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携子做客《家有儿女》,教你树立阅读家风

2016-07-03 亲近母语 亲近母语
晓语说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就是给孩子的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携子做客江苏教育《家有儿女》栏目,分享他们的家庭阅读故事。亲子阅读不仅能够让孩子成长,也能够促进家长的成长。周末的空闲时间,您不妨拿起身边的一本好书与孩子共同阅读,打造阅读家风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10ehvhwr&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携子做客《家有儿女》
嘉宾介绍
徐冬梅: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国家“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亲近母语”课题主持人,2005年度中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2年度美国易社学者。著有《徐冬梅谈儿童阅读与母语教育》,与人合著《儿童阅读六人谈》、《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主编《亲近母语•日有所诵》、《我的母语课》、《我的写作课》等图书,其中《亲近母语•日有所诵》已被全国超过三百万学生使用。徐冬梅曾经是扬州师范学校、扬州教育学院教师,后来成为一名创业者,长期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和推动母语教育改革。

袁鸣谦(以下简称小袁):徐老师的儿子,南京大学商学院大四学生,即将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金融硕士。

主持人:徐老师好,我们在您的介绍视频中看到,您的两个身份始终在变换当中,一个是企业家,一个是老师,那您自己更喜欢别人喊您“徐老师”还是“徐总”呢。

   徐老师:

我更喜欢别人喊我“徐老师”,也建议我们企业的员工都叫我“徐老师”。
主持人:您是有一种教育情结吗?


徐老师:

我带团队,其实是用一种老师的精神,
去召唤和凝聚一批有教育理想的年轻人、家长和有运营思维的人,一起来做一个用教育去改变社会的事业,所以我觉得我还是老师。
主持人:刚才在视频里提到了特别重要的两个字——“阅读”,您可以讲讲阅读对您的意义吗?


徐老师:

阅读改变了我的人生。我是1970年出生,
出生在江苏高邮的农村。1983年,我考上高邮师范。我小时候是没有什么阅读的,农村的家里也没有太多书。读初中的时候,我的父亲有一批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中国古典文学普及文库,其实就是《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封神演义》这样一批书,这一批书是我最初的阅读。
主持人:那么在这个家庭中,父母有没有给你一些阅读上的影响呢?


徐老师:

几乎是没有,我的父亲是有阅读的习惯
的,但是我家有兄弟姐妹4个,家庭条件也不是非常好。我的父母几乎没有给我什么阅读的引导。但是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我认为母亲是我的生命导师。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里,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中,我的母亲带我们兄弟姐妹4人成长,并且给3位老人养老送终,她的坚韧、善良影响了我。她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主持人:母亲给您留下的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那么回到阅读,您是一个把阅读看得非常重要的人,这跟您的个人经历有关吗?


徐老师:

是的,回顾我的阅读史,第一个阶段就是
在中师(中等师范学校),上中师是1983年-1986年,就是我13周岁至15周岁的时候。那个时代是一个文学的时代,大墙文学、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在我不是一个个概念,而是一个个的作品。我觉得当初的这些阅读给我奠定了热爱文学、情感丰富、热爱人生的底子。
画外音
阅读一直改变着徐冬梅的人生,1986年,徐冬梅到无锡师范读大专,鲁迅是对年轻时候的她影响最大的作家,她通读了《鲁迅全集》,也希望自己像鲁迅一样关注社会。工作以后,她成为扬州师范学校的一名老师,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2003年,她创立了亲近母语。2004年,徐冬梅创办了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并邀请到叶嘉莹等名家前来做客。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徐冬梅如何和大家对话,又是怎么邀请到对方的呢?

徐冬梅女士在第十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徐老师:

我在2004年创办了第一届中国儿童阅读
论坛,非常成功。然后我想母语教育和儿童阅读还有不一样的地方,于是2010年,我准备创办一个新的平台,我就去拜访了叶嘉莹先生,跟叶先生表述了我想做的事情,先生居然答应了,说要到扬州来,给我们的老师们讲课。叶先生当时87岁,推掉了两个演讲,一个是中国社科院的邀约,是一位学术大家的讨论会,一个是南开大学的研究所的活动,长途奔波到扬州来给小学老师讲课。
主持人:当时您的身份其实不足以邀请这样的大家,但是为什么他们能够愿意到这个平台上来呢?


