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预测

2017-05-17 弘小编 弘正学苑

一、选择填空题(共18分)
选择题(14分。)
1、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句话出自于泰戈尔的(  )。
A.《吉檀迦利》
B.《飞鸟集》
C.《新月集》
D.《园丁集》
2、 “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 )。
A.《水浒》和《聊斋志异》
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
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3、将下面《水浒传》的故事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景阳冈打虎
②独臂擒方腊
③浔阳楼题反诗
④宿太尉招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
4、下列各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一旦你找我。就说明你遇到困难了。
B.暑假的时候我读了《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
C.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D.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5、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
6、加点的词语在句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  )。
A.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B.我厂的制度改革任重道远,堪称邯郸学步。
C.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7、荷马史诗中的英雄有(  )。
①阿基琉斯
②奥德修斯
③赫克托尔
④希尔德·布兰特
⑤罗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根据知识积累,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K(5~6年级)规定,硬笔书写_______.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吴与弼,字子传,崇仁人。与弼年十九,见《伊洛渊源图》,慨然响慕,遂罢举子业,尽读四书、五经、洛闽①诸录,不下楼者数年。中岁家益贫,躬亲耕稼,非其义,一介不取。四方来学者,约己分少饮食.教诲不倦。
正统十一年,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于朝,请授以文学高职。后御史涂谦复荐之,俱不出。尝叹日:“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治平,难矣。”天顺元年,石亨欲引贤者为己重,谋于大学士李贤,属草疏荐之。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比至,帝问贤日:“与弼宜何官?”对日:“宜以宫僚②,侍太子讲学。”遂授左春坊左谕德,与弼疏辞。贤请赐召问,且与馆次供具。于是召见文华殿,顾语日:“闻处士义高。特行征聘.奚辞职为?”对日:“臣草茅贱士,本无高行,陛下垂听虚声,又不幸有狗马疾。柬帛造门,臣惭被异数③,匍匐京师,今年且六十八矣,实不能官也。”帝日:“宫僚优闲,不必辞。”赐文绮酒牢,遣中使送馆次。顾谓贤日:“此老非迂阔者,务令就职。”时帝眷遇良厚,而与弼辞益力。又疏称:“学术荒陋,苟冒昧徇禄,必且旷官。”诏不许。乃请以白衣就邸舍,假读秘阁书。帝日:“欲观秘书,勉受职耳。”命贤为谕意。与弼留京师二月,以疾笃请。贤请曲从放还,始终恩礼,以光旷举。帝然之,赐敕慰劳,赍银币,复遣行人送还,命有司月给米二石。与弼归,上表谢,陈崇圣志、广圣学等十事。
成化五年卒,年七十九。所著《日录》,悉自言生平所得。
(选自《明史·吴与弼传》)
【注】①洛闽:洛学和闽学,代表人物分别为程颢兄弟和朱熹。②宫僚:太子属官。③异数:这里指皇帝给予的特殊优待。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罢举子业罢:放弃
B.石亨欲引贤者为己重重:重视
C.比至.帝问贤日比:等到
D.以疾笃请笃:严重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岁家益贫
而与弼辞益力
B.请授以文学高职
以光旷举
C.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于朝
谋于大学士
D.贤请赐召问.且与馆次供具
李贤今年且六十八矣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
B.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
C.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
D.帝乃命贤草敕/加束帛遣行人/曹隆赐玺书赍礼币/征与弼赴阙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吴与弼19岁时,受《伊洛渊源图》的影响,曾苦读数年不下书楼
B.皇帝应何自学、涂谦的推荐,召吴与弼入京为官并对其礼遇甚厚
C.吴与弼不止一次以自己身体有病为由向皇帝提出辞官不做的请求
D.在吴与弼的来去问题上,李贤曾经多次向皇帝提出建议并被采纳
1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诏不许。乃请以白衣就邸舍,假读秘阁书。
(2)闻处士义高,特行征聘,奚辞职为?
14、皇帝评价吴与弼“非迂阔者”,意思是:(这个人)并非迂腐而不切合实际的人。纵观全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吴与弼是个“切合实际”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16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15-18题。
昏迷十八天
黄飞
可以说,冯吉那一刻绝对是有预感的,要不然,怎么会喊出那句话呢?
那时,天阴得很,乌云的怪相似三年没洗过毛的白狮子狗,脏兮兮地伏在半空中。从娘娘山谷窜出的冷风,尖啸着在乌云和路面的狭小空间强劲地肆虐。密密麻麻的汽车,萎缩成一只只可怜的甲壳虫,在天寒地冻的路面上小心翼翼地爬行……
冯吉早就被乌云压得喘不过气来。尽管他命令司机开了空调,可满身还是汗渍渍的。他解开胸前的纽扣.愤怒地吼道:“超车!”
司机将头扭过来,胆怯而又为难:“冯总……”“超!”冯吉又吼了声。司机不敢再言声儿,一咬牙,小车打着滑飞快地擦着前面面包车的车身摇摆着驰过,吓得面包车上的人一阵惊叫。
冯吉急啊!怎么天下的麻烦事一齐落到自己头上了呢!他的公司因无钱购料已停产4天了.几千人的企业一天损失多少?可家家银行看笑话似的就不贷给款:他的拳头产品“透心凉”牌空调,被一个奸商抢先注册,反咬他侵权,明天开庭;儿子参军,差两厘米不够特招线,妻子哭着要他快跑“关系”;还有,不知犯了哪门子邪,外甥女定要来他公司当秘书,他为难,可舅舅已找上门骂了三天了……屋漏偏逢连阴雨,这不,他的心腹财务科长竞私窃公司仅剩的30万元潜逃。现在,他就是心急火燎地去追他……
手机响了。冯吉刚“喂”了声,就听对方骂起来:“你还是不是人!真不要老娘了?”他愣了。
是姐姐。可不是,前天就接了姐姐两个电话,乡下母亲突患脑溢血住院,院方连下三次病危通知。“我……一会儿就到。”冯吉匆匆回了话,双目紧闲。唉!累!真累!他想,假如现在没有了他,这个家、这个公司、这个世界都得统统完蛋。
突然,司机怪叫了一声。朦胧中,冯吉瞥见一辆乌黑的大卡车以排山倒海之势迎面压来。他绝望地喊了句:“大爷,再给三天!”只听“轰”的一声,他什么都不知道了。
司机当场死亡。冯吉无大伤,却昏迷了18天。第19天,当他苏醒时人们告诉他:银行已贷款,公司已恢复生产;官司打平了,不输不赢;财务科长已抓住,款已追回;儿子已被特招;外甥女已到公司上班,如愿当了秘书……他呆呆地,身子一下子软了许多。猛然,他想起母亲,不顾阻拦坚决要回乡下。
母亲脸色惨白,目光呆滞,气若游丝。当冯吉泪流满面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时,母亲的眼睛一下子明亮起来,像一道闪电,紧接着永远地熄灭了。
姐姐哭道:“娘不肯走,就是要见你一面啊!”冯吉号啕大哭起来。他倏然明白了:其实。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事离了他都行。唯一离不了他的只有自己的老娘!
文章开篇说:“冯吉那一刻绝对是有预感的,要不然,怎么会喊出那句话呢?”冯吉喊出的是哪句话?从那句话中体现出冯吉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16、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17、作者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冯吉这个形象,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从这个人物形象中可以看到些什么社会性的东西。
18、请仔细阅读并体会最后一段的意思,然后简要谈谈自己的读后感。

