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最大的赢家可能是猫丨大家都有病

2017-02-08 雪竹 视知

养猫和吸毒有哪些共同点?


1_使用时有强烈的愉悦感;

2_会对身体带来伤害;

3_容易沉迷,不能自拔;

4_离开后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_看到相关信息、图片就产生冲动;

6_消耗大量金钱和精力。

 

各种统计数据都显示,在现实生活中,养狗的人要比养猫的人多。然而猫咪却在过去几十年里,通过互联网展开了不动声色的反攻。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拜猫教,放弃人类的自尊,甘为猫奴。这个宗教不需要教主、戒律和教堂,每一只猫本身就是神。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养猫和崇拜猫的人,都会越来越多。

 

形势很严峻。但是,为什么猫会突然逆袭?


接下来你将看到:


    ● 到底是猫多还是狗多?

    ● 养猫和养狗的人有什么不同?

    ● 猫越来越多,根本原因是死宅越来越多

    ● 猫终将占领人类的未来

 

喵星卧底的值班编辑 / 雪竹

 

 

到底是猫多还是狗多

-+-


据2015年的统计,中国在册宠物数量已达1亿只,其中,62%是狗,19%是猫。狗狗占了压倒性优势。

 

另一项统计养宠物意愿的调查发现,中国人最喜欢养狗狗(74%),猫咪(33%)连鱼(36%)都比不上。

 

也有数据认为猫更多。美国《福布斯》杂志引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称中国养狗的人数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共有2740万只宠物狗。中国养猫的人数世界第二,有5810万只宠物猫。

 

但看看狗粮猫粮的数据,就会发现狗狗的优势还是压倒性的。

 


但是,在互联网上的声势,却正好相反。

 

猫在互联网上,几乎对狗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随手举几个例子。百度贴吧的猫吧聚集了135.8万人,而狗吧只有80万人。

 

微博上跟猫狗相关的热词,喵星人也是占据了明显优势。


分别以“喵星人”“汪星人”,“喵喵”“狗狗”,“猫奴”“狗奴”为关键词,在微博热词中获得的对比曲线图

 

知乎上,在“猫”的话题下面,有11万人关注;而关注“狗”的,只有6万人。

 

至于某个以读书观影为主题的文艺社区,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以前,豆瓣好像雅典,音乐、阅读、思辨。现在,就好像埃及和罗马一样,首饰、滥交、八卦,还有崇拜猫。”



猫在数量劣势的情况下,在互联网话语中占据了更优势的地位,也就是说,相对于狗狗,大家显然更愿意发布与猫咪有关的内容。换句话说——

 

猫比狗更成功地控制了人类的大脑。

 


不仅仅中国如此,这是不亚于气候问题的全球性问题。在英国,每天上传到互联网的自拍照片是140万张,而上传的猫咪照片是380万张。

 

谷歌的X实验室让1600台计算机随机学习youtube上的视频,机器识别猫咪的准确率不亚于识别人脸的准确率。由于原始数据越多,机器识别的准确率越高,所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全世界人类在youtube上上传了数量惊人的猫视频。

 

2014年,在第一次通过互联网实现HTTP代理与服务器通讯24年后,有人问互联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网络最出乎他意料的应用是什么,他的回答是:“小猫咪(kittens)。”

 

1971年,叶文洁在红岸基地,第一次向宇宙发送了信号,241年后,三体星人摧毁了地球联合舰队;1990年,蒂姆·伯纳斯-李接通了互联网……

 

 

养猫和养狗的人有什么不同?

-+-


猫咪为什么能横行互联网?

 

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猫


比较宅。

 

作为一种小型猫科动物,猫的祖先喜欢独居,需要的领地范围也比狗小很多。一只野猫的领地面积大约在1到3平方公里,而狗的祖先则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喜欢漫长的追逐和巡逻。以狗的野外亲戚灰狼为例,它们的领地面积会超过200平方公里。

 

要满足狗的天性,你不得不每天带它出去社交、散步,否则狗就会不开心;而对猫来说,宅在家里才是理想的生活。如果它们学会使用抽水马桶和上网买猫罐头,人类对它们就没什么意义了。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性格内向、不太喜欢社交、生活在城市、每天为搬砖疲于奔命,那么养猫显然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现实就是如此。facebook research根据16万名用户的资料,分析发现宠物和主人的性格密切相关。猫主人多半内向,住大城市,休闲活动多在室内,像是看影片、电视和阅读。狗主人个性比较外向,性格开朗,好友人数比养猫者平均多出26个。

 


要命的是,随着城市化和互联网的发展,这一群死宅正越来越多。

 

据统计,现在中国的单身人口已经达到2亿。26-35岁的“大龄单身”青年多达39.7%。在职场中,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单身。

 

这群年轻人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生活寂寞如雪,居住在狭窄的房子里,最好的朋友是手机。休息日在家,一天能说三句话,一句和外卖小哥说的,二句是对SIRI说的。

