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下小学教师资格证终极答案!卷面得90就备战面试

2018-04-23 弘小编 弘正学苑

弘正学苑汇总的考点集结号在本次考试试卷中出现原题、考点范围命中率95%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6766xmjl&width=500&height=375&auto=0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67iwenx4&width=500&height=375&auto=0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小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某小学几名学生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调查”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当研究小组到报社采访时,门卫说他们是“瞎捣乱”,将其拒之门外。作为指导老师应()
A.分析原因,修改计划
B.指责门卫素质差
C.安慰学生,劝其放弃
D.埋怨学生能力差

答案:A

进行采访受阻,应分析受阻原因是什么,根据原因找到对策改变原有计划。所以,正确答案是A。

2.张老师在用天平秤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第一次秤100克,第二次秤8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原因
B.告诉学生不必在意
C.向学生解释这是天平的误差
D.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答案:A

天平前后两次称量结果差距太大,不可能是误差的原因,因此应鼓励学生寻找产生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正确答案为A。

3.小峰经常迟到、旷课,多门功课“挂红灯”。不过,他百米赛跑速度很快,连续两年获得校百米赛冠军。对此,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A.获得信任,寻找恰当教育时机
B.认真分析,了解问题形成的原因
C.因势利导,帮助小峰树立学习的信心
D.扬长避短,告诉小峰不必在意文化成绩

答案:D

我们应当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根据小峰的特点,可以长善救失,树立其学习的信心。答案为D。

4.青年教师小王刚入职就加入冯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这表明王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
A.同伴互助   B.自我反思   C.自我研修   D.脱产进修

答案:C

解析:小王参加教师工作时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最终使自己适应了教师岗位,这说明了小王的自我研修行为。答案为C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下列实施这一战略性任务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B.建立城乡二元结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
C.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措施
D.均衡配置老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

答案:B

解析: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包括: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故本题答案选B。

6.钱某闯入某乡中心校寻衅滋事,破坏了一间教室的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于钱某()
A.应由乡人民政府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应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C.应由该中心校给予教育行政处罚
D.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拘留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本题答案选B。

7.教师杨某对学校做出的处理决定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被申诉人应为()
A.校长   B.教育行政部门   C.学校   D.教职工代表大会

答案:C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被申诉人应为学校,故本题答案选C。

8.教师徐某经常上课迟到、早退,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损失。学校可依法给予徐某()
A.民事制裁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   D.刑事处罚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明确指出,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答案为C。

9.某农村小学使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的机关是()
A.乡镇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三)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四)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故本题答案选B。

10.11岁的小学生琳琳因信件被妈妈陈某私自拆阅感到不悦,可妈妈说这样做是关心她。陈某的做法()
A.合法。父母拥有监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
B.合法。父母具有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
C.不合法。父母不得擅自拆阅孩子的信件
D.不合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拆阅未成年人信件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故本题答案选D。

11.小学生秦某欺凌同学,学校希望家长配合对秦某的法制教育。他的父母认为法制教育是学校的事,对此不予理会。该家长的做法是()
A.正确。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
B.正确。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C.不正确。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法制义务教育
D.不正确。父母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故本题答案选D。

12.某公立小学塑胶跑道不达标,导致一些学生身体不适。应该对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教育行政部门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故本题答案选D。

13.小华屡次抄袭作业,袁老师训斥道:“我教了十几年的书,就没见过你这油盐不进、屡教不改的学生!”下列对袁老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缺乏教育艺术   B.缺乏教育耐心   C.缺乏教育智慧   D.缺乏教育目标

答案:D

解析:袁老师采用直接粗暴的教育方式,没有讲究教育艺术,也没有体现教育智慧和教育耐心,他的教育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不想让学生抄作业。答案为D。

14.三(2)班班规有一条“不讲普通话唱歌一首”。一天,班主任刘老师在讲课时无意中讲了一句方言,于是她在下课后给同学们唱了一首歌,下列对刘老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维护教师权威   B.注意师生平等   C.严格自律   D.以身作则

答案:A

解析: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严格自律、以身作则以及注重师生平等。答案为A。

15.小茹说话有些口吃,常有同学取笑她。班主任付老师除教育学生要尊重小茹外,还指导小茹朗读,鼓励她坚持练习。后来,小茹还在朗读比赛中获奖,人也渐渐开朗了。这表明付老师具有()

A.维护课堂秩序的能力
B.严格要求学生的意识
C.尊重关爱学生的情怀
D.严以律己的从教意识

答案:C

解析:付老师教育其他学生尊重小茹,而且帮助小茹改正口吃,这体现了对小茹的尊重和关爱。答案为C。

16.对下图中教师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A.注重教育公平   B.注重有教无类   C.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D.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D

解析:漫画中的老师的意图是把每一位学生都“修剪”成同样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答案为D。

