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教育学考点总结思维导图

2018-04-24 石头考神 弘正学苑

1、教育功能



2、教育目的


3、素质教育


4、学校


5、教师


6、学生


7、师生关系


8、班主任


9、班级


10、班集体


11、班级管理

12、课外活动


13、教育研究

绪论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的两大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人的发展相适应。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 特点: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关于教育学的论述大多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哲学思辨联系在一起,教育学方面的著作多停留在经验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2、代表人物及著作: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为《论演说家的教育》《演说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一部教育专著,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末年。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几大部分,主要论述了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是先秦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

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1、特点:主要表现为教育学已具有独立的形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从经验描述逐渐过渡到了理论的说明,但还未真正达到科学化的水平。

2、代表人物及著作

(英)培根1632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与其他学科并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创立实施集体教学的班级授课制度。

1776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了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创造了传统教育学派。将教学程序分为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赫尔巴特在教育中坚持三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三、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

1.特点: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是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由于理论基础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出现了不同的教育学派,各学派之间在教育理论上相互借鉴、继承、批判、对立甚至斗争,使得教育学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景象。

2代表人物及著作

1861年,英国斯宾塞出版《教育论》,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强调使用学科的价值。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了“实验教育学”,这个名称是1901年由德国梅伊曼首先提出,代表人物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产生于美国,由实用主义哲学的最大代表、现代资产阶级教育家杜威提出,开创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作1916年《民主主义教育》。主要观点: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即经验的不断改组;教师在教学中不再起主导作用,其从旁协助学生的参谋作用,重视学生的独立发现、表现、体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提出现代教育三中心理论,即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直接经验中心。

补充: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知情意合一,教学做合一。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历史性(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相对独立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教育发展受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如人口、语言、民族、家庭、宗教等)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协调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产生的标志是科学教育理论的诞生。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学著作是克鲁普斯卡亚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另有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凯洛夫的《教育学》(世界上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用马克思主义解释教育现象的著作)。

补充:

杨贤江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作品《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的教育著作。

  四、教育学的深化阶段

1、特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科学的日益综合化,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走向深化,内容上更加丰富,出现新思路新方法。

2、代表人物及著作

德国教育家瓦的·根舍因(范例教学课程理论),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理论,主张强化教材的基础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与独立学习的能力。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制定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类。

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发表了《教育过程》一书。提出: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教学要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注重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发现法是主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教育过程的核心。

1975年,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赞科夫(发展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出版了《教学与发展》,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是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教育进行综合研究;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

苏联巴班斯基出版系列《教学过程最优化》,他将教学看做一个系统,从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角度考察教学,以达到最优处理教学的目的。

1970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出版了《终生教育引论》一书,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

补充:有日本立花铣三郎讲述、王国维译的《教育学》,是引进中国的第一本全文翻译的教育学著作。

第一章 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功能:指教育活动的功效和职能,是教育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两大职能: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是什么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应到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历史形态

1.教育起源说:法国学者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的·能提出“生物起源说”;

            美国学者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劳动起源说”。

2.教育的基本社会职能: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传递社会生产经验。

3.教育的演进阶段:

原始形态教育特点:

1) 教育同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

2) 教育内容贫乏,教育形式简单;

3) 教育的平等性。

古代形态的教育特点:

1) 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2)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四书五经”,欧洲中世纪,教会学校进行的是以“七艺”为主的教育内容,骑士学校进行的是“骑士七技”教育。

4) 教学形式呆板,主要采用个别教学形式。

现代形态的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具有普及性。

教育形式多样化。

教育局有科学性。

当代形态的教育

二战后,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

特点:

1. 教育的终身化。

1965年,时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的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率先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

终身教育:指20世纪60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是指人们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所有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意义:

终身教育使得教育获得了全新的诠释。

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它实施方法和途径的多元化,使得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个空间。

终身教育的价值判断标准多元化,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

终身教育引发了师生关系和教育内容的革新。

2. 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指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全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形式满足基本的学习要求。

