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什么世界各国都主动放弃申办奥运?真相令人震撼!

2017-10-05 文史大联盟

文章来源: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

作者:卢森堡   制图:孙绿 





总有些曾经举国关注的“重要消息”,最终变得无人问津。有一场全体国人曾为之沸腾的投票选举,似乎随着中国的退出而失去了往日的激情。

这便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城市的投票选举大会。



问起身边的中国人,最近世界上有哪些重要的大事?似乎都是有关印度等中国周边的消息……但事实上。最近发生的国际大事儿很多,比如2024年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最终举办地就是在2017年8月1日决定出来的。


而且,这次巴黎申办奥运会甚至连对手都没有。是什么让奥运会的命运如此悲惨?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奥运会!


 

孤独的竞选城市


城市预选流程如下:


2014年12月15日意大利决定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2016年10月11日,因罗马市议会的反对,意大利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撤回在罗马举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的申请。


嗯,一出场就下线的意呆利


2014年12月16日美国宣布将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申办城市将从波士顿、洛杉矶、旧金山和华盛顿中产生,希望时隔28年将这一世界盛会再次带到美国。


这说明,国土是国力的基础……


2015年7月29日美国奥委会宣布,挑选洛杉矶申办此次奥运会。


2015年6月23日,在法国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委员会正式宣布巴黎参与竞争2024年奥运会申办城市。


迎面走来的第二位选手是

举国之力打造的——巴黎


德国汉堡原本也有意申办,但于2015年11月29日宣布由于在全民公投中有超过半数的市民投票反对申办而宣布退出。


2017年2月22日,原本想竞争的匈牙利城市布达佩斯宣布放弃竞争2024年奥运会。


布达佩斯!


事实上,最后只剩下了洛杉矶和巴黎两家还没有放弃申办此次奥运会,按原先的流程奥组委只需在两家做出决定就可以了。


但是在2017年7月11日的国际奥委洛桑全会上提及2028年申办的城市时,已经没有城市愿意申办了!


没人愿意办……

这就很尴尬了……

图为即将再次上线的洛杉矶


奥组委临时做了个决定,2017年8月1日进行“三方会谈”,同时决定2024和202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


最终各方决定出由巴黎举办2024年的奥运会,2028年洛杉矶举办奥运会......



最终,奥运会的选举由以前的“群雄争霸”变成了此次的“二虎争雄”,并且是两届一起决出。这种变化不得不让人发问:为什么全世界都躲着奥运会?


所以,巴黎和洛杉矶其实都是老司机了

非洲需要一个机会,需要么?


辉煌的“奥运经济”


说到奥运会最成功的一届,当属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


本届奥运会被视为是奥运会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此次奥运会既无政府补贴,又不能增加纳税人负担,加之美国法律还禁止发行彩票,一切资金就都得自行筹措。


洛杉矶夜景

然而上世界八十年代的时候

哪里是这个样子的


洛杉矶奥运会在筹委会主席彼得·尤伯罗思的规划下,首次以民间方式承办奥运会,试图扭转前几届奥运会巨额亏损的情况。


logo


尤伯罗思领导这个委员会白手起家,广开财源,采取了如下主要措施:


与企业集团订立资助协议;


出售电视广播权和比赛门票;


压缩各项开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不修建体育场馆;


不新盖奥林匹克村,租借加州两座大学宿舍供运动员、官员住宿;


招募志愿人员为大会义务工作等。


尤伯罗思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组委会的工作井井有条,一切如愿以偿。本届奥运会原计划耗资5亿美元左右,后来不仅没有出现亏空,而且有盈余。


并且后续依靠着奥运会的光芒对洛杉矶实现了经济复苏,洛杉矶也在此后经历辉煌,并一度成为了全美第二大城市。


当年的开幕式


本届奥运会在投资上的成功成为以后奥运会的楷模。


不过,他的作法也遭到一些非议,批评本届奥运会有浓厚的商业色彩。特别是在美国境内的火炬接力,参加者每跑1英里需3000美元的作法,引起了体育界人士的不满,认为它严重地违背了奥林匹克原则。



但是,总的来说,尤伯罗思的尝试仍不失为一次成功之举。


奥运会也就是从那届起商业化了。奥运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烧钱盛会”变成了“挣钱盛会”;从以前的“国家垄断投资”变成了“市场投资”;更从“运动员的奥运”变成了“全体公民的奥运”。


也正是在那时,卫星开始对比赛进行了实况转播,全球的人们都可以进行观赏。奥运会不只能在现场进行观看,在家中的电视也可以感受奥运带来的既视感!