四、教案设计题(20分)
19、根据所给课文《每棵草都有开花的心》,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注意以下两点:①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②不分课时。
每棵草都有开花的心
孙立昕
①小时候,常在荒沟野坡上跑,在草地上打滚儿。一地茅草。有时恶作剧,拿火烧它。一坡的烟火。春天,就在一地黑糊糊的烟灰间,茅草探出了葱管样的叶片。小心地把它拔出来。剥开,中间那根淡绿色的软针,就是茅针了。乡下的孩子,相信都吃过茅针,从沟坡上走过的孩子,哪一个手里不是一大把的茅针?嚼腻了.随手就扔了。
②谁能知道,扔的原来是一朵花蕾,一朵藏在叶子中间待放的花。茅针,其实就是茅草的花穗。躲过孩子们手指的茅针,稍后纷纷穿透叶片,开出一支细长长的猫尾巴一样的花来,是芦花的迷你版,没有瓣瓣朵朵的形态,没有缤纷的颜色,花期却很长,一直开到花穗的絮都飞尽。一坡的青茅,举着白花花的穗花,让人在春天里望到了秋的影子。
③再恶劣的环境也不能阻挡一棵草开花。小时候,老家多茅屋,人家的屋顶上,稍稍塌陷能承接一点雨水的地方,必有一丛草,只要能得到一点湿润和尘土,就萌发了。它的生命源于早春,到暮春,太阳稍一发力,它缺水缺土、没根没系的生存窘境立即显现。在所有绿色向人们的视野大举进攻、攻陷大地每一个角落的时候,它耗尽汁液,悄然枯萎。然而就在它谢幕前,它也不忘开一次花,那黄色的小小的花朵,迅速地开放,迅速地凋谢,迅速地结籽。匆匆又匆匆。它把梦留给了下一个春天。
④而你以为根本不会开花的一棵草,它不过是没有开在你的眼前。从未看过蒲子开花。这个夏天.带一个朋友去我的老家消暑。晚上,就泡在屋后的水塘里,一人抱一个柳树根,数星星、说闲话.不觉夜半。朋友忽然惊异地说:“看,花。”真的,一转头,水塘边密密匝匝的蒲子丝里,数朵白花闪烁。月光正好,一朵朵蒲花如灯如纱。
⑤每棵草都有一颗开花的心,不论这棵草野到怎样逃出人的视线,也不论这棵草有多卑微。
问.请写出本文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具体,符合年段要求)
问.请为本文设计一则合理的板书,要求体现文章思路,语言简明扼要。
问.小学部分:结合字理,设计生字“蒲”和“暮”的教学。
问.小学部分:请就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理解作教学设计。