全民教育侧重于普及教育,是普及教育的继续和发展,更加注重教育的质量和学习效果。终生教育更多的倾力于继续教育。

3.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教育的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化和民主的教育两个方面。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实现教育平等,教育平等包括教育机会平等(基础)、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

4. 教育的整合化

社会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5. 教育的信息化

教育的信息化既表现为教育要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又表现为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与科研上的运用上。

补充:列入联合国全民教育“千年发展目标”的三的目标包括扫盲、普及初等教育、男女教育机会均等。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 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指贯穿人的一生的身心诸方面的发展。

或者说是个体人从出生到生命终止这一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和完善过程。

二、 人的发展的规律

1、发展的统一性

人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整体为对象,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综合育人,促进其身心诸方面充分和谐地发展。

2、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各阶段的顺序,循序渐进你,不能凌节而施、揠苗助长。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要依据年龄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能搞“一刀切”。还要顾及各年龄阶段教育之间的衔接,是教育前后一贯,保持连续性。

3、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要求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在一定的时期保持相对稳定,应针对每一发展阶段中那些比较稳定的特征采取教育对策。重视发展的可变性,充分利用学生的可塑性,开发其潜能,不断革新教育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4、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身心诸方面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5、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不仅要认识到学生发展的共性,考虑普遍适用的教育措施,促进全体的发展,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

三、 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1、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或生物前提。

英国的高尔顿(登)和美国的霍尔提出遗传决定论。

2、环境是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够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环境决定论”。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学校教育能够影响儿童沿着特定的方向发展。

学校教育能够给与儿童较为全面、深刻的影响。

学校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利用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由专职教师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培养。

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学校教育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心设计有益的活动,协调好各方面力量,为个体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主导作用。)

4、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内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经济/生产力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发展对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

4、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是科技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3、教育对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

(三)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资本包括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是核心)和物力资本。

二、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

2、政治决定着教育领导权。

3、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

4、政治制约着教育内容。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2、教育能够创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3、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三、教育与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社会的道德、信仰、法律、科技、教育、艺术、传统习俗等。

教育与文化相辅相成,任何文化形态,如果没有教育就难以延续。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培养规格。

2、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

3、文化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方法。

4、文化本身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和融合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1、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和地区)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2、教育目的是一个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涵盖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五个层次。。它与上位层次教育方针和下位层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是自上而下的制约和自上而下的逐级达成关系。

3、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含义: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关于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总指针,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教育目的是。。。。。。。

层次上

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性质和方向、人才培养目的、规格与途径的总体规定,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是目的体系中的最高层次。

教育目的是国家指定的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必须遵循的总要求,是目的体系中的下位层次,按教育层次可分为高等教育目的、中等教育目的、初等教育目的等,按教育类型可分为普通教育目的、职业教育目的等。

在具体内涵上

教育目的是在教育方针的规定下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所做出的具体规定。

教育方针中则是从最宏观、最根本的方面,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人才培养的内容和质量要求以及实现方针要求的途径。

教育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方式、基本途径。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规范功能、选择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确立

1、 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直接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2、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3、 教育目的的确立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 教育目的受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

四、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关于教育的不同主张或价值取向,分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倡导人性本位,关注人的价值与地位,强调教育的人本价值。代表人物有法国教育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立,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代表人有德国的孔德、涂尔干等。

补充:制约教育目的的主要因素

1、 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具体的教育目的。

2、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 社会文化传统。

4、 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5、 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动向。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它是建立在马克思人学关于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发展论的科学基础之上。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就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智力和体力都尽可能多方面、充分的、自由的和统一的发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好途径和方法。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提出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认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规定了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了教育目的)。

三、我国教育基础的培养目标

(一)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1、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体质的教育。

2、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3、德育:即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素质的系统科学。

4、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美育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美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文明行为。

学校美育的内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关系: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是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美的形态包括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

