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山西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2017-05-25 弘小编 弘正学苑

弘正学苑特岗教师协议进面培训班本周六开课!5月27-6月20日,为基础教学阶段,上课内容为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和专业学科知识,6月26日-7月8日,全封闭冲刺,带早晚自习,包住宿!10000元,不进面退8000!选择弘正学苑,助你心随所愿

       上课地址:忻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忻州高铁站旁)

     想报名学员请于周五下午前联系!13303508811(微信)

4、《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5、为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学校和教师应履行的职责是什么?
特殊的保护责任: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7、试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一)积极因素:(1)智力发展水平较高;(2)进取心较强;(3)求知欲强,兴趣广泛;(4)思想活跃;(二)消极因素:(5)自我中心;(6)依赖性强;(7)心理承受能力差;(8)娇气十足。

 

五章(三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试分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赫尔巴特;观点:学生的成长完全依仗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
儿童中心论:杜威;观点: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两者不足:教师中心论仅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实践中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以致难以到达预期的效果。儿童中心论则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对象这一基本事实,结果会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2、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助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第六章 课程

六章(一节) 课程概述

1、什么是课程?简述课程的内涵?
含义:广义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课程指学校开展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内涵:(1)课程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课程规定了各门学科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1)按设计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2)按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3)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4)按课程的制定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
4、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情况?
(一)萌芽:(1)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朱子全书.论学》“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2)西方是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含有:引导学生继续前进并达到预期培养目标的意思;(二)产生与发展:(1)美国学者博比特 “活动分析法”;(2)拉尓夫*泰勒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编制课程四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现代课程理论: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六章(二节)课程设计
1、课程计划的含义、意义?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含义: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习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意义: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构成要素: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设置、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
3、课程计划对中学教师的指导意义与要求有哪些?
(1)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和要求;(2)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己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3)了解自己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4)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教学、教育工作。
4、什么是课程标准?
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5、课程标准结构包括哪些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6、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7、什么是教材?试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2新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8、什么是教科书?其作用有哪些?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
9、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科书?
(1)整体把握教科书; (2)重点设计教科书; (3)充分利用教科书; (4)及时引进新知识; (5)适当补充乡土材料 ;(6)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10、什么是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和狭义的课程资源的区别是什么?
课程资源含义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狭义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广义的课程资源: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条件性课程资源)。区别:前者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来源;后者是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和环境等,因而这类要素也叫条件性课程资源。
11、怎样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途径和方法?
(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
12、怎样理解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他本身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信息、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奇异多彩的想法,这些应该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是动态的,新的思想、新的问题、新的态度都是可以成为教育学生的素材,同时也是影响师生互动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六章(三节)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1、什么是课程实施?影响课程实施因素有哪些?
含义: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影响影响因素:(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2)交流与合作;(3)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4)教师的培训;(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2、试述我国中学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点,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3、什么是课程评价?怎样理解课程评价的内涵?
含义: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内涵:(1)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2)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3)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4)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4、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1)目标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4)CSE评价模式。

 

六章(四节)我国当前中学课程改革
1、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什么?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以加德纳为代表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能多元化9种:(1)言语或语言;(2)逻辑或数理;(3)视觉或空间关系;(4)音乐或节奏;(5)身体或运动;(6)人际交往;(7)自我反省;(8)自然观察者;(9)存在。
2、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理解?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过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遵循代性、基础性、选择原则;(2)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3)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4)建立样本教学研究制度;(5)完善校本评价,优化外部评价;(6)赋予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4、试述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要求?
(1)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2)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5、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包含哪几部分? 
定义: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的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内容:指定性内容与非制定性内容。指定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四大领域。

6、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七章教学

七章(一节) 教学概述
1、什么是教学概念?教学的含义有哪些?
定义: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包括:(1)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活动;(2)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与教育、智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一)、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教育。(二)、教学与智育: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教学这条途径来实践,但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3、教学的意义有哪些?
(1)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中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   

 

七章(二节) 教学过程
1、什么是教学过程?历史上关于教学过程的观点有哪些?
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2、历史上教学观点?