17.面对突发灾难,逃生方法正确与否与逃生成功率密切相关,应对不当,往往付出生命代价。在高层楼里遇到火灾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湿毛巾封死门缝等待救援
B.快速进入电梯下行逃生
C.弯腰低头顺楼梯往下奔跑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呼吸

答案:B

解析:在遇到火灾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进行呼吸,防止烟雾窒息。能够逃离时,应该弯腰低头靠墙通过楼梯向外逃生。如果不能及时逃离,应该用湿毛巾封死门缝、空调风口等会导致烟雾进入的通道,等待救援。火灾易导致电路故障,所以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所以,正确答案是B。

18.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计算机专家王选主持研制的一项技术发明,为中文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取代了铅字印刷技术。该项技术发明是()A.新型汉字输入法   B.汉字激光编排系统   C.新型中文打字机   D.中文报纸编排系统

答案:B

解析:王选,著名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被公认为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所以,正确答案是B。

19.声音的存储和播放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许多领域,成为宣传报道、科技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下列人物中,最早制造商用留声机的是()
A.贝尔   B.瑞利   C.爱迪生   D.浦耳生

答案:C

解析:留声机,是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77年发明,被称为爱迪生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所以,正确答案是C。

20.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下列选项中,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A.寒武纪   B.泥盆纪   C.侏罗纪   D.第四纪

答案:C

解析: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在三叠纪出现并开始发展的恐龙已迅速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所以,正确答案是C。

21.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他积极探索天体的起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自然形成的理论,这一理论是()A.“星云”假说   B.“大爆炸”学说   C.“河外星系”假说   D.”银河系中心”学说

答案:A

解析:康德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和哲学。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所以,正确答案是A。

22.瑞典女作家拉格勒夫创作的一部长篇童话,通过一个调皮的男孩变成一个小精灵的故事,把地理、历史和文化熔于一炉,富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作者也因此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是()
A.《格列佛游记》   B.《骑鹅旅行记》   C.《丁丁历险记》   D.《木偶奇遇记》

答案:B

解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丁丁历险记》是比利时画家埃尔热的著名系列漫画作品。《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所以,正确答案是B。

23.先秦诸子的著作,经常采用寓言来阐明道理。下列寓言故事,出自《庄子》的是()
A.庖丁解牛   B.愚公移山   C.自相矛盾   D.揠苗助长

答案:A

解析:庖丁解牛出自《庄子》。《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所以,正确答案是A。

24.簧乐器是用片状震动体发音而成的乐器,发音的簧可以由苇、术、竹、金属等做成。下列乐器中,不属于簧乐器的是()
A.风琴   B.口琴   C.唢呐   D.小号

答案:D

解析:簧乐器里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发声薄片,一般通过让薄片振动发声。小号里面没有簧片,是通过把嘴唇贴近号嘴,震动嘴唇并带动管身内之空气震动而发声。所以,正确答案是D。

25.“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是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特别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评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希腊雕塑的是()

答案:D

解析:《拉奥孔》是古希腊雕塑家阿格桑德罗斯等创作于约公元前1世纪。《掷铁饼者》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思想者》是19世纪法国雕塑家罗丹作品。所以,正确答案是D。

26.计算机病毒能利用系统信息资源惊醒繁殖并生存,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表述,正确的是()

A.编制出错的编码集合
B.无法运行的游戏软件
C.人为编辑的恶意编码
D.被破坏的计算机硬件

答案:C

解析: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所以,正确答案是C。

27.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单击“粘贴”按钮,产生的操作结果是()
A.将文档中被选内容移动到当前插入点
B.将文档中被选择的内容复制到剪贴板
C.将剪贴板的内容移动到当前插入点处
D.将剪贴板的内容复制到当前插入点处

答案:D

解析:WORD文档中的“粘贴”按钮,一般是是配合“复制”按钮和“剪切”按钮使用,是将复制或剪切到剪贴板中的内容复制到文档中的当前可插入点,也就是光标所在处。所以,正确答案是D。

28.将选项中的图形填入下面空格中,最符合各自中另外三个图形的一致性规律的是()

