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统招专升本教育学、教学心理学核心考点直击

2017-05-10 弘小编 弘正学苑

教育的本质与基本规律

一、 选择

1、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2、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3、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因为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4、 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经常要以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为中间环节,这主要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5、 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历史性。

6、 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所提倡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生物起源论。

7、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8、 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多方面发展教育。

9、 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习有六学二馆,二馆是指崇文馆和弘文馆。

10、“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12、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13、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1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15、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16、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生理前提作用。

1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8、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19、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0、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2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22、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狼孩”的实例说明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23、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二、 辨析

1、教育决定着人的发

展。

错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其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该观点把教育的作用夸大化,忽视了其他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

2、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

错误。教育对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但不可能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的,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了加速或减缓作用。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同步进行。

错误。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但也具有相对独立型。其独立性表现之一就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可能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

三、简答。

1、为什么说“教育救国论”是错误的?

①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它不能决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不能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教育救国论”企图在不触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从改造教育入手,实行清明政治,富国强民实际是行不通的。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教育救国论”皆以失败而告终。

1、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

教育主要受以下四方面规律的制约,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受教育者的发展潜力;④教育要适应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传递保存文化,活化文化,交流融合文化,选择文化,更新与创造文化。

第二章 教育目的

一、 选择

1、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旧的社会分工。

2、 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 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社会主义制度。

4、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5、 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德国希勒。

6、 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1912年(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

7、 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

8、 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9、 中国近代史第一次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蔡元培。

二、 辨析

1、 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正确。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总是按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人的自身发展离不开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社会需要并不排斥个人自身兴趣、爱好、才能的发展,因此制定教育目的的应反映出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2、 在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不准确或错误。此说混淆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概念。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我国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是相同的,即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教育目的的规定下,各级各类学校可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

三、 简答

1、 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地发展。

2、 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我国教育的基本点

是什么?

第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四、 论述

1、 论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挥,当然也包括道德的发展;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2、 论述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美育能促进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美育能促进体育,具有怡情健身的作用;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没的喜悦。

第三章 教育制度

一、 选择

1、 下列不属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是教育内容。

2、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3、 国民教育的核心和实质是学校教育制度。

4、 国民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5、 在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青少年发展规律的影响。

6、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寅学制(未实行)。

7、 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8、 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的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9、 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的现代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

10、第一次明显反映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的现代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

11、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壬戌学制。

12、革命战争年代,我国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

13、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

14、《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于1985年。

1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于1993年。

16、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17、在教育史上,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力的现象。这说明学制具有阶级性。

二、 辨析

1、 教育制度就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错误。教育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相关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该观点忽视

了教育制度的广义含义,因此是错误的。

2、 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

错误。目前我国办学体制改革重点是强调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共同办学的体制。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一、 选择

1、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创造性的运用教育规律。

3、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

4、 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言行一致。

5、 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教师。

6、 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11、12~14、15岁。

7、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8、 在中小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教师。

二、 辨析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

正确。因为教师职业符合以下基本条件:需要专门的知识技能;遵从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要接受专业训练,并为社会权威机构所认可;拥有专业的自主权。

三、 简答

1、 教师这个职业有哪些重要作用?

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③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其主导作用。

2、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①爱岗敬业②热爱学生③团结合作④为人师表

3、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①政治理论知识②学科专业知识③文化基础知识④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知识。

4、 教师的能力素养有哪些方面?

①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教师要具有制定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和组织教育各方面力量的能力。②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特别是口头语言,是教师最经常用于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③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教师要具有组织管理班集体和管理班级日常事务的能力。④自我反思能力。教师要具有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表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反馈、自我反思、自我改造的能力,以及调整预定计划,适应变化的能力。

5、 教师的语言表达主要有哪些方面?

①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②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③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④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巧妙结合。

6、 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是什么?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发

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专业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专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自我反思能力。

第五章 课程

一、 选择

1、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是教材。

2、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对课程进行这种划分的角度是课程管理制度。

3、 下列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的观点是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4、 在对学校隐形课程的分类中,一般把教师无意识的言行对学生所产生影响而构成的课程称为心理性隐性课程。

5、 根据课程划分,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课程标准。

二、 辨析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对课程对国家的统一管理。

错误或片面。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 简答

课程内容包括那几个方面的知识?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与实践

一、 选择

1、 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

2、 评定学生成绩的方法除百分制记分法外,还有一类是等级制记分法。

3、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4、 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做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法是演示法。

5、 在教室指导下,学生独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一定的条件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使学生亲眼看到所学对象的某些变化过程的方法是实验法。

6、 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施行一般认为在清朝末年。

7、 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单一课和综合课。

8、 《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9、 人们常说“教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0、下列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的特征的是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

11、在近代教育史

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被称为形式教育理论。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以教学为主。

13、以下比较准确的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主张是开而弗达。

14、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15、教学过程是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1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1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间接经验来实现的。

18、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认识规律。

二、 辨析

1、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错误。此说法不全面。“序”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科的逻辑系统;二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2、 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错误。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第一,从传授知识的内容看,传授学生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由已知推至未知,才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而且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性思维的形式。第二,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第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应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启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使学生处在一种相对知识的追求状态。

三、 简答

1、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规律?