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二)五育的关系

1、不可替代性:全面发展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都是缺一不可的,不能互相取代。

2、统一性: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实践中共同组成统一的教育过程。

3、相互促进: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德育是统帅、是灵魂;智育是中心,为其他各育提供认识基础;体育是物质基础;美育能提高其他各育的质量,使其他各育更加完美;劳动技术教育是其他各育的运动和实践。

4、五育并举缺一不可,五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忽视任何一育都会给全面发展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三)我国当代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发展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的方针;

2、教育必须人民服务:转变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尽可能的满足人民群众教授教育的愿望和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和以人为本思想,促进教育公平和平等。

3、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拓宽了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这样才能保证教育部脱离实际,保证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相适应,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4、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而不可取代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节 全面贯彻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到21世纪末和下世纪初中国教育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奋斗目标是:实现“两基”,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搞好“两重”,即重点建设好一批重点学科和重点学校。基本任务是:保重“两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1999年国家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概念: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重视开发人的智力和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关注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实施的根本途径,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显著特征。

3、特征:时代性、全体性、综合性、主体性、长效性。

4、灵魂:思想道德教育。

5、内容: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民主法治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

5、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素质教育的基点是通过学科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素质教育和特长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特长教育专注于学生的某一素质或素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技能,是培养学生的专项发展,特长教育具有专项性;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是一致地强调合格加特长,如果把素质教育比作一个整体,那么特长教育则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补充:教学目标

概念: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标准功能(控制和评价功能)

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编写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第三章 教师和学生

第一节 教师

1994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一)教师职业的劳动特点

1、复杂性,复杂的脑力劳动;

2、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3、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4、具有长效性和长期性;

5、个体性和群体性的统一。

教师是极富创造性的职业:这种创造性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不断探索和教育的不断创新上;教师职业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上;教师职业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巧妙的运用各种教育影响上(对教材的加工处理;教育原则和方法的学则和运用;对学生因材施教;教育机智,处理突发事件)

(二)当代中国教师职业特点

1、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2、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3、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4、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5、师生关系的隐蔽性和不平等性。

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分歧是“学生中心说”(代表人物杜威)和“教师中心说”(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正确的观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发挥积极性和主导性。

(一)如何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1、青少年学生是不成熟的主体,认识活动需要教师领导着进行。

2、教师是受过严格专门训练,掌握了教和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

3、教为主导绝不意味着教师主宰一切,而是指能够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

1、教师是体现社会要求的施教者;

2、教师是专业人才,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3、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

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主要内涵,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

(三)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权

3、管理学生权

4、获取报酬待遇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四)教师角色的多重性

1、一般角色:传道者、授业者、管理者、朋友、榜样

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五)教师的专业化

内涵:即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双重意思,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是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性职业、准专业性职业,向专业性职业进步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教师的在职培训、新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专业引领、集体互助)

(六)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

1、教师的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

2、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广的文化修养

3、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学习教育法、心理学、教学方法等

4、教师的教育能力素养

5、教师的身体心理素养

(七)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职业素养包括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是对教师的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作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准则。)

2008年9月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教师应该具备爱国守法、爱党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包括:

1、专业理念:努力形成现代教育理念

2、专业知识:要具有新型专业知识结构,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

3、专业能力:相应的专业能力,包括设计教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4、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教育教学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八)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突出表现:

1、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向开放型发展,且多种模式并存。

2、教师教育培养层次由低向高上移。

3、教师教育培养体质一体化。

4、教师在职教育的培养重心从学历补偿转向继续教育。

第二节 学生

狭义的学生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的人,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有目的、有计划学习的人。

学生观是指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一、如何正确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或者为什么说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承受着。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要接受教育,接受教育是学生的本质特征。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教师来完成。

3、学生在学校的任务是学习,他们的知识、经验还比较少,离不开教师的培养。

(二)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

1、教师的引导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不可能把教育内容灌注到学生的头脑中,只能通过学生的在我生成、自我建构。

2、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主动选择、吸收、内化的活动,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对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加工的主动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学生这种主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二、年龄特征是指个体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身心发展特点。

