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daybydaygz Intro 每晚一首粤语歌,陪你度过年月日。 ● ● ● 其实标题里的月亮三部曲并不准确,而是我自己格硬拼凑出来的字号,官方里是绝对没有这个奇怪的说法的,即使林若宁的确爱写诸如三部曲系列之类的连续剧一般的歌。 此处应有21世纪最大超级月亮的配图 这三首很不幸给我这个无聊之人生拉硬凑拼在一齐的歌分别是eason的《月球上的人》,gIn的《月球下的人》以及我fa的《捞月亮的人》。 我刚决定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将这个想法讲给了一个朋友,她的回应在我的意料之中:“除了名相似之外根本没什么关联嘛。”事实上,好似的而且确是这样的,除了歌名入面的月球和月亮之外,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拉楞。 但我还是私以为其实有很大的关联的。 从时间线上来讲,eason的《月球上的人》写的最早,其次是我fa的《捞月亮的人》,再到最尾亦是最近新出的李幸倪的《月球下的人》。但对比歌词来看,三首歌其实传达出的是同样的一个主题——“斯人已逝,我未走远。”只是不知是否是随年月改变而令到词人本身的心态与心境有所改变,三首歌在此惨兮兮的基调的基础上又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Eason的《月球上的人》发布于2007年,歌词里传达出的更多的是对“斯人已逝”的追忆与痛极时的颓废与自暴自弃。 开篇即是内心剧痛无比但把口死都不认的“无需要快乐 反正你一早枯死 如果有眼泪 只不过生理分泌”,初先一看还以为走的是歪闷的阔达积极风,其实却是消极低沉抑郁到骨子里的自暴自弃——“如果有再会 恐怕已经一世纪”,这可不是心口挂着勇字坚信未来不肯屈服的“换个时代在一起 应该不怕旁人不服气”,反而更似“可笑到这样才知深爱你 感觉若然没死 多得你”的绝决和刻骨铭心。 主歌部分看起来还能故作镇定,压抑的感情到了副歌部分则已无法再继续假装下去。“从未来再见 遗憾旧时不太会恋爱 愿我永远记不得我正身处现在”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从前的依恋和自虐一样的自我谴责——是因为我的不生性不明理,才令到我们最终只能如此,我希望能再有一次机会回到过去弥补,而不是如现在一般枯坐自责却于事无补。 大概失恋的人都是无师自通的哲学家,自责完之后,又再度开始用不同的角度思考一些超出情爱之外的事情,“三世书不会记载 情系我这半生的最爱 时空太过大 超脱我的喜与悲 人恋爱过后自然参透到命理”这几句词,私以为小林颇得其师父在《不来也不去》和《任我行》中的佛理之道,虽未得其全部,三四成的功力还是有的,就如最后两句所写“不理它小爱与大爱 人类太过渺小的最爱”,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于当事人而言,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一世难以忘记,但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又何况于沧海桑田而言蝼蚁一般的人类那微不足道的爱情呢。不过如划过天际的流星,转瞬即逝罢了。 想到此处,就不是豁达与释然,而是更深的绝望了。没有什么比自己以为重如泰山的事情实则轻如鸿毛更能打击一个人的了。“流离在某月某天某地仍自觉共你一起”但我知道,正如圣经所言,“Ashes to ashes,dirt to dirt.”,也许到到最后,除了被遗忘在角落里尘封的野史之外,不会有什么汗青再来记载这场“旧时不太会恋爱”的恋爱了,谁先来谁后走,谁遗忘谁谁又记住谁,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三世书不会记载 谁为某某叹息感慨”那么所有爱恨情仇终究会是尘归尘土归土而已了,毫无意义。就似从月球上观看地球,“从月球观看难辨地球相爱跟错爱”,相爱,错爱,团聚,分开,都是那么渺小的啊。 我仍未从斯人已逝的阴影中走出来,但那已无关紧要,因为无论能否摆脱离开的那人,几廿个世纪之后,没有任何的痕迹来证明我爱抑或不爱她。我依然兜转于旧时不肯面对未来,即使我知道无论怎样念旧亦无任何意义,因为“共你一分钟都足够我生醉梦死”。 