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军的女儿

刘统 铁军文化 2022-12-04

感谢您点击上方铁军文化 加关注

红军的女儿


(网图,侵删。)


作者:刘统

本文摘自《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第15章 甘孜会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9月)



本文提要:

红二、六军团会师后不久,贺龙、萧克喜结良缘。1935年11月,蹇先任生了一个女儿。贺龙正好在前方打了个大胜仗,听到王震传达的喜报,非常高兴,就给女儿起名“捷生”......





     

红军的女儿

长征到陕北的贺龙(前排右一)、蹇先任(左三)和贺捷生(左二)(原书揷图。)





红二、六军团会师后不久,贺龙、萧克喜结良缘。他俩娶的是一对姊妹花,贺龙的妻子是姐姐蹇先任,萧克的妻子是妹妹蹇先佛。蹇氏姐妹读过中学,是军中少有的才女。蹇先任教贺龙学文化,号称“蹇先生”。1935年11月,蹇先任生了一个女儿。贺龙正好在前方打了个大胜仗,听到王震传达的喜报,非常高兴,就给女儿起名“捷生”。不久,根据地遭到敌军围剿,形势紧张,红军准备转到外线作战。贺龙想把孩子寄养在一个亲戚家。他背着孩子骑马走了几十里,发现亲戚家房门紧锁,早已不知去向。于是贺龙决定带孩子出征。一路上,这个不满周岁的婴儿给大家增添了很多欢乐。薄复礼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在长征前夕,当人们为生存而英勇奋斗的时候,一个女婴在这支队伍中诞生了。贺龙将军抱着孩子,那么亲切,那么和气,就像孩子的妈妈一样,充满了柔情。”当战士们发现薄复礼会织毛衣,“贺龙叫传令兵给我送来一团质量很好的毛线,上面还有德国商标。我想,这可能是从教会驻地抢来的战利品。毛线的颜色各种各样的,黑的、绿的、紫的、棕的、白的,色彩纷呈。他们还给了一件中国式的小风衣作参考,我自己又设计了一些样式,用各种颜色把它配起来。”薄复礼连夜赶织,接近完工时他自己却病倒了。这件毛衣是否穿到小捷生身上,他自己也不清楚。(原书注:薄复礼:《一个被扣留的传教士自述》,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8页。) 在艰苦的长征中,这个小女孩被大家轮流背着抱着,通过封锁线时,妈妈怕她啼哭暴露目标,把她的嘴紧紧堵住,憋得她出不来气。一次战斗中,贺龙骑着战马,怀抱女儿奋力突围。突出去后,才发觉孩子不知何时从怀里被颠出去了。急忙回去寻找,发现她被一个老乡拾到,抱在手上。过草地时,饭都没得吃,更不要说奶了,孩子靠妈妈喂面糊糊,顽强地活下来。到陕北时,孩子才满周岁。她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这是一个奇迹,也是长征中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个生下来就历经磨难的女孩,后来继承父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女将军。(原书注:杨匡满:《开国元戎的将军女儿》, 《中华儿女》1993年第4期。)






点击以下链接看《铁军文化(公众号)》以往文章

1.军史钩沉:《红军长征记》的价值在于历史的真实

2.刘统:是谁预测了美军仁川登陆





【免责声明】本微信号转发分享信息,转载的文章观点仅代表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号观点。转发内容除署名外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涉版权问题,除向原作者表示谦意外,本微信公众号接到举报后,将删除涉及版权的相关内容。虽然互联网提供了信息互享,但本微信号鼓励和支持原创作品。如若转发本微信号的原创文章,请在下方留言。转载请注明《铁军文化(微信公众号)》。扫描或长按下方铁军文化二维码,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谢谢您的阅读

点击下方的“赞、在看

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鞭策

若能分享给您的朋友,那是对我们最有力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