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了55年外交官,救过孙中山,办过孤儿院,却鲜为人知
一代外交官
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闪耀于历史舞台。
——度公子
1872年,一艘轮船从上海驶离,目的地是美国旧金山。
这艘船上有一批特殊的旅客,一群穿缎袍、拖长辫的中国男童。
他们中最小的10岁,最大的也不过16岁,此行目的是到成立不足百年的美国留学。
他们有一个统一的身份——留美幼童。
事件还要追溯到1868年,中国“耶鲁第一人”容闳提出“选派幼童出洋留学”,清朝廷回复不予采纳。
三年后,在容闳的反复劝说下,曾国藩终于同意此事,并成立了“幼童出洋肄业局”,容闳任副委员,负责留学生的教育。
可以说留美计划,是容闳一手促成的,时人评价他,“胸怀松柏之志,常葆赤子之心。”
在派出三批共120名留学生后,1881年,清朝廷颁布一道诏令,“撤回所有在美留学生”。
此时,最早这批幼童逐渐长成,分别进入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就学。
耶鲁大学留学生中仅有两位完成了学业,他们一鼓作气,用9年时间完成了16年的课程,赶在召回令前,圆满肄业。
这两位学霸,皆来自耶鲁谢菲尔德理工学院,一位是爱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另一位是鲜为人知的欧阳庚。
<詹天佑>
欧阳庚,一位历史上着墨不多的外交官,却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起过关键作用。
因为他曾救过一位大人物——孙中山。
1
1858年,欧阳庚出生在广东香山一户书香世家。他有个年长20岁的外交官堂兄叫欧阳明,是书法家欧阳询的第43代孙。
1872年,清政府公开招收赴美官派留学生,报名者甚少,看笑话者居多。
因时人崇尚“四书五经,科举当官才是正途”的封建思想,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认同泱泱大国,地大物博。
西学留洋大了说是崇洋媚外、伤及民族气节,小了讲则是有辱门风、为人不齿。
由此,这一批官派留学生在上海都没招满30个人,有头有脸的官宦人家、家境富足的商贾子弟,都不签这“卖身契”。
成大事者必定高瞻远瞩。
14岁的少年欧阳庚毅然去报考了,通过层层筛选,拿到了官派留美的资格。
赴美后,不像其他留美同学耽溺于大洋彼岸吹来的自由之风,欧阳庚看到美国城市的发达开放,愈加惦念起羸弱的祖国。
心中的强国梦,在鞭策他,敦促他。
于是,从纽约市曼哈顿西海文小学到纽海文中学,再考入耶鲁大学,九年来,他都保持高涨的学习状态,赶在1881年,恰好官派留学计划夭折前,毕业了。
一回国,欧阳庚被分在了福州船政学堂。
当时,外交官缺口很大,懂英文的人甚少,时任纽约、旧金山任总领事的欧阳明想到了这位口语流利、成绩优异的学霸堂弟。
<福州船政学堂>
举贤不避亲,1883年欧阳庚又回到了美国。
当时美国社会排华情绪强烈,华工饱受歧视,欧阳庚兢兢业业做了大量护侨工作,在侨胞中有口皆碑。
早期台湾中小学课本中,还收录了他诸多护侨事迹。
由于工作出色,一年后,欧阳庚便从纽约调到了旧金山,由副总领事官升任总领事官。
外交官不只有雄辩的辞令,更是点滴之处为华侨华人维护尊严、保障利益。
这是欧阳庚的信念,也是他一贯处之的准则。
2
再把视线拉回大清,1894年,一位比欧阳庚小八岁的青年花十天撰写了一篇救国长文,呈递到了李鸿章处。
<李鸿章>
文章条理明晰、慷慨激昂,字字句句劝言政治革新。李鸿章正困于一触即发的甲午战争,自然无暇与他详谈,建议信石沉大海。
年轻人义愤填膺,一封建议稿撼动不了这个古老王朝,叫不醒沉睡的中国,那么革命可以。
他投身革命,四处宣讲、集会,1895年,发动了“广州起义”,这下引起了清政府注意,朝廷开始四处通缉他。
前方革命受阻,后有清廷追捕,这位年轻人只好先逃亡暂避风头,再次回到曾经的发迹地——美国檀香山。
在登岸时,须用实名,还要有一人担保,当时风声鹤唳,人人对他的大名“孙中山”三个字避之不及。
<孙中山>
走投无路,他抱着微茫的希望给美国总领事官欧阳庚去信,请求担保,落款“孙文”。
欧阳庚不久便回信:“孙逸仙先生,听说您近期要到美国来经商,作为总领事,我对侨民有引荐和保护的责任,不必写信给我,到领馆正常办理入境即可。”
这信看起来平平无奇,欧阳庚却颇费了一番心思,他暗示孙中山可用“孙逸仙”一名通关,还安排侨胞在路上护送他。后来,干脆将表弟廖仲恺给他当助手,日后廖仲恺成了孙中山大元帅府的财政部长。
清廷追查此事时,有两大疑问:“孙文怎么进入美国檀香山的?欧阳庚为何担保孙文?”