第三节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育实践中最主要的矛盾关系。

如何构建师生关系(或构建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教师的领导方式

教师的智慧

教师的人格因素

2、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

3、环境方面

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

课堂的组织环境

二、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

1、民主平等:是理想师生关系的时代特征

2、尊师爱生:是理想师生关系的保证

3、心理相容:是理想师生关系的前提

4、教学相长:是理想师生关系的核心

三、理想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策略

理想师生关系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教师的主导地位直接决定了理想师生关系主要依赖于教师来构建。

1、更新教育观念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2、转变角色:教师在师生交往中,要与学生进项感情的交流,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以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阂,使学生好学、好奇的天性充分展现,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3、提高修养,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内在基础。

4、加强社会引导。

罗森塔尔效应:是指由于他人的期望和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

第四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设置的教育教学因素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及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及他们之间的顺序和时间比例。

二、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外部(儿童、社会、知识)和内部(学制、课程传统、课程规律、课程理论)因素。

三、课程的主要类型:

1、按照课程设计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2、按课程综合程度: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3、按课程呈现状态: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的、非正式的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理论)

4、按照课程制定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5、按照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6、按照课程任务:基础型、扩展型、研究型

四、当代主要课程理论

学科课程理论(最古老、最基本的课程理论)、综合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

五、现代学校课程应包含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三种基本因素。

六、课程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一定的教育目标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的矛盾。

七、(补充)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1、学科课程:

优点  1、能够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2、能够以最简约的形式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3、便于设计和管理。

缺点  1、分科过细,缺乏内在整合性,忽视知识之间的联系。

      2、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忽视学生的兴趣、需要,脱离生活实际。

2、活动课程:

优点  1、符合学生的兴趣、需要。

      2、密切联系实际。

      3、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缺点  1、不利于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不利于高效率传递人类文化遗产。

学校课程又称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有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

校本课程的开发特征:以校为本(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属于学校)

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目标导向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统整性原则、多样性原则、适应性原则。

课程开发的方法或过程:课程引入→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新编→课程补充→课程引入→课程拓展→课程整合

第二节 课程的组成部分

我国中小学课程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一、课程计划: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学科设置(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二、课程标准:指国家关于某一教学科目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各门课的统一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

三、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资料,包括教科书、讲义、教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及各种视听材料。(教材编排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

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均衡性: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减少课程门类,调整课程比重,新增课程类型。

2、综合性: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选择性: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比重,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课时比例,增加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中也提供学生自由选学的内容。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1、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社会,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

2、课程内容大为更新,具有时代精神,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新成果。

(四)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考试系统。

新课程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实现集权和放权的统一。

二、新课程的主要结构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建立由学生、领域、模块、科目组成的基本结构,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三、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四、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五、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

六、 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课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五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概述

1、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班主任工作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

2、教学与智育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教学不但要完成智育的任务,还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等任务,实现智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但还有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其他途径。

3、教学与上课的关系: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首先,从教学组织上来说,上课就是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包括上课,还包括其他形式,如现场教学,凡是师生间以传授和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的统一活动,都是教学,上课仅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其次,从教学工作环节来说,上课仅是基本环节之一,另外还有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等环节,上课是中心环节。

4、教学含义: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5、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

6、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二、教学理论中常见的问题(或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即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1、教学的两个基本任务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究竟是以那个为主存在争论,这就是所谓的实质主义教育和形式主义教育之争。

实质主义教育主张教学应该以知识学习为主,强调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对他们未来生活和工作而言实际有用的知识。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赫尔巴特。

形式主义教育则主张教学应以能力培养尤其是智力的训练为主。代表人物裴斯泰洛齐。

2、教学过程中怎样正确处理发展智力和传授知识的关系?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知识是掌握智力的前提;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不同步:知识多,智力水平不一定高;智力水平高,知识不一定多。

知识与智力的价值不同,不同的认知活动在发展智力方面的价值也不同。

智力不会再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自发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

