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没有后台,所以才更要努力
2006年11月,我从经济日报调任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
从级别上说,从正局到了副部。
这算是人生途程的一步,而且是一大步吧。
时下中国,但凡公干人士,都是有级别的,科级和尚、处级寺庙云云,并非虚构。
新闻单位,自然也是有级别的。比如,经济日报是副部级。当了社长、总编,就是副部级。我们这些副总编辑们,是正局级。
回想自己,1982年从复旦毕业分来北京,普通记者一枚,没什么级别。后来,渐渐当了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这才有了级别。
喂喂,老詹,你这文章,一上来就说级别,好像有点炫耀,有点另类,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呢!
是的,兄弟,我晓得,级别这玩意儿,虽然大家都挺在意,挺当回事儿,甚至关键时刻,相当计较,但是,都不明说,讳莫如深,正所谓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也。
啥原因呢?仔细想想,亦算一中国特色吧,大家都好面子呀!有些东西,比如当官啦,级别啦,待遇啦,虽然想得要命,但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旦公开讲出来,甚至诉诸文字,好家伙,你这人岂不就太庸俗,太低级趣味,太不高尚了么!
咋才能高尚呢?
闷在肚子里,别说出来呀!
然而,老詹是个爱讲真话的人,既要实话实说,却又遮遮掩掩,羞羞答答,你这实话还说不说了?
嘿嘿,干脆直说了吧,甭管那么多啦,爱谁谁!
其实,级别这玩意儿,老詹哪里懂得!记得1982年初刚到北京那会儿,老詹(时称小詹)虽然已经三十有二,但对于什么级别待遇之类,一无所知。只晓得到了报社,就是记者。当了记者,就得写文章。既要写文章,就得尽最大努力,把文章写到最好,起码,得写来让自己满意吧。
当时,老伴(时称爱人)杨乔,带着儿子詹越在老家四川。我独自一人,在京城打拼。每天工作之余,便抓紧时间学习。学什么呢?从最基础的学起,通读辞海!边读边做笔记,一年多时间,每天扎扎实实,补文字基本功。至83年底妻儿从四川调来,辞海已经读完,收获委实不小。
刚进入报社,分在思想教育部,部里新办一《年轻人》专版。因我在年轻人中已经不算年轻,办事比较稳重,所以叫我临时负责。每个星期,搅尽脑汁,想各种办法,把专版办得生动活泼,让读者喜欢。记得曾想出一主意,当时央视不是有一帮年轻人吗,什么杨柳啦,杜宪啦,罗京啦……每人写一专访,再配上照片,取名《中央电视台的年轻人》,刊出以后,大获好评,总编安岗夸奖说,这个专题好,就这样子办!
除了办好专版,每天精力尚有富余,那就看看其他各版,哪些地方有什么专栏,可不可以再弄点文章发上去呀?闲着也是闲着,多写多练,水平才能提高嘛。正好,副刊版有杂文专栏。于是找来旧报,读了一些,大体摸清脾性,时不时地,写上一篇,发表以后,再来一篇。
就这样,小詹渐渐崭露一点小小的头角了!1983年春,报社得到线索,河北沧州有一企业家,敢闯敢干,是难得的改革典型。任务便落到我的头上,让我带上年轻记者庞淳(现为日本知名画家)前去采访。七天七夜,我们每天睡得很晚,起得很早,脑子里全是如何见面、如何提问、如何搜集材料、如何确定主题、如何设计结构……干得特辛苦,但却很充实。
回京以后,7000字长篇通讯,初稿已经完成。交上去之前,我改了又改,每天晚上睡下,因是集体宿舍,怕打扰别人,便在黑暗中背诵通讯,从头至尾,一遍一遍,哪里有不合适,立即起床,打开手电,改好文章,再躺下,继续背!文章发表以后,引起小小轰动!大家没有料到,刚毕业的小詹,竟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就这么着,小詹给人留下两个印象,一是非常勤奋,二是能写文章。加上我这人比较忠厚,与人为善,从不惹事,所以,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都处得比较好。到了第三年,大概1985年秋吧,报社准备任命一批年轻人,担任部门负责人,协助老同志工作,我便顺理成章,成了国内政治部负责人。