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④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 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①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③直观性原则。④启发性原则。⑤循序渐进原则。⑥巩固性原则。⑦因材施教原则。

3、 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教学媒体日益自动化、微型化。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涌现。教学手段运用的多媒体化、综合化和网络化。现代教学的服务目标多样化。

4、 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教材建设的突破②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③师生关系的突破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⑤扩大了教学规律。

四、 论述

1、 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涵义: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生活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目标:①教师要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②启发幼儿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③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从教学过程的某一规律出发,评论“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①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②“教师中心论”片面强调教师权威,无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③“儿童中心论”则是片面强调学生的地位,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最终是教育目的的落空。

3、 论述教学

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条件:知识是进行智力加工所不可缺少的因素。掌握知识的过程也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②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掌握知识必须要有智力活动参与,知识是认识的成果,发展智力有利于更好的掌握知识,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互为条件的,既不能相互取代、脱离,也不能用其中一个方面去否定另一方面。

第七章 德育理论与实践

一、 选择

1、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

2、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选择。

3、 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

4、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教育法。

5、 提出“要尽量多的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的教育家是马卡连柯。

6、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8、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式是说理教育法。

9、 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 辨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错误。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 简答

1、 简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这一德育原则的基本含义和贯彻要求。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从中找出积极的和消极的思想因素。②要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积极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的积极性,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 简述“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德育原则的基本含义及贯彻要求。

在德育工作中要面向学生集体进行教育,依靠和通过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要进行个别教育,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①努力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集体。②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③加强个别教育。

四、 论述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①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②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④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八章 班主任工作

一、 选择

1、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

2、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 了解和研

究学生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4、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5、 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6、 集体舆论是指集体中占优势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

7、 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所谓个别教育是指既包括优秀生的个别教育,也包括后进生的转化教育。

8、 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9、 全面了解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体和集团两个方面。

二、 辨析

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问卷法。

错误。是观察法,因为班主任可以经常深入到学生学习、劳动、课余和课外生活中去观察和了解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获取真实材料。问卷法只是辅助手段。

2、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

错误。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愿意反映,而不是班主任所倡导的言论。

三、简答

1、班主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②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③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④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⑤指导本班班委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⑥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⑦评定学生操行。

2、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①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做好个别教育工作;④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⑤做好班主任工作和计划总结。

3、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①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③是联系班级中各科任课老师的纽带;④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⑤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

一、 选择

1、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自愿、灵活、实践。

3、 经常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查,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二、 辨析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没有共同之处。

错误。有,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三、 简答

课外校外教育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②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③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④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学习:指由个体经验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变化过程。

2、心理发展: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的内容:语言、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毕生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一般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儿童与青少年)。

3、经典性条件反射:任何一个刺激与无条件刺激连同出现(强化)若干次后,它能引起无条件刺激所能引起的反应,这标志着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无条件刺激连同出现的那个刺激,叫作条件刺激。

4、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式条件反射。

5、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的科学。

6、试误说:认为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是一个盲目的过程。

7、图式:是对范畴中的规律性作出编码的一种形式,是对一般的真实性而非特例的真实性所作的编码。

8、同化: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新知识被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合适的观念所吸收,从而获得了意义;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了更为分化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同化。

9、平衡:

10、最近发展观: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他在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差距,叫“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头,为发展开路。教学要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内容必须定向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Л.С.Выготский)提出了全新的学习准备观念。

11、习得性无助:指一种学习得来的无能为力状态。    

12、机械学习:

13、有意义学习:符号(语言文字及其他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二、简答

1、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分期及其特点

第一阶段(20世纪初——1949)主要是译介国外的教育心理学。

第二阶段(1949——1966):教育心理学的改造、发展与曲折

①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

②引入了与西方不同的学习理论,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学说、列昂节夫与加里培林等的学习活动理论等。

③重视人际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④重视教育心理研究中的方法论及具体方法问题,研究了入学年龄、学科教改等问题

第三阶段(1976——今):教育心理学的恢复和迅速发展

(1)研究者对人本主义、认知派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做了引进和研究;

(2)在教学心理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并开展了许多教学改革实验;

(3)对计算机等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与教学进行了研究;

(4)对学习策略、学科教学心理、学习动机、品德形成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2、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分期及其特点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立的标志

(2)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一)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5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加大。(二)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3)成熟时期(60-70年代):(一)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二)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三)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兴未艾。(四)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异军突起