徐老师:

我觉得人与人的交往其实是以心传心,对

叶先生来说,她能够感受到一个年轻后辈,想要推广古典诗歌,帮助更多的老师们来学习古典诗歌的欣赏和教学,这样的诚心。我觉得是我的诚心打动了先生。叶先生到了扬州,晚上在500人的大礼堂里讲了两个小时。一个87岁的老人,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传播和教学,她站着给我们的小学老师讲了两个小时,真的让人非常感动。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叶先生还是其他先生,都是因为我做的这件事情,让孩子去阅读,让每一个家庭都有阅读的习惯,有阅读的传统,有以教育去重建社会的愿望,他们才来支持我。


画外音
2001年,徐冬梅将儿童阅读推广作为创业项目。15年来,她的创业项目从刚开始的课题组,发展到后来的研究院,并在扬州、南京等地,创办多所儿童阅读学堂。今年四月份,她的民间阅读推广机构,还与中国教育新闻网、栖霞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第十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邀请到国内外一流的学者与会,共同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事业。然而回顾这一路走来的历程,徐冬梅的儿童阅读推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徐冬梅女士出席亲近母语旗下品牌机构樱洲书房揭牌仪式
主持人:创业之初艰难吗?


徐老师:

那是肯定的,因为你是一个普通人,你没
有任何资源,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师范学校的老师,你说今天的语文学习方法是错的,你说今天光读一本教材是不够的,你应该去做更多的阅读,阅读有很多很多好处,谁信你的。因为大家都在这样做,阅读能够提分吗?但是我要说,孩子不阅读,绝不可能高考拿到高分。也有人说,你说那么多,不就是要卖你的书吗?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开始我也觉得很委屈。
主持人: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吗?


徐老师:

我是一个有定力的人,我知道自己想做的
事。通过2001年到2003年之间的学习积累,我希望自己能重新搭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不是小学语文教学圈的人来自说自话,而是兼容进儿童文学、儿童文化、儿童哲学、儿童心理学、语文课程论、语言学等各方面的专家,给老师们打开视野。2004年的时候,在扬州,中国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老师以及扬州的一些领导都非常支持这件事。但是所有具体的事是我来做的,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和我的学生就两个人,把门关上,已经是凌晨两点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是三四个人,在维持一个机构的运营,那个时候是很辛苦的,但是我觉得每一个创业者最初一定都是这样。第一届论坛没有想到这么成功,全国居然来了400多位朋友,我觉得他们是我们最初的支持者。而且我坚信我做这件事是源自我的初心,我的方向是正确的。所以,我觉得那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画外音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徐冬梅的儿童阅读创业项目,开展得十分顺利,同时,她也一直在推广儿童阅读公益活动,并创办了“大声读给孩子听”的公益项目,希望更多的人来为孩子读书。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携手江苏可一出版物发行集团进行图书捐赠活动
徐冬梅女士与亲近母语 “烛光计划”公益项目成员
主持人:刚才我们提到了“公益”,后来为什么会选择做公益呢?


徐老师:

记得最初我们有一个公益项目,叫“大声
读给孩子听”,我当时推广了之后,很多地方邀请我去讲课。有一年,哈尔滨教育科学研究所邀请我去讲课,讲完了以后,还邀请我去哈尔滨下面的一个区域去讲课。来听课的大部分是农村的老师,我记得那天讲了好几本图画书,有《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就是最初的那些非常好的绘本,讲完以后,好多老师都围了上来。他们既是老师,也是家长,他们说你讲的书这么好,可是我们的书店里根本没有,我们的书店里全是教辅书。当时有一个男老师,递给我一张条子,说在我讲课的时候,给我写了一首诗,当时我非常感动。回来以后,我决定把自己的讲课费捐出来,设立了“大声读给孩子听”的项目基金,每学期给老师送4本书,请老师们每天放学前给孩子们读15分钟,一个月大概可以读完一本书。那么孩子们12个学期,就可以用耳朵倾听48本经典的书。后来,从2005年,一直到前年,我们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每年都到偏远的地区去做志愿者,去支教。
徐冬梅老师与儿子
主持人:“大声读给孩子听”是一件听起来特别美好的事,您所做的儿童阅读推广,其实都是面向整个社会的,那么您在自己家中,有没有大声读给孩子听呢?


