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模拟卷最后一份!中学科目

2017-11-02 弘小编 弘正学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6766xmjl&width=500&height=375&auto=0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67iwenx4&width=500&height=375&auto=0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北京某中学利用现代科技开放了“课程餐厅”,让学生自由“点菜”、学校“配餐”,学生可以依据自身需要制定个性化课表。该举措的推出,重新点燃了同学们的学习热忱,其中“科技小研究”“文化小发现”成为了“餐桌”上的必点和推荐。这所学校的举措体现的教育观是(    )。

A.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   

B.全面发展和应试教育

C.个性发展和道德教育   

D.道德教育和应试教育

2.陈老师在教立体几何时,总是要求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哪怕很幼稚,但只要与别人的想法不一样,就给予表扬。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B.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

C.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D.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郑老师和杨老师虽是同一所学校的老师,但二人的教学风格和为人处世却截然不同。郑老师坚信“春风化雨”的理念,坚持用自己的关爱去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而杨老师则信奉“雷厉风行”的处事模式,总是用权威和规矩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这反应两位教师间(    )。

A.职业理念的差异   

B.教学能力的差异

C.教育理念的差异   

D.管理能力的差异  

4.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    )。

A.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B.主体意识和操作能力

C.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D.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  

5、蔡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美术老师,教学成果突出。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蔡老师向当地教育局和学校申请参加某艺术院校的进修并获批准。经过一年多的进修,蔡老师收获颇丰。进修结束后回到学校,蔡老师发现进修期间的工资被扣了一半,并被校领导告知:进修期间,未在学校正常工作者,一律扣发一半工资。这种行为侵害了蔡老师依法享有的(    )。

A.教育教学权   

B.科学研究权

C.管理学生权   

D.培训进修权

6.根据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中小学校长实行(    )。

A.年限制   

B.约定制   

C.终身制   

D.聘任制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    )。

A.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

B.生存技能、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C.生存技能、学习能力、操作能力

D.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8. 鲍老师担任班主任的高-(7)班有一个明文规定的“价格表”,学生“迟到”“扰乱课堂秩序”“未及时完成作业”等行为将会被罚款5到50元不等,情节严重还会“加码”。开学没多久,不少同学都接到了大大小小几张“罚单”。关于鲍老师的行为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管理手段新颖,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B.无可厚非,学生难管,必须采取特殊手段

C.是不恰当的管理方式,应该改用其他方法

D.严格履行管理职责,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  

9. 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师法》(第37条)规定“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情形的是(    )。

A.肆意体罚学生且屡教不改

B.谩骂学生,侮辱学生人格

C.课上敷衍了事,课外有偿家教

D.教学缺乏新意,学生成绩落后  

10. 为严防学生的早恋问题,班主任毛老师经常将学生的私人信件“扣押”下来,并私自拆开查看,经检查无误后才将信件返还学生。而对那些被鉴定为“不当”信件的学生,毛老师常以此作为证据“批斗”他们。毛老师的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名誉权   

B。肖像权   

C.生命权   

D.隐私权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12. 某中学的沈老师因参加省级研讨会被学校扣除一个月工资,沈老师对此要进行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做出处理的时限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的(    )。

A.15日内   

B.20日内   

C.25日内   

D.30日内  

13. 刘老师家庭负担重,老人要看病,孩子要读书,于是用假名在培训机构上课,挣钱补贴生活。这种行为(    )。

A.不可以,可能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B.不可以,刘老师的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

C.可以,培训机构可以在业余时间聘任刘老师上课

D.可以,刘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里做任何事  

14. 在教学技能大比武前夕,李老师得到了一套很好的复习资料,但拒绝与其他教师分享。李老师的做法表明她不能(    )。

A.诚恳待人   

B.团结协作   

C.尊重同事   

D.平等待人  

15. 齐老师上课时喜欢全程用多媒体,他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过学生却认为他的效果虽然很好,但是用多媒体教学速度太快了,跟不上。如果你是齐老师,你会(    )。

A.听取学生意见,适度放慢教学速度

B.听取学生意见,以学习最差的学生能听懂为宜

C.听取学生意见,以学习最好的学生能够充分应用为宜

D.批评学生不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最好的,效率最高的

16、王老师是某重点中学的一名数学教师,教学成果突出。他任课班级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们都说:“王哥让我们爱上数学,更让我们明白人生的追求和真谛。”据此判断,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中的(    )。

