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江特色村寨 | 增冲 国宝鼓楼的故乡

掌上从江
2024-08-26

  发源于坨苗大山的众多小溪汇成增冲河,飘然而下的河水绕着山脚成“C”字形,把往洞镇东面的高山侗寨增冲围成三面临水的半岛。

增冲侗寨全景(卢忠南摄)

    寨内木楼以鼓楼为中心,以风雨桥为纽带,山环水绕,鳞次栉比,形成特色鲜明的侗寨风光,组成一幅静谧恬淡的活态乡间画卷。

  这里是鱼米之乡,是富庶之地。以侗族为主体的九洞地区,增冲是奇迹般的存在,汉文化与侗文化在这里交融,侗族鼓楼风雨桥与汉族徽派建筑共存互容,相得益彰。

  “增冲”为汉语地名,是侗语名“正通(zuenl tongl)”的谐音。“正”是侗语的“寨子”,“通”即侗语的“通灵”“最富裕”之意,因此“正通”在侗语中便是“富甲一方的寨子”,足显其霸气,后人将该地取名为“增通”,后再改名为“增冲”。

  增冲处于黎平与古州之间最重要的古代通道之间,成了古代商贾往来云集的地方。商贸的繁荣,让增冲成为富甲一方提供了坚实基础。

  石家最早来到增冲开寨。后陆续有杨、吴、梁、刘、王、罗、唐、关、陆、谢、贾、丁、贺、雷、莫、高、陈、潘、欧、徐、黄、兰姓氏相继迁到此居住,到2021年底成为362户1564人的大寨子。这是个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杂居地,有侗、汉、苗族。这些族群的汇聚,文化的交汇,成就了增冲的多重文化结构。

  在增冲,石姓为最大姓氏,分上祠堂和下祠堂,以区别不同的宗亲,先民于明隆庆年间由湖南迁居今停洞镇的传洞,再迁徙到增冲叫“寨告”——侗语为老寨的山坡上。而增冲现址原来是一片棉花地,侗语叫作“便地棉”。有一年夏天,寨里一户人家走失了一对鹅,寻遍整个寨子都无果,以为被盗了。到了秋天收棉时节,有人到“便地棉”摘棉花,看到了一群鹅,回家后告诉鹅的主人。主人大喜,向寨老说起此事。寨老来到了“便地棉”,看到这里有条小溪流三面围绕着这个坝子,确定这里比老寨还要好住,于是决定整寨来“便地棉”另建新居。

  有风水先生堪舆后说,“便地棉”是一个八卦地形,是块风水宝地,但却是块火地,有三个着火点,极易发生火灾。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其实这三个着火点,也是三个通风透气点,只要这三个点不建房,确保寨内有水,水克火,就一定能保寨子平安。故此,人们按照五行八卦开挖宅基地,将这三个火点开挖成三个水塘,建房时家家都垒防火墙,户户开挖排水沟,从寨头引来河水,环绕房子四周,让防火水渠贯穿全寨。纵横交错的古石板巷道和水渠,成为各户之间的联系纽带,走进寨子,如同走进一个水世界。无论房前屋后或是楼底,信步古巷,随处可见汩汩流水。往往走完了一段古巷,以为水没了,忽又听到叮咚作响。俯身一看,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在脚下缓缓流着。精灵一般的水时时跟在身边,仿佛走到哪里都有水出来跟你打个招呼。水随巷流,巷随水走,水巷交织,宛如蛛网,大有江南水乡之韵。

增冲古巷(卢忠南摄)

  寨子里的巷道古朴典雅,一寨古巷一地青石。巷子蛛网交错,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常常在尽头处有一个拐点,沿着拐点继续走下去,眼前又伸出一条巷子,如人体的毛细血管,从不同方向伸入农户家。不经意间,青草从石缝中长了出来,与来来往往的脚印一起,厚重了古巷,沧桑了岁月,悄悄地闯入了现代文明。

增冲古巷(卢忠南摄)

  古巷的形成,是因为有了古宅的隔离。在古巷的两旁还站立着许多古宅,更多的是古墙的废墟,好像正在无言地诉说着它的“古老”。古宅大多是建于清乾隆时期的徽派民宅,坐北朝南,飞檐碧瓦,雕窗画栋,外砖内木。几百年的时光洗礼,还可依稀看出其当初傲人的奢华、精心的布局。

