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符合人类天性的儿童人格培育

2016-07-29 母语教育领导品牌 亲近母语
晓语说
有优秀人格的人,就是道德感强的人。 而道德 (morality) 发展,是心理学界历史源远流长又最有建树的领域之一。数十年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儿童道德发展依赖两个心理层面的发展:道德情感和道德思维。今日,来听纽约大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博士、育儿畅销书作家陈鲁女士谈如何做符合人类天性的儿童人格培育。

做符合人类天性的儿童人格培育
陈鲁

像很多家长那样,我对自己孩子的未来抱有很现实的希望。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有个好工作。我就去关注好工作需要什么样的技能。 数年前,美国政府招集美国的商业、教育等各界精英,要求他们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判断,提出年轻一代在当今和未来社会需要具备的技能。 因此,诞生了目前指导美国社会教育各个层次工作的“21世纪需要的四大能力”。因为每个能力的英文单词都以C打头,所以叫做 4C吗,分别为: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我还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有个美满的家庭。我便去关注年轻人择偶有什么标准。 择偶可比公司招人要更谨慎。所以, 人的生存本能会驱使我们关注最最重要的因素,把握最最严格的标准。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世界性问卷调查。37个国家的一万名年轻人,报告自己择偶的条件。最重要的三个条件依次是: 一.  爱的感觉。二.  可靠的人格。三. 心理和情绪的稳定。 学历、智商、相貌、财产都在这三条之下。 对比工作中的4C 和择偶对人格、心理的要求,我发现这两套标准密切相关。达到择偶标准甚至是达到工作标准的必备条件。 心理和情绪不稳定的人,不可能和别人有良好的交流、合作,不可能投入持续的努力来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 没有可靠的人格,一个人会对不当的事情好奇、解决坏的问题,从而陷入麻烦。美国投资大师巴菲特说过“一个优秀的人要善良、正值、能干、勤奋。但是缺少前两点,这个人是个可怕的人。” 担心巴菲特不具代表性,在给家长做这个讲座之前的前两天,我特意问了一位中国朋友。漫步在遵义街头,我问遵义西西弗教育中心的姚忠琴校长,是否她觉得优秀的人格有益于工作。姚老师毫不犹豫地说“当然重要,人格不好你的事业不会长久成功。”接着便给我举起了她身边的例子。在我眼里,她是一名成功的教育企业家,她的观点我信服。 那今天,我就着重讲心理学发现对儿童时期人格培养的启示。 有优秀人格的人,就是道德感强的人。 而道德 (morality) 发展,是心理学界历史源远流长又最有建树的领域之一。 一言以蔽之,数十年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儿童道德发展依赖两个心理层面的发展:道德情感和道德思维。
道德情感一共情心 (Empathy)

最重要的道德情感是共情。
和道德有关的情感叫道德情感。最重要的道德情感是共情,或叫同情心,英语叫 empathy。 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给婴儿看两种图片,一种有动物,一种有无生命物体,但是也会动。婴儿都喜欢看有动物的图片。在另外一项研究中,当给幼儿一瓶墨水,让幼儿把墨水倒到娃娃身上,幼儿都很拒绝。生活中,当看到别人在伤心哭泣,幼儿都很愿意去安抚他。前几天,我班上的一名大学生告诉我,她在照顾一名十个月大的婴儿时因故哭了起来,孩子就把含在嘴里的奶嘴拿出来递给了她。 心理学家的结论是,人类天生就有一种和别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感觉。这导致了幼儿喜欢看有生命的东西,不愿意伤害别人,看到别人情绪低落时会自发地去安慰。 美裔德国心理学家 Michael Tomasello 做过大量幼儿的研究,结论是幼儿有自发的助人行为。他和研究人员把两岁左右的幼儿放在各种人为制造的场景下,让他们看到某个大人需要帮助。比如一个大人的东西掉在地上,另外一个大人想把一些书放进书柜等等。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毫不犹豫地跑上前帮助大人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或者把书柜的门打开。对大人的行为目的的理解、情绪上的共情,导致了这些孩子去帮助大人实现目标。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 Karen Wynn 还研究过更年幼的孩子——还不会走的三个月到十个月大的婴儿。婴儿们坐在妈妈腿上看一个简短的动画片,上面有一个小熊试图打开一个关闭着的盒子,可每次都受到一只小蓝熊的阻挠。后来,来了一只小黄熊,帮忙打开了盒子。 看完后,孩子面对这两只真的玩具熊,八个月的孩子绝大多数都伸手去拿那个小黄熊。三个月大的孩子,会更长时间地去看小黄熊。也就是说,孩子们不光会帮助别人,还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共情心,孩子天生就有,它能最有效地促成道德行为的发展。
孩子们不光会帮助别人,还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可是,心理学家也发现,孩子到了四、五岁,共情心的“浓度”就大相迳庭了。有的把共情心扩大到越来越多的人、动物身上。有的,共情心开始消减甚至泯灭。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难以产生共情心,因为外界让他常感惶恐,就不好产生去关注、施助别人的定力和精力。 常听大人说教,孩子也会从本来的由心灵驱使去做好事的行为模式,变成机械式地执行指令。 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很小就让孩子感觉到,别的孩子都是他的竞争对手,人性里的侵略感就会压倒共情心。 作为家长,我从来不和孩子说“看谁谁比你如何如何”,“你看谁谁怎么样”。 作为学校,优秀的教育会通过维护学生友谊而维护道德情感。
一群11岁的活泼的孩子,严守了两个多月的秘密,因为不想让任何一名同学感觉不舒服。
我女儿班上等中学录取通知时,学生们陆续接到通知。为了让偏后收到录取通知的学生不产生焦虑,学校严格规定,要等全班最后一名学生接到了录取通知,同学之间才能透露自己被哪所学校录取的消息。一群11岁的活泼孩子,朝夕相处、无所不谈,但却成功地严守了两个多月的秘密,让我见识了儿童由道德情感而促生的强大自制力。 1995年在读博的时候,我选了一门课,就叫道德发展。教授这门课的是大名鼎鼎的 Martin Hoffman 博士。除去那些惯常的阅读和讨论外,让我终生难忘的却是一天下课前的一小会儿,在我们布满书架的小教室里,这个干瘦矍铄的老教授对着我们一群年轻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 :“要是我们成年人能帮助孩子保持住他们与生俱来的同情心,你们知道这个世界会少多少座监狱、多少次战争吗?”语调轻柔但坚定,语义是他倾尽一生研究共情心和道德发展的精华所得。
孩子天生就有共情心,容易跟别的生命在情绪上共鸣。
道德情感二: 道德厌恶 (Moral Disgust)