答案: C

解析:本题属于图形推理,主要考查公共边的数量。题干中的三个已知图示都分别是由两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组成,并且两个图形共用一边。A选项中两个图形没有共用一边,故排除。B选项中两个图形形状不同,并且没有共用一边,故排除。D选项中共用了两边,故排除。只有C选项符合条件。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29.下列选项的表述的内容,包含在“只有经历过无数失败才懂得成功的艰辛”中的是()
A.没有经历过无数失败,就无法懂得成功的艰辛
B.如果经历了无数的失败,就可以懂得成功的艰辛
C.不懂成功的艰辛,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无数失败
D.即使没经历过无数失败,也可以懂得成功的艰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主要考查条件关系。从题干“只有……,才……”后推前,也就是“懂得成功的艰辛 推出 经历无数失败”,“经历无数失败”为必要条件。A选项“没有……,就无法……”后推前,翻译为“经历无数失败 推出 懂得成功的艰辛”,与题干意思完全相同。B选项翻译为“经历无数失败 推出 懂得成功的艰辛”,“经历无数失败”为充分条件,故排除。C选项翻译为“经历无数失败 推出 懂得成功的艰辛”,“经历无数失败”为充分条件,故排除。D选项翻译为“ 懂得成功的艰辛 但是 没经历无数失败”,是题干的矛盾命题,故排除。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 分,共42分)
30.材料:新转来的小强是有名的调皮生,同年级别的班主任都不愿意接收他,而张老师二话没说就同意他转到自己的班里。开学时,张老师在班会上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说道:“有一位活泼热情的新成员小强,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随后,张老师又到小强家进行了家访。一开始,小强有所改变,上课捣乱的情况几乎看不到了,特别是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表现尤为突出: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又有其他科任老师说小强上课捣乱。张老师把小强叫到办公室,结合刚学习的内容,对他说:“小强,老师发现你的数学很棒哦,我这里有几道数学题,想试试吗?”“3乘0等于几”“0”小强回答得干脆利落。“10乘50再乘0?”“0”小强的回答一次比一次小声,“老师,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时,张老师说:“你刚才做的题目里,有些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更大的数,可因为0的存在,他们最终的结果都是0,你愿意做这个0吗?”“老师,我不想当这个0!”小强急促地说,一改刚开始的无所谓态度。“每个同学都应该为班级争光添彩,做一个有益的‘数’,你说对吗?”小强点点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张老师特别注意观察小强,还根据小强优势,让其担任了数学课代表。同时,他还常常向其他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大家都反应从小强的课堂表现中,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张老师成功地教育了小强,体现了以下的学生观

(1)张老师能够看到学生的潜能,对小强抱有期望。当别的老师不愿意接收小强时,张老师却接收了,并且经过自己耐心地教育,改变了小强调调皮的性格,这说明张老师看到了小强的潜能,并且能够将其发挥出来。

(2)张老师能够对小强进行人文关怀,小强刚进入到自己班级的时候,张老师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小强再次调皮的时候,张老师并没有严厉批评,而是耐心教育,这都体现了张老师对学生的尊重。

(3)张老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能够包容学生的错误。对于小强的调皮,张老师能够认识到这只是学生还不成熟的表现,能够包容小强。

(4)能够看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张老师对小强进行了家访,并且针对小强的调皮的特点进行了耐心地教育,安排了数学课代表的任务,这都体现了张老师根据小强的特点进行了因材施教。

总之,材料中,张老师通过方法的引导和自信心的确立,激发起小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小强的数学成绩,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进步,体现了张老师把小强同学看作是学习主体的理念。因此,作为教师,在面对像小强这样的后进生时,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1.材料:运动会结束后,小华在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这一次学校秋季运动会非比寻常,因为有一个特殊的项目,那就是班级韵律操比赛。我们班余老师是一个比较要强的老师,听同学们讲,每次比赛,她都要力争好成绩,大家熟练的班级韵律操对我这个刚转来的新手来说,可是难上加难。有班干部向余老师建议,不让我参加比赛。我本想老师会同意,反正学校并没有要求必须全班参加,再说我刚刚转来。但是余老师没有同意,在班上说:“咱们班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班上的一个同学都不能少!”我感觉到余老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
眼见比赛日渐临近,我很是着急,看得出与我们一同训练的余老师也很着急。余老师找到我,一边鼓励我一定能行,一边亲自手把手教我韵律操的每一个动作。余老师腰不好,我看到余老师每次讲解示范动作弯腰时,总是咬着牙,我更是认真操练。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在较短时间内学会了班级韵律操。
比赛终于来了,临赛前余老师走过来,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不要太看重比赛成绩,只要将我们平时训练的水平展现出来就可以!”说完还朝我点头微笑。我知道余老师为什么朝我点头微笑,那是在鼓励我,相信我能行。
随着音乐声响起,我按照余老师平时教我的韵律操动作,一丝不苟地做着,同学们也是异常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努力下,咱们班终于夺得冠军。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余老师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教师职业道德要要求教师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及终身学习。材料中余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以下几点:

(1)关爱学生。小华是转校生,学习韵律操对他来说很难。但余老师没有因为怕小华影响成绩就不让小华参加比赛,而是鼓励他、手把手地教授韵律操动作,这些充分体现了余老师关爱学生的精神。

(2)为人师表。余老师虽然腰椎不好,但是为了让小华能够正确的做动作,仍然手把手、咬牙示范动作,这种认真的态度感染了小华,他才会在比赛的时候一丝不苟,别的同学也认认真真,这都是余老师为人师表精神的体现。

(3)爱岗敬业。余老师对待工作认认真真,所以都努力争取好的成绩。对待学生,不愿意仅仅为了争取好成绩而落下学生,鼓励学生注意班集体,这些都是余老师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

(4)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老师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余老师面对特殊的情况亲自示范不断鼓励,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比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相关要求。