(1)孔子  “学”“思”“行”;(2)孟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子”;(3)赫尔巴特 “预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五段教学法;(4)杜威  “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教学法。
3、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定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1)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2)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1间接性和简捷性;2交往性与实践;3教育性与发展性;4引导性与指导性。
4、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就是掌握简接经验;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主。(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要求: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既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又要探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 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要求: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的关系,既要避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的偏向,又要避免脱离知识的传授而另搞一大套思想教育的偏向。);(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1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一教师主导着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二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
5、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七章(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什么是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2、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一)直观性原则: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二)启发性原则:基本要求:1调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三)巩固性原则: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四)循序渐进原则: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五)因材施教原则: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基本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什么是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含义: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5、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运用这些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讲授法(1注意启发诱导;2认真组织教学内容;3讲究语言艺术;4要组织学生听课)。(2)谈话法(1做好提问准备;2善于启发诱导;3做好归纳小结)。(3)讨论法(1充分准备;2对生启发引导;3结束做好小结)。(4)读书指导法(1明确目的、要求和思考题;2给生读书方法;3加强评价和辅导;4组织交流读书心得)。(5)演示法(1做好准备;2明确目的、要求与过程;3讲究演示方法;)。(6)参观法(1做参观前准备;2参观时及时具体指导;3参观后及时总结)。(7)练习法(1精心设计实践活动;2及时指导学生的练习;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秩序渐进逐步提高)。(8)实验法(1做好前准备;2做好实验组织和指导;3做好小结)。(9)实习法(1做好实习准备;2做好实习指导;3做好实习总结)。

 

七章(四节)教学的组织形式与基本环节
1、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较有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简述各自的优缺点?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制:优点: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2)班级授课制:优点:教学效率高,能同时教几十个学生,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3)分组教学制:优点:比班级授课制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缺点是不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4)道尔顿制:优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缺点是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较高;(5)特朗普制: 
2、教学基本组织形式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含义: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或掌握知识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表课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为全班学生集体上课。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不足:(1)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
3、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和辅助形式是什么?
特殊形式:复式教学。辅助形式: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备课: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求:(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2)写好三种计划:1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即教案。
(二)上课: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键要求:(1)目标准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组织有效;(5)体验积极。(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1)课外作业的形式;(2)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3)及时批改课外作业。(四)课外辅导:要求:(1)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的因材施教;(2)有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3)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使学生有问题可问;(4)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五)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
5、什么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含义: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类型:(1)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根据评价对象,可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3)根据评价所用的方法和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
6、什么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有哪些基本方法和方式?
含义:学习学业成绩评价是教学评价中的基本内容,它是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方式:考查和考试 

 

第八章:德育

八章(一节)德育概述

德育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含义:广义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德育特点:(1)社会性;(2)历史性。德育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

2、德育的构成?

(1)道德教育;(2)政治教育;(3)思想教育;(4)法制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

 

八章(二节)德育过程与德育原则
1、德育过程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概念:德育过程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也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构成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德育内容;(4)德育方法。
2、德育过程的规律?
(1)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2)是组织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的过程(3)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各级转化的过程。(4)是一个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3、德育原则概念?

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4、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导向性原则:(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二)疏导原则:(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三)尊重与严格要示相结合原则:(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以确保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五)因材施教原则:(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八章(三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德育的主要途径?

(1)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法;(2)情感陶冶法;(3)实际锻炼法;(4)榜样示范法;(5)评比竞赛法;(6)奖励与惩罚法。

八章(四节)德育模式

当代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有哪些?

(1)认知模式;(2)体谅模式;(3)社会模仿模式。

 

八章(五节) 我国中学德育改革

1、当前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中学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2)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4)知与行分离,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轻实践教育和道德行为的养成;(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2、我国中学德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1)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2)确立符合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丢弃内容;(4)积极改进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形式;(5)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6)因地制宜开展德育活动。

 

第九章 班级管理

九章(一节) 班级管理概述

1班级管理的含义、功能(作用)?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功能(作用):(1)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2)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组织者和灵魂;(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的、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九章(二节) 班级管理的过程和原则

1、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的一般步骤?