 


为了消解爆棚的孤独感,为了能有一个活物给家里添点生气,不少空巢青年们开始养宠物。在中国,养宠物人群的年轻化特征十分明显,“80后”及“90后”一共占79.5%。在其他国家,比如日本,空巢老人才是养宠物最多的群体。

 


相对于狗,空巢青年更倾向于养猫。美国统计局关于家庭宠物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独居者中,养狗的只有1/5,养猫的则有1/4;一旦建立家庭,养猫的比例会增加到1/3,而养狗的家庭比例则暴涨到1/2。

 


猫越来越多,根本原因是死宅越来越多

-+-


与热衷于和人类交流玩耍的狗相比,显然猫更适合废柴死宅们的精神状况。

 

狗的社会性本能使它需要跟主人互动、玩耍,获得主人的赞美和安抚,对自己都顾不过来的死宅来说压力巨大。而作为一种社交性不强的动物,猫通常会无视主人的召唤,我行我素,高冷神秘。这恰好迎合了人类“感情投射”的恶习。对人类爱理不理的猫,更容易引起人自我代入的想象,于是,和猫交流,更像是和自己灵魂深处对话。

 

 

对空巢青年来说,这是一种精神慰藉,一种与汪星人的陪伴截然不同的安慰。

 

养猫还有另外的好处。一项调查显示,猫虽然不会增进主人的正面情绪,但会消解主人的负面情绪。而狗会明显增进主人的积极情绪。看看之前提到的facebook research对狗主人和猫主人的分析:养猫的人明显负面情绪要高于养狗的人。


养猫的人比养狗的人更容易感受到负面情绪

 

所以,对养猫的人来说,猫在很多时候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

 

空巢青年养了猫后,因为在现实中没有交流的空间或不愿意在现实中同人接触,更喜欢在虚拟的“猫咪公园”——互联网上,分享自家猫咪有多萌/贱。这导致互联网上与猫咪有关的内容增多,让其他人接触到猫咪的几率变大,“云撸猫”的人通过看猫图片获得满足。


微博上著名的“云养猫”聚集地之一

 

在万恶的消费社会,曝光率代表一切。在网络上荒废生命的时候,总会看见各种贱兮兮的猫咪。然后,你会听到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唤:“我为什么不养一只来享受受虐的快感呢?”

 


猫终将占领人类的未来

-+-


令人们生活越来越现代/憋屈的城市化进程,一般会伴随生育率的下降、结婚年龄的推迟和单身率的升高。一方面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能负担得起独自生活的成本。

 

也就是说,单身和死宅会越来越成为人类年轻一代的生活状态。

 

因此,我们大胆地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养猫的人会越来越多。



这种现象在美国和日本都出现了。一开始是养狗的多,然后慢慢地,限于时间和空间因素,养大型狗的人越来越少,养小型犬和养猫的人逐渐增多,最后,猫狗数量旗鼓相当。


日本宠物数量演变,2015年成为一个重要的节点

 

不过,可别怪我知没提醒你。科学研究证明了,越养猫,


越找不着对象。

 

这也非常好理解。本来就宅,养了猫就更离不开家。而且,有了猫,你会觉得人类实在太麻烦了。



参考资料:


关于高速增长的宠物食品市场告诉你五个有趣的发现,来源:界面

研究发现:养猫的人更聪明爱狗的人精力旺,来源:人民网

中国猫数量全球第二多,来源:光明网

中国宠物狗数量已达一亿,来源:深圳晚报

职场现状调查报告:近六成租房,90后迷茫成长,80后奋斗,来源:澎湃

2015年中国第四次单身潮调查报告,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社交孤独症大数据报告:你是“空巢青年”吗,来源:新华社

Saito A, Shinozuka K. Vocal recognition of owners by domestic cats (Felis catus)[J]. Animal cognition, 2013, 16(4): 685-690.

Cat People, Dog People,来源:facebook research

Dog Food in China,来源:EURO MONITOR

Cat Food in China,来源:EURO MONITOR

What Your Pet Reveals about You,来源:Scientific America

Going to the Dogs and Cats: Two of Japan’s Favorite Pets,来源:Nippon.com


- 福利互动 -


留言板送给猫奴们

聊聊养猫故事

瞄星人如何触动了你的灵魂深处...


点赞最高的

一张日本江户时代画家歌川国芳的猫画海报

《猫飼好五十三疋》相赠↓



(拉到文末,“写留言”告诉我)


昨日互动

恭喜知了猫宁

吴冠中插图珍藏本《声律启蒙》一册

速来后台勾搭领取..



END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精彩视频/文章

视知的祝福跟爸妈的朋友圈开撕(2)日本“老干体诗”


· 视知 ·

知识看得见


同时,我们还在招聘高级编辑、新媒体运营、高级内容营销经理

请砸简历到job@ishizh.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