后来,心理学家还发现了第二种道德情感 —— 厌恶。 当看到、闻到某些不好的食物时,我们会觉得恶心。心理学研究还发现,当人们看到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也会感到恶心。 英语中有一句俗语,描述一个人看到自己不喜欢的行为后的感觉 “It leaves a bad taste in my mouth.” (让我的嘴里有一种不好的味道。)中文里, 你肯定也听人这么评论某个人的行为,“这个人真让我恶心!” 心理学家H. A. Chapman和同事发现,道德厌恶感主要是人们在经历了自己感觉不公平的事情的时候产生。在研究中,实验人员故意创造某种事端,让被试感觉自己被不公平对待。结果发现,被试从面部表情(通过客观测量面部肌肉运动)到大脑运作区域(通过脑扫描),都和闻到、看到恶心的东西的时候反应是一样的。心理学家推测, 人类进化中产生了一种生理、神经机制,让人通过产生恶心感而迅速避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和人物。 半年前我听完 H. A. Chapman的一次讲座后,上前去和她攀谈。我想亲耳听到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对这件事情的评论。我问,恶心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在人类的进化中到底是如何帮助人类生存的。这位留着优雅黑卷长发的年轻研究人员说:“你想想,原始洪荒时的两个人, 外出打了猎,一起扛着猎物回到营地。结果其中一个人独吞了猎物。你如果不懂得避开这种人,能生存下去吗?反之,那个把猎物都抢走了的人其实也生存不下去。”她边说边做了一个费力抗东西的姿势。
追求公平是人类天性,但追求哪方面的公平,是受后天影响的。
对基本公平的要求不是人类独有的,有灵长类动物也具有这种直觉。动物行为学家 Frans de Waal做过卷尾猴的试验。 让两只卷尾猴各在一个相邻的笼子里。笼子里放一些石头。猴子被训练后学到如果拿一块笼子里的石头递给站在外面的实验人员,就会得到食物做奖励。当给两个猴子的奖励都是黄瓜的时候,两个猴子都很平和地继续努力。但是,如果给一只猴子的奖励变成了猴子更喜欢的葡萄,另外一只就会表现得很不开心,把自己得到的黄瓜毫不犹豫地扔在一边,拒绝再劳作。
道德情感:天性中的“阴暗面”

但是,天生的共情感也有它不利于人类彼此和平相处的一面。 心理学家发现婴儿会自发地把道德情感用在和自己一样的人身上。对于和自己某些方面不一样的人,他们不太会施用同情和公平的情感。刚才说的Karen Wynn的实验中,婴儿喜欢那个帮助别人的小熊。但是,如果事先婴儿发现那个使坏的小熊和自己有某个共同点,比如都喜欢吃同一种的食物,婴儿们会不顾原则而去亲近使坏的小熊。 这种倾向作为人性的一部分,同样被心理学家认为对人类祖先具有生存价值。因为,在原始的生活中,不同的人群占据不同的地盘,和自己不同的人往往就代表着危险,早点认出来并区别对待会增加自己的生存机率。可是,在各种人群日趋融合的现代社会,能超越种族、信仰、观念的不同而广施共情心、公平心,反而让一个人更具有生存能力。
美国学校让孩子从小接触不一样的人。
曼哈顿顶尖的私利学校曾经都是白人的天下。这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担心,怕自己的孩子踏上社会后不会和不同种族的人打交道。家长们纷纷在孩子的学校成立“多元化委员会”,订立计划来招收不同少数族裔的学生,比如少数族裔的学生会得到学费减免等多种照顾。 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抓住机会及时纠正这种倾向。我女儿支持民主党价值观,气愤的时候曾说过共和党的某人“去死吧”。我会说“你没有权利希望任何一个人去死,不管他和你多么不一样,不管你有多么痛恨他。”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我自己的言谈举止中,要时刻展现理性和客观。
道德思维: 从内控到外控

