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份教师写的书单,家长也可以阅读

2016-09-16 母语教育领导品牌 亲近母语
晓语说
童年应当是快乐的,母语学习应当是简单的。所谓简单就是: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阅读、思考和写作。腹有诗书,落笔千言。然后带着一班孩子,六年如一日,渐行渐远——兴致勃勃地阅读、思考和表达。儿童未必都要富有诗书,落笔千言,但儿童的母语学习抑或可以是快乐,儿童的成长抑或可以是茁壮的。这一点,做为教师,需要懂得,作为家长,更要明白。

一份小学语文名师的精读书单 薛瑞萍/文   晓语/编辑
事业是一颗树,书籍是一片我沃野。 我读书的办法是很笨的,一是喜欢发声读,二是好书至少读两遍,三是觉得最好的,必须要写了读书笔记,才能释然。 除了上面说到的,我将读两遍以上的部分书籍,连同笔记片段列在下面。

1
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挪)贾德 著萧宝森 译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0月 出版

“真有趣,真美妙!这是哲学吗?哲学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吗?”我的同事小安说。 错了——打个比方,哲学好比是蔬菜,马克思主义是胡萝卜。说胡萝卜是蔬菜没错,说蔬菜是胡萝卜就有点不对头。 我承认,虽然已经读过两遍,但是其中的脉络还没有完全理清。想一想,这是写给十五岁中学生的启蒙读物,我真的为自己、为同胞惭愧、抱不平——活到三十几岁,我才知道:哲学原来如此美丽。
2
《孟子》
《孟子》杨伯峻,杨逢彬译注 岳麓书社2011年5月 出版

《论语》之后读《孟子》,感觉有很大不同。读前者如坐春风,从容、优裕,率真处常令人莞尔;读后者如闻雄辩,犀利、强劲,其势虽“不可御”却难免单调逼人。同为儒家圣贤,我以为,如果亚圣投在了圣人门下,先生未必就喜欢这个脾气大的弟子,因为他严重背离中庸之道;当然,如果孔子活到战国,一定比孟子更加气急败坏——人在绝望的痛苦中是难保静气的,礼和乐已经无可挽回地一路崩坏下去,克己复礼是绝对不可能啦。 浩然正气来自迂阔的心,愤青心态追求古久的梦,辞色严厉,姿态庄严——在今天,读者这样的文字,要想绷住了不笑,也是很难的。当然,也有皱眉的时候,也有起敬的时候。历史上影响深远的著作无一不在其内部充满矛盾。
3
《诗经》
《诗经》曹文轩 编注 工人出版社 2015年3月 出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是一望无际的蒹葭苍苍,《诗经》是不可泳、不可方的浩浩汉江。(《周南•汉广》有句云:“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对于我这有福之人而言,沉迷其中的感觉,是不知今夕何夕的梦幻经历。当与它们,与这些熟得没了感觉的熟语不期而遇,怎不叫我眼前一亮,心中大喜:啊哈,老朋友,原来你是从这儿来的,原来你有着这么源远、高贵的来历。
4
《野草》
《野草》鲁迅 著 译林出版社 2013年11月 出版

夏季的晚上,天气是难得的清凉。打开音响,放上《二泉映月》,来到宽大厚实的木桌前,正襟危坐,调息匀气——宁静中,琴声在流淌。悲怆清越而又动人心弦的,是音乐,也是残酷但又美丽得让人不能割舍的人生——这是音乐家精神境界的写照,这又何尝不是《野草》最终的意境所在!一段低回的慢板之后,我和着坚韧饱满的旋律,送出激情浓缩的句子: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晚凉如水,爱恨集注的文字和着至柔至刚的音乐,濯洗我,激荡我,留下一生难忘的体验——那一刻,我超越了平方的生活。 
5
《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 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出版

我想,我对王小波的喜爱,更多的来自“血统的本能”(尼采语),是物以类聚的例证——如果你也爱小波,你必和我一样,是把理性、尊严、趣味、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不愿受人“设置”的家伙。哪怕素昧平生,你也是我相见恨晚的知音。
6
《沉重的肉身》
《沉重的肉身》刘小枫 著 华夏出版社 2012年1月 出版

总体来说,刘小枫的这一本,充满忧伤和无助。因为它,我知道了“抱慰”和“叙述伦理”,唯有生于悲凉的温暖,才是真实、可靠的——虽然她是那么微弱。 “只为了那一个吻,为那一个女人,拍那部电影就值得了。”基斯洛夫斯基以为。那是5分钟的,一生中只此一次的吻。 奋斗是如此艰苦。回首,世界并未因此天翻地覆。然而努力却并非没有意义,因为生活的真谛,就在那些散落在记忆中的爱的碎片。
7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 [法] 雨果 著李玉民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年1月 出版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慢慢、慢慢地,将《悲惨世界》读了两遍。由于文字,由于一个人的创造力,也由于他身属的伟大国家,无边悲悯和无边欢悦,无涯的苦涩和无涯的甘美,就那样神奇和不可思议地融为一体了。全身心、全身心沉浸其中,我无法不一再感念:“活着多么好啊。活着,可以读这样的书。”
“长官先生和各位先生,”主教说,“我知道什么事使你们感到丢人,你们一定认为一个贫苦的牧师跨着耶稣基督的坐骑未免妄自尊大。我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老实说,这样并非因为虚荣。” “社会的罪在于不办义务教育;没有知识就像是在一片黑暗之中,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黑暗,罪恶便在那里滋长起来。真正有罪的并不是那些犯罪的人,而是制造黑暗的人。” 他有时在园里铲土,有时阅读和写作。他对那两种工作统统称为 “种地”。他说,“精神也是一种园地。”