在时光中穿越600年的增冲古墙(卢忠南摄)

  十多个古老的消防水池分布寨中,足见增冲古人的智慧。立寨至今,只在1978年和2012年出现过两次火警,都是在最初就扑灭了。在增冲的款约里有这样一条:出现火警,只许救火,谁若违反,驱逐出寨。一个立寨四百多年的村庄,还能完好保存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木楼、窨子房,可算得上是个奇迹。

    在增冲的古建筑中,最值得称道的是耸立于寨子中央的增冲鼓楼。鼓楼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增冲古歌:“顺治元年建鼓楼,建成鼓楼万年强……”。清康熙十一年(1672)进行了第一次维修。占地115㎡,通高24m,外观为密檐式十一重檐,双层八角伞形宝顶塔式,纯木榫卯结构建筑,为中国木质结构建筑中的罕见,是侗族营造技艺的“活化石”,也是全国侗寨现存最古老的鼓楼之一。

国宝增冲鼓楼(卢忠南摄)

  增冲鼓楼历经三百七十多年的风雨洗刷,依旧完好无损。登楼仰望,顿感咄咄逼人的气势挤进心头,平缓的心率似乎倏地加快了。来自鼓楼的崔巍夺人气势,是人对它厚重历史的敬畏,对它蕴藏的巨大美学价值的惊叹。层层叠叠的青砖依次而上,碧瓦鳞次栉比,穿枋勾斗组合,煞为壮观。这样高的木质建筑,掌墨师全凭一根丈杆,一支竹笔,就把错综复杂的金瓜梁方、斗拱支柱,以杉木开槽穿榫和接,不用一钉一铆,衔接不隙,丝毫不差,牢固严谨,经风霜,历雨露,青苔斑驳,百年不倒,实为建筑奇迹。

增冲建筑一角(卢忠南摄)

  增冲鼓楼内用四根两人合抱的承重金柱,代表增冲“头共、头朝、头三公、头三十家”(侗语)四大家族,这四大家族可以通婚,其他姓氏根据自己所居住地点靠这四大家族的远近,相应融入最近的家族,所发生的大事小情,均按族规处理。外围为八根古杉相托,其风格在所有鼓楼中最为独特。鼓楼内设有两米直径的火塘,常年烟火不绝,增冲鼓楼历数百年未现霉败之象,全得益于此。楼内长凳上,老人吸着旱烟,侃摆古老故事,吟诵古老歌谣,幼童靠在长者的膝盖上,聆听远古的传说。

增冲鼓楼 (邹学军摄)

  楼内有数块“万古遗德”古碑,记载了增冲鼓楼和增冲寨的历史变迁。鼓楼两侧悬挂一对木刻楹联,楹联为“侗寨仪风天下同流,鼓楼标志世间遗德”,门楣上“万里和风”额匾历百余年犹熠熠生辉。增冲鼓楼分别于1984年、1988年被列为省级、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邮电部曾以增冲鼓楼为版本,发行了一套侗族建筑纪念邮票,增冲鼓楼声名远播。1997年国家邮政部发行的《侗族建筑》邮票一套四枚,增冲鼓楼作为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登录国家名片,成为名副其实的楼中寿者、王者。

古树掩映下的增冲风雨桥(卢忠南摄)

  增冲有三座风雨桥,分别横亘在寨头、寨中、寨尾的小溪之上,桥身杉木横穿直套,孔眼相接,结构精密。传说增冲对面是座蜈蚣形山,且非常凶恶,蜈蚣怕公鸡,因此人们在建寨中间花桥时,特意雕刻了两只石公鸡镇守桥头保平安。增冲的鼓楼、花桥、古民居、古石雕,浓缩了九洞地区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

增冲风雨桥(卢忠南摄)

    当地流传“九洞好增冲,千七好则里”,说的是增冲在九洞所有寨子中最富有。这里的富有充分体现在节庆和习俗中。增冲不但过汉族的所有节日,还有众多自己独特的开春节、插秧节、关牛节、新米节等等。

