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57岁母亲,退出儿子“家庭”的真实经历(深度好文)
世上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唯独父母对子女的爱以分离为目的
---贴心君
作者:三秋树
来源:《婚姻与家庭》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我的付出换来的竟是…
我是一个妈妈,今年57岁,退休2年。儿子今年31岁,在我退休那年儿子刚好结婚,一直以来我都非常宠儿子,他结婚了,我自然也承担起照顾他和儿媳妇的责任,这在我看来是理所应当的。
本来我是想着儿子结婚后要和我们两老生活在一起,因为老伴的劝阻,说小两口要有自己的空间,我才放弃了。但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儿媳,我和老伴专门搬到他们住的小区,每天早上我会去儿子家帮忙做早饭、打扫卫生,晚上做完晚饭、等他们洗漱准备睡觉才回到自己家。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拎着从早市上淘来的新鲜蔬菜,满怀喜悦地朝儿子家走去。可是却没能打开家门,不是我钥匙拿错了,而是儿媳换了门锁。她说:“最近小区偷盗案特别多,所以……”那天,我像往常一样,给他们一家三口做了早餐,打扫了房间,将脏衣服都洗了,然而,他们没有给我新锁的钥匙。也许他们忘了吧。
晚上,儿子来我家,将一把钥匙交到我手上,我本来提着的心就此放下,但他说了一句:“别让我媳妇知道。”我知道事情不简单。
第二天,也没多想,照常去儿子家,可刚走到他们家门口,就听到了里面的争执。
只听见儿媳不断在说:
“你一定把新钥匙给你妈了。”
“谁没有拖延症,洗完澡,内衣扔在脏衣篮里,第二天早上一定被你妈给洗了。看着晒衣杆上的短裤和胸罩,我没有被帮忙的快乐,只有隐私被窥视的尴尬。”
“你看看你被你妈惯的,每天回家就躺沙发上,什么都不干,东西不收、垃圾不倒,就差没把饭喂你嘴里了,你就像个没断奶的小孩”
“她就不能像别的大妈那样,跳跳广场舞,走走模特步,别像个摄像头似的盯着咱们!”
……
没想到,我这个堪称“二十四孝”婆婆的付出,换来的却是这般声讨,最让我心塞的是,儿子从头到尾就一句话:“她是我妈,你让我怎么办?”
不管在职场还是家庭,我自认里里外外一把手。可到头来,在儿媳的眼里,我是一个如此不懂事的人。
一场离开让我懂得…
回到家,我流着泪向老伴儿诉说自己的委屈:“他是我唯一的儿子,我最大的想法就是把他们照顾好,就差把心掏给他们了,居然落下这么多的差评。”
老伴儿一边轻轻拍着我的背,一边说:“都是白眼狼,有机会,我跟他们说道说道。”
接下来都是老伴儿在说,“看看你的那些同事,近的游遍中国,远的都环球了。你从前多新潮的一个人,可是为了他们,就这么被别的老头老太太给落下了。想想,我都替你憋屈得慌……”
老伴儿的一席话,句句都说在我心窝子上,难道我就不想出去走走?
说走就走,我连招呼都不打,拉着老伴儿就奔坝上草原去了。在牧民家里,亲眼目睹了羊妈妈产子的全过程,看着羊妈妈哺乳小羊的样子,曾几何时,我和儿子不也是如此亲昵吗。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年四季都在迁徙,要是羊妈妈也像你那样,凡事舍不得放手,这小羊怎么活下来?再说,谁愿意嫁给一个精神上还没断奶的羊?”
老伴儿一边看着羊群,一边感慨。很显然,这次出游,我是负气出走,他是有备而来。
“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说着,老伴儿掏出手机,让我看了一篇文章。它几乎一针见血地说:不愿意与成年子女分离的父母,与其说他们是爱孩子,不如说他们想对孩子全面把控,这种控制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强大感,让他们对自己满意……
“我,是这样的妈妈吗?”我怒视老伴儿。
“属于可以挽救的那一类。”老伴儿微笑地看着我。
7天的草原行,我和老伴儿拍照留念,他教我发微信,教我如何晒照片,如何美图秀秀——同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两口子,我和他的差距已经如此之大。
坝上归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手机店,买了苹果6,卖掉了那来电如雷鸣的老人机。
拥抱过后的告别…
从手机店出来后,我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晚上我想去他家一趟。儿子很吃惊:“妈,您不是有钥匙吗,直接上来就得了呗。” 我笑笑,没说什么。
吃过晚饭,我和老伴步行去儿子家。到了他家门口,敲了敲门,是儿媳开的门。我向他们汇报了这7日的行踪,然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小两口说:
“我准备重过晚年生活。这是我幸福晚年的第一个装备,你们难道就不打算赞助我一下吗。”
我晃动着手里的苹果6,微笑地看着他们。儿媳率先反应过来:“妈,您有没有支付宝,我现在就给您转3000。”于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瞬间成为了拥有苹果6和支付宝的人。
那是如此快乐的一个夜晚,临走时,我从兜里掏出了那把对于我来说,象征着主权、话语权、家长权的钥匙,悄悄地交到了儿子的手里,对他说:“妈妈以后可能不会常来,就算来,也会事先打电话的。”
儿子为难地看着我:“妈,你这是干啥?”
“妈妈不是在生气,只是在学着退出。”
儿子拥抱了一下我,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湿了——我和他真正的告别是从这个拥抱开始的,尽管那么不舍,但我知道,我已经告别得晚了,但还来得及。
“妈,您在哪儿?”我在丽江时,收到儿子发来的微信。
我迅速地跟老伴儿拍了张合影,发了过去,并配图片说明:世界那么大,我和你爸想去看看。
没多久,儿媳在朋友圈转发了我和老伴出游的组图,标题是:我晚年时的楷模,我至亲的公公婆婆。
经常有人问: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还是养儿防老?
终于听到一个令人感动的答案:为了付出与欣赏。
所有的父母都不要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唯一,为了孩子,没有自己的社会交往,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在乎自己是否快乐,是否幸福。这种教育带给孩子的是什么,除了压力和相互之间的折磨,没有其他。
给孩子最好的示范是,你们夫妻恩爱,你们幸福,你们有自己的事业,你们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在孩子眼睛里你们是一个积极乐观健康的人。
北大才女赵婕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不仅仅是做父母,人生的许多时刻都应该懂得进退。
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争脸,更不用帮我养老。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遍,让我有机会与他同行一段……
这是多美的一段话呀,于是告诫自己:换个方式去爱孩子!只要他们健康、快乐,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