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军史觅踪:五十四军成立前的一段秘史

2017-03-30 赵萌 铁军文化

感谢您点击上方 铁军文化 加关注


军史觅踪:五十四军成立前的一段秘史

作者:赵萌


1952年初春,驻扎在广东沿海担负防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44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立即限期发动群众开展“三反”斗争的指示》,在团以上机关至所有连队,全面进行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而时任军长张才千带领130师参谋长李彩伍、131师师长贾清江(有说时任副师长)、132师师长黄忠诚所属三个师各一个师级指挥员共四人,却奉命离开部队北上,赴朝到了志愿军总部。此次赴朝的历史,在以后的军、师军史中均不见只言片语。

张才千军长一行四人为什么去了朝鲜?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去朝鲜的任务是什么?各部军史资料没有任何记载。

时过境迁,我们不可能还原历史细节。限于条件有限,我们也不可能了解更多的资料,现将收集到的一些散落资料附记如下,供44军及54军军史研究爱好者参考。



1952年1月3日,《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主席的元旦祝辞,号召大张旗鼓地开展三反斗争。


背景资料:

1952年2月17日,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第五项议程达成协议,协议中确定:在停战生效以后三个月内,由双方有关各国政府派代表举行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而在1951年11月27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团大会就第二项议程,即确定军事分界线和建立非军事区问题达成协议。协议规定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并由此各后退2公里,以建立非军事区。如在30天内签署停战协定,则确定的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具体位置不作变更;如30天后签署停战协定,则需按双方实际接触线所发生的变化来修正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朝鲜停战双方就关于军事分界线进行了第一次校正。

朝鲜战争停战谈判议程是在1951年7月10日开始举行,在第一次会议上,双方达成的五项议程协议。

谈判开始第一次会议上,“联合国军”方首席代表乔埃强调了谈判的重要性,但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主张。朝中方首席代表南日接着发言,他说:朝鲜人民历来主张,现在仍然主张朝鲜战争应该迅速结束。尔后,南日正式提出朝中方三条原则建议:第一,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双方同时下令停止一切敌对军事行动;第二、确立“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武装部队应同时撤离“三八线”10公里,并于一定时限内完成。以双方撤离的地区为非军事地带,这里的民政恢复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原状,同时立即进行交换战俘的商谈;第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外国军队撤退了,朝鲜战争的停止与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便有了基本保证。

“联合国军”方听完朝中方的发言后,提出了停战谈判9项议程草案:1、通过议程;2、俘虏营地点应准许国际红十字会代表前往访问;3、会议所讨论之范围,只限于有关韩境纯粹的军事问题;4、停止韩境武装部队之敌对及军事行动并商定保证敌对及军事行动不再发生之条款;5、议定韩境之非武装区域;6、韩境停战监督委员会之组织、权力及职司;7、协议设立军事观察小组在韩境视察之原则,该项小组隶属停战监督委员会;8、以上小组之组织与职司;9、关于俘虏之处理。

在7月10日下午的会议上,朝中方代表分析了“联合国军”方9项议程草案之后,提出了一个五项议程的对案,即:1、通过议程;2、以北纬38度线为双方停战的军事分界线,并设立一非军事区,作为停战的基本条件,3、撤退一切外国军队;4、实现停战的具体措施;5、关于战俘的安排。

双方在议程谈判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问题,二是撤退一切外国军队问题。“联合国军”方提出,只讨论议程的题目,不涉及讨论的结果。朝中方接受了这个建议后,双方继续讨论议程。撤退外国军队应否列入议程是争论焦点。“联合国军”方不能列入的观点,被朝中方驳斥得理屈词穷时,又提出撤军是个政治问题,无权讨论。双方经过一周的激烈争论后,休会三天,双方协商,最后达成五项议程协议:1、通过议程。2、作为在朝鲜停止敌对行动的基本条件,确立双方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3、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包括监督停火休战条款实施机构的组成、权力与职司。4、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5、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百度1952年大事记。


邓华将军回忆:

1952年2月下旬,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兼任副政治委员、志愿军党委副书记邓华乘吉普车赴前线视察途中,在伴山险道上遭敌机扫射,车翻受伤,被紧急送回国内沈阳治疗。

3月,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探视在沈阳疗伤的邓华,告知邓华他已和时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党委书记的彭德怀打了招呼,提议邓华根据朝鲜作战经验,草拟一个朝鲜停战以后东北设防计划。

4月,邓华拟写的一份题为《关于停战后志愿军部署与东北国防建设问题的建议》文件,一份交高岗,一份经林彪、罗荣桓阅后转毛泽东主席。毛泽东主席对这个文件十分重视,迅即批转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聂荣臻、粟裕等人传阅。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邓华将军传》。