A.爱国守法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关爱学生

17. 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堂吉诃德》——塞万提斯

B.《套中人》——果戈理

C.《浮土德》——歌德

D.《警察与赞美诗》——契诃夫  

18. “青莲居士”“六一居士”和“易安居士”分别指的是(    )。

A.李白、杜甫、辛弃疾   

B.白居易、杜牧、温庭筠

C.李白、欧阳修、李清照   

D.苏轼、杜牧、晏殊   

19. 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    )。

A.西门子   

B.法拉第   

C.爱迪生   

D.麦克斯韦

20. 世界上被誉为“风车之国”的国家是(    )。

A.法国   

B.阿根廷   

C.芬兰   

D.荷兰  

2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幅壮丽的景象是在(    )。

A.华山   

B.庐山   

C.泰山   

D.衡山  

22. 《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的作者是明代的(    )。

A.沈括   

B.贾思勰   

C.徐光启   

D.宋应星  

23. 下列日常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机器使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

B.在加油站不能用手机,因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

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作停车信号是因为红色波长最长

D.家中遇煤气泄露应立即使用电话报警

24. 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一大贡献,即提出(    )。

A.阿基米德定律   

B.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C.万有引力定律   

D.杠杆原理

25. 《汉谟拉比法典》出自(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罗马   

D.古印度

26. 下列关于Word文档打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每次打印操作必须打印整个文档内容

B.对于一个多页文档,每次打印操作只能按页码起码序进行

C.打印操作只能打印文档内容。不能打印文档属性信息

D.打印操作的最小单位是页,不是段落

27.在浏览Web页面时,发现了需要经常使用的Web页面,最好的方法是(  )。

A.将该Web页面的地址加入到“收藏夹”

B.将该Web页面的地址加入到“地址簿”

C.将该Web页面的地址加入到“notepad”

D.将该Web页面的地址加入到“历史记录”

28. 实验中学、二中、三中、四中、八中、十一中六所中学参加篮球联赛,赛前三位裁判员根据各校综合实力预测比赛结果。一号裁判:冠军不是实验中学,就是二中;二号裁判:冠军是三中或四中;三号裁判:四中、八中、十一中绝不可能是冠军。赛后发现他们三个人的猜测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那么冠军是(    )。

A.实验中学   

B.二中   

C.三中   

D.四中

29. 根据数字排列找规律:1、3、7、15、31、63、(  )。

A.127   

B.129

C.131   

D.133

二、材料分析题

  30.材料: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直打瞌睡,教师发现后并未板着面孔去训斥,而是给大家讲故事。他说,英国著名前首相丘吉尔,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就寝,并说:“我的确有一半是在汽车上睡的。”教师说:“我看,有的同学的确有一半是在课堂上睡的。”又说:“丘吉尔被人称为一只勇猛的狮子。我看现在在课堂上睡觉的同学,今后也可能成为一只勇猛的狮子。”这位教师幽默的语言使得大家包括那位打瞌睡的学生都笑了起来,开始认真听课,教学在轻松的气氛下继续进行下去。

问题:请从教育观的相关角 38 39521 38 15288 0 0 3432 0 0:00:11 0:00:04 0:00:07 3432度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31.材料

韩老师在讲解《枫桥夜泊》时把“姑苏城外寒山寺”释为“苏州城外寒山上的寺庙”,这时有一学生举手问道:“我曾到过寒山寺,可那里并没有山。据说徐州那儿倒有座寒山。”老师没想到会有这个问题,正在疑惑之际,又有一个学生接着问:“唐朝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寒山’又指何处?”这时,韩老师镇定地说:“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同学们回答:“想。”接着,韩老师说:“王兵(班长),你组织几个人去弄清第一个问题。张扬(语文课代表),你负责去弄清第二个问题。明天早上语文课来告诉大家。”后来韩老师与同学们弄清楚了几个问题:①寒山寺确实不是指寒山上的寺,其原名是妙利普明塔院。唐贞观时,有个叫寒山的和尚住持该院而得名寒山寺。②地理确有寒山其地,在徐州东南。③“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寒山,应指深秋季节中的山,乃泛指。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韩老师的教育行为。

 32.材料:

枕边的夜莺

迟子建

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作泥了。

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选自迟子建《枕边的夜莺》)

问题:(1)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你对“枕边的夜莺”的理解。

(2)在作者看来,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其原因是什么?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痛苦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A

5、D

6、D

7、D

8、C

9、D

10、D

11、D【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三条

12、D

13、B

14、B

15、A

16、C

17、D【解析】《警察与赞美诗》的作者是欧亨利

18、C

19、B

20、D

21、B

22、D

23、D

24、D

25、B

26、D【解析】Word文档打印可以是整个文档,也可以是其中一页或几页,但不能是段落,文档属性信息也可以打印。故选D。

27.A【解析】可将常用的Web页面放人收藏夹,以方便下次使用。故选A。

28、D

29、A【解析】前项*2+1=后项

二、材料分析题

30、该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第一,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学生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特征,要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材料中的老师时时关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当发现有学生瞌睡,立即开始相应的教育,充分说明他注意到了每一个学生。

第二,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是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材料中的老师不仅教授学生们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表现的培养,体现了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教育。

第三,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要求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存疑、求疑。材料中的老师发现同学上课瞌睡之后,没有采取河池的手段,而是用故事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启发诱导,让大家把注意力重新放到课堂上来,教学氛围也变得轻松活泼起来,体现了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31、韩老师的行为充分践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值得学习。

1)石老师充分践行了关爱学生。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材料中的韩老师面对学生们的疑问的时候,能够进行正确引导,并且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正确答案,这些都是关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2)石老师充分践行了爱岗敬业。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材料中,当韩老师发现和了解学生们的疑问之后,没有推脱字的责任,而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对学生们加以引导,最终师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这就是爱岗敬业的最好体现。

3)石老师充分践行了教书育人。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的韩老师,不仅教学生们间接知识,而且还让同学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教书育人。

32、(1)文中“枕边的夜莺”指的是作者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2)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

三、作文题

参考范文

树立正确学生观,因材施教促发展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他们的行为对于培养学生成才至关重要。即使我们不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杰出人物,但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孩子们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

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个体,教育中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每个学生也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并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诚如材料中卡耐基的继母。当所有人都选择放弃这个可爱孩子的时候,当他的父亲都对他失去信心的时候,是她的继母用发展的眼光来挖掘他的优点并且进行正确的引导,最终才有了他的成功。教师最大的成功并不在于我们自身价值的实现,而是我们对于孩子们的关爱。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很遗憾地发现,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试图通过讽刺、挖苦甚至体罚的方式,让学生立刻就改掉缺点,顽石马上变美玉。西安市某实验小学为学习、思想品德表现差的学生发放绿领巾,引发舆论批评。对于成年人来说,讽刺和处罚有时候的确会起到令人觉醒、催人上进的作用。但这种方法,不能用来督促心智并不成熟的孩子。讽刺挖苦可能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让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心理。现实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给孩子们贴上这些标签,让他们停止发展的脚步。

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而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精英。正如清朝顾嗣协所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无多苛求。”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我们能发现、发挥或发展学生的长处,那他就可能扬长避短、成为有用的人;如果我们过分挑剔、指责或攻击他的短处,那他就可能自暴自弃、成为一无是处的人。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标准全面、人人成才、特色成才的理念,化泥土成砖瓦、锻矿石成钢材、变树木成栋梁,皆为有用之材。

作为一位未来的中学教师,我要做到因材施教。采用新奇引趣法、活动启示法、动手操作法、质疑探究法等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要调动学生学习可能性中的易变因素,提高学生的具体准备水平;要将教学要求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使学生的可能性水平与教学要求在两者都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相适应,成为动态的协调过程和递进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有所成、学有所得。

只要教师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待学生、用平等的心态尊重学生、用宽容的心胸对待学生、用真切的感情欣赏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就一定能在学生的心底激发出前进的动力。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一、选择题

1、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的作者是(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昆体良

D.亚里士多德

2、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A.多因素论的观点

B.综合论的观点

C.外铄轮的观点

D.内发论的观点

3、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4、由于我考试作弊的原因,老师再也不会喜欢我。这句话表达的非理性观念是(  )

A.概括化

B.绝对化

C.糟糕至极

D.以上都不是

5、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18世纪的自然主义教育家(  ),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要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杜威

