到广袤的天下,怀着建功立业的夙愿,出战征杀,由弱到强,终成一番大业,成为三国之枭雄,或许,正是从他任济南相,在这里饮马演兵时开始的。
勤劳淳朴的演马庄人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他们办学校,建农业中学,组建剧团、宣传队和民俗扮玩队伍,保护文物古迹,建立文化大院......他们在尽情享受前人智慧结晶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素质,为演马庄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