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寂静漾心歌 ---- 王立平,从战场走出来的油画家
感谢您点击上方 铁军文化 加关注
湛然寂静漾心歌 ---- 王立平,从战场走出来的油画家
人与自然、艺术与信仰、生活与理想,是我真诚的诉求。我知道,无论是我本人,还是同路者,无一不是在践行着对于人生和艺术的真谛。而那“扎西德勒”的祈福声,将永远莹绕在我寻梦的天地之间……
---- 王立平
2018年1月8日,《解放军报》刊登王立平的油画作品《暖冬》。
湛然寂静漾心歌
来源:解放军报 2015年9月8日
作者:吕国英
《坚守》
1 认识王立平,缘自一张画。画面是我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一场激战的局部特写,硝烟弥漫中,一位头部负伤的士兵,抓起一枚手榴弹,咬断引火线,用尽全力投向冲上来的敌人……画面中喷火的眼神,叩紧的牙齿,滴血的绷带,散乱的弹药,燃烧的车辆,浓烈的硝烟,无不显示战争的残酷,士兵的英勇。
这是一幅画,其实,更是一段记忆,一段历史的记忆,一段民族的记忆,一段不能尘封的记忆;一首诗,一首军人的诗,一首战争的诗,一首守护和平的诗。
这幅画名为《坚守》,原来是王立平创作于1981年的作品,当年即入选全军美术大展,引发强烈反响。
30年后的今天,当笔者有幸走进王立平的画室,惊遇《坚守》作者,了解了其常人所不能的特殊人生与艺术经历,尤其看到其创作的一批西藏题材油画作品时,无不感喟其叩问灵魂的艺术梦想与厚重沉静的审美品格。
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期间,王立平(左)与战友的合影。
2 王立平的西藏题材画作中,内容几乎包含了藏民族的自然、空宇、人文、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从其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巍巍雪山,波光粼粼的迷人湖泊,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曲曲弯弯的河流溪水,清澈透亮的蓝天白云,葱茏茂密的原始森林;看到了富丽堂皇的佛殿灵塔,风格浓郁的藏舍民居;看到了沧桑沉静的老人,健壮活泼的青年,美丽灿烂的少女,天真无邪的儿童;也看到了白云一样的羊群,炭墨般的牦牛,神秘的经幡,还强烈地感受到了雪域高原上独有的凛冽的寒风,刻刀一样的阳光,并闻到了热气腾腾的酥油茶,缭绕弥漫的藏香。
品味与鉴赏这些画作,强烈视觉冲击中,一种湛然虚空与寂静安谧的心理感受,弥漫缠绕,欲罢不能。王立平用他激情、真诚、冷峻、刚毅、温婉、多彩与浪漫的画笔,刻画与绘制出一幅幅人物有别、形象各异、情境不同的艺术作品。由是,在画家的笔下有了《归》《戴头饰的藏族少女》,不管是在冰天雪地,还是在艳阳午后,少女脸上那片异常明亮的腮晕,始终格外灿烂;有了《日出》《藏族人家》,无论是在茫茫山野,还是在转经筒旁,或是藏舍家中,藏族童叟那平静、从容、自信、坚毅、祈愿的目光,始终坚定不移。
《藏族人家》
3 读王立平作品,品西藏题材油画艺术,自然谈到历代西藏题材艺术大家和近年来较有建树的中青年名家。在已故的艺术名家中,有以画牦牛而著称的吴作人先生和以画西藏风情而被特别赞赏的董希文先生。还有两位西藏本土艺术家,一位是以画藏族人物、雪域风光和佛教寺院而载入画史的学者画家更顿群培,另一位是以画肖像唐卡和女神形象而知名的安多强巴。在当代西藏油画艺术的画家群体中,也涌现出一批有梦想、有追求、有成就的画家,比如潘世勋、陈丹青、艾轩、于小冬等。在这个群体中,也有几位藏族本土的艺术家,其中有计美赤列、次仁多吉、阿旺巴扎等。阿旺巴扎与韩书力、于小冬共同创作大型历史油画《金瓶掣签》,而受到广泛关注。
这些油画艺术家虽闻道有先后,但自求一脉,各有其长。王立平不仅是当代西藏题材艺术家群体中的重要一员,而且通过其尤为见长的藏族人物系列,致力于刻画藏族人民在奇幻神秘雄伟壮丽的神山圣水、高原气候自然条件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所形成的特有的民族性格、宗教情怀、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成为西藏题材油画艺术领域一位难以或缺的艺术家。
《朝圣的老人》
4 王立平在追求艺术梦想中不断走向艺术成熟,是与其非凡人生经历和独特艺术经历紧密相合、无法割裂的。
王立平出生于京城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史的家庭。青春少年正值文革,无法实现艺术梦想。1969年下乡当农民,一年后参军入伍,其绘画才华得到如鱼得水般的施展。1979年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王立平所在部队作为参战主力奉命开赴南疆前线。因工作性质其被安排留守后方,王立平却坚决要求参战。战后的王立平本来可以借参战的殊荣走向军旅生涯的人生与事业辉煌,但酷爱艺术的天性又无时不刻地呼唤他回到渴望已久的绘画世界,这期间他先后完成了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习进修,创作了以南疆战争为题材的第一幅油画《坚守》,展现出天才般的艺术才华。此后,王立平开始了专业艺术创作。让其刻骨铭心的是,2002年一次不经意的青藏高原观光旅游,湛然的屋脊天宇,寂静的神山圣水,神秘的寺庙,朝圣的藏民以及雪域高原奇丽梦幻的风光,使其心灵震颤,不能自已。于是他有了诸多藏族朋友,年复一年,只身驱车进藏,独步于这神圣净土、精神天宇,于是一个个灵感存放在心灵深处,一幅幅作品诞生于京城画室,于是有了《日出》《晨曲》和《阳光》,有了《家园》《归》和《窗》……
