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菊香| 回忆母亲
回忆母亲
——写在母亲去世三周年
姚菊香
凛冽的寒风夹杂着哭声,响彻在宁静的乡村。今天是母亲去世三周年的日子,我和姐姐妹妹一同回家祭奠母亲。想为母亲写点什么,未动笔,就已经泪眼模糊。打湿纸张,不能自已。
母亲出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外祖父做军火生意。在高阳、白水一带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母亲在很小的时候,外祖母就去世了。外祖父娶了一个很严厉的河南女人,也就是母亲的后妈——我叫外婆。外祖父因“贤弟”出卖死于非命。外婆又找了一个张姓男人成了家。她让母亲每天干下地、磨面、割麦子等繁重的体力活,却很少教她做针线。母亲婚后的针线活都是跟着二妈和周围的邻居学的,母亲做的最像女人活就是纺线。外婆家法很严,冬天的北方天气寒冷,其他人已进入梦乡,母亲每晚都要纺线到深夜。纺完线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她奶家去睡觉。她奶摸着全身冰凉,手还在不停哆嗦的母亲说“我的冰疙瘩回来了”。她奶年事已高,最怕冷,每晚坑都烧到发烫,母亲年龄小,磕睡多,又加上太累,很快就睡着了,热炕烫的屁股几处都是红疙瘩也全然不知。
母亲就是在后父后母的虐待下艰难长大,我的小舅因不堪折磨,已于少年夭折,母亲为此事一直不肯原谅外公。因家庭成分不好,十八岁母亲就嫁给了家里一贫如洗的父亲。用母亲的话说就是“一家三条光棍,穷的叮当响。”我奶在父亲很小时候就已经去世,家里就剩爷爷父亲和二叔。窄窄长长的半边庄基,一家六口人只能挤在一个房子,光光的草席铺在炕上,炕头放着红底大花和红底白点两床被子,爷爷住在灶房的大炕上,再就剩不足一米的窄院子,大门是用几块木板订在一起的栅栏门。高贵的出身,不幸的少年,贫困的婚后生活,造就了母亲勤劳善良,争气好强,顽强自立,果断刚烈的性格。
母亲干农活干脆利索,走起路来脚下虎虎生风。下地割麦,能把一般男人撂一大截,一处割到头,还回家给孩子喂奶。承包责任制后,母亲是更加劳累,每年地里庄稼就种七八种之多,小麦、油菜、豌豆、玉米、绿豆、大豆、红豆、谷子……每到秋季,忙得是一塌糊涂。家里牲畜就养了三四种:牛、羊、鸡、猪……每天吃完饭,喂完这个喂那个。母亲还有酿醋的手艺,每年柿子下来,母亲都会酿几大瓮醋卖,家里就靠庄稼微薄的收入和母亲的精大细算艰难度日。就是到了晚年,母亲还在场里种了好多蔬菜,每逢集会都会到集市上去卖。我们经常给她钱,她不要,说“我自己有钱,不用给,你们也不容易,我能挣几个是几个。”母亲一只蛋,一捧蔬,一抔醋攒钱供我姊妹五个读书,我下岗创业,母亲也曾拿出两千元支持我。
我们家经济虽然拮据,母亲对有钱人从来都是不亢不卑,对比自己还穷的人经常帮忙。母亲经常说“别人越看不起谁我越看得起”,村里玉宝几十年不在家,都是母亲让父亲帮其母耕种庄稼,每逢过年过节母亲总让我们带着礼物去看望老人,小时候我一直以为,玉宝妈是我家亲戚。苍敏妈,玉范妈都是母亲的好朋友。母亲常将自己酿的醋,自己种的菜送给村里人。母亲出身大家,虽脾气一直不好,但却是通情达理之人。我结婚时,母亲问我老公,准备咋结婚?老公说“我准备借几万元,给你家些彩礼,再雇几辆车,摆几桌酒席”。母亲说“与其借钱塌账,还不如你俩出去转一圈,给别人就说是旅游结婚”。老公当然求之不得,就欣然应允,到现在老公还称赞母亲“不愧是大家闺秀!识大体,通大理” 。
母亲看够了别人的眉高眼低,她一直说的一句话就是要“穷争气”!不管给谁家行门户,母亲是绝不落后。记得二外婆二外爷过三年,母亲几个月前就开始张罗,给四个舅家做了四五双布鞋。由于纳鞋底特别费事,经常是鞋做好,白布底子已被手摸脏,母亲就用粉笔再一双双涂得白生生。大哥问母亲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母亲说“能看到我儿子盖八间大松椽房”。大哥后来盖了十几间松椽房,二哥盖了二层小楼。家里经济一直不好,但母亲对我们五个上学一直很支持。母亲说“你们上到那里我供到那里,就是砸锅卖铁都要供上学”。大哥二哥妹妹都是初中毕业,姐姐是高中毕业,我中专毕业,大哥和姐姐当时学习是出了名的优秀。
