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长期以来,黔东南在“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的战略发展中,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6.68%,为全省最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居全省第一位,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

自古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等各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相互守望,自觉守护绿色家园,体现了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朴素生态观,孕育了黔东南独特的生态文化。

从今日起,黔东南日报在一版推出“绿色家园 世代守护”栏目,陆续报道苗乡侗寨群众世代传承生态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好做法好经验,为推进全州绿色发展、实现生态脱贫凝心聚力、鼓劲加油!

  5月20日,细雨霏霏。

  记者驱车由从江县城出发,沿蜿蜒曲折的山路盘旋而行,颠簸十多分钟后,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出现在眼前。

  映入眼帘的是古木参天,绿树成荫,苍翠满山。丛林间鸟鸣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栋栋木质吊脚楼掩映在绿树丛中,袅袅炊烟升腾弥漫。

  “在我们岜沙,千百年来延续着崇尚自然、崇拜树木、保护森林的习俗。”随行的村民滚水格向我们介绍。

  滚水格今年31岁,苗族,蓄着长发,挽发髻于头顶,腰别砍刀、肩扛火药枪,像一个清朝武士,眸子里透出自信。

  他告诉记者,草木葱茏、漫山叠翠,这份大自然的绿,来自岜沙人世代延续的“人树合一”的生态意识。

  岜沙村是一个神秘的、充满久远传统乡情的苗族村寨,全村512户2500人。

  岜沙虽然紧邻321国道,然而这里的苗族村民却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生活习俗和服饰。寨子里,随处可见到妇女在古老的纺车前纺纱,闻到家酿米酒的清香,听到石臼舂米的声响。

  岜沙,苗语意为“草木繁多的地方”。传说苗族先民在住进岜沙后,日子过得宁静、安详。他们认为,这是得益于此地莽莽森林的庇佑。

  于是,岜沙先民们对树木特别崇拜,像崇拜神灵一样崇拜每一棵树,像爱惜生命那样爱惜每一棵树。

  “逢年过节,村里都要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拜树神,旨在让子孙牢记古训,尊重自然。”在岜沙芦笙坪,滚水格指着周围的古树边走边说。

  “砍树,树会疼。”这拟人化爱护自然的理念,不仅被岜沙人铭记于心,而且潜移默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张琪 摄 

  耕地稀少的岜沙人,改革开放前主要是靠卖柴贴补家用。但寨中有严格的规定:村人卖柴,一人一次只能徒步挑一担柴到城中,仅解决油盐之困;不许动用畜力车、机动车外运木柴,也不允许同在一个地方砍柴,以确保山林永久繁衍生息。

  如果有人违规盗伐树木,一经发现,除退赃外,还要罚120斤米、120斤猪肉、120斤酒,让全寨人共享,以示惩罚。

  在村民的呵护下,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过境,但该村公路两旁依然林木茂密,满目苍翠。

  “生也一棵树,死也一棵树。”在岜沙,一个人从出生到离世,其生命在两棵树之间轮回,树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点。

  每当新的生命降临,其父母就会种下一棵树,作为孩子的“生命树”,寓意其生命的开始。

  待到生命走到尽头,家人便会把那棵陪伴其一起长大的生命树,砍下来做成棺材,并在墓穴上再种一棵新的树苗,称之为“长青树”,预示生命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开始。

  “人即是树,树即是人。”人埋在树下,与树同在,生命在自然中延续。

  岁月流转,春秋轮回。这一奇特的丧葬习俗,形成了岜沙独特的“树葬文化”。

  “岜沙人把树视为神灵,人死了埋葬入土,自古以来就不留坟头不立墓碑,村前寨后苍翠的山林就是祖先的陵园,那一棵棵参天大树就是先人的墓碑。”滚水格说,在岜沙,一棵树就是一个灵魂,越是古老的树就越有神性。

  走遍岜沙村头寨尾,记者惊奇地发现,在这个偌大的苗寨四周,果然看不到一处坟头一块墓碑。滚水格的话得到验证。


  正是岜沙人这种“人树合一”朴素的生态理念和朴实的生活方式,孕育、养护出苍翠茂密的森林。如今,岜沙苗寨的自然生态越来越好,森林覆盖率达93.4%。2010年,岜沙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村”称号。

  “祖先留下来的生态文化遗产,为我们开发旅游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现在旅游业成了村民们致富的特色产业。”说起生态旅游,如今已是导游的滚水格心里美滋滋的。


  绿色的森林,是岜沙人开展民俗活动和迎宾的场所。客人入寨时,身着盛装的村民在寨门前吹起芦笙,端着米酒,鸣放火枪、铁炮夹道欢迎。然后,将客人接到村后林木环绕的芦笙坪上举行隆重的迎宾仪式,跳起奔放的芦笙舞,表演古朴的镰刀剃头。悠扬的芦笙和人们的欢歌笑语声交织在一起,在山林中久久回荡。

  如今,岜沙苗寨生态旅游红红火火。全村旅游从业人员570多人,占人口总数的23%。2017年,共接待游客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家家户户分享到旅游红利,人均纯收入达8900元。


离开岜沙时,记者站在寨子高处极目四望,雨中的岜沙愈发清新、宁静。近看,万木葱茏,远眺,青山如黛,让人感受到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和谐境界。


本报记者 李田清 吴国桢 刘军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LOG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