五、作文(30分)
20、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汉字中,三个字都不读的一组是(  )。
A.阡纤歼
B.纤忏阡
C.歼阡忏 
D.忏纤歼
2. 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遵从低碳经济人情事故因地制宜
B.针贬美轮美奂谗害忠良戛然而止
C.涵盖崭露头角文辞斐然矫揉造作
D.机率鸿篇巨制寥若晨星沽名钓誉
3. 下列词语结构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有教无类安然无恙挥霍无度孤立无援
B.死灰复燃探马飞报万马齐暗鲲鹏展翅
C.吊民伐罪论功行赏离经叛道矢口否认
D.如虎添翼如日中天如法炮制如意算盘
4.成语故事主人公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墨守成规(墨翟)闻鸡起舞(祖逖)洛阳纸贵(左思)
B.卧薪尝胆(勾践)四面楚歌(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C.背水一战(韩信)暗度陈仓(刘邦)望梅止渴(曹操)
D.围魏救赵(孙膑)指鹿为马(赵括)纸上谈兵(赵高)
5.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 ,常常 书中的学说,常常 书中的学说。
A.修正评判辩论
B.辩论评判修正
c.评判修正辩论
D.修正辩论评判
6.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瑰宝。被称为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的是(  )。
A.颜真卿米沛柳公权王羲之
B.柳公权赵孟频苏轼颜真卿
C.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颊欧阳询
D.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烦王羲之
7.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个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8. 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打我。
B.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C.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D.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
A.年届四十的王刚本来身强体壮,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一下子步人了风烛残年
B.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C.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办事,才能夺取抗击灾害的全面胜利
D.万籁俱寂时,才拥有一片真实自由的天空。黑夜里,无论是云淡风轻,一地风光,还是云雾笼罩,夜色沉沉,大自然都像一张怡静的网
10.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窗》这篇小小说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泰格特,该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
B.《敬业与乐业》是一片议论文,中心观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
C.《核舟记》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的魏学伊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该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不平凡”既是作者用来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二、填空题(8分)
11.此曲只应天上有,                   。《赠花卿》
12.落红不是无情物,                      。《已亥杂诗》
13.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
14.予谓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爱莲说》
1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16.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17.子日:“见贤思齐焉,                 。”《论语》

三、判断题(5分)
18.“秦晋之好”现在泛指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
19.“大家、方家、大方”都含有这样一个意思: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20.“翘楚”现用来比喻某行业中杰出的人才。(  )
21.“善本”指古代书籍中比较完整的刻本或写本。(  )
22.“衣钵”泛指传授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