既视感!


洛杉矶之后的奥运会开始成为了“香饽饽”,凡是有点能耐的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争取成为东道主,希望通过投资奥运会带来经济增长,加强自身的国际地位。


在此之后的汉城奥运会和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均让东道国韩国和西班牙实现了长期经济发展。


前者就是因为此届奥运会的举办,让经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呈爆炸性增长,GDP和人均GDP有成为发达国家的趋势,成为了与新加坡、台湾、香港并称的“亚洲四小龙”。


汉城奥运会闭幕仪式的烟花


后者也因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巴塞罗那成为了当时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甚至对西班牙经济也有复苏作用。


首次允许NBA球员参加的一届奥运会


在2001年,申奥两次的北京最终取得了胜利。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没有受到欧美次贷危机的影响,继续疯狂生长,堪称奇迹。


奥运会官方指定倒时器


鸟巢水立方大家都看过就不放了…


由此看来,“奥运经济”对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利益似乎是巨大的,对很多利益团体来说奥运就是一棵摇钱树。那为什么现在奥运却变得遭人嫌弃了呢?


辉煌后的荒凉


圣火总有熄灭的一天,辉煌不会常在。


21世纪之后的奥运会,除北京以外,几乎都是亏本生意(包含无法统计的数据?)。亚特兰大、雅典、里约热内卢在奥运会举办完后,比赛场馆要么荒废、要么被爆破。经济也并没有因为奥运会而发展起来。


其中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可以说是“最失败的一场”,此次奥运会并没有给巴西带来一点的经济增长,相反由于民众对支出过多而不满导致了强烈的内乱。虽然最后勉强举办完了,里约奥运留下的背影却不怎么美妙。


“我也很绝望啊”


不仅奥运期间出现了挂错国旗、绿色泳池等丑闻,赛后的奥运场馆也很快变得荒凉至极。奥林匹克公园无人问津,荒废了下来,杂草长满了整个公园。连总统罗塞夫也在民怨中被弹劾下台。



在奥林匹克的老家希腊,下滑经济也仅仅在04年短暂回升,没有长时间发展下去。在之后不久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和欧元升值等问题,让这个“奥运之乡”经济落入谷底。


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主会场由于政府没有资金进行维修,在奥运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97年,被用350磅的炸药给炸成了粉末(办法够直接的......)。


直接…爆破…


同样是举办奥运会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其实,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借奥运会的东风起飞的。只有当一个国家具有经济发展前景时,才能让奥运会成为经济的助推器。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成功,除了因为美国的体量大、经济发达以外,更是种时代的产物。


互联网技术在当时方兴未艾;奥运商业化的理念也是刚刚诞生;在当年加入了很多的项目,参赛的人数和国家变得多了起来……


美国人民总能玩出新花样


而在这之后,奥运会一直在遵循这套技术方案,没有任何实质的创新,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很多国家的奥运会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


奥运会毕竟难逃“面子工程”的实质,对于世界强国和发达国家有利。这些国家借助奥运会能包装自己、提高自身国际地位。


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而言,打肿脸充胖子很不合时宜。一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并不难,可它留下的财富则需要足够的国内市场和经济体量才能消化。


就不能安静的运动下咩


现今能满足以上条件的城市已经很少了……这也许正是全世界都躲着奥运会的原因。


有一座城市例外


2028年,奥运会将重返洛杉矶。到时候希望洛杉矶会再次成为奥运会的“拐点”,以新的思维来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不过也许人们也不用等这么久。2022年的北京和张家口冬奥会上,不知道中国的奥组委会不会像当年的尤伯罗思一样,想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举措。





为什么各国主动放弃申办奥运?真相令人震撼!