为什么说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

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学的教育性”,所谓教学的教育性是指教学活动必然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1、教学内容本身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传授知识和发展思想品德两者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互相制约。

一方面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觉悟的基础;

另一方面,思想觉悟及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促进知识学习和掌握的精神动力,是有效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力量源泉。思想品德教育对知识学习起着导向和支撑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搞好知识教学,又要在知识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三)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即教学的合作性规律)。

(四)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即教学的简约性规律)

教学过程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任务

1、首要基本任务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

2、发展智力体力,培养能力。

3、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科学世界观。

4、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和劳动观点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一)本质上属于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具有特殊性:

1、有特殊的主体─学生。

2、有特殊的个体─教材。

3、有特殊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4、有特殊的活动方式─是有教师的领导的认识,建立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非独立进行。

5、有特殊的检验方式─主要是考试。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心理准备阶段(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阶段)

(二)领会教材阶段(即感知知识阶段和理解知识阶段)

理解知识阶段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发展智力。认识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三)巩固知识阶段

(四)运用知识阶段

(五)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阶段(检查和反馈阶段)

第三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一、目标性原则

二、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指一方面要坚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

要求: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教材,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及方法应当是有科学依据的、正确无误的。教师要保证其所在时代其所传授的观点和方法是科学正确的。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科学知识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启发性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主动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

要求:1、贯彻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生动活泼的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在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规律的关键处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创造性的进行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其学会如何学习。

四、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为理解知识打下基础。

要求:1、直观手段的选用要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和各科教学的特点。

2、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3、运用直观手段,要与教师适当讲解相结合。

4、重视运用直观语言,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合理考虑直观教具的使用时间、地点和数量。

五、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不躐等:超越等级,不按次序)

要求:1、循教材之序教学。

2、循学生认识之序教学。

3、处理好顺序和进度的关系。

六、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七、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要求:1、教师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思想,针对个别差异,长善救失。

2、加强调查研究,认真了解学生。

3、改进班级上课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把班级上课和小组合作学习、集体探究、个别学习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教师的个别指导,有条件的要实行小班教学。

八、师生协同原则。

补充:

一、当代教学观的变革趋势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识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传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优化教学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标准而言的一种完善完美的教学状态。

三种标准:1、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2、高效率标准。

3、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策略:1、遵循教学规律。

2、开展教学实验、教学改革。

3、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

它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它的特点用三个字概括:班、课、时。

特点:1、人数固定,集体统一教学,班级是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

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一。

3、教学内容和学习年限统一。

优越性: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5、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局限性:1、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限制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

3、容易产生理论和实际的脱节。

4、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

二、小班化教学: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特点:1、班级规模小,实行教师包班教学,班级事务轮流负责。

2、教师对学生会有更充分的了解,学生有更多参与和锻炼的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了较好的保证。

3、教学质量更高,教育机会更加平等。

三、特朗普制

20世纪50年代美国特朗普创,它是将大班上课、小组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又称“灵活的课程表”。

第六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主要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

教师如何备好课

(一)做好三项工作

1、钻研教材

这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懂”就是弄懂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透”就是吃透教材的基本结构、重点、难点,对教材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化”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起,如此才能算完全掌握了教材。

2、了解学生(目中有人)

教师要深入学生、细心观察,可以采取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等方法。

2、考虑教法(手中有法)

就是解决如何把自己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考虑学生的学法。

(二)订好三种计划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2、课题或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3、课时计划

即教案,是最为深入、具体的一步,其中,教学进程是课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格式有表格式、条目式、卡片式。

补充:

1、课的类型即课的种类。

根据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讨论课、练习课、阅读指导课。

根据教学任务分为:单一课、综合课。

2、课的结构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上好一堂课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工作的归宿)。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恰当。

4、教学组织合理。

5、教学基本功好:讲(讲话规范艺术)、写(板书简洁美观)、作(教态自然大方)、画(绘画快速准确)、演(演示恰当熟练)。

6、教学效果好。

补充: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第二节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常用的方法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以探究为主的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语言性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一)讲授法