总之,余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需要每个准备考老师的当代大学生或在职老师学习。

32.材料: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型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
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
“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振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下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开到“道”,用“道”来指导“艺”。
“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文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既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数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义洒扫、应对、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性;射箭时必须身端体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
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戏曲、说唱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天地万物,道通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人”,但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中国古典文化极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回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的道与气》)
问题:(1)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10分

参考答案:(1)“道”:①无形,指万物共通的道理。②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③看不见。摸不到的精神力量。“艺”:①有形,指各种具体的学问。②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概念③可见、可操作性的更高层次的智慧。

(2)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两者统一不可分的关系。① 我们要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艺”要有道来统摄,要有一个指导思想或者价值观念。②艺术的实践和发展遵循以道统艺、由艺臻道的传统精神,可以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避免让艺术异化为一种玩物丧志的状态。③ “道”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艺”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外在的形象,才能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也就师由艺臻道。④ 中国古典文化将“道”视为文化的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的“艺”入手,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达到恢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也就是由道统艺。因而,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一位城里人带着孩子在乡下一户人家度过了一天一夜,城里人让孩子描述一下城里和乡下的区别,儿子想了想说:“我们家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却有四条狗,咱家仅有一个水池,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夜里,我们的花园里只能看见几盏灯,可他们的花园上面却有千万颗星星;还有我们的院子里只能停几辆小汽车,可他们的院子里却能容得下几百头奶牛。”城里人愕然。接着,儿子又说:“等我长大了,要过上和他们一样的生活。”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

教育要从孩子的视角换位思考,教育要倾听

立意一:教育中需要换位思考

立意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立意一: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上立意及意思相近的立意均可得分。

解析:一类文(50-41)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二类文(40-3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

三类文(30-21)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类文(20-10)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什么内容、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

五类文(10-0)没有写完作文、立意严重偏题、字迹难以辨认、写背好的范文。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满分为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
A、学生的主体性  B、学生的差异性
C、学生的创造性  D、学生的发展性

[答案]A
[解析]题干中老师引导学生做出选择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这反应了教育具有(    )
A、文化传承功能  B、文化创造功能
C、文化更新功能  D、文化传播功能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一带一路”中留学生把我国文化带回自己国家体现了交流文化的功能,即教育的传播功能。故正确答案为D。

3、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点梭  
C、康德  D、洛克

[答案]A
[解析)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故正确答案为A。

4、小芳弟弟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他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战锻炼

[答案]A
[解析]题干中小芳认为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都无所谓,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此,作为小芳的老师,首先应该对她进行说服教育,使她提高认识,帮助她形成正确的观点。故正确答案为A。

5、《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   )
A、6-12 周岁  B、6-14 周岁
C、7-12 周岁  D、7-14 周岁

[答案」B
【解析】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修正案》。章程中,将队员入队年龄下限由7周岁改为6周岁,提出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故正确答案为B。

6、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这属于(    )
A、志愿服务劳动  B、社会公益劳动
c、勤工俭学劳动  D、自我服务劳动

[答案]D
[解析] 学生劳动的内容和形式有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劳动等。学生在学校里的自我服务劳动包括:做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布置教室、改善学校环境和教学、生活条件、绿化和美化校园等。自我服务劳动不只是为自己服务,包括为自己生活的集体服务,为同学服务。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属于自我服务劳动。故正确答案为D。

7、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教师节讲话中指出,教师要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其内容是(    )
①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②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③做学生提升能力的引路人 ④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⑤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教师节讲话中,对教师提出的四个引路人的要求: 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故正确答案为C。

8、周老师在教生字的时候,把容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标出来,这是利用(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答案]B
[解析]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 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王老师在教生字词的时候会用红笔标注出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故正确答案为B。

9、同学们学习一段舞蹈动作,刚开始进步很快,但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这在技能练习上称为(   )
A、高原现象    B、抑制现象
C、遗忘现象   D、挫折现象。

[答案]A
[解析]练习中有时也会出现某一时期练习成绩不随练习次数提高的停滞现象。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 高原现象",这一时期称为高原阶段。题干中舞蹈老师在教大家跳舞的过程中会发现,大家开始的时候会进步的很快,到了某一阶段就会进步的很缓慢,从技能练习上将之称为高原阶段。故正确答案为A。

10、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老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答案]D
[解析]变式是指本质不变,外在表现形式变化。老师在讲直角三角形的时候,也会展示很多直角三角形的变式,是为了突出概念本质。故正确答案为D。

11、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追求成功者与害怕失败者相比,更倾向于选择(   )
A、比较难的任务      B、 非常难的任务;
C、非常容易的任务    D、难度适中的任务。

[答案]D
[解析]成就动机涉及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渴望成功,因此倾向于选择难度适中的目标和课题。害怕失败的人容易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目标和课题。故正确答案为D。

12、接受心理辅导后,小欣非常信任和依赖刘老师,内心里已把她当成妈妈,这属于(   )
A、移情  B、共情
C、同情  D、反移情

[答案]A
[解析」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是在心理疏导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题干中小红在内心深处把王老币当作自己的妈妈,正是移情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13、20 世纪60 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罗杰斯
C、布鲁纳   D、布卢姆

