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教师资格证中必考100知识点汇总|教师资格证重要知识点速记

2017-09-27 弘小编 弘正学苑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世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洲源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家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素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能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梭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0、有历史记裁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1、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的七艺。


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放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64、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两级。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65、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6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6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教师资格考核)1986年颁布


68、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69、经济的发展与下列哪些因素有依存关系:(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


70、(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7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72、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7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


74、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


75、儿重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


7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7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78、实践活动在儿童身心发展中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79、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80、广文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81、作为人们在现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


82、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


83、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


84、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値)(个人价值)


85、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86、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尔干)(孔德)(凯乐斯仄德纳)等人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87、(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38、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


89、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90、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91、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和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22-14,15)青年期(14,15-17,18)


92、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3、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94、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95、任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96、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97、寅卯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98、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癸卯学制)


99、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


100、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点速记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景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知识系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2.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

3.积极情感和高尚人格是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成为反思性教师。

3.强化创新精神

4.重视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5.教师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

1.加强教师教育

(1)建立一体化和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体系

(2)改革教师教育课程

2.制定法律法规

(1)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2)2000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3.提供经济保障

政府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是教师专业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1.善于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勤于反思,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

4.勇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5.协同合作,培养交往和合作能力

6.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的职业责任:

1.传统职业责任包括(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父母与朋友)

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职业职责包括(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

2.主体性和示范性

3.广延性和连续性

4.间接性和长期性

5.系统性


教师的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

3.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身心素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职业的价值: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4.教师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促进者


终身学习的内容和特点:

1.终身教育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又有非正规教育

2.终身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终身性。另外,它还具有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终身学习的途径:

参加培训、阅读与资料积累、网络学习、参加学术团体和学术活动、教育考察与观摩等。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考前必背知识点

科目一 综合素质(中小学幼儿园)

考点1: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

考点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而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3: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考点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二十字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考点5:学生的权利

公民的人身权可以分为两种,即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主要包括姓名权、名誉权、生命权、身体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和肖像权等,人身自由权还包括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不受侵犯。身份权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中人身权利、监护权和亲属身份权等。

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贯彻和落实:(一)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二)受教育平等权;(三)义务教育保障权。

考点6: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考点7:幼儿教育中的师幼关系

一、师幼关系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一)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关爱

(二)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

(三)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幼儿之间建立同伴关系

(四)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二、建构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

(一)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

(二)科学定位教师的角色

(三)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四)提高教师素养,实现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


科目二 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

考点1: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精神分析学说

该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2.性欲阶段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及生殖期等。他认为儿童将来的发展是正常或变态,5岁前有决定意义。

埃里克森认为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要想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人就必须要先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危机。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婴儿必须学习相信别人。

(2)自主对羞愧(1~3岁),儿童必须学习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等。

(3)主动对内疚(3~6岁),儿童企图向别人表明自己已经长大,并开始尝试作一些自己的能力尚无法应付的事。

(二)行为主义学说

1.华生的观点

2.斯金纳的观点

(1)强化:认为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2)消退:消退就是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3)惩罚: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三)成熟势力说

“成熟势力说”是格赛尔的观点。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二:成熟与学习。格赛尔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设计并进行了著名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四)认知发展学说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考点2: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一)幼儿初期(3~4岁)

1.具备初步的生活自理;2.认识依靠行动;3.情绪作用大;4.爱模仿。

(二)幼儿中期(4~5岁)

 1.活泼好动;2.具体形象思维开始;3.开始接受任务;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三)幼儿晚期(5~6岁)

1.好问好学;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4.个性初具雏形。

考点3:幼儿认知发展

一、幼儿知觉发展

幼儿形状知觉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是:3岁仅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6岁能较轻松地辨别上下、前后14个方位的水平。

二、幼儿记忆的发展

(1)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注意逐渐发展;(2)以机械识记为主导,意义识记逐步发展;(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恢复现象;(5)回忆的发展。

三、幼儿想象的发展

(1)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2)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想象的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完整发展;(4)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四、幼儿思维的发展

1.直觉行动思维:幼儿前期(1~2岁),典型方式是“尝试错误”,依靠具体动作展开;2.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思维)(3~6、7岁),依靠表象展开;3.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仅仅开始萌芽,依靠语言进行。

考点4: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式方法

1.入园之前的家访工作;2.上午入园,下午离园;3.各类活动;4.家园之窗;5.家长委员会;6.家园联系手册;7.家长学校。

考点5:幼小衔接

二、幼小衔接的工作内容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2.培养独立性;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3.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考点6:幼儿园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总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科目二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考点1:班主任工作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2)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3)建立严明的班级纪律;(4)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5)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四、班级日常管理

五、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六、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考点2:课程的类型

按照课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从某一学科领域选择知识,并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加以组织的课程形态,分科课程的种类与科学知识分化情况密切相关。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小学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考点3: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考点4:教育学相关思想

《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教学相长、预时孙(xùn)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课内外结合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泛智教育、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

卢梭——绅士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原则、传统“三中心”

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五育并举”“以美育代宗教”

考点5:记忆与遗忘

一、记忆的分类

记忆的分类

时 间

编码方式

瞬时记忆

2秒以内

图像记忆和声象记忆

短时记忆

1分钟之内(7±2组块)

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长时记忆

永久性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二、遗忘的规律

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考点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直接强化: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直接强化的作用并不是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替代性强化:观察着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