也为了我们争气,母亲的脾气特别刚烈!母亲自己没有上过学,可能是信奉“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母亲就用最简单的方法教育我们。大哥小时候经常挨打,二哥调皮,挨揍最多,姐姐和我也是被打出来的,活没干好,母亲上去就是两耳光。妹妹出生时家境已好转,母亲年纪已大,脾气温和了许多。母亲对我们要求特别严格!不管谁出门必须告知母亲,否则就会挨揍,姊妹们小的对大的要绝对尊重,不准顶嘴,更不能骂仗,打架!以至于到现在已年纪一大把,我也不敢在哥哥姐姐面前造次!我家的孩子在村里是最乖的,大哥更是十里八村有名的乖娃,八岁已有人为其说媒。母亲发脾气最大的一次是大哥订婚。母亲为了争气,大哥二哥选在同一天送鞋面袱子。二哥的媒人早早就回来了,大哥的到吃饭时间还迟迟没影,后来母亲听说是因彩礼不对,气得她将刚端在手里的饭碗一把摔在地上!后来才得知是媒人在中间传话有误。
年幼时的不幸和家境的贫困,再加之几年的连续劳累,母亲好多年都是在和病魔做斗争。大哥说,他上学最害怕就是教室外有人找他,找他必是母亲又病了。姐姐说,她上学回来最怕母亲躺在炕上,母亲能躺在炕上,肯定是病得不轻!在我刚出生后,母亲就生病住院了,我是哥哥姐姐用白面沫糊喂大的。老公常说我是“掐奶子娃”。我对母亲最早的记忆就是,好多叔叔将母亲从栅栏门拉出来,放在堆了好高被子的架上车上,母亲奋力挣扎跑回家,几位叔又一次把她摁到车子上。母亲当时得的是气管炎,呼呼困难。她死活不去医院,是担心自己死在半路上。因我邻居一个嫂子患病死在外面,母亲说要死就死在家里。母亲还得了一种病,经常肚子疼得满炕打滚,肚子里面像打雷咕噜咕噜响,到医院老治不好,后来是村里一个嫂子的娘家妈用针灸医好了母亲的病,父亲为了感谢,给这位奶奶送了一个匾。妹妹出生后不久,母亲又得了肺结核,多亏自家几位叔伯的帮忙,总算好了。母亲说,自己一辈子没有一天身体是轻松舒服的,也没有一天是高兴的。几十年饱受疾病折磨,住遍了蒲白两县的大小医院,每次她都顽强的挺过去,母亲能活到七十有四实属不易!其他村人说到母亲,都以为早已过世。
母亲去世前几个月,拒绝我的陪伴,总让我赶快回去做生意,还说陪她我每天都要耽误几百元。最后已知自己病已医治无望,担心村里人说我们姊妹几个不孝,还坚持要在县医院治疗,自己已痛苦不堪,还处处为儿女们考虑。因母亲早年得过肺结核,几家医院拍片后皆不让住院,担心母亲病传染,后来是表哥托熟人才在县医院住了半个多月,这期间我去防疫站为母亲做过化验,她的病并不传染。在去世前几天,她 还给大哥托付她身后事宜,母亲信耶稣,要一切按耶稣信徒程序办后事。她去世前几小时,我还陪在身边,再见时,她已躺在铺有麦草的木板上,母亲穿着耶稣教徒的寿衣一带有帽子的白色斗篷,脸瘦得鸡蛋那么大,我摸着身体还有余温的母亲,嚎啕大哭,短短几小时,我与母亲就已阴阳两隔!大哥按照母亲的意思,没有烧下炕纸和大马。因家族较大,未能完全安照母亲的遗愿,只在旧俗过事中间,教徒们为母亲做了最后一次祷告。我们为母亲入殓前最后一次搽洗下身,她的身体软绵绵,腿还能自由弯曲,老人家信教定是很虔诚的!
母亲是耶稣的孩子,妹妹在她去世后,曾清清楚楚梦见母亲穿着她的白色斗篷徐徐升上了天。母亲已到了天堂,那里一定没有孤苦!没有病痛!没有贫穷!母亲可以快乐、幸福、开心的生活!愿母亲在天堂一切都好!感谢神!感谢主!
作者简介
姚菊香,毕业于陕西省粮食学校,现下岗经商,喜欢旅游,喜欢文字。
合作伙伴
顾问:东方散文杂志总编 憨仲
西南作家杂志社主编 曾令琪
欧亚丝绸之路国际诗社
社长、著名诗人 王芳闻
海河文学杂志社主编 张莉莉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主编 郭洪涛
总编 : 路曼曼 (wxzh689)
编委: 宋永照 白 冰 国 哥 梁小玲
陈庆连 毕玉芝 禹艳芬 李婷 郭英
合作纸媒:东方散文 海河文学杂志社 香港两岸经贸杂志社 西南作家杂志
投稿邮箱:2108332259@qq.com
不当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
无畏的太阳
○
心情|阅读|鸡汤|电影|牢骚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苹果手机打赏专属二维码
长按二维码 转账作者
经广大读者的要求,平台特设苹果手机赞赏二维码。因平台不显示苹果手机赞赏人的图像,请赞赏的朋友后台留言,以便我们把您告知作者。
精彩回顾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