自那以后,工作更加努力,而努力所得到的回报,也愈加丰厚。
1986年,老范(范敬宜)从文化部调来当总编后,报社上下,戮力同心,心气很足,报纸办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老范是一爱才惜才之人,对年轻人特别提携。当时,我评上主任记者(副高)刚刚三年,还有两年,才能申报正高,但老范竟亲自命题,叫我单考英文,并向上面申报正高,未久即评为高级记者。为了锻炼年轻人,他又安排时任工交部主任的我,和记者部副主任庹震到河北挂职,当了一年多副市长。回北京后,庹提为记者部主任,我则进入报社领导班子,成了最年轻的编委,未过多久,担任了副总编辑。
回顾这些,说这么多,并非炫耀,而是确有一番感慨。说实话,当时那样的环境,那样的风气,那样的领导,全给俺赶上了,确实不容易!都说官场盛行暗箱操作,没有后台,不凭关系,甭想升迁。就我的经历看,此说虽有道理,但亦并不尽然。你看我吧,一普通百姓子弟,没有任何关系,更无什么后台,但是,从一般记者到报社副总编辑,其中真是半点没靠关系!就是仨字,好好干!别的,无须考虑,也没有考虑。
我心里明白,只要努力工作,机会总是有的。尤其报社这样的新闻单位,干得好不好,稿件会说话,合适不合适,大家都有数。而每一次干部选拔,差不多都要搞民意测验,既然你很出色,群众看在眼里,当然就会选你。在经济日报,周围和我差不多的副主任、主任、副总编辑们,不说全部,起码,绝大多数是凭本事上来的。
全是群众说了算,干得好就能上吗?也不尽然。到了报社副总编辑这一级,再往上走,群众意见的分量,就渐渐小了,其他因素,会大大加重。比如我吧,经济日报两次班子变动,排在我后边的两位副总编辑,腾、腾、腾、腾,全上去了,我却一次又一次,原地不动!是老詹后来表现不佳,群众不满意了吗?当然不是。啥原因呢?当时并不清楚,现在也不清楚。反正人家当了总编辑,你就好好配合呗!这是我的真实想法,也是唯一选择。
记得2005年5月,社长、总编刚一上任,就提出搞“改革开放调研行”,一个一个省搞起,副总编辑和部主任带队,五人一小组,天天走,天天写,就在一版,天天刊登!这主意不错,我带头报名,带着第一批年轻人到了河南,马不停蹄,整整跑了三十天!每天一篇稿件,从题目到构思,从完稿到修改,没有半点马虎。最后,还“亲自”出马,采访省委书记徐光春,写出长篇述评《一个农业大省的转型之路》,为河南之行划上了圆满句号。报道刊出以后,河南省委非常满意,徐光春专门写信表示感谢!记得回到家里,老伴说,咋一个月就整得这么黑、这么瘦嘛!站地称上一约,好家伙,轻了整整8斤!
河南采访回来没多久,正在中央党校学习,报社通知我,回去参加《经济日报选拔一名部级领导民主推荐会》,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人人投票。又没多久,2006年冬,我接到通知,到人民日报担任编委兼海外版总编辑。
自那以后,算是又上一“台阶”吧,在海外版度过了一生中“最为踏实、最为舒畅、最为痛快、也最有成就感”的四年岁月。
俱往矣!以上所说,都是些旧事,也全是真事。前些日子,跟几位同行聊天,说起人生成长与进步,年轻人大有“时下风气真够呛,没有后台难升迁”之叹!我说,作为一唯物主义者,我承认,有后台、有关系,确实各方面容易占优,而时下之干部队伍风气,的确也并不尽如人意,但是,作为我们这些百姓子弟,“正因为没有后台,所以才更要努力”。这是我积大半生实践得出的结论。
------------------------------------------------------------------------------------------------------------
用手摁住,你关注了我!
用心留言,我结识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