它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是历史最悠久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教学方法。

根据讲授本身的特点和讲授的目的、对象的不同,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优点:1、能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有助于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易控制教学进程,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缺点:1、学生没有充分的机会对所学内容做出积极反馈。

2、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易处于被动状态。

要求:1、注意讲授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2、注意讲授的直观形象性;

3、注意讲授的语言艺术;

4、注意讲授的时间和板书运用。

(二)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和对话法)

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分为复习和检查谈话、启发谈话、指导或总结谈话、研究谈话几种。

优点:1、易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利于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

缺点:1、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

2、教师较难控制教学时间。

要求:1、设计好问题。抓重难点,有启发性,有典型性,不宜过易或过难,有递次性,做到层层深入,有机联系。

2、要善于提问引导。问题要明确、具体、有趣,能引发学生思考;选好提问时间;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问面向全体,问题又因人而异;注意倾听引导,鼓励不同见解。

提问的过程:发问→待答→助答→总结

3、做好归纳、小结。教师要及时做出归纳总结,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三)讨论法

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

按参与讨论的形式分为班级讨论和小组讨论。

要求:1、讨论前要充分准备;

2、讨论中要善于启发引导;

3、讨论后要做好小结。

(四)读书指导法

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特点是既强调学生的读,又强调教师的指导。

要求:1、选好读物;

2、提出要求;

3、教给方法;

4、加强辅导。

二、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做实验或示范性操作,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方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实验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操作,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方法,可以分为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试验。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

2、依据教学内容特点;

3、依据学生实际情况;

4、依据教师自身素质;

5、依据教学时间和条件。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趋势:(看看了解)

1、发现法: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2、程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基本思想是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技巧的过程程序化,使学生按程序进行独立的、个别化的教学。

3、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60世纪70年代初首创,又叫“启发式外语教学法”,就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生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

4、自学辅导法:1965年卢仲衡借鉴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提出。围绕自学课本、练习本、测验本三本教材,又称“三个本子教学法”。

5、八字教学法:上海育才中学1977年实行,即读读、议议、练练、讲讲。

6、尝试教学法:常州师范学校邱学华教师所创,特点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三个为主”即学生、自学、练习为主;”四个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7、六步教学法:魏书生创的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视教学点科学性和民主性。

步骤是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8、情景教学法:江苏南通李吉林所创,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新时代)

1、以发展学生智力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2、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突出教学的双边性;

3、以发挥非认知因素的作用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感性。

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探究化和研究化,综合性和多样性,主体化和个性化,现代化、情感性。

四、教学思想的变革

摒弃注入式教学思想,提倡启发式教学思想。

1、注入式教学思想,又称填鸭式教学,是指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看作是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思想。

2、启发式教学思想,又称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积极的智力活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思想。

二者的不同点:(看看)

1、理论基础不同。前者主观唯心主义,后者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教学目的和任务不同。

3、学生观不同。

4、教学信息传输方式不同。

5、师生心理相容度不同。

补充:

教学模式的功能: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发展,促进教学研究方法革新。

教学模式对教学的影响:教学模式便于教学,是联系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环节,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能更好的备课设计教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能够降低师生付出的劳动量,减轻师生的教学负担。

第七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及德育过程

一、德育概述

(一)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个性等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即学校德育。

(二)学校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

4、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6、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7、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教育

8、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1)德育的基本功能:人格培养

(2)德育的根本任务

1、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武装学生,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高尚的品德。

2、 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二)德育模式

1、德育模式的概念

指在一定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德育实践而相对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实施策略。

补充:我国比较有影响的德育模式

1、主体性德育模式

2、活动性德育模式

3、“学会关心”德育模式

德育的意义

1、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障。

3、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德育过程

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成受教育者的品德的过程。

(一)德育过程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区别: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是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的影响,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