四、鉴赏题(23分)
23.试分析《蜗牛和黄鹂鸟》的童趣特征。(8分)
蜗牛和黄鹂鸟作词:陈弘文
啊门啊前一棵葡萄树
啊嫩啊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啊树啊上两只黄鹂鸟
啊嘻啊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哪
现在上来要于什么
啊黄啊黄鹂鸟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2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教师对文本准确而深刻的解读则是决定这一过程品质高低的起点。请你根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牧童》一诗进行研读赏析。提示:可从“诗句解析”、“诗境描绘”等方面入手,字数在500字以上。(15分)
附课文:
牧 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五、阅读题(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7题。(10分)
醉书斋记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哭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喇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
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日:“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日:“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②,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悄然久之。因思余于书,洵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日:“如卿言,亦复佳。但为李白妇、太常妻不易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日“醉书”。
【注】①科头:不敝帽子。②刘伶新饮:刘伶戒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省:知道
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僻:怪僻
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赚:获取
2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  )。(3分)
①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②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
③则朱墨潜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
⑤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⑥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2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鲜有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知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入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D.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8—32题。(14分)
爱的移位
孙道荣
①每晚,儿子都要回家,看望独居的老父亲。
回到家,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儿子弯腰检查,发现藤椅一条腿上的藤条松了。这把藤椅是老父亲最喜欢坐的椅子,也是他最珍爱的椅子,他坐上面读读报纸,坐上面看看电视,坐上面打个盹儿,坐上面发下呆,坐上面思念母亲……在儿子的印象中,老父亲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是在藤椅上度过的。藤椅陪伴了他二三十年,也许更久,现在它有点松了。儿子赶紧找来工具,先用铁丝将藤椅的腿绑牢,然后,用旧衣裳撕成的布条,一层一层细心地缠起来,这样,藤椅就既结实,又不会伤着老父亲了。
③若干年前,年轻而勤劳的父亲总是自己动手,用木头做了几把轻便的桌椅,专门给儿子用。年幼的儿子很调皮,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他的玩具,小椅子也不例外。害怕椅子太重,砸伤了孩子的脚,所以,年轻的父亲特地找来质地最轻的梧桐木,做成了几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并且耐心地将每一个角,都磨圆,这样,即使孩子碰着了,也不至于弄伤他。
④儿子走进书房。老父亲一辈子爱书,一堵墙都是书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老父亲现在还经常找几本出来读读。儿子和往常一样再次帮老父亲整理、清理了书架,将老父亲常翻的一些书,移到书架的下层,这样,父亲拿起来方便,就不用自己登高去翻找了,可是倔强的老父亲,有时还是会偷偷地站在凳子上,去找一些上层的书,这让儿子非常担心,他几次“严厉”地“警告”老父亲,若是再站凳子的话,他就将书架上面几层给封死,以杜绝危险的发生。
⑤若干年前,儿子从蹒跚学步,到自如地奔跑跳跃,正一天天长大。但是,这个调皮的男孩,也因此造成了一次次险情。好奇心使他什么东西都要看一看,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什么东西都想玩一玩。为了不伤到他,年轻的父亲只能将家里一些易碎和危险的东西,往高处藏:放在茶几上的玻璃杯,都移到了柜子上;摆在桌上的花瓶,挪到了橱顶上;放在地上的开水瓶,都藏在了厨房平台的最里层。可是,这一切反而更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他趴在桌子或柜子沿上,踮起脚尖,再踮起脚尖,然后,伸手去探,去摸,去捞,去勾……“啪!”一个玻璃杯碎了。年轻的父亲看到孩子的模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佯装“严厉”地“警告”他,再这样小心揍屁股。而他从没有因此打过孩子,他怎么能够阻止一颗向往、好奇、长大的心呢?
⑥将家里认真检查了一遍之后,儿子来到客厅,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老父亲正在看一部重播的古装历史剧,他对这种古装戏其实没什么兴趣,但他还是和平日一样陪老父亲看上一集。⑦若干年前,儿子上中学了,学业越来越紧张,应试、升学,将儿子和全家人的弦,都绷得紧紧的,特别是高考之前那段时间,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人到中年的父亲和母亲,在家里走路,都是踮着脚尖的,生怕轻微的响动,影响了紧张复习的孩子,他们用这种无声陪伴着儿子。一次,儿子惊讶地发现,家里的电视机很久都没有打开过了,他问父亲,你们怎么不看电视了啊?父亲不屑一顾地说,电视节目越来越粗糙,越来越难看,看会就生气,不如不看。儿子信以为真。直到他高考结束那天,家里的电视机,和着父母的笑声,一起重新响了起来。
⑧夜慢慢深了。儿子将老父亲搀扶上床,然后,告别老父亲,轻轻带上门,回自己的家去了。
⑨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切。
(选自2011年1月30日《南方日报》,有删改)
28.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3分)