《邓华将军传》封面。


当事人回忆:

1952年初春,时任44军军长张才千带领所属三个师各一个师级指挥员,130师李彩伍(时任师参谋长)、131师贾清江、132师黄忠诚共四人离开部队北上,先期到朝鲜熟悉战场情况,部队后去。同去的还有几个军的军师干部。

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听了战局介绍。彭总及邓华、洪学智、陈赓、宋世伦、杨得志诸副司令和甘泗淇副政委、解方参谋长等抽时间看望我们新去的一批军师干部。

从志愿军司令部乘吉普车赴前线,多是夜行昼至。……顺利到达前线一个师阵地。师阵地已由马蹄形坑道提高推广,基本形成以坑道为骨干结合野战工事的防御体系。我们在前线亲历了攻防战斗。……

美军炮火异常猛烈。炮校机在我阵地上空盘旋,指示目标,校正射击。美军进攻我一个排、连阵地,发射炮弹一万至三万发以上。阵地的石头被炸成沙堆。步兵连续冲击,坦克楔入,攻夺阵地。我志愿军部队,依托坑道,守反结合,以无比英雄气概,坚守阵地,屹立不动,把阵地变成了消灭敌人的肉磨子。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李彩武回忆录》。


《李彩武回忆录》封面。


韩国上将白善烨回忆:

4月5日,(韩军)第2军在金城地区的前线正式同美军第9军完成交接工作。我们是继第1军之后,第二支负责防守前沿阵地正面的韩军部队。……第2军由原属于美军第9军的韩军第3师、第6师以及首都师组成。

停战谈判的地点从开城移到板门店,双方虽然加快了谈判的进度,但由于交换战俘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所以谈判一直停滞不前。……当时我最关注的就是中国志愿军是否会在我军防线正面发起局部的大规模攻势。因为这个志愿军从来都是喜欢挑选在韩军防守区域展开大规模攻势,而且是屡试不爽。依我的判断,如果中国志愿军知道现在的中部战线转由韩军防守的话,他们肯定难以抵挡诱惑会发动进攻的;特别是深入其腹地的金城地区一直被中国志愿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个月后,也就是从5月份开始,此前没有出现过的部队番号开始在俘虏们的身上不断出现。很明显,已经有大批中国志愿军在向我军阵地正面集结了。

于是,我在5月中旬的一天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第8集团军司令部。接到报告后,范弗里特将军立即打电话给我,命令我立即对中朝军队可能集结的地点进行炮击,不要吝惜炮弹,需要多少就用多少。……从当天下午3点到第二天上午10点,第2军所属的7个炮兵营和下辖3个师的3个炮兵营,共计10个炮兵营,加上步兵的迫击炮,昼夜不停地对20多公里宽的对方阵地展开炮击,180余门榴弹炮和迫击炮共同向对方阵地倾泻了两万余发炮弹。虽然我们无法确认炮击的效果,但从那时一直到1952年7月我卸任军长为止,中国志愿军都没有进行挑衅,看来这次炮击确实重挫了他们的锐气。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最寒冷的冬天Ⅱ: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韩)白善烨》。



《最寒冷的冬天Ⅱ:一位韩国上将亲历的朝鲜战争(韩)白善烨》封面。


邓华将军回忆:

5月31日,邓华从安东志愿军空军指挥所到达朝鲜桧仓志愿军总部。

6月1日至9月,邓华参加志愿军党委会和志愿军兵团干部会议,作题为《调整部署,加强纵深工事,坚决粉碎敌人的进攻》的报告。

在实践中,1951年秋季,群众创造了坑道工事,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倡导指示下,很快形成修建坑道工事的热潮,因之在朝鲜战场上出现了连接朝鲜东西海岸二百五十公里长的战线上有二十至三十公里纵深的以坑道为中心的防御体系。这种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使得志愿军能够在劣势装备条件下以较小的代价完成守住现有战线,长期消耗敌人的战略任务。这种被称之为“地下长城”的防御体系,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是创举,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6月11日,邓华就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全面主持志愿军工作。(彭德怀因病于4月回国治疗,病愈后即留在国内主持中共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邓华将军传》。


5月至10月 132师担任大亚湾、大鹏湾第一线防务。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某部军史。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交战双方一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另一方为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的所谓“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双方在朝鲜半岛这一狭小的战场上,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与物力,作战规模越来越大。至战争结束时,双方在战场上的兵力已达300万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初是以第13兵团所属之第38军、39军、40军、42军及炮兵第1师、2师、8师等为基础组建的。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入朝参战。随后不久,第50军、66军也奉命入朝。1950年11月,为实施第二次战役的部署,第9兵团所辖3个军奉命入朝。至此,志愿军入朝作战部队已达9个军共38万余人。