[答案]C
[解析]120世纪6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代表人物是布鲁纳。故正确答案为C。

14、课堂上,老师让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对“友情”的理解,出现了故事讲述、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这一教学行为旨在达成(   )
A、行为性目标         B、普遍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生成性目标

[答案]C
[解析]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获得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它是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则是开放的。题干中老师在课堂上让大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友情”的理解,是让学生创造性的进行反应,没有规定的答案,属于表现性目标。故正确答案为C。

15、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鼓励了他。这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解析]因材施教原贝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根据成绩较差同学的情况进行有差别的教学,遵循了因材施教原则。故正确答案为D。

16、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时,杨老师发现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于是针对性的进行了补充讲解。这一教学过程具有(   )
A、预设性   B、生成性
C、启发性   D、随意性

[答案]B
[解析]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敫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相对于预设式教学而言,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构建和教学的动态生成。题干中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时,徐老师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于是针对性进行补充,这一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故正确答案为B。

17、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局限在于(   )
A、程序不清晰  B、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
C、缺乏逻辑性,系统性               D、不重视课程评价环节

[答案]B
[解析]美国教育学家泰勒在其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存在如下局限: 目标模式强调课程目标的预先计划,强调了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可预期性方面,却忽视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点滴改进的必要性。因此泰勒的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正确答案为B。

18、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在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是(   )
A、设置综合课程         B、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选择性       D、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答案] D
[解析]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目标包括: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故正确答案为D。

19、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重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故而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这一行动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是(   )
A、教学合一  B、言行合一
C、学做合一  D、教做合一

[答案] D
[解析]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革目标包括: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故正确答案为D。

20、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不利于(   )
A、系统的知识传授       B、因材施教
C、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D、教学管理

[答案]B
[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戈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表现在: (1) 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 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故正确答案为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0分)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①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②已有的知识经验
③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④动机和人格

22、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10分)

答: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有:
(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
(2)发挥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
(3)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
(4)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23、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10分)

答:访谈法的步骤如下:
(1)选择访谈对象:选择访谈对象时,首先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访谈的总体范围,然后随机抽样选择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样本。在充分考虑研究的性质、研究的主客观条件等,估算应选取的访谈对象数量。
(2)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访谈提纲应坚持简明、科学、实用原则。访谈计划内容包括:访谈的目的、主题、具体问题、时间、地点、访谈人员与对象、资料记录和分类方法。
(3)正式访谈:访谈前练习、初步接触、获准访谈。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一天中午,六年级学生正在操场上打篮球。突然小海和小冰打在一起,吴老师看到了这一幕,迅速走上前去严厉地看着他们,一言不发。看到吴老师,他俩停止了打斗。吴老师说::“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都吃了。打球时发生碰撞是很正常的,你们竟然大打出手,丢人不?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 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
好呢?,还是我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我们自己处理。”几分钟后,他俩言归于好,并向吴老师承认了错误。
问题:
(1)评析吴老师对学生冲突的处理方式。(10分)
(2)结合材料简述教师处理学生冲突的基本要求。(10分)

参考答案:

.(1)[解析]吴老师对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有效且富有教育机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具体分析如下:
(1)吴老师的做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材料中吴老师在面对小海和小冰打架的事情上,并没有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教育学生,而是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小海和小冰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选择充分相信学生,将这件事的处理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处理,这一做法既保全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吴老师的做法遵循了冷处理原则。材料中吴老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了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不急于表态和下结论,而是选择冷静地观察,让他们自觉停止打架的行为。
(3)吴老师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教育机智。材料中吴老师在处理小海和小冰打架的整个过程中,采用了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总之,吴老师能够积极、有效地处理班级突发事件,既做到了尊重学生,而且达成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2)[解析]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时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沉着冷静面对。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沉着冷静面对事实,尤其在发生师生冲突时,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修养和心理调控能力,要豁达大度,不怕低头承认自己平时工作中的漏洞,所以教师往往要有极大的忍耐力。
②机智果断应对。要尽可能地平息事端,使当事人冷静下来,为思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争取时间。还可采取“转移话题,暂避锋芒”、“冷处理”等方法。
③公平民主处理。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教师应以事实为依据,依法秉公办事,要有民主意识,不偏袒班干部和优生,也不以老眼光看人,贬低“差生”。
④善于总结弓|导。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要允许有“突发事件”的存在,不要把突发事件看作自己班级工作中不光彩的一笔。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学生自尊心。

25、材料:
在《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与小稻秧争夺营养的杂草在除草剂的作用下,“有气无力的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上课时,于老师问学生:“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小鹏举手站起来后,声音洪亮而又流利的读完了。于老师笑了笑说“你没完,要么你的抗药性太强,要么这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点。”说完,用手比划着朝小鹏“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起来,小鹏心领神会,耷拉着脑袋缓慢而小声的又读了一遍“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于老师说,好,掌声鼓励,这才是“有气无力””。

