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热议的一部教育纪录片,揭秘孩子“极有可能成功”的路径
有态度的国际化家教指南
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关注
文 | 张旎
本文授权自公号:父母训
今天,推荐一部纪录片,讲的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一所创新学校——High Tech High的故事。
这所中学的建立,抛弃了加州的课程标准,放弃了考试为目的的分学科教学体系,跳出了只雇佣师范学院专业教师的局限,彻底采用项目制跨学科学习。这里没有教科书、没有上下课铃声、没有考试,孩子们每天都忙于一些自主选择的特定项目,为了一年一度的大型展览废寝忘食。
起初,父母们充满疑惑地把孩子送到这里,随后经历了紧张、焦虑、感动和惊喜等各种可能的情感体验。但98%的大学入学率,成功打消了父母对这所学校的疑虑,随后的17年间,High Tech High成功复制,增设13所学校,并将教育延伸到了初中和小学。
记录片Most Likely to Succeed(按字面意思翻译是《极有可能成功》)就展现了High Tech High的各方各面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是教育纪录片里的经典,不仅获得了各种电影节大奖,还在美国上千所学校巡回放映,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就像AltSchool一样,很多人可能都听说High Tech High,但是我在看完这部片子后,除了内心的震撼之外,还是思考了良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516hs62ss&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观看Most Likely to Succeed的预告片)
理想的学校应像儿童博物馆
现实中孩子只关心如何考试
我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100多年前,教育改革者就已经知道了方向,而100多年后,才出现High Tech High这样一所学校,谨小慎微地告诉人们,这一次改革“极有可能成功”?
纪录片里High Tech High的教室,就像一间间儿童博物馆。100多年前,对当时教育系统不满的教育者和父母,由于无法撼动学校教育,开始转向社会教育,用儿童博物馆这样一种形式,来做学校做不到的教育,一时,美国儿童博物馆迅猛发展。
后来,哈佛大学Howard Gardner教授更提出,理想的学校就应该像儿童博物馆,给孩子上课的,应该是各行各业的真正的专业人士,他们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索真实世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教给孩子们真正实用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应对考试的技巧。
100多年过去了,像儿童博物馆一样的学校——High Tech High终于出现。但为什么要花100年?这100年,学校教育改革的尝试从未停止,却不停失败,让人挫败。那么,为什么当教育者都知道该去哪里的时候,变革的道路依然举步维艰?
纪录片里的几段采访,让我看懂了阻力。
首先,是来自家长的阻力。
当家长被问到,觉得什么对孩子最重要时,绝大多数人会说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等能力,但同样是这群人,却对学校进行类似的改革保持非常中立的态度——他们认为,只有等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大学之后,他们才有可能去讨论这些所谓的能力,如果连大学都上不了,他们更担心孩子的前途。
当这群家长听一个老师说到自己当年从名校毕业,却感觉缺失了很多东西,人生没有方向,很多能力要重新学习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那也是你曾进过名校,你才有机会做这样的思考。
其次,是来自学生的阻力。
片中有个数学老师,充满激情,想在传统学校课堂中实施教学改革,因为他觉得,光让孩子们学会应付考试,并不是教育的目的,因此,他想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美好。结果呢?出乎意料地遭到了孩子们的抵抗。
当这些孩子被问到,想让老师教他们考试,还是教他们生活技能的时候,孩子们的答复是:他们希望学习怎么考试,可以等考上大学之后,再去考虑技能方面的事。
家长和孩子都在一个系统内思考,这个系统需要用考试来衡量,并最终决定孩子的人生走向。这个标准化的系统,却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没有任何关联,家长被这个系统绑架,后来孩子自己也被这个系统绑架。
站出来挑战这个运转多年且非常庞大的系统,就像一场不知输赢的赌博,于是,谁也不想赌上孩子的命运或自己的命运。偶尔会有几个人挑战系统并获得了成就,也不足以给其他人勇气,因为很多人都会想,这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只是普通人,一旦跳出系统,可能会满盘皆输。
当我跳出来看这个教育系统的时候,我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曾有一小撮有权威或有权利的人设置了一个系统,制定了一种规则,这个系统及规则完全符合那个时期的需要,于是其他所有人都开始基于这个系统规则去做行为选择。
结果过去了上百年,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来自各个领域的呐喊声多么震耳欲聋,却还是没有人敢去对这个系统做彻底的颠覆,明明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在摧残生命,但我们却欲罢不能。
没有教材、没有考试
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
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学校教育改革成功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High Tech High用了两个数据来说明为什么他们是极有可能成功的,一个是High Tech High学生的平均成绩比地区平均水平高出10%,另一个是High Tech High学生的大学录取率是98%。
纪录片选择这两个数据,一定是经过反复思考的,我相信,真正做教育的人都不会认为学生平均成绩好或考上大学,就是教育改革成功的标志,不能够说明学生未来的人生会怎样,这也是影片命名为“极有可能成功”的严谨之处。
但这两个标准,无疑是最能给人信心的。前面谈到,父母们担心的,就是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上不了大学,那么,High Tech High首先要告诉父母的就是,虽然是在这样一所没有教材、没有考试、没有上下课铃声的学校里,孩子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一样可以进入大学。
这也是为什么High Tech High在过去17年里能够迅速复制,而没有遭到来自父母和孩子的抵抗。
在我看来,如果教育改革者建立了一种模式,即打破了系统规则、又在系统中运行良好,这个改革本身就已经成功了。
High Tech High成功的4个因素
我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High Tech High为什么会成功?