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结果来看,德育过程的结果是学生形成的品德可能与社会要求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2)联系: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育者的教育,而教育要遵循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二)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构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过程。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的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或差距)。

(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

① 学生的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组成。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

② 统一性。四因素具有统一性,因此德育工作要注意全面性、整体性;四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知识基础;情是动力;意是精神力量,调节行为;行是外在标志,是落脚点。德育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发挥整体功能。

③ 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知、情、意、行这四个要素在某个学生身上并不总是完全统一的,有时候也会出现四要素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这就决定了德育过程具有多端性。

2、德育过程是道德主体的养成过程。

主体性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对道德主体的塑造,及其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弘扬。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和基础。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① 长期性是指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知、情、意、行诸要素统一和谐的发展,而四要素的形成、发展和巩固要经过无数次的思想斗争、发展、转化,不断调整其结构状态,才能达到新的水平。

② 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要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有时不一致,从而是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时高时低,甚至出现某些倒退现象,表现出一定的反复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长期性、反复性,决定了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补充:德育目标的基本内容

1) 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2) 培养儿童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3)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二节 德育原则

一、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二、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并重原则。

三、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四、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含义: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既要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又要向学生提出合理的、严格的要求。

贯彻该原则的要求:

① 尊重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以及力量和能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② 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监督学生的品德行为,批评、教育其品德中的缺点和错误;对学生提出正确、恰当、具体的德育要求。

五、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健康顺利地形成和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 一分为二看待学生。教育者既要注意先进学生品德中可能存在的缺点和弱点,也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使其积极方面逐步增强,激发其上进心。

②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要帮助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己,引导其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③ 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教师要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使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并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促进其健康成长。

六、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七、统一要求和发展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八、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三节 德育途径(了解)

德育途径即德育的组织形式,是指实现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的具体活动形式。

一、教学。不仅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途径,也是学校德育最有效、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德育主要是通过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现的。

二、共青团、少先队共同组织的活动。共青团、少先队是学校中学生的正式组织。

三、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四、社会实践活动。

五、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政学习。

六、班主任工作。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第四节 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指为完成德育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包括教育者的传递方式和受教育者的修养方式。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未详细解释的只要了解大体框架即可)

一、说服教育法

含义: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

要求:(一)目的要明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注意启发,触动学生心灵深处。

(二)内容要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说服教育要注意给学生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发,获得提高。选择的内容、方式要生动有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乐于实践。

(三)注意时机。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他们乐于接受。

(四)要以诚待人。教师的态度要诚恳,要情深、语重心长、与人为善,讲的道理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二、榜样示范法

是指教育者以他人的好思想、好品质、好行为来影响和引导学生以培养优良品质的教育方法。

要求:(一)选好学习榜样。

(二)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通过榜样调节行为。

三、实际锻炼法

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他们优良品德的方法。

要求:(一)提高学生锻炼的自觉性。

(二)要严格要求。

(三)要持之以恒。

四、陶冶法

是通过利用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培养其良好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要求:(一)创设良好的情境。包括学习和生活环境,班风和校风。

(二)与启发说服相结合。为有效发挥情境的陶冶作用,教育者还要通过启发说服引导学生注意到自己生活和学习情境的美好,并习惯和喜爱这种情境,自觉吸收情境中的有益影响。

(三)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教师要组织学生自觉地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品德。

五、修养指导法(或自我教育法、道德修养法、指导自我教育法)

是指学生在教育者的指导下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行为调节,不断完善自身品德的方法。

修养的内容包括学习、立志、座右铭、自我评价、慎独(是要求一个人在独处在无外界监控的的情况下,能够自觉始终地坚持按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等。

要求:(一)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教师要采用生动有效的方式,使学生明白修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二)引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教育者要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以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自我修养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学生的道德认识的提高同组织、知道学生参加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使他们在活动和交往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自我修养习惯。

六、品德评价法

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对学生的品德水平给予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逐步培养良好的品德的方法。

要求:(一)评价要公平合理。

(二)评价要发扬民主。

(三)评价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第八章 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