问题:
(1) 评析这一教学片断中于老师的教学行为。(8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12分)

参考答案:

(1)[解析]材料中余老师的教学行为遵循了新课改的理念,值得学习。具体分析如下:
①余老师的教学行为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材料中余老师在上课时让学生读一读杂草的话,并和学生讨论。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②于老师的教学行为调动了学习的学习兴趣。材料中余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气无力”的意思,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来引导,从而学生能够心领神会,而且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达到了让学生理解的目的。
③于老师的教学行为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材料中,余老师在课堂中积极弓|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发展。
 (2)[解析]对“教学是一门艺术”的理解,具体分析如下:
①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表现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材料中,余老师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教学是一门艺术,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中要让课堂充满活力,提升师生的生命力。材料中,余老师并没有只过于重视学生的训练,让学生做练习,而是重视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尊重学生的判断,重视学生的知识经验,从而实现了在课堂中生命的发展。
③教学是一门艺术,表现在教师要用语言举止,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材料中,余老师在课堂中用幽默诙谐的方式感染学生,有举止有风度,从而深深地感染学生。
综上所述,教师在应该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积极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五分。
26、语文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从写作特点和编者意图对本篇课文进行简要解读。
(2)如指导中年段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26.(1)写作特点:
①全文情节波动起伏,能激起阅读兴趣。在这个故事中,当小男孩看到保罗的哥哥送给他的车子的时候,眼神里充满了羡慕,保罗以为是这个小男孩也想有这么一位送他汽车的哥哥时,小男孩却告知他是自己想成为这样的哥哥;当小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子开到自家门口的时候,保罗以为小男孩要炫耀一番,其实则是为了让自己残疾的弟弟亲眼看看将来的礼物。语言在表达的时候明白如话,朴实自然但却深深的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②注重通过人物的神情变化来展现人物的心理。这篇文章中,小男孩和保罗的神情变化特别丰富,描写得非常细腻,通过“饶有兴趣”“瞪大眼睛”“惊叹”“湿润”等神情的描写,可以直接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了主题。
③主题深刻,启发性强。全篇都在传递着“给予”给人带来的快乐,启示人们应该学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编者意图:从题目“给予是快乐的”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为了表现人间应该充满爱,充满真情。不仅可以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助人、奉献的品质,还回扣了本单元“情暖人间”的主题。
(2)

【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羡慕”“炫耀”“理解”等生字词并理解含义;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等形式,根据文中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相关语句,总结、归纳小男孩的人物形象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增强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归纳小男孩的人物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深刻领悟并正确解释“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
(3)运用温故知新和游戏活动的方式导入本课。 

①导入方式:温故知新和游戏活动 具体操作:A.同学分享与“给予”相关的故事;B.游戏活动,同学传递玫瑰花,感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深意;C.教师引导,切入课题。

 ②设计意图:导入不仅要与所教课程有相关性,还要具备趣味性和启发性,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氛围,所以采用了温故知新和游戏活动相结合的导入。首先,运用温故知新导入,联系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产生一次内心的共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其次,进行玫瑰花传递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给予”会让芬芳不断地扩散,会让爱心发出加倍能量的道理;最后,附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人生的哲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7、数学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cm2?
S=ah÷2
=100÷33*2
=1650(cm2)
 

做一做:一种三角尺的形状如右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你知道吗?
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平行四边形的算
法。书中说:“方田术日,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其中“方田”是指长方形田地“广”和“从”是指长和宽,也就是说: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还说“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广。”就是说:“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
如果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
以写成S=ah=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中“四基”的内容。(8分)
(2)如何指导高年段学生学子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2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参考答案:

(1)“四基”的内容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基础知识一般是指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法则、基本公式等。比如,说明1/4,0.25和25%的含义。基本技能内容包括基本的运算、测量、绘图等技能。如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每分钟完成8~10题。数学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和数学模型的思想。比如,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和过程性目标建立联系。如《标准(2011年版)》规定,“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发展空间观念,渗透转化思想,增强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①复习旧知 用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图片,计算图形的面积。 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②创设情境:让同学们看看自己胸前的红领巾,它是什么形状?如果要裁剪一条红领巾,你知道需要多大的红布吗?如果要求所需红布的大小就是求这个三角形的什么?那又是如何计算的呢? 引出新课——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首先复习之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体会用公式计算图形面积的便捷性,回顾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唤醒学生相关的活动经验,为后面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做好准备。其次用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引入新课,体会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8、英语
1ook and read
The four seasons
(1)图片略
In spring it is warm
We can plant trees
We can have picnics in the patk
(2)图片略
In summer,it is hot
We can go to the beath
We can swim and make sandcastles there
(3)图片略
In autumn.it’s coo1
We can fly kites and ride bicycles in the park
(4)图片略
In winter it’s  cold
We have hats.gloves and scarves
We can ice-skate.it’s fun
Think and write
What is your favorite season?My favorite season is.l can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口译训练的方法。(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参考答案:

(1)小学阶段英语口语训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小养成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习惯,进而达到语音标准,语调优美,说话自然。下面就如何进行英语口语训练,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①开火车,连锁操练(chain drills)。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说、读、或问答,看哪组最快最准;还可以增加趣味性,让学生边传玩具边说,类似于“hot potatoes”。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全体,又可以节约时间。有时也可以不必按座位顺序,任意提问班上的学生,这样可以使全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时刻准备着。

 ②变形说英语。按组操练单词或句子,从第一组到最后一组,声音越来越大/小,或速度越来越快/慢。还可以这样操作:老师大声,学生小声;老师小声,学生则大声。这样操练学生觉得很有趣,兴致高昂。 

③波浪式操练英语。“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操练就是这样,老师说出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然后先是一个小组,后是两个、三个、四个……直至全班一起说。这样逐渐增加练习人数,可以使练习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充满信心。

 ④出示图片操练。教师以图片为提示进行操练,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学生练习英语口语。

 ⑤判断错误练习,检查学生的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先是老师说新授单词或句子三遍(包括学生易出的错误),让学生用动作行为判断正误,正确的拍手,错误的拍桌子。然后让一些学生说,其余的判断。这样,锻炼了听力,也可以在趣味中提高他们对语音、语调的重视和判断能力。
(2)Teaching Aims: ①Students can spell an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such as “warm, hot, cool, cold, picnic, kites, bicycle, ice-skate ...”. ②Students can describe what the weather was like, what kind of activities they can do and what would they wear in different seasons. ③Through discussion and comparison, students can learn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each season.
(3)Warming up and Lead in (1) Daily greetings. In this part, teacher can ask students about the weather condition as well as how they feel about the temperature. (2) Review how to say four seasons in English. Show som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and ask students “Can you tell me what season is it?” (3) Ask students if there are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our seasons. At the same time, teacher can draw a table on the blackboard as below to list the four seasons and different aspects to compare. temperature wearing activities other aspects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Justification: By casual greetings and review, students can get prepared for what they are going to learn in this class. Through brainstorming, the topic of this class can be introduced, and students can get interested in learning Presentation (1) Present the four pictures in the book on screen in order. Ask several questions about them. a. Where are they? b. What are they doing? c. What are they wearing? (2) Explain the word “favourite” to students. (3)Use a video to show the sentens pattern. (Justification: By each questio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can be introduced. With the help of pictures, it is easier for students to memorize them.By video, students will know the usage of the sentence patterns.)

29、音乐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何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请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唱好歌曲”(在学生音高、节奏、词曲结合基本无误
的基础上,依据作品特点,合理进行歌曲处理)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参考答案:

(1)《飞飞曲》属于儿童歌曲,由黎锦晖作词作曲,分两个角色演唱:小雀与老雀。曲调流畅,活泼而轻快,作者用较短的八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符的交替来表现小雀的活泼与可爱,同时也刻画了小雀初学飞时的稚嫩。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能用轻快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飞飞曲》,并通过歌曲表现,尝试分角色演唱的表演形式。

②过程与方法:在参与体验、感受欣赏与演唱实践过程中唱会歌曲,并能够运用体验、观察、模仿的方法为歌曲创编律动表演。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小雀的活泼可爱,感受老雀的自然亲切,从歌曲中体会出要努力学习,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唱好歌曲”设计及意图 环节设计:

 ①教师提问“小麻雀和老麻雀都有什么特点?” ②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小麻雀的身体很小,动作很轻盈、可爱,充满朝气。而老麻雀因为年纪比较大,所以比较的沉稳和温柔。 ③请学生聆听教师范唱断音、连音两种演唱形式,对比思考哪一种方式适合用来表演小麻雀的形象,哪一种方式又适合用来表演老麻雀。 ④学生进行自由发言,然后教师总结:小麻雀是可爱、活泼、轻盈的,那么它说话也应该是轻巧、跳跃、富有活力的。老麻雀的年纪比较大,所以它说话应该是温柔的、连贯的。因此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别用小麻雀和老麻雀的唱歌方式,唱一下刚才我们学过的歌曲,看一看哪一只“小麻雀”最轻巧、最可爱,哪一只“老麻雀”最温柔、稳重。 ⑤指导学生用断音和连音的方式演唱歌曲。 ⑥指导学生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小麻雀和老麻雀外形、声音方面进行对比,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两者形象上的区别,再通过两种演唱方式的对比,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区分出两种演唱形式代表的角色形象,采用模仿演唱,以及在演唱中加入动作的部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

30、体育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向前摇绳编花跳
动作方法:预备姿势,并脚站立,两手握绳柄自然下垂。练习时,由体后向前摇绳。当绳子摇到前上方时,两臂迅速在体前交叉,同时向后快速抖腕(前臂外旋),两脚立即跳起,绳通过两脚再摇至头上方时,交叉臂还原,用同样方法连续进行。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向前摇绳编花跳”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差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由。(20分)

