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主席的惊人收藏,意想不到的“奢侈”生活!

2017-06-21 经典永远不会老 铁军文化

感谢您点击上方 铁军文化 加关注


毛主席的惊人收藏,意想不到的“奢侈”生活!


毛泽东一生所收藏的东西甚多,然而大多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很多收藏绝大多数皆交公处理了。在收藏期间结交了许多好友,发生了许多趣闻轶事,说来令人兴趣盎然,亦让人感动万分~




著名画家魏楚予创作的油画《毛泽东与画家齐白石》


毛泽东与青砚台




青石砚



对毛泽东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他一生喜爱文房四宝、古籍、书画、印章等鉴藏。他爱用毛笔,故以砚终身为伴。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的一方青石雕花砚为大画家齐白石所赠。砚长26厘米,大头15厘米,小头14厘米,厚2厘米,配有楠木砚盒。此砚原为齐白石心爱之物,本来想以此宝传家,但出于对毛泽东的敬爱,遂连同书画赠送给同乡人。


毛泽东收到礼品玩赏一番后,留下砚台,其他交由国家博物馆收藏。



毛泽东与墨盒




铜墨盒



毛泽东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差,为了方便,常用的是一方小铜墨盒。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到杭州视察,住进汪庄招待所,所领导知道毛泽东爱用毛笔批阅和起草文件,特在他的办公桌上放了一方铜墨盒。


毛泽东见此擦得锃亮的大墨盒爱不释手,他爱写大字,原来的墨盒太小,舔笔不方便,最后提出以自己原有的小墨盒交换大墨盒,招待所愿意将其送给他。


毛泽东不愿随便拿公家东西,最后还是以小墨盒换了大墨盒。



毛泽东与齐白石的书画



《苍鹰图》


齐白石与毛泽东既是同乡又是忘年交,毛主席曾表示是白石艺术的爱好者。


齐白石回家后,即选了一幅作于1941年的精品《苍鹰图》和《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立轴,并补“毛泽东主席,庚寅十月齐璜”和“九十翁齐白石藏”两款,及青石雕花砚等一并送给毛泽东。




《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篆书对联



毛泽东收下齐白石的书画,挂在墙上欣赏了一段时间后,除留下老片真空石雕花砚留念外,其他都送到有关部门珍藏。


毛泽东与印章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20年之老友柳亚子重逢山城。两人互赠诗歌,因当时毛泽东没带印章,柳亚子当即向毛泽东表示“赠印两方”。


事后,柳特请篆刻家、十万印楼主曹立庵刻了一方“毛泽东印”白文印,一方“润之”朱文印。印刻好后,柳亚子先将两方新印钤在毛泽东抄送他的《沁园春·雪》后,再将二印奉至毛泽东。



邓散木为毛主席治印



另外,著名书法家邓散木也以寿山石为毛泽东刻印一方。此印独出心裁,有两大特点:


一是将“毛泽东”三字横刻,他还将“泽”字的三点从左边挪到右下端。原来“毛”字笔画较少,与繁体字笔划多的“泽东”二字排列不协调,邓散木这一大胆创作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二是此印为龙纽大印,顶部空琢双龙,并刻边款,这一珍贵文物现陈列于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钱君匋为毛主席治印



钱君匋也是当代一名篆画家。曾为毛泽东刻过一方“毛泽东印”白文印。此后,毛泽东又通过上海博物馆请钱君匋刻了一方“毛氏藏书”朱文印。




毛泽东遗物馆



虽处特殊地位,许多书画家、收藏家对毛泽东都有所馈赠,可是他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不可收礼,即使收下也要交公,他怎会利用职位之便肆意“搜刮”收藏家的东西呢?


通过上面的几个小故事可证明,说毛泽东是一个过眼烟云的收藏家一点也不为过!


不信?来看看主席的开支清单!




   毛泽东每月开支清单



毛泽东的工资原来是610元钱,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国家经济严重困难的时候,毛泽东的工资连降了三次,最后就是408.48元,一直到他去世。


毛泽东吃饭要花100元钱左右。他吃东西不挑不拣不忌口,只要你安排做出来了他就吃,几乎没有他不吃的东西。毛泽东穿的衣服也很节俭,他外边穿的衣服都很整洁,里边的衬衣几乎都打了补丁,包括睡衣、袜子、鞋子。




毛泽东和儿子毛岸英,女儿李纳



毛泽东一生养成了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作风,坚决反对讲排场、讲阔气的老爷习气,反对铺张浪费的败家子习气,反对豪华奢侈的习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保持勤俭节约、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下列一组遗物就是鲜活的例证:


主席穿过的浴袍


主席常穿的一条裤子上打满补丁


为了减少衣服的损耗,主席常用假衣领和假袖子


主席用过的拖鞋和皮带



 毛泽东用过的毛巾



主席访问苏联时所戴的礼帽


主席用过的军用水壶


主席穿过的皮鞋


毛泽东使用过的理发工具箱


主席用过的备用医药箱


主席使用过的放大镜


主席使用过的乒乓球器具


主席用过的围棋和麻将


主席用过的电视机


主席用过的留声机


主席使用过的瓷器



主席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希望这份精神能传播给更多人的人~



本文图片、插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铁军文化(公众号)》转自《经典永远不会老(微信公众号)》。

扫描或长按下方铁军文化二维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