欧阳庚只回复朝廷:“因不知孙逸仙即是孙文。”
1902年,钦差梁诚赴美调查此事,两人商议一番,将责任全推给了“洪门大哥组织”(当时海外最大的华侨社团组织)。
欧阳庚身为清朝官员,却帮扶“造反青年”,实为对朝廷不忠。
但也不难理解,这位外交官身处世界变革的中心,遥望没落的封建王朝,心理落差之大,他比谁都更渴盼中华复兴,渴盼在外华侨有强大的祖国后盾。
欧阳庚身上有旧时读书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却不是一位守旧的封建臣子。
相反,他有走在时代之前的眼光。
3
1900年,新世纪的到来,没有喜悦,北平城迎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屈辱。
这一年八国联军侵华,北平城近毁。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说:‘’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次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赔偿4.5亿两白银,协议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大洋彼岸的美国,新总统罗斯福上任,为改善两国关系,提出商榷退还部分庚子赔款。
欧阳庚资助胞弟欧阳祺在哈佛大学完成了学业,欧阳琪恰与罗斯福是同学,两人交往甚密,便引荐兄长欧阳庚、梁诚、唐绍仪及梁敦彦与罗斯福洽谈退还赔款。
欧阳庚心下明了,振兴中华要靠教育,培养年轻一代任重道远。经由多方斡旋,这笔款项最终用作教育经费及中国留美学生基金。
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罗斯福提交的退款议案,清政府创办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
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当时报考条件严苛,不仅要考生通晓国文、英文,还要“身体强健,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
由此选拔出的人才,也都是百里挑一,第一批庚款留学生中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后来者有影响近代进程的胡适、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
<梅贻琦>
据统计,从1909到1918年,九年间,近500名学生通过庚款留学美国,自从带起国人出洋留学的浪潮,各种类别的官费留学和私费留学雨后春笋般冒出。
1917年,仅留美的在读学生就有1170人,已回国的留美生有400人。
欧阳庚不是站在历史台前接受万众荣光的鼎鼎大人物,但这桩桩件件大事却又与他的幕后支持密不可分。
庚款留学,利国利民的创举,他的名字似乎鲜少被提起。
历史典籍上,多推崇梁诚功绩,但要攻克美国总统、国会,若没有欧阳庚的人脉及对美国社会的熟悉,难度将会非比寻常。
但名与利,从来不是他所追寻的。
4
1906年,对于全世界而言都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4月18日凌晨5点12分,旧金山发生了美国城市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7.8级的地震,席卷整座城市,死亡人数3000以上,过半的城市居民无家可归。