核心是调动孩子自主的学习积极性。
High Tech High用“项目制学习”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孩子们为了完成自己的项目,主动查阅资料、主动协作、主动尝试,老师最核心的作用,是课程最初的“项目设计”,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协助,这就是儿童博物馆最核心的教育理念,给孩子一个环境和任务,让学习自然发生——在儿童博物馆里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厌学的孩子。
其次,老师的管理机制也是关键。
High Tech High的老师有一半不是职业教师,很多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受教育改革的感召来到这里任教,学校为此成立了教师学院,给这些半路出家的老师提供教师培训。
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加入High Tech High的教师队伍,申请者需要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培训结束考核合格的人可以与学校签订一年的教师合同,教师每年接受考核决定是否能够续签。
High Tech High的老师很辛苦,他们要做很多一般老师都不会做的工作,但他们对教育充满激情,因为只要当上了High Tech High的老师,那间教室将成为自己的舞台,没有考试分数的要求,也没有课程标准的限制,老师要做的,是必须想方设法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自主学习热情,去完成学习项目。
再次,要摸准理念支撑——让教育回归生命。
创造力导师Ken Robinson曾说,教育就像园艺,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我们在种花的时候,不会因为哪株花长得不够快,就去拽起来,这不可能对花有帮助,我们最后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花种得一模一样,但现在的教育,更像是工厂,我们企图让所有的孩子经过加工之后,都成为标准化的产品,这符合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但却违背生命的本质。
让教育回归生命,就要让孩子有机会体验生命中的各种波澜,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绽放,纪录片中,一个女孩在一年之内从害羞不敢说话到成为戏剧导演,一个男孩为了完成任务通宵达旦最终还是失败,失败后反思反省再次出发而后获得成功,从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而这个成长是由内而外的,没有人强迫、没有人鞭策。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恰当的问题引导孩子去自我反思,过程中给予肯定、给予支持。当父母们亲眼见证孩子的成长时,那些眼神和眼泪——我们看得到是教育用生命唤醒了生命。
并且,用真实的项目来展示学习成果。
High Tech High没有考试,所以就没有考试成绩可以向家长报告,每年一度的展览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展览内容就是孩子们进行的项目,可能是一本书、一个话剧、一架飞机、一幅画或是一个机械装置,虽然是老师设定的项目,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极大的自主权。
这个展览会对全社区的人们开放,因此,孩子们都希望自己的项目能够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现。学习的意义变得很真实,不是一个标准化测试来评判孩子的学习,而是观展人会如何评价孩子的作品——真实世界的工作成果其实也是相同的评价标准,你的工作是否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决定成功的要素有很多,所有的要素拼在一起才有可能成功,这也是为什么教育改革失败了那么多年才出现了这么一个最有可能成功的模式。
最后,保证教育公平这一基础。
当我看High Tech High的成功时,最让我震撼的是她是在保证教育公平基础上的教育模式的成功。
High Tech High是公办特许学校,学校的学生是免费入学的,政府会给学校补贴,因为学校名额有限,而报名人数很多,因此学校的录取方式是在考虑邮政编码、男女性别比例的基础上随机抽取学生,以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
这种录取方式的结果是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差异很大、学生曾经的学习成绩差异非常大,有的孩子高中入学时可能都不认识几个单词。
即使是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High Tech High依然做到了教育模式的成功,这不得不让人敬佩。
如果只按分数和录取率这两个标准衡量,很多私立学校的教育也可谓非常成功,但仔细研究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入学成绩就可以发现,这种成功是建立在选择特定人群的基础上的,很难全部归功于学校。
标准化的“成功”已经不再可能
我思考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既然知道现在的教育是在摧残生命,我们是不是有勇气不去当帮凶?
在美国,对教育的批判之声不绝于耳。前面分析教育改革阻力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即使教育改革近在眼前,父母和孩子却会因为被系统绑架而抗拒,但除了面对大环境的万般无奈和屈服,我们还可以做什么?(点击查看美国高考正在进行的变革:8大能力模型A New Model)
纪录片里有个引人深思的数据,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收入增长,一直以来是与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同步,但从九十年代末开始,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而中产阶级家庭收入却呈下降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1997年是计算机“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的那一年,人工智能能做的事已经不止是工厂中的机械手,而是让很多职业消失,因此,很多过去标准化教育出来的人丧生了就业能力,也无法创造价值。
这给了今天的家长一个命题——孩子在未来世界生存究竟要靠什么?我们谈全球竞争力,谈区别于人工智能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发现孩子自己的优势和意愿去帮助他绽放生命,这一切都需要父母有勇气和信心去践行。
大学面对这个世界的变化,也不得不做出改变。现在,美国有一半以上的大学已经宣布,学生申请入学不需要提交成绩单,或成绩单是可选项,孩子在学校所做的各种项目已经成为了大学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以及录取的标准(点此查看《藤校未来录取学生将主要看这份“能力档案”》)
同样的命题放在中国同样成立,我们的教育在这种全球化发展的加速度下,用不了多长时间也必须做出改变,它提醒着我们——标准化的成功人生已经不再可能。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无力改变学校教育,有时候我们甚至无力去选择学校,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意识到,孩子一年在学校的绝对时间其实不超过三分之一,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在外界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孩子是否能够在未来世界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如何利用家庭教育时间的。
如果非要把人生当作一场赌局,父母就是替孩子下注的人,在人工智能即将充斥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时代,这个注怎么下胜算更大需要每个父母去掂量。
作者与授权
张旎,首发于父母训(ParentingWorkshop),共享全球儿童博物馆教育资源,帮助父母在成就孩子的同时遇到更好的自己,我们已获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少年商学院微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