  主持增通开春的不是最早开寨的石姓,而是杨姓,是增冲人特意从下江陇里请来的。每年春节过后,只有杨氏人家带到山上做完农活回来后,其他姓氏才可以动土。开秧门的时间一般在农历五月前后。开秧门这天,杨家寨老天还没亮即出门上路,以不见任何人为最好,到田里插了三蔸秧后回家,寨人每家凑一碟菜、一斤酒到杨家,开吃前开秧门人念“祖宗一起来、嗵,父亲一起、嗵嗵,一代传一代,一代接一代、嗵嗵嗵……”大家吃完回去后就可以下田插秧了。

  洗耙节在插秧结束之时,为答谢牛对人的付出,人们每天要割来新鲜草喂牛,寨老选个吉日过节。节日当天,农具都要拿到自家鱼塘清洗,寓意把养分留在自家地里,不能去小溪里,否则会冲走一年的收成。家家户户杀鸡到牛圈祭祀:“吃草肥肥,吃芭茅草眼睛亮,身上玉溜溜,尾巴长长,男人见男人套,女人见女人爱……”在九洞地区,这个节只有增冲过。

  增冲新米节以每年农历七月的壬辰或壬戊日而定,节日期间,整个寨子人山人海,家家户户满客,人们身穿节日盛装,杀猪宰牛,家家宾朋满座;白天举行斗牛、吹芦笙等活动,晚上男女老少云集鼓楼和广场唱侗戏,青年男女行歌坐月。还要特邀附近村寨的姑娘、小伙到鼓楼对歌、吹芦笙,半夜男女青年共进晚餐,敬酒对歌,通宵达旦。

    增冲有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其中杨美的真实故事在九洞、千九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深。

  话说从前增冲侗寨杨家有一对夫妻,年过五旬生得一个姑娘,取名叫杨美。杨美十八岁时嫁给本寨石家,怎料没几个月,丈夫竟身染沉疴不治而亡。杨美痛失心爱之人,便辞别夫家,回家来奉养双亲。

  那年元宵,平友侗寨的侗戏班来到增冲唱《孟姜女与万喜良》,在古井边偶遇了万喜良的扮演者耀福,他们深深相爱了。回到平友,父母马上请了媒人到增冲提亲。当父亲得知杨美原来是个寡妇后,立即宣布退婚。杨美经不起人生的折磨,一病不起。耀福一连七天七夜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茶饭不沾,一个雄赳赳的少年立即病得形销骨立,完全变了模样。七天后,耀福慢慢起了床,走到门外,望着增冲方向,口中嘶声竭力地喊“杨美——”,直到再也没有力气喊了,倒地而亡。杨美辗转知道后,心如刀绞,拖着病体,拄着拐杖,走了整整一天,终于来到平友,哭晕在墓前。耀福父母才知道杨美确实是个好心的姑娘,后悔不该干涉儿子的婚事,造成如今独子丧命的结局,可是已经晚了,儿子再也回不来了。

  杨美见耀福父母可怜,以媳妇的身份在耀福家里服侍其父母七七四十九天,直到第五十天,杨美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增冲。在家精心侍奉年迈的父母直至辞世后,她又来到平友,精心服侍耀福多病的父母,为他们送终。人们对杨美忠于爱情、敬老孝亲的品格十分佩服,成为教育后代的榜样。

    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攻占黎平县城。为增援中央红军,在中共黔桂边委派来的地下党员郭金福的策划下,发动了九洞武装暴动,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

九洞农民起义纪念馆(卢忠南摄)

  以增冲为核心的九洞农民起义,最终在国民党正规军黔军第四旅周芳仁部的残酷镇压下惨遭失败,但余部撤退到九十九里大山深处开展游击战,继续坚持武装斗争,直到抗战前夕,在从江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让大山侗寨增冲成为被红色浸染的村寨。如今,增冲古寨已成为从江县红色教育基地之一。

中国传统村落(卢忠南摄)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增冲,在融合外来文化的同时,自己文化的根脉也在赓续。(通讯员 龙登煌)

来源:罗汉书吧

推荐阅读

1.从江县西山镇:丰收百香果 香甜产业兴

2.@所有人  从江“乡约村光大道”赛制新变化,更多机会留给你!

主办单位:从江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吴燕珍

编审|袁丽娟 石敏

主编|张   琪

总编|吴德军
掌上从江
☆☆☆☆☆☆☆☆☆



从江最权威新闻资讯平台
一个有温度的微信公众号
微信ID:zscj99
............................
投稿邮箱

cjxwxcb@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掌上从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