参考答案:

(1)“向前摇绳编花跳”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臂交叉和还原的时机。 难点:两臂交叉后的抖腕摇绳;上下肢配合协调,节奏均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向前摇绳编花跳的动作方法,掌握编花跳的基本跳法,跳的较轻松自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自主实践,更好地掌握两臂交叉的时机,能够有节奏、均匀地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练习、游戏、比赛中,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及设计理由 ①自由跳绳练习,学生分成4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到指定位置进行自由跳绳,小组长负责组织好队员练习。 ②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组织学生认真听讲。 ③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 ④学生集体徒手模仿两臂交叉摇绳的动作练习。 ⑤学生集体连续做几次正摇绳并脚跳,逐渐过渡到两臂交叉摇绳跳。 ⑥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⑦教师巡视指导,点拨纠错。 ⑧组织优生展示,师生共同评级。 ⑨跳绳接力游戏。

 设计理由:根据水平三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向前摇绳编花跳这个内容是在学习过的跳绳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变化和组合,提高了一定难度,但也增加学生技能学习的趣味性。跳绳是一项简便易行、锻炼价值较大的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跳绳练习,可以促进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功能的发展,有助于保持体态健美,提高反应力和心肺功能,对发展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有积极作用。

31、美术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剪纸中的吉祥之样,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助一些吉祥之样与其相关事物的谐音,寓意着对幸福向往与追求。

思考与讨论:
1.介绍自己了解的吉祥之样及寓意。
2.剪纸的艺术特点有哪些,如何运用?
3.你想剪一个什么样的吉祥之样?
艺术实践: 向民间艺术学习,设计制作一个有美好寓意的剪纸作品。
我知道的吉祥之样有...
评一评:我知道了吉祥之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看谁的剪纸寓意美好之样设计的巧妙美观?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吉祥文化与剪纸的关系是什么? (4 分) 请列举六个剪纸吉祥纹样,并说明其寓意(6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境并说明理由(10 分)
(4)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发现和分析吉祥形象传送文化寓意的方法”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0分)

参考答案:

(1) 中国吉祥文化是植根于本土的、民俗观念特有的文化现象。其丰富的内涵,善美的理想是中华民间文化的象征。常寓意吉祥民艺的主题常以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演绎,如: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借“石榴”代“多子”;以“羊”隐喻“孝”,以“八仙”隐喻“祝寿”等等。而剪纸作品是吉祥文化的承载形式。同时也是吉祥文化是延续。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美术形式。如剪纸作品《禧》,登枝喜鹊,欢鸣于团喜四周,寓意积德报厚,心乐多喜,喜事连连,喜庆圆满。因此,剪纸艺术与中国吉祥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星高照”:幸福、富裕、长寿;“年年有余”: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连生贵子”:莲蓬寓意连生,桂花寓意贵子;“四季平安”:寓意一年四季,月月幸福平安;“本固枝荣”:事业根基牢固,兴旺发达;“玉堂富贵”:府第辉煌、荣华富贵。
(2)知识与技能:了解剪纸中吉祥纹样在造型、色彩的特点及其寓意,掌握对称剪纸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描述、分析了解剪纸中吉祥纹样的特点及其所传达的寓意,并学会设计制作剪纸吉祥纹样,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祈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吉祥纹样表达美好愿望的风俗习惯,热爱传统的民间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师与学生共同做一个猜谜的游戏,教师出示谜面:一张红纸不算大,剪刀带笔巧画画。画鱼画鸟画人物,贴在窗上叫窗花。引导学生猜一猜,学生经过思考猜出为“剪纸”,教师继续追问:在哪里见过这些剪纸?以及剪纸作品都有哪些图案纹样,代表了什么寓意?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剪纸中的吉祥纹样》。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谜语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猜谜引出剪纸,并对剪纸的图案、寓意进行一系列的追问,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做铺垫。
(4)教师展示剪纸作品图片《连年有余》并提出问题:你在这幅剪纸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莲花与鲤鱼。 教师继续追问:这幅剪纸代表了什么寓意?为什么要用莲花、鲤鱼作为题材?并引导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这幅剪纸代表了劳动人民祝愿丰收、富足的寓意,莲花谐音为“连”、鱼谐音为“鱼”。用莲花和鱼来寓意“连年有余”。 教师继续展示《福寿双全》《富贵平安》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两件剪纸作品又分别表现了什么寓意?表现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福寿双全》蝠谐音为福,桃子象征长寿;《富贵平安》寓意富贵花开,牡丹象征富贵,瓶谐音为平。 教师总结出在剪纸作品中表达寓意的两种方式:谐音、象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连年有余》到《福寿双全》《富贵平安》的欣赏,得出寓意表达的方法有谐音与象征,这体现了对作品的赏析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通过一些列的作品展示,学生观察的方式凸显了美术的视觉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