1951年初,经三次战役的连续胜利后,志愿军战斗减员甚大,兵力没有得到补充,开始暴露出兵力不足及后勤供应困难等诸多问题。为此,党中央开始酝酿轮番作战问题。2月7日,正式提出轮番作战的方针。9日,中央军委致电志愿军司令部,指出:“为粉碎敌人之意图,坚持长期作战,以达大量消灭敌人,完全解决朝鲜问题之目的,决定在朝鲜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其具体计划为:“将现在朝鲜作战的9个军30个师作为第一番志愿军。将19兵团3个军,20兵团两个军,二野第一批北调的3个军及47军共9个军27个师作为第二番志愿军”,于二三个月后开抵朝鲜。“13兵团4个军,则留在平壤及其南北地区整补,作为第二番部队的临时预备队。并准备与二野3月第二次北开的3个军,及董其武兵团的两个军,共9个军27个师作为第三番志愿军。待需要时,再与第二番志愿军换班”。3月1日,毛泽东就朝鲜战局和志愿军采取轮番作战方针问题致电斯大林,指出:中国志愿军已决定编组三番轮流的部队,即将现在朝鲜作战的9个军30个师作为第一番志愿部队;将正从国内调去的6个军及现在朝鲜即将补充的3个军,共9个军27个师作为第二番志愿部队;约4月上旬可全部到达“三八线”地区;将准备从国内调去的6个军及第一番志愿部队中的4个军共10个军30个师为第三番志愿部队,准备6月中旬调用。

轮番作战的方针做出之后,志愿军贯彻执行这一方针,至停战前先后轮番入朝的部队有:步兵27个军另1个师又3个团;地面炮兵10个师;高射炮兵5个师又21个团另62个营;探照灯部队3个团;雷达兵2个营;地监哨1个团;装甲兵3个师另6个团;工程兵14个团另2个营;铁道兵10个师另1个团;公安军2个师;空军10个师另3个大队等。通过轮番参战的方针,志愿军有效地保证了前线作战部队的兵力调配与补充,为实现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解读抗美援朝战争(新华网)》。


1951年4月,130师500余人先期入朝。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某部军史。


1951年 9月至10月间,遵照中南军区的指示,132师以396团、394团一个营成建制补入赴朝部队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一批优秀指战员加入志愿军的战斗序列,先后参加朝鲜我军战略防御和战略反攻作战,为132师部队增添了荣誉,为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彻底胜利做出了贡献。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某部军史。


1953年1月21日,组建不到三个月的54军北上,134师为前卫,130师与军直为本队,132师为后卫经粤、湘、鄂、豫、冀、辽六省,行程3400多公里,于2月4日全部到达指定地区,担负守卫海防,准备抗敌登陆作战之任务。

5月2日至17日,54军奉命全部入朝,接替39军防务。

6月,为突破敌防线,向南推进,改善阵地,以配合停战谈判,志愿军决定组织金城反击战,并令54军开赴金城前线参战。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某部军史。


邓华将军回忆:

    7月,被称为“地下长城”的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防御体系基本建成。邓华指出:“以劣势装备对现代化敌人进行大规模的坚守作战,本来是件困难的事,但我们有了坑道工事便相当地降低了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的优势,而可以发挥我军步兵固有的特长,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消灭敌人。我们依托这种阵地组织了顽强的防御与英勇的反击,并进行了许多胜利的进攻战斗,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8月,邓华主持“志司”作战会议,部署全线性战术反击作战。制订对敌重点进攻的作战方针为:“坚守阵地,寸土必争,大量杀伤消耗敌人。”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邓华将军传》。


       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大卫·哈伯斯塔姆(avid Halberstam)文章:

    到1952年中,战争已经变得越来越像最糟糕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战士们日夜生活在持续的弹幕射击当中,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陷入杀戮和死亡。此时,双方都已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不过,中国人一改战争头几个月一往无前、英勇冲锋的风格,在后两年转变成一支非常不同的军队,也非常擅长这种阵地战。考虑到美国在空中打击和地面炮火上的绝对性优势,中国军队逐步调整作战方式。他们挖掘地道,利用这种原始而有效的地下掩体一直通到可以发起进攻的地点,甚至通到对方的前沿阵地。这样,联合国军的地面火力优势就无法伤及在地下活动的中国士兵,除非是可以掘地三尺的猛烈炮火。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大卫·哈伯斯塔姆David Halberstam)》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大卫·哈伯斯塔姆David Halberstam)》封面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陈兵台湾海峡,威胁中国大陆安全。台湾国民党军队也经常对东南沿海袭扰破坏。中央军委于1952年 8月作出了建筑国防工事的决定。10月,毛泽东明确指出在我战略要点和重要作战方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筑永久性国防工事。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某部军史。