B.斯宾塞

C.卢梭

D.赫尔巴特

6、“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看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历史功能

7、循序渐进原则的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之间,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

A.神学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无目的论

9、一般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认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性评价被称为(  )

A.事后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0、教育者运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教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

B.督导自我教育

C.陶冶教育

D.榜样示范

11、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维护社会的传统和秩序,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观念,该个体的道德发展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遵从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阶段

12、班主任的根本职责是(  )

A.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C.组织和指导开展各类班级活动

D.协调和整合校内各种教育力量

13、“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反映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

A.近因效应

B.社会刻板效应

C.首因效应

D.晕轮效应

14、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称为(  )

A.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感觉性

D.绝对感觉阈限

15、下列哪一种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特点?(  )

A.心境

B.表情

C.应激

D.激情

16、在什么性质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

A.中等难度的活动

B.难度较大的活动

C.简单容易的活动

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

17、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这个时期称为()

A.特征期

B.形成期

C.发展期

D.关键期

18、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  )

A.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

B.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C.思维发展趋于成熟

D.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

19、看到墙砖变得潮湿,就推知将要下雨,这种心理活动是(  )

A.思维

B.知觉

C.想象

D.感觉

20、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质量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针

21、课程实施的现代化,就教学组织形式而言应力求(  )

A.多样化

B.单一化

C.稳定化

D.以上都不是

二、辨析题

22、教育对社会文化具有选择功能。

23、教学必须从直观开始。

24、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正比例关系。

25、品德就是道德。

三、简答题

26、简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27、简述学科课程标准的构成。

28、简述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

29、简述运用个人修养(自我修养)法的要求。

四、材料分析

30、三个学生正在焦急地等待老师分发已经批改的作文试卷……

小杨问小林:“你考得怎样?”

“糟透了!”小林显得有气无力。“我最不擅长写作文了,尤其是老师想要的那种。”

“我的作文也没有写好!”小杨说,“我知道我写的不好,因为我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我早就知道成绩不会好到哪里去”

“不可思议啊!”小张叫喊着。“我根本不懂怎么写作文,老师居然给了A,估计她就没有仔细看啊!”

下课铃响了,小张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而小杨还在自己的座位上仔细查看自己的作文和老师的评语。

  问题:

  (1)试用归因理论分析上述三个同学的表现。

(2)请就如何提高小张的动机水平提出建议。

31.材料:

高二某班,某女生在上课时受到了一男生写来的表示爱慕之情的字条,该女同学将字条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觉得班上同学恋爱之风有蔓延的趋势,决定要狠刹此风,杀一儆百,于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读了这份情书,其结果是该男生不得不休学在家。

问题:试以你所学的德育规律和德育原则的知识对本案例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C

5、C

6、A

7、A

8、B

9、C

10、D

11、B

12、A

13、D

14、D

15、A

16、C

17、B

18、A

19、A

20、A

21、A

二、辨析题

22、【答案要点】正确。教育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但是不是单一的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对文化中精华的部分给予保留,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部分予以剔除,这就是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23、【答案要点】错误。直观是学生们最易于接受知识的教学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从直挂开始,教学的导入可以采取除直观之外的多种方式。尤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相应知识基础的情况下,直观并不是必须的开始。

24、【答案要点】错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是反比例的关系。感受性是个体感受刺激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大小由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强。

25、【答案要点】错误。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三、简答

26、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包括: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认知发展

3)最近发展区

27、1)说明部分(前言)

2)文本部分(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

3)其他(术语说明、附录等)

28、1)认识的简捷性

2)认识的间接性

3)认识的交往性

4)认识的引导性

5)认识的教育性

29、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四、材料分析

30、【答案要点】1)小林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小杨将失败归因为努力不足;小张将失败归因为运气;2)引导小张归因为努力(内部,可控,不稳定的因素)

31、【答案要点】1)案例中教师的行为违背了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过程这一规律;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学生相结合的德育规律。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根据社会要求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两者矛盾运动之后内化的过程。没有学生内部的思想矛盾,也不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品德。

在材料中,教师有必要通过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来进行德育,让这位男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从而产生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与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第三,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在材料中,教师当着全班的面儿宣布情书,是对学生的不尊重;违背了这一原则。教师应当用适当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对其今后的行为进行监督,以确保相同的错误不再发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