(1)明确教育目标的要求,认识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2)分析班级情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需求;(3)构思班级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4)就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交全体学生或班干部讨论,由学生参与制定计划,确定班级活动计划的思路;(5)将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写成文字,并予以公布。

2、班级管理的概念及其原则?

含义:是根据班级管理规律和实践经验制定的,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原则:(1)科学性原则;(2)民主性原则;(3)自觉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

 

九章(三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集体的特征与作用

特征:是由班主任带领学生有意识创建的并具有积极作用的集体。(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作用:(1)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各部分的基本要求?怎样培养和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一)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前进的导向和动力。是班主任及班级相关成员根据教育目的、学校工作计划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共同制定的班集体经过努力而实现的预期发展结果。基本要求:(1)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2)要把“明天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3)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商量来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4)班集体的奋斗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实际情况。(二)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主任及班集体核心;基本要求:(1)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2)班主任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三)形成良好班风;基本要求:(1)确立班风目标;(2)培养正确舆论;(3)强化行为训练;(4)加强榜样示范。(四)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基本要求:(1)认真讨论,科学合理;(2)严肃慎重,相对稳定;(3)反复学习,坚决执行;(4)教育为主,不断完善。(五)加强班级常规管理;基本要求:(1)健全班级规章制度;(2)建立组织体系;(3)坚持一贯。(六)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基本要求:(1)班主任要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特点;(2)认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3)加强教育和引导。(七)组织形式多样教育活动;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2)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3)注意形式的适龄化;(4)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3、主题班会的形式与组织?

(1)主题班会的主要形式: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2)主题班会的组织。一般包括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3)组织主题班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注意:主题不能过杂,要有的放矢;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4》、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5》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明确的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6》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十章教育科学研究

十章(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1、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1)是促进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2)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3)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证;(4)是繁荣教育科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

 

十章(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研究方案的设计过程?

(1)确定研究类型的方法;(2)选择研究对象;(3)分析研究变量;(4)形成研究方案。

 

十章(三节)

1、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4)个案法;(5)比较法。

2、几种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行动研究:(1)含义:教育行动研究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2)教育行动研究的类型:根据组织形式分为:1个体独立型行动研究、2小组协作型行动研究3组织合作型行动研究;(3)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2拟定研究计划;3实施行动研究;4进行总结评价);(4)教育行动。(二)教育质性研究。类型:(1)生态心理学;(2)教育叙事研究;(3)交流民族志;(4)人种学;(5)象征互动主义。(三)教育叙事研究:类型:(1)自我陈述式叙事;(2)他人记述式叙事。叙事研究实施:1观察并提出问题;2事件的记录与描述;3反思与分析;4总结与提升;5交流与评价。

3、一项优秀的教育研究,必须坚持以哪些原则?

(1)事件真实可信;(2)情境典型有意义,反思深刻独到;(3)叙述清晰,细节描写生动,心理刻画细腻,矛盾冲突突出;(4)主题鲜明;(5)对他人有思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十章(四节)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表述

1、研究成果的撰写?

(1)确定研究报告或论文的题目;(2)确定研究报告或论文的类型;(3)拟定写作提纲;(4)写作初稿;(5)修改定稿。

2、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

(1)标题与内容的一致性,既不能大题小做,也不能小题大做;(2)观点和材料和一致性;(3)正确处理借鉴吸收他人研究成果与自己独立思考的关系,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借鉴吸收,习题体现创新性;(4)语言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5)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1、教育概念 界说?

(1)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联系在一起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对教育的理解“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教育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才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
2、教育定义?

广义: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学校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包括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8、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历史发展(基本类型)?

(1)双轨制学制(19世纪欧洲);(2)单轨制学制(19末20初世纪美国);(3)分支制学制(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4)我国:1902年 “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第一个近代学制;1904年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 “壬戌学制”就是“六三三”学制。
9、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0、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4、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5、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1)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2)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3)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一)古代教育:(1)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2)古代学校教育(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 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和死记硬背。(二)现代教育:(1)现代学校教育(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3)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2)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特点):(1)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2)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6、简述学校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影响并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教育影响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愿望选择教育影响,并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的过程。

7、、学校教育制度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1、资产阶级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1)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2)普遍实施义务教育;(3)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12、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哪些内容



教育学的考查重点在哪些章节?