徐老师:

当然是有的,我的孩子从小就享受我的阅
读,所以我本身是一个实践亲子阅读的妈妈。我有两个身份,第一,我是一个研究者,第二,我是一个母亲。我的孩子今天也来到了现场。
主持人问小袁:在你的成长中,是不是受你妈妈的影响比较多呢?
袁鸣谦:受妈妈的影响非常多,当然受爸爸的影响也很多。我的家庭为我营造的阅读家风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你还记得小时候,妈妈都是怎么跟你做亲子阅读的呢?


袁鸣谦:

最早的时候,就是在我上幼儿园的时期,
妈妈会拿一些很简单的童话故事,或是一些图画书,读给我听,并且跟我交流。等我大一点了,2000年上小学了,妈妈那个时候阅读的大量的儿童文学正好跟我那个时候的阅读是有重合的,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读完都会一起交流,我觉得这样很有意思,然后就对阅读产生兴趣。


徐老师:

其实阅读给了他一种趣味,在他四年级的
时候,我有一次请了一个著名的作家,我就问他:“某某叔叔来讲课了,你去要签名吧。”他说我不去,他说他写的幽默一点也不幽默。这个作家是以写幽默闻名的,他竟然说他的作品不幽默。那我就问他,你觉得什么是幽默呢?他说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幽默,那才是幽默呢。

徐冬梅老师与孩子们一同默念佛家的六字真言
主持人:那小时候,在妈妈给你读的书里,你觉得哪一本书是你印象最深刻的呢?


袁鸣谦:

我觉得说哪一本书最深刻,并不太好选,
妈妈给我的主要是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兴趣的养成,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进了我们家之后,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阅读文化的氛围。我们家有很多书柜,我妈妈有的时候可能不是主动引导你,但是她会往我的书架里塞几本她觉得比较好的书,这样慢慢地打开了我的视野。
主持人:徐老师,您真的是这样没有刻意引导过,还是其实是在潜移默化地、偷偷地影响他。


徐老师:

其实是这样的,当时的绘本还不像今天
这么丰富。在他1岁以内,我就给他订婴儿画报、幼儿画报,还有一些小人书,像《三国演义》这样的。每天的亲子共读给了他阅读习惯的培养。当他把儿童文学的书读得差不多了以后,我在给他整理房间的时候,就把儿童文学的书放在他房间外面的一个书架上。从他读初中开始,我就有意地给他塞一些对他来说有一点难的书,像文学名著类的,像文化学的,如《菊与刀》、《希利尔讲世界史》,像房龙的一些书,还有一些哲学书。我觉得给孩子一个阅读环境还是很重要的。


袁鸣谦: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因为我小学的
时候是住校的,回到家以后,我妈妈就不准我宅在家里,要我到外面去和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或者去操场上打打球,或者到后面的田野里去玩。在自然的环境中释放后,我对电子游戏就不会那么着迷。
徐冬梅老师,“孩子其实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长大的,一个好孩子一定要有野性,他会阅读,有高贵的心灵,有向上的精神力量,也有他的野性。”
主持人:妈妈在培养你的阅读兴趣的过程中,除了言传,应该还有身教吧。
袁鸣谦:是的,妈妈一回家就会先拿起报纸,吃完饭以后还会自己看书。这种身教对我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


徐老师:

今天虽然谈的是阅读问题,但是有一个
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男孩子的教育问题。几百万年来,男孩子的主要任务是涉猎、耕种、保卫家园,所以男孩子更多的应该到田野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在运动中学习。孩子其实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长大的,一个好孩子一定要有野性,他会阅读,有高贵的心灵,有向上的精神力量,也有他的野性。还有一点,就是他耳闻目睹我对我的兄弟姐妹的帮助,对我身边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所做的一切,这些对他的成长,对我们家风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人们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就是给孩子的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特别感谢徐老师和袁鸣谦做客《家有儿女》,分享他们的家庭故事。亲子阅读不仅能够让孩子成长,也能够促进家长的成长,您有时间的话,不妨拿起身边的好书,一起创造一种阅读的家风吧。

(文章内容根据徐冬梅老师和袁鸣谦做客江苏教育频道《家有儿女》栏目的视频整理)


置顶「亲近母语」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儿童阅读及母语教育资讯

进入“亲近母语”微信公众号页面点击开启“置顶公众号”选项如通过以上步骤没有成功请确认微信是否更新到最新版本哦


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儿童阅读•母语教育•传统文化投稿:qjmygfwx@126.com微信号:qjmygfw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