早在心理学家发现道德情感的重要性之前,他们就对道德思维做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两位著名的心理学家Jean Piaget 和Lawrence Kohlberg各自提出了系统的理论,把道德发展分成不同的阶段。他们理论的共同点就是,外控型的道德是道德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而内控型的道德则是高级阶段。 美国最常用的一个智商测验里面有这样一道题。 
美国最常用的一个智商测验里的一道题。
如果孩子说,“这是规矩”,“妈妈说的”,他具有外控型道德思维。 如果孩子说,“别人会喜欢我”,“我能交到朋友”,他做了复杂一些的思考,但是利他行为的动机还是利己。 如果孩子说,“因为有人缺东西”,他具有同情心。如果孩子说,“这样才公平”,他具有公平感。 这个例子说明, 内控型道德思维被美国主流社会用来标示一个人的智商水平。 美国大学升学时,申请材料里非常重要的一份是个人的自我陈述。申请人要用很短的篇幅让学校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我读过一个哈佛学生申请入学时写的个人自述。通篇就讲了一个事件。他和爸爸去南美洲旅行,一次上完厕所后,发现马桶坏了。他就留下来坚持自己修好马桶才离开。当时没有别人在场。这就是内控型的道德在生活中的表现。 如何才能形成从外化到内化的转折呢?
道德内化需要道德情感的支持。
方法一是保持孩子与生俱来的道德情感。那个学生之所以要自己修好马桶,是因为不想让下一个上厕所的人感觉恶心。在成人生活中,偶尔会有关于婚姻外遇话题的交流。我曾经听一位男同事说:“哪怕我不爱我的太太了,都不会有外遇。想起我会让另外一个人失望、受骗,心里绝对难以忍受。” 在学校中,激发同情心、促使学生换位思考的机会无处不在。一个中学饭厅里竖着这样一张牌子,上面写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吃得饱。三分之一的人吃不饱。三分之一的在忍受饥饿。”学校每天把学生的剩饭集中称重、公布。 方法二是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 多年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换位思考能力越强,人的道德思维能力就越强。不管是成年儿还是小孩。
道德内化需要换位思考的能力的支撑。
道德情感是天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却很大一部分是培养的。 我在遵义航天幼儿园里看过一次老师们组织的小朋友们的辩论。他们先听了一个故事:鸭和鹅打赌,谁保持不动的时间更长就算赢。鹅为了救另外一个小动物,只好动了。 辩论的是:如果你是鹅,你会动吗?两队小朋友耐心听取对方的主张,认真陈述自己的理由,语言和思绪精彩纷呈。 我很熟悉的一套美国小学高年级的教材,是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 Catherine Snow 率领编写的,每课的主打文章就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帮助孩子发展换位思考能力的机会也很多。我女儿有时候对共和党候选人出言激烈,会说某某人“愚蠢”。我会立即指出,你觉得他愚蠢,但很多人觉得他有道理。你说说他们是怎么想的? 阅读也是培养换位思考能力的有效工具。 在美国六年级学生的书单里,我随手抓出几本。一本是写一个男孩因为面部畸形到了五年级才第一次踏入校园。一本书是讲一个女孩子在1902-1919年的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成长经历。一本书是一个孩子的荒岛求生记。这些好的文学作品,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个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当孩子们沉浸在悬念、惊险、幽默中时,换位思考的能力被无限制地锤炼。 
阅读是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的高效手段。
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还能通过老师出的思考题得到锻炼。我女儿五年级时读希腊神话。老师的阅读问题中有以下几个: 他(某个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你找到什么样的证据来支持这点? 这个人物渴望的是什么? 他有没有成长?有什么样的成长? 就在昨天,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周益民老师给学生上了一堂名为《写出一个独特的我》的写作课。学生先读了数篇真实并充满个人特点的自我介绍,再写自己的自我介绍。周老师说,他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几个有趣的人、独特的人。”评课的谈凤霞教授说,周益民“把多样话的世界带给了孩子。”对于构建强健的儿童心理,这样的老师就把力气用在了刀刃上。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周益民在第十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执教《写出一个独特的“我”》。
人性中,闪光的,不要让它泯灭;黯淡的,我们去点燃。这就是科学给我们的启示,这就是符合人类天性的儿童人格培育。
(内容节选改编自陈鲁第十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公众专场演讲,经作者本人审定并授权发布。)
作者简介
纽约大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任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系副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纽约科学院,美东心理学会,日本语言科学学会会员。著有《0~6岁A+育儿法》。
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儿童阅读•母语教育•传统文化投稿:qjmygfwx@126.com微信号:qjmygfw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