明知没有意义,却仍要坚持,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绝决和执着啊。 相对于eason《月球上的人》的消极和绝望,写于2008年的这首《捞月亮的人》就多了几分积极的意味了。 虽说亦提到了离别——“列车之上看彼此失散 你面孔早已刻进代官山”,但相较于《月球上的人》中几乎不实写景物的虚无缥缈的无力感,《捞月亮的人》中多了许多林若宁熟练的“出外景”写法,诸如夜晚,路灯,月色,大街,湖水,这都是十分实的景物,歌词的字里行间读来竟品出了一丝闲适宁静的气息,全然不似《月球上的人》那般弥漫着一阵“我失恋了我好伤心我好挂住距但系我挽回唔到”的颓废感。 “月半弯淡如逝水一般映照你下落 狭路短走过璀璨情境渐渐微薄 让背影荡游湖水深处拥抱我月光 岁月短遗下一片弱质纤纤愉快感觉”这一首《捞月亮的人》副歌部分我觉得是林若宁写过最好的几句词,没有之一。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的李白写月亮亦不过如此啊,“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以孤篇盖全唐的张若虚写月亮亦不过如此啊。很难用言语去形容我有多么爱这副歌的几句歌词,陈台证在这首歌里用了古筝配乐,得古风,林若宁以月入词入情入景,得古意,再加上我fa诠释的恰到好处的感情,起承转合,写意流畅,我是真的觉得这几句真正达到了王国维先生说的“无我之境”,真真为词中佳品了。 感叹小林这几句神来之笔影真叻仔的同时,亦应注意到,与《月球上的人》不同,《捞月亮的人》可以说是三部曲的主人公(如果有的话)开始由执迷不悟转向释然的一个过程了。从前他是一个站在月球上遥望地球仍未心死的人,如今他已从月球返回了地球,亦即是现实当中,开始逐渐接受斯人已逝的现实,虽则话仍然是“我未走远”——“什么心事也许不必说 继续等等某一个人开脱”的捞月亮的人,但毕竟心态已变,执着不再,继续坚持也许只是出于习惯和惯性,仅有的执念也已经变成“下辈子顺从回忆牵引走进老地方 你是否同样身处月色之中像我飘泊”,期待下世的相遇,而非今世的持续惦念。要明白,水中的月亮终究是虚无的倒影,妄图捞起水中月,无异于痴人说梦,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在这首歌里,主人公释怀的,其实并不能算太彻底,只能勉强称之为半推半就的妥协。 不过其实真的很难讲清楚,那些约定下世再见的人,究竟是已经释怀的理智对仍旧留恋的感情的一种敷衍呢,定是真的执着到相信有世道轮回。恐怕前者要多于后者吧。 而来到最新的2015年释出的《月球下的人》,林若宁和李幸倪今次则共同演绎了月亮三部曲中的最后一层亦是最高的一层境界——“斯人已逝,继续前行”。 英文中有一个表达是“月球的背面”,意为人们所看不到的事物的另一个面,而这个面一般来讲与人们所能看到的“月球的正面”有着相反之处。不知道小林在操刀这首新词的时候,是否有想起这个比喻呢。 与三部曲的前两部不同,《月球下的人》开篇不再抑郁,而是“期望飞上恬静月球遥望每家的窗 谁伴深爱细味露台玫瑰香 装饰得漂亮 温馨气场 只满足一对又一双”的大眼界之笔。这一次,主人公不再是不情不愿地在月球上遥望,心里恨恨未平,反而是主动于月球上眺望,希望将这万千世界上的一切爱恨痴缠尽收眼底。 后来的“谁又跟你仰望月儿忘掉世间哀伤 圆月只配挂在团聚晚上 偏心的照亮 有情人欢畅 像我一个流落偏僻的宇宙 只应该独唱”则不再有前两首歌中的怨恨之情,反而有一种局外人笑看当局者迷的悠然和某种程度上腹黑一般的幸灾乐祸。众人皆睡我独醒,愚蠢的人类啊,你们刻骨铭心来来往往的爱恋也不过如此嘛。月亮的圆缺与我无关与俗世无关,却给你们赋予了聚散离合的意义,大概于你们而言,我茕然一身便只能够顾影自怜独唱悲歌了吧,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啊。 殊不知于我而言,这些已无关紧要,“不应该记起 何必偏偏记起 不拖不欠又凭什么好妒忌 当初你天地 早已有别人打理 弄个小菜调味出喜与悲”,逝去了的都已逝去,也许你已有另外新欢,也许你的世界已有别的闯入者,那么我便不需要记起什么,你我之间不拖不欠,你我之间早无关系可言,又为何要为你去妒忌什么呢,何不多为自己着想,过好自己一人之生活,闲适悠然,无需记怀,如此不是更好吗。 “只应该记起 蒲公英总会飞 刚巧飞进仓猝回忆的黑白美 独对今晚月半弯 恰似是你的眉 任你的脸随月黑高飞 事过境迁一样美”也许在过得不错的时候间中会突然想起曾经的记忆,就似随风散落一地的蒲公英,恍若隔世。