随意摘出的几段,它们也是这样的清新、纯正和丰美。更不要说那些描写爱情、战争和苦难,叙说心灵冲突的华彩篇章了。 一读再读,时时忍不住停下背诵,好让圣洁、虔敬与美好——洗濯、灌注了蒙垢、焦渴的我。因为珍惜,往往舍不得往下看,我要在幸福里久久耽延呢。
8
《细胞生命的礼赞》
《细胞生命的礼赞》(美)托马斯 著李绍明 译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1年10月 出版

温存广袤、灵秀渊深,仿佛一声轻叹,于不经意间触动了遥远的陌生的心灵——真该让那些无病呻吟的诗人都来读读这段话,准能羞倒一片。因为刘易斯•托马斯,我们有幸见识到:当科学和艺术水乳交融时,白纸黑字的沃野上,将开出怎样璀璨的精神之花:
没有这层屏障,我们地球的表面早就会像月球表面一样,在流星的轰击下化为齑粉。尽管我们的感受器还没有灵敏到听见那轰击,但我们还是感觉到了,我们会感到安慰:那声音就在我们头顶上,就像万点夜雨打着屋顶。 (《世界最大的膜》)

这是《细胞生命的礼赞》:真诚、朴素、悲悯、乐观、理性而不失浪漫、宏阔而不失细腻。不起眼的二十九篇,轻松快意的阅读,如低音提琴激起了心弦的共鸣,如秋风落叶引发了幽深的感叹——这,岂是一般意义上的科普读物或是绵软无力的文人之笔所能达到的?
9
《里尔克诗选》
《里尔克诗选》(奥)里尔克 著绿原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年2月 出版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什么地方哭,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哭我。此刻有谁在夜里的什么地方笑,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什么地方走,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此刻有谁在世上的什么地方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想起了高尔基的《在人间》,说到他因为看书被裁缝铺老板打坏了,医生从他身上挑出五十多根柴刺,医生说:“就凭这,加上我的证明,你可以让老板坐牢。”高尔基说:“不,我愿意用这换来他们允许我读书的权利。”以后老板一家真的同意他读书了——高尔基激动不已。 我的意思是:只要给我这样的书读,哪怕生活中再多局限,我也甘之若饴。因为我所拥有,所品尝到的,乃是生命中至醇的琼浆。
10
《雪莱诗选》
《雪莱诗选》雪莱 著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11年11月 出版

学生去上音乐课了,教室独属于我——携壶执卷而去,在其间浅酌低吟,一开口便神思飞扬,不知今夕何夕——置身诗意的丛林、海洋、长风、明月,陶醉于自己并不悦耳的声音:因为这声音送出的内容,是如此曼妙甜蜜。诗是有味道的,它们的味道,正如我壶中的“乌龙”,甘醇细腻、耐人寻味:
在夜晚第一度香甜的睡眠里,我从梦见你的梦中起身下了地。习习的夜风正轻轻地吹,灿烂的星星耀着光辉;从梦见你的梦中起身下了地,有个精灵附在我的脚底,它引导着我,来到你的纱窗下,哦,亲爱的,真是不可思议!
(《印度小夜曲》)
11
《小王子》
《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 著李继宏 译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年1月 出版

学生将入中学,毕业前这是我推荐给他们的最后一本书。个人以为,书中最不能让人释怀的,倒是那个小狐狸。 推荐时,读了包括“火山炉灶”的几个片段。读完最后一段,教室一片寂静——很多孩子眼里泪光盈盈。我什么都不说,静静地,让那个最柔软最伤情的时刻,如种子,深埋在我们心里。我想啊,同时种下的,还有他们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回忆。感谢作者,感谢译者。 “不怕困难,不怕敌人,勇敢前进,坚决斗争!”中国教育有太多让人刚硬的倾向,我要唤起、恢复孩子的柔软。 另外,还有《论语》、《圣经》、《红楼梦》、《人间词话》、《大学》、《中庸》、《古文观止》、《骆驼祥子》、《艾青诗选》、《舒婷、顾城诗选》、《顾准文集》、《张晓风散文选》、《黄金时代》、《青铜时代》、《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窗边的小豆豆》、《希腊的神话传说》、《忏悔录》(卢梭)、《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变形记》(卡夫卡)、《呼啸山庄》、《叶甫盖尼•奥涅金》…… 很多人以为名著读起来吃力、效率慢,因而视为畏途,这是一种错觉。经过历史淘汰,堪称经典的其实就那么几本,大家如果早动手,早用功,“啃”完它们不是难事。仔细想一想,我们平时浪费在无聊时文上的时间有多少?结果,除了生出浮滑习气、养成惰性,没有丝毫长进。要是把这些时间用在读经典上,几倍的《论语》、《诗经》也攻下来了——它们渊深广袤,雄浑朴茂,如精金美玉,如高山大海,是一片沉睡的沃野,你在那里付出的每一分心力都将获得回报。
(文章摘自《薛瑞萍读教育理论》)
《薛瑞萍读教育理论》薛瑞萍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

长按上方二维码

然后“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可购买《薛瑞萍读教育理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