    9月至11月,邓华指挥志愿军对敌人举行战术反击作战和上甘岭防御作战。

    在此期间,我军进行了激烈残酷的连续战斗,圆满达到了预期的作战目的,共歼灭敌人十万余名,巩固了阵地,改善了后方,进一步掌握了战场的主动。自上甘岭战役后,敌人再没有发动过这样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邓华将军传》。


    9月,张才千、李彩伍到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李彩武回忆录》。


    10月24日毛泽东致电邓华等人,祝贺志愿军的重大胜利,电称:“此种作战方法(指全线性战术反击),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

    10月25日志愿军出国作战两周年。邓华在志愿军总部举行的出国作战两周年纪念大会上致辞,宣称:“我们已掌握了地面上的优势和主动,不仅能粉碎敌人任何进攻,而且有力量主动打击敌人。”

    10月26日,邓华致电嘉奖坚守上甘岭两高地作战的第15军之第45师。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邓华将军传》。


    10月,野战军整编,44军之130师、131师391团和45军部队合编为五十四军。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某部军史。


    132师奉命与43军合编,师原属396团由中南军区调用,师山炮营调归中南军区五师建制。师带师直、394团、395团,经20余天的长途行军,到达海南岛,与43军合编。原129师所属之山炮营与385团归132师建制,132师改归43军建制,编为43军132师。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某部军史。


    11月上旬邓华回国汇报工作。

    11月,邓华写成《关于积极防御作战的若干战术问题》一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志愿军坚持“积极防御、持久作战”方针以来的作战经验。

    12月4日,邓华就朝鲜战局形势与1953年的方针和工作任务问题,向毛泽东呈送专题报告。

    12月上旬奉召回国,毛泽东当面向邓华部署朝鲜战场反登陆战备工作。

    12月18日至21日,邓华在“志司”举行的军以上干部会议上作《当前反登陆作战准备的任务》报告,部署反登陆作战准备工作。

    12月20日邓华兼任朝鲜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邓华将军传》。

 

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供军史研究者思考:

1.1952年春,中央军委是有44军全军北上入朝轮战的计划,至少在张才千军长率三个师主要干部入朝时,还没有44军撤编计划,是什么原因让情况发生了转化?

2.时任张才千军长率三个师主要干部先期入朝,是否是查看44军入朝后的具体接防位置?在李彩伍回忆录中提到“同去的还有几个军的军师干部”,是否意味着当时有军、师一级步兵部队轮换入朝作战的计划?

3. 44军全军及其他军、师一级部队北上入朝轮战的计划是否因停战谈判取得一些结果而暂缓?

4.李彩伍回忆录中未提及他们入朝和回国的具体日期,但提及“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听了战局介绍。彭总及邓华、洪学智、陈赓、宋世伦、杨得志诸副司令和甘泗淇副政委、解方参谋长等抽时间看望我们新去的一批军师干部。”按《邓华将军传》记载,邓华2月份受伤后,直到5月31日才从“安东志愿军空军指挥所到达朝鲜桧仓志愿军总部”记载来分析,张才千一行入朝日期应是彭德怀因病4月回国治疗之前,回国日期至少应在6月份及以后。

5.在44军撤编前,9月份即调张才千、李彩伍等人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与撤编有无关系?

6.国内高层为什么改变原定的部队入朝轮战计划,而让新组建的54军入朝?

7.44军、45军是否在1951年3月“中国志愿军已决定编组三番轮流的部队”计划中?

8.组建不到三个月的54军在入朝前到达东北指定区域后,担负守卫海防、准备抗敌登陆作战之任务,是否是邓华贯彻毛泽东当面向其部署朝鲜战场反登陆战备工作的预演?

 

    总之,1952年初春时节张才千军长一行四人的朝鲜行,给我们留下了一段真实历史的草蛇伏线,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曾任首任军长,时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邓华麾下44军撤销番号的真实缘由。


   《李彩武回忆录》中有关1952年初春任44军军长张才千一行四人朝鲜行的记载。



      李彩武:河北平山县人,1937年10月入伍。1949年6月任44军130师390团团长,1950年12月任44军130师参谋长。现居住北京。



本文图片、挿图除署名外,版权归原拍摄者。

转载请注明《铁军文化(公众号)》。

扫描或长按下方铁军文化二维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