概括儿子回家为父亲

评点人物形象

做的几件事情

现在的“儿子”

若干年前的“儿子”

父亲


帮父亲整理书架

陪父亲看电视
搀扶父亲上床

 

细心、孝顺

 


充满好奇心

 

 


倔强等

29.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3分) 
(1)句子的加点词好在哪里?
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
30.作者插叙了若干年前的几件事情有何作用?(2分)
31.阅读左边漫画,根据文章内容发挥你的想象,将文章最后一节补写完整。(3分)

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切。
3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①节中“独居的老父亲”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B.文章两次出现“‘严厉’地‘警告”’,前后呼应,但语气和情感上都有所不同:前者饱含烦躁和担心,后者饱含命令和赞美 
c.文章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D.本文和莫怀戚的《散步》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都以生活中的小事歌颂了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也向我们诠释了孝顺是一种爱,陪伴是一种爱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33.针对下面两位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围绕“古诗教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案例一:有教师上柳宗元的《江雪》这篇课文,将整首诗翻译了一遍:“很多很多山上没有鸟飞了,千万条道路上见不到人影。只有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披蓑衣的老头;尽管天下着大雪,江水冷冷,但他还是一个人在钓着鱼。”然后问学生“懂了吗”。
案例二:有位教师这样给学生讲解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董大是唐玄宗时候的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叫董庭兰。他要离开朋友们到别的地方去了,诗人高适写了这首诗送他。曛,是傍晚和昏黑的意思。太阳下山了,天空布满黄云,北风吹着,大雁飞着,白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庭兰啊,别发愁,别担心在前面的旅途上找不到自已的朋友。你的琴弹得这样好,你的名气这样大,天底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七、作文题(30分)
比尔·盖茨带的是哪把钥匙
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比尔·盖茨的办公桌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其他的四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中国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后,一下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考试结束后,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中国学生在这道9分的题上得了5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题目,却仅得了l分。同粜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他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
后来,他的这位美国同桌写信去向比尔·盖茨请教答案。比尔·盖茨在回信中写了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34.认真阅读上面的短文,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解析]A项“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B项“针贬”应为“针砭”;D项“机率”应为“几率”。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B[解析]A项有教无类(并列),安然无恙(并列),挥霍无度(动补),孤立无援(并列);B项死灰复燃、探马飞报、万马齐喑和鲲鹏展翅都是主谓结构;C项吊民伐罪、论功行赏和离经叛道是并列结构,矢口否认是偏正结构;D项如虎添翼(动宾),如日中天(动宾),如法炮制(连动),如意算盘(偏正)。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4.D[解析]指鹿为马原意指秦二世时权臣赵高故意将鹿说成是马,逼迫大臣们承认。
后用来比喻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这个典故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纸上谈兵是说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
5.B[解析]根据句意和搭配,只能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6.C[解析]“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分别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顺(赵体)。
7.D[解析]D项前后矛盾,“整整”、“左右”删除其中一个即可。
8.D[解析]D项中三个排比式的短句是抒情式语句,中间不应用顿号,用逗号合适。
9.A[解析]“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堋在此处不合适;“安居乐业”是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突如其来”是指突然发生;“万籁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0.A[解析]《窗》的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
二、填空题
11.人间能得几回闻
12.化作春泥更护花
13.自缘身在最高层
14.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君子者也
15.无案牍之劳形
16.不求闻达于诸侯
1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判断题
18.×[解析]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用“秦晋”指两姓联姻,不是泛指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题干表述错误。
19.√[解析]略
20.√[解析]“翘楚”原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现用来比喻某行业中杰出的人才。
21.×[解析]“善本”指古代书籍在学术或艺术价值上比一般本子优异的刻本或写本,所以题干表述错误。
22.√[解析]“表钵”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四、鉴赏题
23.[参考答案](1)这是一首活泼俏皮、充满童趣的歌谣。它生动有趣,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的有
趣情景。歌谣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隐喻着生活中的人们不畏艰难,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地追求.
(2)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
(3)与口语相近。
(4)情景单纯,质朴自然。
24.[参考答案]《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笛声悠扬;牧童归来,饱餐之后,和衣而卧。清风明月,好不惬意!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笛声阵阵。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了出来;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了出来。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饱餐后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田园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透过诗作,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追求,对远离喧嚣、怡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五、阅读题
25.D[解析]“赚”在此处的意思是哄骗,不是获取。
26.B[解析]④的意思是说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此项不能表现为
“醉书”,可排除A项和D项。①只是一个事实的陈述,与“醉书”无关,所以C项不正确。故本题选B。
27.B[解析]文中没有说作者不谙世事,不近人情,更没有常对家人呵斥怒责。所以B项错误。
[译文参考]
将堂屋左侧收拾干净的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等。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榻,用来躺卧。还摆放了四个书架和四个书筒,古今的书籍都放在里边。琴、磬和麈尾等各种日用杂物,也都交错地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乙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用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诧,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来也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隔着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
妻子离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
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客人。客人等我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加过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
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书籍之中,而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兴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文字,不是比沉湎女色更好吗?于是我笑着回答她说:“像你说的那样也是很好的,只是做李白和周太常的妻子不容易啊!”于是不再提戒掉嗜书,而是采用她的语意来为我的书斋起名,叫做“醉书斋”。
28.

