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条子泥 | No.1——爬泥滩,拍鸟基本功
终于到周末了,感觉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绝对是开学以来最恐怖的一周(下周更恐怖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天都有考试,每一天的作业都多到写不完
现在才开始写国庆的文章,感觉时间好久远……
去年国庆节去的是广西崇左,在弄岗保护区呆了几天,但由于秋天是弄岗鸟况最差的季节,所以收获极其惨淡……今年我们吸取了教训,去了一个正值鸟类过境高潮的地方——江苏如东的条子泥。这个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上的海岸每年春秋迁徙季会成为数万只候鸟的迁徙通道,极其壮观,同时全球极危物种——勺嘴鹬的目击率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这种世界上种群仅存200只左右的极危鸟类每年都在如东稳定过境。稳到什么程度?小关老师有一年去如东硬生生数出来了100多只,足足是全球种群的一半。不过不管怎样,我们这次去还是没看到……技术太垃圾
10月3号一大早,天还没亮我们就爬了起来,大包小包运上车,往如东出发啦!车开了大概有4、5个小时,终于在中午到了预订的酒店。在车里憋了这么长时间,兴奋的我们放下行李准备去海边看看情况。在条子泥景区前堵车堵了半个小时(我们去观鸟的地方是个景区,而且人很多。不过不用担心,游客全部集中在一起,不会打扰我们拍鸟),结果进去以后发现泥滩上根本没有鸟……用望远镜扫了几眼,才发现滩涂上只零星散布着一些鸻鹬,我们这才想起来,原来退潮时是没法看水鸟的……也别白来一趟呀,我们还是决定下滩看看。穿上雨靴,从海堤的斜坡一路小跑下去,发现脚下的泥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湿滑,于是我继续向前走。走了有十几米,我已经感觉到脚下开始费力,每走一步都要使劲地将脚拔起。这时,我忽然听到身后一声惊叫,急忙扭头一看,居然是我妈由于脚拔不出来,失去了平衡,一屁股坐在了泥里!她看着自己的惨像,忍不住笑了起来,还让我给她拍几张照片。鉴于下滩“伤亡”惨重,所以我们明智地决定立刻撤退。
▲刚刚在日本买的崭新雨靴已经变成了这副德行
二次下滩是第二天一大早,听说早上6点是最高潮,所以我们特意4点就起床五点半到海边下滩。虽然是高潮,海边聚集了一些鸟类,但滩涂还是很泥泞湿滑,难以接近目标。昨天晚上刚刚到的几个同伴也纷纷倒下,其中好几位都把自己的雨鞋永远地留在了条子泥……
▲蛎鹬(Eurasian Oystercatcher)
好事多磨,我们终于用最后一次下滩的机会把前面的运气给赚了回来。那天早上刮台风,而老板前一天晚上告诉我们台风来之前鸟会聚集到海湾里避风,鸟群集中,是拍摄的好时机。果不其然,一下车,狂风大作,台风果然已经到了,再用望远镜一看,海边已经密密麻麻地聚集了好几片鸟群,这回可是被我们逮到啦。这次我们决定往海滩的另一侧走,因为目测那边鸟比较多,下到滩涂上后我发现了一件更加神奇的事,这里的滩涂不粘!我们走在上面一点也不费力,所以也就能集中精力拍摄,不用担心拍着拍着发现整只脚已经没在泥里了。
▲在滩涂上混群休息的黑腹滨鹬(Dunlin)和环颈鸻( Kentish Plover)
在海边我们发现了条子泥的第二明星种——小青脚鹬,全球种群不到1000只。还有上千只鸻鹬在泥滩上休息,包括一些滨鹬、杓鹬和大量的灰斑鸻。
▲卧倒!
▲海边成群的各种鸻鹬
▲斑尾塍鹬(Bar-tailed Godwit)
▲黑肚子的繁殖版灰斑鸻(Grey Plover)
▲小青脚鹬(Nordmann's Greenshank )和灰斑鸻(Grey Plover)
▲白腰杓鹬(Eurasian Curlew )
▲黑腹滨鹬(Dunlin)
最后我还拍到了一群顺光版的“胡萝卜嘴”蛎鹬,圆满啦~
▲蛎鹬(Eurasian Oystercatcher)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正在用望远镜寻找鸟群时,忽然听到身后“咣当”一声,回头一看,我脑袋里“嗡”的一下,差点没晕过去……架在我身后的相机连着脚架一起被风刮倒在了泥滩里!幸亏后来Edward妈妈借了我几张纸,帮我把机身擦了又擦,才把大部分泥抹干净,勉强能使用
☞【安乐鸟窝一周年纪念】(2017.10.15—2018.10.15)☜
◐◑#魔性滇西# No.8——高黎贡的缤纷鸟世界(多图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