(4)完善时期(80年代后):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

前苏联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

(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4)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阶段性又连续性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逐渐分化和统一

5、皮亚杰的智慧发展分期及其特点

感知运动阶段(0 ~ 2岁):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

前运算阶段(2 ~ 7岁):出现了符号、表象和直觉思维。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直觉性、泛灵论、现象学因果性、自我中心言语

具体运算阶段(7 ~ 11、12岁):获得了守恒性、观念上的一系列操作、守恒性、可逆性、系统性

形式运算阶段(11、12 ~ ):儿童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假设进行推理。他们可以想象尚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结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6、加涅的两种学习分类

7、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三、问答

1、为什么说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之父

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遗传和环境。

关系:首先,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其次,社会环境与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再次,儿童在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矛盾运动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

3、学习的联结理论

(学习的理论A)

一 、桑代克的联结说

(一)桑代克的学习观点(1898-1930)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S-R联结

2、联结通过试误过程而建立

试误说:认为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是一个盲目的过程。

3、三条学习主律

(1)效果律

(2)练习率

(3)准备律

(二)对桑代克联结说的评价

1.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2.他的学习律,对了解的进程是有意义的。

3.依据了实验事实,反映了学习活动的部分实际。

4.以试误说概括所有的学习,轻视意识,轻视主观能动作用。

5.有生物学化的倾向。

6.强调原本趋向的作用,低估学习的作用。

二、 条件作用说

(一)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任何一个刺激与无条件刺激连同出现(强化)若干次后,它能引起无条件刺激所能引起的反应,这标志着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无条件刺激连同出现的那个刺激,叫作条件刺激。

刺激——反应(S—R)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式条件反射。可用白鼠学会按压杠杆以获得食丸为例。

(二)强化理论

强化: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一种程序。

强化物:凡能增强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物,叫强化物。

学习:学习可以定义为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

操作性条件作用律(强化律):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的强度就增加。所增加的不是S-R联结,而是使反应发生的概率。

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正强化。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负强化。

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惩罚。

强化的程序

在连续的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这可用“辨别假设”来解释。

(三)习得性失助感

当强化的结果不依赖于有机体的反应时,有机体学会的是“反应是无用的”观念,这将导致习得性失助感。

1.概念与实验

习得性失助感:指一种学习得来的无能为力状态。    

2.LH效应分析

 动机缺失

 认知缺失

 情绪缺失

3.LH与应付紧张、神经症性抑郁

  LH状态与神经症性的抑郁表现相同,故LH可作为对抑郁症产生的心理机制的解释之一。

为了摆脱习得性失助感:

〇要改变失败结局不可控制、不可改变的认识(归因方式)。

〇要使当事人相信他的努力是有效的。

(四)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1.明确说明学习目的

2.小步子的逻辑系列

3.学习者主动地作出反应

4.信息的及时反馈

5.低的错误率

6.按学生自己的速度完成教学程序

程序教学可以使用程序课本也可用教学机器进行。程序教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产生了CAI。

4、学习的认知理论

一、学习的完形说

    (一)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而非形成S-R联结。

(二)学习是一个顿悟过程而非试误过程。

顿悟说:认为学习不是依靠盲目的尝试、偶然的成功,而是由于对情境中关系的理解而突然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意识、观念为中介。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6、学习动机的构成、培养和激发

结构:在学习动机结构中需要和诱因是两个主要的因素,而需要又是更为基本的。诱因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那些客体、情境和条件。

培养:

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学生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克服的那样一种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具有障碍性、探索性和可接受性。

二、学习内容与方法的新异性:教学内容的新异性、差异性、悬疑性、不确定性、矛盾和冲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但教学提供的信息量应符合学生信息加工的最佳水平。

三、学习的反馈:学习反馈指对学习过程或结果的了解与知悉。

    学习反馈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1)激励动机作用、(2)提供信息作用

    为了有效的激励学习动机,反馈应该是即时的、充分的。

四、奖励与惩罚,表扬与批评:一般来讲,奖励、表扬比惩罚、批评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奖惩效果取决于许多条件:(1)奖惩由何人来实行(2)奖惩次数的多少(3)学生的年龄特点(4)学生的个性特征(5)学生对奖惩的认识(6)学生对奖惩的期待(7)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

五、合理的组织竞赛:竞赛是鼓励进取、激发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竞赛中学生的成就动机表现得最为强烈,因而可以提高学习成效。

竞赛的消极作用:(1)竞赛不利于复杂作业的完成;(2)竞赛助长了中差等生的自卑感;(3)竞赛有可能引起学生的自私、不和,集体观念淡薄,干扰合作行为。合理的竞赛组织方式:团体赛、对手赛、分组竞赛、自我竞赛。

六、 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归因

7、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区别和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