作者:黄童超

节选自网易另一面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奥运的热情逐渐冷却。人们发现,国际奥委会常常为申办城市许诺一些美好未来,但奥运会更多时候只是一场疯狂的“经济豪赌”,有损城市健康。


在美国波士顿,支持申奥的人数比例从未超过50%,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申办过程缺乏透明;半数美国人不愿意在自己门口办奥运,因为开支总会失控,这种民意也是世界范围的趋势;国际奥委会常常许诺给申办城市美好的未来,但城市最后往往不得不忍受预算超支、基础设施大量荒废、旅游业得不到提振(甚至还有所衰退);只有少数城市能获得收益,洛杉矶的成功不可复制;由于成熟制度的约束,美国人能表达反对申办的声音,避免陷入深坑。


1 在波士顿,支持申奥的声音从没占过主流:2015年1月以来,波士顿支持申奥的人就没超过50%;反对原因之一是申办过程缺乏透明,没和纳税人商量就想把公园改成沙滩排球比赛地


2015年1月,美国奥委会选中波士顿,代表美国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会,不过波士顿的“好运”也就到此为止了,从那时起,民调显示,波士顿支持申办的人数比例就再也没超过50%,一直在40%上下徘徊。


许多波士顿人认为,整个申办过程缺乏透明性:2015年1月,当地组委会“波士顿2024”(Boston 2024)计划将最具地标性的公园“波士顿公共绿地”(Boston Common)改造成临时的沙滩排球比赛场地,引发了潮水般的抗议;在1月披露的节选文件中,“波士顿2024”还计划租借或购买一部分土地用来搭建可容纳16500人的奥运村,但这部分土地的拥有者们纷纷感到措手不及,表示“从来没听过这计划”。“波士顿2024”的自作主张,换来的只能是极低的民众支持率。


2 半数美国人并不愿意在自己家门口办奥运:美联社民调显示,若要在自己所在城市花纳税人的钱办奥运,只有52%的人表示支持


申奥热情冷却,并不是波士顿独有的现象。2015年6月,美联社一份民调显示,全美有超过89%的人支持在美国举办奥运会,但当人们被问及是否愿意在自己所在城市举办奥运会时,只有61%的人投了赞成票,而当人们被问及假如奥运会的举办将使用公共资金(纳税人的钱)时,支持的比例进一步下降到了52%。2013年,美国奥委会曾向35个城市发出申办邀请,但是包括纽约和费城在内的31个城市干脆没搭理奥委会,剩下的洛杉矶、华盛顿、旧金山以及最后胜出的波士顿,都是不冷不热。


3 按照往届经验,奥运会开支总会失控:伦敦奥运会的开支从38亿美元涨到180亿美元,索契冬奥会的开支从预计的120亿美元疯涨到510亿美元,超过往届冬奥会总和


波士顿纳税人更大的担心是,自己的钱将因申办预算超支而深陷泥沼,这也是其他许多国家人们的担心。波兰克拉科夫、瑞典斯德哥尔摩、德国慕尼黑、瑞士莫里茨、挪威奥斯陆、乌克兰利沃夫……基本半个欧洲都通过全民公投或议会投票,拒绝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现在只剩下中国北京和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将于2015年7月31日争夺无人问津的冬奥会申办权。


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举办奥运会的开支总会扶摇直上:英国伦敦曾预计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开支为38亿美元,最终开支却超过了180亿美元。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预计开支为120亿美元,最终开支达到了510亿美元,超过了往届所有冬奥会支出总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一项研究显示,1976年-2012年,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平均超支200%。美国马萨诸塞州圣十字学院(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的马西森与鲍曼两位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国际奥委会几乎不会选择那些声称要厉行节约的城市作为主办方。相比于一座有20年比赛经验的旧球场,国际奥委会更亲睐一座全新的球场。


