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我们是怎样铭记历史的

2017-03-07 林奇 林奇视角


总有几个这样的地方,那里曾经发生过某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虽然不见得有必要特意去一趟,而一旦顺便,自然要实地感怀一番。

四平就是其中之一。

初秋,驱车沿京哈高速一路向南,中途正路过四平。

当年,四平一度被称为东方马德里。国共双方投入重兵,反复争夺,异常惨烈,死伤达十余万人,尸体布满街巷。

这里我最想一睹的,是四平烈士纪念塔,原因颇有些“不怀好意”——与其说是来看历史的见证,不如说是来看我们对历史态度的见证。

细雨蒙蒙中,终于见到了它。主塔高20多米,上有一颗红色五角星,下有一圈廊柱。塔的正面,刻有毛泽东题写的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其他三面则是被阴天映衬成暗色的光秃石壁。

我知道,这不是它原来的样子。

这座“烈骨英魂铸就的历史丰碑”并不是很“结实”。

纪念塔于1948年决定建立,1950年奠基,三年后建成。当时塔的四面分别为四平战役时共产党东北重要军政领导的题词,正面是林彪的“为解放人民而奋斗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左面是高岗的“日月同光山河并寿,人民战士永垂不朽”;右面是陶铸的“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流红土亦香”;后面是林枫的“中华人民优秀儿女万古千秋”。

不到一年,“高饶反党集团”被揪出,高岗的题词被凿掉。

后来,林枫成了“走资派”,他的题词被凿掉。

接着陶铸被打倒,题词也被凿掉。

“九一三”林彪坠机身亡,纪念塔就四面全光了。

估计是看这么光着也不合适,就把毛泽东并非专门为此而题的那句“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写了上去。

此间,纪念塔还被列为重点保护文物,但似乎丝毫没感觉到重点保护与凿题词之间有什么矛盾,凿起来还是毫不犹豫。

想起与此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幅画,那就是画家董希文1953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描绘的是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那场典礼的盛况,当时被誉为“纪念碑性的”的历史画卷,“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但这也是一个不“结实”的“纪念碑”,又一个对历史态度的见证。

最开始还是因出了“高饶反党集团”, 董希文奉命修改,用一盆鲜花取代了画中的高岗。

后来,刘少奇成了“叛徒、内奸、工贼”,他也被刮掉,位置用原在后排的董必武替代。

又因林伯渠在延安时反对过毛泽东与江青结婚,虽然他已不在人世,但董希文还是被命剔除,由于重病在身无力完成,只好请自己学生代劳。学生不忍改动老师作品,另摹一副。

“文革”结束,此画又被命全面复原。此时作者已经离世,原始版本也因两次修改不能恢复,于是由其他人按原貌临摹复制,就是现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的那幅,原作则被库藏,不易见到了。

我们时常被教诲,要铭记历史。号召我们铭记历史的人就是这样铭记历史的。历史,不过是黑板上的字,不喜欢的就随时擦掉,后悔了,再重新写上。

这类事情不胜枚举,不好枚举。说说以上,是因为年代恰好不远不近,人物有些“不明不白”。

擦历史的黑板,不是谁都想做,更不是谁都能做。但我发现对历史,我们别说铭记,有时都谈不上记。尤其对历史上的大批普通死难者,经常是当时就不记、忘记,或马马虎虎的记。这不是一句因条件限制就能说得过去的,这是我们的民族习性之一,

还说这四平战役,年代并不久远,但亡者大部分尸骨无存,连姓氏名谁都不知道。四平烈士陵园纪念墙上,只有1万零几十个名字,不到实际数字的三分之一,陵墓更是寥寥无几,这还是最后胜利的一方。

因这次不无争议的战役,四平称为英雄城。死伤那么多抗战勇士和被裹挟的东北农民,英雄一说不免让人有些尴尬。现在这个纪念塔已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逻辑上不知从何谈起,我倒更希望它是爱人主义教育基地和尊重历史教育基地。

中国历史上有着最严格的户籍制度,征粮征兵时几乎一个都跑不了,可就是每次灾难死亡人数从来没数清楚过。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者,到目前只找到1.6万个名字,刻在名单墙上的只有10505人。无怪乎在国际上一说南京大屠杀就有人质疑。一个自己从来不正视历史的民族,却天天哭着喊着要求别人正视历史,这真有点让人难为情。

很多人自豪于我们历史悠久,其实我们早已“来历不明”。我们的所谓铭记历史,往往是别人选择后润色好有意让我们记的那部分。

自欺欺人的欢愉是短暂的,过后面对的必然是苦难重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林奇视角。

观点可能不太靠谱;角度可能不太正确;立场可能不太坚定;动机可能不太纯洁;思想可能稍稍不保持一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