第一节 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概述

一、课外校外教育的含义:

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或者教学大纲)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

(一)行动的自主性。

(二)组织的灵活性。

(三)参加的自愿性。

(四)内容的广泛性。

(五)活动的实践性。

三、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的意义:

(一)陶冶情操,培养思想品德。

(二)发挥创造性,锻炼各种能力。

(三)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四)适应学生的多种需要,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四、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的任务: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三)开阔眼界,启迪智慧,增长学生知识。

(四)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质。

(五)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六)促进学生首脑结合,心灵手巧。

第二节 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一、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的内容:

(一)学科活动。

(二)科技活动。

(三)文体活动。

(四)课外阅读活动。

(五)游戏活动。

(六)社会活动。

(七)主题活动。

二、课外活动和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一)个人活动

(二)小组活动

(三)群众性活动

补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区教育(了解)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儿童或者青少年进行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先导性、权威性、感染性、融合性、针对性、终身性

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1、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努力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水平,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2、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3、科学合理地确定家庭教育目标。

4、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原则。全面施教原则,以身作则原则,爱严结合原则,要求一致原则。

5、科学民主的教养方式。

学校教育的特点:1、专门性: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经过职业培训的教师;有比较充沛的教育经费;有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有较及时评价和反馈机制。

2、系统性:组织机构的系统性和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3、稳定性: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以及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三教结合”的意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1、有利于实现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三教合一为实现大教育系统的形成,提供教育环境。

2、有利于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度一致。增强社会各方的责任感,提高家长素养,三方协议一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有利于各种教育的互补。三方力量协调统一,取长补短,发挥整体效益,产生教育合力,教育效益高。

第九章 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第一节 我国的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二、我国的学制

(一)含义:学校教育制度又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学制是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核心、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一定社会或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教育法规,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制度来体现的。学校教育制度的本质是从制度上保证教育方针政策的实施和培养目的的实现。

(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取决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3、取决于对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

4、受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的影响。

(四)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英法德是典型的双轨制;美国是单轨型学制;中国、日本和前苏联是分支型,又叫中间型。

(五)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趋势:

1、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逐步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逐渐融化;

4、高等教育层次化、多样化;

5、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6、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六)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1902年清政府首次制订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未实施。

2、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依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这个学制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以及相互衔接关系,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

1904年癸卯学制将小学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小学教育又称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3、1913年形成新的学校系统,即壬子癸丑学制。

4、1922年制订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学制。“六三三”学制是我国实施时间最长,采用范围最广,我目前采用的基本学制。

(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193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调整教育结构,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

(八)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包括四个层次的教育形态: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三、义务教育制度

含义: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质,是依据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

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

补充: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民主性、基础性、世俗性。

第十章 班主任工作

一、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班级组织作为教育性组织的特点:

1、班级组织的特征是使所有的学生获得发展。

2、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的纽带。

4、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5、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活动。

现代学校管理主要以班级为依托。

二、班集体的特点:(了解)

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织的共同活动。

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核心。

3、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4、有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5、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了解)

1、目标导向功能。

2、对各方面教育影响的整合功能。

3、熔炉功能。

4、自我完善功能。

班级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1、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

2、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3、了解学生的性格和气质;

4、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1、材料分析;

2、日常观察法,最常用的方法;

3、个别谈话;

4、调查访问;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建立组织;

2、提出奋斗目标;

3、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4、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5、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增强班级凝聚力。

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多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是以议论和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

班风是指一个班级具有自身特色的稳定的集体作风,是整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的反映。

班级凝聚力是指班级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第十一章 教育评价

补充: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1、重视发展的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体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3、强调质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方法的科学化

4、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的类型:按照评价功能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习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作出评价和鉴定,以便采取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地实施、进行的测定性评价。作用是查明学习准备和不利因素。

2、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调节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3、总结性评价是指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的目标程度即教学成果作出的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1、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

2、突出评价的调控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与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

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导向功能;

3、调控功能;

4、激励功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