《窗》
5 王立平的画纯朴、温暖、沉重,构成了其非常鲜明的审美品格。这种纯朴源于其对真实的追求,对逼真的刻画,体现在他作品中的每一处细枝末节,比如精绘细描了《归》中藏族少女那羞涩而会心的笑;这种温暖源于其对美好的向往、对祈愿的期盼、对藏胞平凡质朴和勇敢善良的讴歌,体现于其作品中的每一个局部,比如精准描绘了《山泉》中藏族妇女那异常漂亮的红底加花饰的头巾;这种沉重源于其对描绘对象的心灵感受,体现于作品中的每一组画面,比如特别绘制了《窗》中那大面积的幽暗空间、厚重而斑驳的藏袍……
王立平的作品不仅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而且常常体现出古典主义精神的追求与艺术修养。他特别注重光线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对物品质感的作用,比如非常精于描绘人物在昏暗的室内所呈现出的丰富多变、富于异常神秘感的明暗光感,茫茫雪野中人物面部的光影、皴裂的高原红皮肤;特别用心刻画人物因经年累月在身而磨光、脏污了的皮袍,衣物上的宝石、金银饰品和绣品,古旧发亮的生活用品,形象逼真地画出这些物品的质感,似乎真实存在,触手可及。
立体派大师毕加索曾说:“艺术无过去与未来之分”“我看到什么就画什么”。王立平认为,“语言形式不管怎样变化创新,画眼中所见、心灵感动的真实不可动摇。”艺术史上,不管是崇尚具象语言、意象语言还是抽象语言,艺术家在其艺术创作中,往往具有同样的心理体验与艺术感悟。其实,王立平的写实不是简单的具象写实,而是建立在遵循写实原则意义上的心象写实。
为了画出眼中所见,更为了画出心中感动,王立平在对造型的把握与色彩的理解感悟上也颇具匠心,似乎特别偏爱红、黑、白以及泥土的颜色,而这恰恰构成了雪域民族的四大原色。为极致这种原色感受,王立平善于大比例用黑,又大面种植白,又凝神静气画红,还毫无吝惜写黄(泥土色),呈现一幅幅浑厚、深邃、神秘、悠远、苍凉、肃穆、静谧、壮美的雪域民族画卷。
王立平,西藏题材油画艺术的又一个范例。
注:《湛然寂静漾心歌》一文作者吕国英,解放军报社文艺部主任。
艺术欣赏:王立平油画作品
《暖冬》
《归》
《远山》
《早春》
《走进阳光》
《展佛节印象》
《童心》
《轮回》
《朝拜者》
《山泉》
《日出》
《母子情》
《晨曲》
《中华瑰宝 - 龙门石窟》
《春光洒满黄土坡》
《血战平型关》
《千古涛声》
《黄河湾》
《林中》
《空巢组画 - 故居》
《空巢组画 - 村口》
《秋韵》
《晨光》
《五月光华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友作品展》王立平油画作品。(摄影 亚利)
王立平简历:
王立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
1952年2月生于北京,1958年入学,1969年插队务农。
1970年入伍。
1980年3月-1982年9月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壁画专业进修学习。
1983年转业到中央芭蕾舞团工作。
1989年成立中艺公司。
1995年调入中国天平经济文化发展公司。
2000年转入北京国安广告总公司。
1981年油画《坚守》入选全军第三届美展并发表,军事博物馆收藏。
2004年油画《朝拜者》入选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画展获优秀奖,举办方北京民族文化宫收藏。
2005年油画《忠诚战士》被邀请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型展览并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2006年参加《精神与品格 -- 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中国美术馆。
2009年油画作品《窗》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09年油画作品《窗》、《早春》入选“激情高原 -- 西藏主题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3年3月《寻梦高原》王立平个人油画作品展,中华世纪坛。
2017年5月《五月光华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友作品展》,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
《铁军文化(公众号)》以往文章:
本文图片、插图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铁军文化(公众号)》衷心感谢王立平战友对此文的大力支持。
《铁军文化(公众号)》综合转自《中国军网》并配图。
扫描或长按下方铁军文化二维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