“依稀是旧时节 城门上下弦月”,对月而思故人,故人已不在,便亦只能一笑了之,任记忆如小溪般慢慢流淌而过,干涸后再不留痕迹。事过境迁后的唏嘘,亦是一种别样的美啊,却已经不会再想回到从前了,毕竟“能提取温暖以后度严寒 就关起那间房”也是一种温馨和怀念。 无论是“如若经过你旧露台重踏我的家乡 期待摆设布局如旧那样 很可惜对象 有别人顶上 若有一个难被遵守的约定 交给她合唱”的故地重游,抑或是“我在月球上俯瞰 一家家吊灯普照是冰冷感”的远观眺望,其实主人公早已释怀,仍会对月有所思,却已疯狂和执着不再,仅剩“花瓣给我酿成回忆的抽象美”的释然和解咒。 这首《月球下的人》我最喜欢的是最后的一段,“共对一个月半弯 总算没有分离 任记忆也随日出依稀 没法子带走都思念你”。与君共赏此时月,天涯两处一心同。我仍挂住你吗,是的。但我不会像初先那般要生要死了,我明白的,“不应该记起 曾经的悲与喜 都只不过是残酷的小趣味”,人们总认为自己会是例外的那个孤本,其实,大家不过做住同一套戏的常理之中。离别聚散,其实真的不需生死相比,它没那么沉重,亦没我们想象中那么痛苦,不过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段平凡之路罢了。我是时候彻底放下了,任你与记忆一同随年岁逐渐淡出,未尝不可,未尝不是放过自己,未尝不是放过你。 事过境迁,仍旧一样美丽的,不是故人,而是回忆。 若果说,《月球上的人》写的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那么《捞月亮的人》写的便是“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而《月球下的人》则写的是“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薪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个人而言,我的喜爱程度则是《捞月亮的人》>《月球下的人》>《月球上的人》,也许是因为早期的小林个人风格未确立的缘故,《月球上的人》总带着一种要插未插半把温柔刀的优柔寡断之感,虽则说仍属精品,但总觉差一口气;而到了《捞月亮的人》中,那几句神来之笔实在太加分,让人无法忽略,但同样的,相比之下,其它的语句则逊色了不少;《月球下的人》则充满了浓郁的林若宁个人风格,精致到苍白的地步,却很难得地透露出YY式的豁达,当然因为《捞月亮的人》珠玉在前,我亦只好将其摆落第二位了。 “斯人已逝”,是每一个人都至少经历过一次的无力与绝望,但至于是“我未走远”,还是“我在走远”,抑或“我已走远”,则是三种不同的层次与境界了。林夕喜爱以歌为世人解套,譬如《富士山下》,譬如《任我行》,譬如《不来也不去》,不知小林是有意为之定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非官方版本的月亮三部曲,竟也有了那么一丝劝慰世人的意味。 古时的月亮常与思念和愁绪连在一起,不能算是什么特别积极向上的意象,然而小林的月亮三部曲,由抑入扬,倒赋予了月亮一种新的积极意味。 这千古以来,月亮本就唯美而充满遐想,可惜多给给予了伤春悲秋之意,今次算是能够弥补一些月亮悲观情结,给其中增添那么一抹难得的亮丽色彩了。 “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 今晚的月色与你,都仍旧如从前那般美。 编辑/Recole@年粤日 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细说港乐”文章系列 点击可回顾 ▽ 作词人篇 林夕 黄伟文  林若宁  陈咏谦 林日曦 作曲人篇 刘以达 泽日生 歌手/唱作人篇 李克勤 黄子华 吴业坤 张继聪 王祖蓝 麦浚龙 林峯  Alan Po@Mr. 侧田 陈奕迅(上) 陈奕迅(中) 陈奕迅(下) 歌曲篇 不知身是梦里客——关于林若宁写的《空气公园》 林夕的少女情怀——芳心密与巧心期的《怯》 跳脱红尘者,皆曾误此身——《披星戴月》 两 个 暗 号 ▽ 回复「 我 睡 了 」,倾听他人的心事 回复「 去 年 今 日 」,睡前多听一首歌 你 回 或 不 回 它 们 都 在 这 里 今晚赏月就缺个月饼了 Reward people gave a reward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