 

概括儿子回家为父亲

 

评点人物形象

做的几件事情

现在的“儿子”

若干年前的“儿子”

父亲

帮父亲修藤椅

帮父亲整理书架

陪父亲看电视

搀扶父亲上床

 

 

细心、孝顺

 

 

调皮、

充满好奇心

 

 

勤劳(“耐心”、“细心”、

“疼爱儿子”等)

倔强等

29.[参考答案](1)“摸摸”和“轻轻”两个词写出了我在检查藤椅时的细心、小心翼翼,表现了我对父亲的关爱。
(2)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沉闷的空气”比做“炸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考之前家里氛围的紧张。
30.[参考答案]内容上,写出了父亲的身教带给儿子的影响,使文中父亲和儿子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结构上,避免了呆板直叙,使行文波澜起伏,和文题“爱的移位”相呼应。(从“内容”或“结构”选取一点回答即可得分)
31.[参考答案]示例:都来不及披起大衣,蹑手蹑脚走进儿子的房间,将儿子蹬开的被子掖好。(续写内容要紧扣“盖被子”这一事件展开,想象要合理)
32.B[解析]略
六、案例分析题
33.[参考答案]这两位教师在实施古诗教学时,只是着眼于古诗语言“含义”的把握,而未能将着眼点放在诗歌意蕴的品味上,这样的诗歌作品教学在内容上与语言教学没什么差别,所谓的“文学欣赏”根本无从说起。
七、作文题
34.[参考例文]
比尔·盖茨带的是兴趣的钥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如果让孩子去学他感兴趣的知识,学习的时间也许很长,但他丝毫不觉得苦,反倒像是在游戏。爱迪生就是一个好例子。爱迪生几乎每天都在他的实验室辛苦工作长达l8个小时,在里面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此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难怪他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事实上,每个从事他无限热爱的工作的人,都能成大事。我还没有发现有人在他不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
王羲之是我国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东晋以后,历代书法家大多都受到他的影响,故后人
尊之为“书圣”。王羲之练字,真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他在书房练字,到了吃饭时间,书童送来他最爱吃的蒜泥和蒸馍,几次催他吃,王羲之仍专心致志练字,连头也不抬一下。书童只好去请王羲之的夫人来劝他吃饭。夫人到书房时,只见王羲之正拿着一块沾满墨汁的馍往嘴里塞,弄得满嘴乌黑。王夫人见此情景,忍不住哈哈大笑。王羲之此时仍心醉神往地写他的字,还没发觉把墨汁当成了蒜泥,见夫人到来,直夸她今天做的蒜泥特别好吃。
古今中外的著名学者能够取得成绩和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就是因为在青年时期对学习和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爱好,这种兴趣和爱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辛勤耕耘,并取得辉煌的成绩。只要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能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