  教育学的章节可以分为宏观教育原理、中观教育系统、微观教育实践三大部分。其中宏观教育原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个体发展)多考查客观题,常出现细节识记型选择题或填空题;中观教育系统(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识记型、理解性题目都有涉及,还是以客观题为主,最多考查到简答题层面;微观教育实践(学生与教师、教学基本理论、德育基本原理、班级管理)更侧重于考查理解分析型题目,尤其是教学和德育两大部分。其中德育与教学的原则、方法,教学过程,个别教育等知识点是材料分析题的高频考点。在复习过程中,对核心的理论和观点深入理解,需具备联系实际以及较强的分析能力。




心理学的考查重点是什么?

  心理学内容相对较少,重点在心理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部分的个性心理特征等章节。心理学主要集中在客观题上考查,较少出现案例分析题。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重视细节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教育心理学的考查重点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是所有学科中难度相对最大的学科,涉及的章节内容也很多。其中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习心理等章节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教育心理学的考查题型较为广泛,主客观题都有所涉及,主观题一般以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出现。在复习过程中,除了识记重点知识理论之外,还要能举例子并联系实际,达到掌握应用的水平



教育政策法规考什么?

  教育政策法规包括两方面内容的考查,一方面是法理学基础知识,一方面是重要法律条款。法理学基础知识往往只在浙江、四川等地的考试中涉及到,大多数地区的教育政策法规以重要法律条款的识记、应用为主,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常考的教育政策法规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等。

教师职业道德考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是国家对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的要求,在近年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且常常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必须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考试重点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识记和理解。

考点1:教育与教育学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二十世纪后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和独立形态阶段,其中代表人物有: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学记》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 大教学论》 ,被看作是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是教育学开始形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的面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 正式诞生;美国杜威和他的《 民主主义与教育》 以" 儿童中心主义" 著称;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考点2: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为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 智、 体、 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实施的要求: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建立教育的"立交桥" ,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加快教育发展,通过发展缓解升学压力;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进行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 制度的改革,完善督导评估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加快社会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克服学历本位的用人方式;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考点3:教学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学活动。

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传授传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 教学的中心环节)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 中心环节)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即测验的效果可以从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等 进行评判: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测验的难度指测验试题的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考点4:教育制度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自"废科举,兴学校" ,开始了现代学制改革;"圭寅学制" 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是该学制未能实行;"癸卯学制" 主要承袭了日本学制,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圭戌学制"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 六三三学制" ,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 五三三制" 是在 1951 年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 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的国际化交流加强。

考点1: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考点2: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指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关键期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考点3: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社会、知识和学生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新课程背景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课程的实施步骤: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组织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考点4:教师与学生

教师的性质:我国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具体角色有:传道者、授业解 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教师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师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教师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师生关系、健康的人格。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提高自主反思意识;鼓励教师 进行教育研究;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教师中心论" 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凯洛夫;"儿童中心论" 认为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代表人物是卢梭和杜威。

现代师生观认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人格上是平等关系,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考点1:常用的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 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便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也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考点2: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 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3)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4)情境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人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2.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常用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具有班、课、时的特征。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考点3:教学评价

根据评价的功能可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实施的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评价。总结性评价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次数较少。

根据评价的标准可划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 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

根据评价的方法可划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是指对学生作出定量结论的评价。定性评价是指对学生作出描述性的评价。

考点4:德育

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

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 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和人生观教育。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的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原 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修养指导、品德评价法。

考点1:班级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 平行影响" 的教育思想。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培养要求: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考点2:教育研究的方法

历史研究法:以系统方式收集和整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史料,诠释理解史料及事件关系的方法。

个案研究法: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行动研究法: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

实验研究法: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和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考点3:认知过程

感觉的现象主要有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和联觉。感觉适应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指同一感 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后效指在刺激物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知觉系统会自动把各种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知觉的理解性: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并用词汇或 概念对其进行理解或归类,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的整体性:指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器官时,人们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和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 上都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转移是指把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流畅性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灵活性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独创性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考点4:个性心理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心理趋向或内部驱力。

