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读书,能说些什么呢?

吴老斯 无谓盐说 2019-12-31

接到js老师的邀请,给他的研究生组会做一个有关读书的分享。

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只要认真读书组织材料,就不会说的太差;但更多时候发现,面对不同对象、依据所讲主题和自己及听众的关系,发现就算认真组织材料效果也未必好。但是,好的分享大概是需要很多次重复讲和历练而来。

其实关于读书,能说些什么呢?

总结了自己看上去稍显凌乱的PPT,其实内在的逻辑大体这样(看来下次讲的时候要提炼出内容结构来,有轻有重才能把这种泛泛主题讲得让大家愿意听并被吸引。

  1. 关于读书的动机(书是什么——读书的方法论很难解决动机,但我们可以塑造动机——具体准备:为了构建主体化的阅读管理体系而来的国王式阅读——知识与理解的区别以及知识社会学中大学作为知识、文化和社会相互联系、交流的场所这一新使命——为了理解的阅读是我的动机——具体感悟:reading as resfreshment & reading as photographing)。

  2. 关于读书的方法论(选书——工具介绍——仍要回到“你就是要读”、向既有的理解力挑战——追溯经典《如何阅读一本书》——并无有用之处——回问自己的个体读书经验:(ppt 继续修改再整理)
    (1)分析与批判式的综合阅读,例子:主题写作十二讲;
    (2)生活疑问和痛点,例子:育儿焦虑和教育经济学读物;
    (3)主题阅读,例子:对于教育公平及阶层流动的关注兴趣,由此阅读相关专著、日常新闻、看视频、身边之事、文学爱好等综合杂糅为这一主题关注服务,并由此实践关联阅读并达成主题阅读)
    (4)专业阅读,重点在于形成并熟悉基本概念、逐渐养成系统化、脉络化思考。例子,《社会学基本概念》(by Anthony Giddens)形成人文社科的地图,具体举例:《现代性与大屠杀》对“理性”的解读;《规训与惩罚》对“学校”机构的理解。
         关于系统化、脉络化思考,可以先从关注经典书目的有用及可参考性框架开始,具体举例:《社会学基本概念》对每一个概念的阐述逻辑;《旅居者和“外国人”》中“背景-中景-(近景)-远景”的田野笔记参考框架。
    (5)快速阅读或碎片阅读,核心在于体系化阅读,关键仍在于掌握概念,并逐渐形成自己研究中的本土概念。
  3. 读书的价值路径——理论与经验的交融对话,书斋和十字街头的穿梭往返。例子,教育史上的经典论题“教育作为科学或是艺术”;高尔基《我怎样学习》;有关收礼的困扰和阅读《礼物》后的解惑——若做不到完全意义的对话,也可以只从看穿(see)和理解社会事实来看待阅读.
  4. 读书的功效——作为人-读物-和输出的阅读本质——阅读转变为表达“lean in"(向前一步)——处理好阅读和听课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好的阅读小群,例子:读书会的经验(常识、表达、问题、总结)

    无论如何,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是我一直以来的信念。理解社会和他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尤其是那些个体生命里隐秘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