4 奥运会并不总是会提振城市经济,有时反而拖了城市的后腿:举办2004年奥运会的雅典,体育场馆杂草丛生;2012年8月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接待的外国游客反而相比同期减少了5%


为了引诱一座城市申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许诺给申办城市许多美好的未来,比如改善基础设施、持续的旅游增长以及一个月处在世界舞台的中心的机会等,但这些往往都只是“空头支票”。大兴土木是糟糕的投资(因为产生不了什么经济效益),在举办2004年奥运会的希腊雅典,排球赛场变成了棚户区,垒球公园杂草丛生。这也是经济学家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主办城市(principal)并不被当地组委会(agent)所代表,当地组委会往往和建筑公司、公会、设计公司、投资银行走到了一起,它们考虑的是私人公司的收益与开支,而不是公共收益与开支。


没有证据证明,奥运会将给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纽约时报》报道,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大英博物馆当年8月接待游客48万人次,低于前一年同期的61.7万人次,整个8月,英国接待的外国游客比前一年同月减少了约5%。“如果波士顿举办2024年奥运会,(这座城市)肯定会挤满体育游客,”马萨诸塞州圣十字学院的马西森说,“但是波士顿在夏季本来就有很多游客。”


5 只有少数城市能从奥运会获益,而且不可复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所以能盈利,是因为洛杉矶是唯一的申办城市;20世纪80年代,国际奥委会只从电视转播抽成4%,2012年涨到70%


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举办奥运会都是一件疯狂愚蠢的、有损城市健康的事情。举办1976年奥运会的加拿大蒙特利尔,欠下27亿美元的债务(超支1250%),他们花了30年才还清。举办1992年奥运会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奥委会宣称收支平衡,但其实奥运会过后,留下了61亿公共债务(与此同时,巴塞罗那正在复兴)。


只有少数城市能从奥运会获益,而且这种成功不可复制。美国史密斯大学经济学教授安德鲁·津巴利斯特(Andrew Zimbalist)指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所以能盈利2.15亿美元,是因为洛杉矶是唯一的申办城市,而且洛杉矶大量改建和利用了1932年奥运会的场馆,基本没修新场馆。此外,《经济学人》报道,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国际奥委会在电视转播版权收入中仅分成4%,而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有70%的转播收入流入了国际奥委会的口袋。


6 由于成熟制度的约束,美国人能避免掉入深坑:波士顿市议会和所在州议会至始至终没同意申办奥运;丹佛市反对者让州议会发起全民公投,最终该市放弃了已经到手的冬奥会主办权


正是由于清楚地看到奥运可能带来的灭顶之灾,美国城市往往对申奥更加审慎。波士顿人很幸运,无论是马萨诸塞州议会还是波士顿市议会,自始至终都没有批准该项目。在2014年2月27日,一支由州议会与前州长德瓦尔·帕特里克(Deval Patrick)共同组建的特别委员会,在调查分析可能的收益和支出后,也没得出结论,只是建议波士顿人需要更多的讨论。另一方面,组委会“波士顿2024”遭到了民间组织强有力的挑战。非营利组织“对波士顿2024说不”(No Boston 2024)联合其他反对者施加影响,迫使“波士顿2024”和波士顿市长在2015年3月表态支持进行公投(该公投原本将于2016年底进行,由波士顿全体市民投票决定要不要申办奥运)。


1970年,科罗拉多州丹佛赢得1976年冬奥会主办权,然后一切开始土崩瓦解。由于不合实际的比赛选址方案(许多地方不适合滑雪)、陡然提升的预算方案(1400万美元增加到3500万美元),反对者得以争取到足够的人数,让州议会在1972年11月7日发起全民公投,决定是否要在州宪法中增加一个修正案,来禁止使用州资金办奥运。最终超过60%的民众投票支持增加修正案。如此一来,没有了州拨款,也就不会有联邦拨款,丹佛成了冬奥会历史上唯一一个赢得了主办权,却又放弃主办的城市。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看文章不过瘾?扫码关注,更多精彩等你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