动机斗争的类型:

双趋式斗争,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又叫双趋冲突。

双避式斗争,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又称双避冲突。

趋避式斗争,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 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考点1:社会心理

印象形成效应主要有社会刻板现象、晕轮效应、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和投射效应等。

社会刻板现象指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

晕轮效应指将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放大,忽视其他的优点或缺点的现象。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首因效应指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是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的、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此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

考点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1868 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 年,俄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 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该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从此确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994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四个方面。

考点3: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前运算阶段(2 -7 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思维特征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发展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思维推理,有了守恒的意识。

形式运算阶段(11岁-15 ) :形式运算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包含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简称S一B量表) 。

智商计算公式:IQ=智力年龄( MA) /实际年龄( CA) x100

考点4:学习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类的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汁划、有组织地取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学习的类型: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剌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知识、技能和学习规范的学习。

考点1: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的结构: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荣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1)爱国守法一一一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一一一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一一一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一一一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一一一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一一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积极参加实践,坚持知与行相结合;勇于自我反思,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考点2: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丽制定的关于教育工作的策略、方针和行动准则。

我国目前主要的教育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

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区别:制定的机关不同约束力不同;执行的机关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执行的方式不同;稳定的程度不同;公布的范围不同。

考点3: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的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新课程确立的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全面发展的教学观;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开放与生成 的教学观。

课程评价实现的五个转变:评价目的从甄别选拔转为育人为本;评价主体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互动化;评价客体从唯智育转为“六育”并举;评价时间由固定课程表转变为弹性约定,空间上由课堂教学转变为全方位学习;评价方法从量化评定到质性评定。

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

1.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问题的论著:《学记》

2.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论著:《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

3.世界上第一部详尽地论述教学法:《大教学论》

4.中国和西方最早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孔子、苏格拉底

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大量著作流传的人:柏拉图

6.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的教育家:培斯泰洛齐

7.第一位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人:赫尔巴特

8.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9.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凯洛夫《教育学》

10.首次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

11.首次实施的第一个学制:癸卯学制

12.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1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1951年《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14.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耶克斯利《终身教育》

15.首次将“课程”一词作为教育学的专门术语来用的:斯宾塞

16.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专著:博比特《课程》

17.课程评价模式首先是谁提出的:泰勒

18.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拉特克和夸美纽斯

19.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科学/现代/传统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慈爱的儿童之父:裴斯泰洛齐

世界幼教之父:福禄贝尔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

乡村幼教之父:陶行知

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

终身教育之父:保罗朗格朗

现代课程之父/课程评价之父:泰勒

心理学之父:冯特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之父:乌申斯基

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上课

教学——领会知识——理解教材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课程标准的中心:课程目标

课程资源——教材——教科书——课文

个性——性格——态度——情绪情感——需要

1.皮亚杰

1)认知发展阶段论


2)道德发展阶段论

他律道德阶段:不守恒不可逆;绝对的服从权威

自律道德阶段:自利性交换

3)建构主义发展观(图式、同化和顺应)

4)认知模式(对偶故事法)

2.巴甫洛夫

1)记忆痕迹衰退说

2)经典型条件作用理论

3)无条件(刺激、反应):先天的

条件(刺激、反应):后天的

4)条件刺激:

第一信号系统:物理性的

第二信号系统:以语言为中介的

5)规律:获得和消退;分化与泛化

3.斯金纳

1)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应答性行为:S-R——经典性条件研究的行为

操作性行为:R-S——操作性条件理论

→刺激是在行为之前还是之后

3)强化规律


4)负强化分为逃避和回避:

逃避:不良刺激出现; 回避:不良刺激未出现。

5)程序教学法

4.布鲁纳

1)结构主义、发现学习

2)课程改革运动

3)结构主义课程论

4)学习观:一实质(主动形成认知结构)、三过程(获得、转化、评价)

5)教学观:两理论(注重学科结构;发现学习)、四个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

以上就是关于教育理论知识的部分整理,希望可以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