流浪的人群里,有欧阳庚及其妻子骆丽莲,而遇难者遗体里躺着他们的大女儿。
余震不断,房屋倒塌,又引发火灾,有记载道:“此时登山下望,整个旧金山火烧数日不熄。”
整个旧金山都弥漫着绝望、悲伤,欧阳庚夫妇顾不上悲痛,奔走在断壁残垣,救援生还者。
妻子骆丽莲是医生,她在地震中救助了众多华侨孤儿,不料一根火柱倒下,正砸中她的脸,不仅毁容了,更可怕的是身体承受突如其来的重压,留下了不可逆转的创伤。
祸不单行,在找寻幸存者时,欧阳庚遇到余震,被忽然滚落的重物压断了肋骨、左侧头部大面积烧伤,以至于后半生这块头皮都不再长头发。
<欧阳庚>
大火烧三天三夜,当天重新亮起时,面对街头无家可归的大批孤儿,于心不忍,夫妇二人收养了十多个孤儿。
其中有一个十岁的混血女孩欧阳瑛,颇为传奇,其父祖籍广东香山,是欧阳庚的同乡,据考究,或是年羹尧的后代。
孤儿收养不过来,欧阳夫妇办了一座孤儿院,主要由骆丽莲打理,操劳过度,地震旧伤复发,骆丽莲累倒后,再没有醒来。
1909年,年仅37岁的骆丽莲,留下一座孤儿院,离世了。
先后经历丧女丧妻之痛的欧阳庚,走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侨民们需要他,孤儿院的孩子们也离不开他,欧阳庚分身乏术。
好在友人郑所南夫妇主动接管了孤儿院,孩子们的未来才得以保障,欧阳庚更加投入工作及下一代的教育。
值得欣慰的是,日后欧阳瑛成为一名女飞行员,1924年,进行了一场从洛杉矶到智利圣地亚哥的长途飞行,轰动全国,还得到了总统卡尔文·柯立芝的接见。
不止养女如此出色,欧阳庚为感念欧阳明的提携之恩,主动资助其幼子欧阳日如读书,欧阳日如摘得了耶鲁经济学博士学位,为我国经济做出卓著贡献。
一场地震,彻底摧毁了欧阳庚的家,但越过伤痛,依然要直视灾难,心怀希望。
悲痛之余,他撰写了《同一经纬地震史》、《震灾防火》、《重建金山中华街》,对后世研究,贡献巨大。
5
这位外交官辗转世界各地办差,总能遇上点奇闻。
1908年,墨西哥爆发革命,混战之中311名华侨无辜遇难,清政府特派欧阳庚前往索赔。
1910年,欧阳庚亲赴墨西哥交涉,据理力争,圆满完成此番重任。
<欧阳庚>
此行,他受研究殷商甲骨文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罗振玉所托,查“华侨中有无殷人东迁的痕迹”。
刚要着手调查,墨西哥殷福布族殷地安人就主动向特使馆请愿,墨西哥革命时杀死“殷地安人”750名。
这些“殷地安人”自称有中国血统,是殷人后裔,叫殷福布族,请求清政府保护。”
欧阳庚内心激荡,深感责任重大,不敢耽搁,完整承报给了摄政王载沣。
只收到回复:“索赔得偿甚好,予以嘉勉。华侨之中既无殷民东迁之事征,传闻难作三千年前之历史。”
摄政王载沣草率地拒绝了请求,索赔案一结束,欧阳庚就被调驻巴拿马第一任总领事。
然“殷人东渡”一事不了了之,还是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6
随着清政府覆灭,民国建立,欧阳庚转任智利第一公使。
每次回到北京,这位外交官口袋里都会装点异域水果的种子,还会悉心照料一路带回些植物插枝。
他想,要是把这些水果栽培到我国南方,到时候国民都能吃上这些没见过的新鲜水果,何乐而不为呢。
后来,这些水果在台湾大量栽培,普遍种植。
其孙女欧阳效平回忆道:“不管是在日本,或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一吃台湾水果,我就会想起祖父。”
这位可爱可敬至极的老人,在1928年,退休长居北京,立了两条家规:一是再苦再累也要读书上学;二是做正直、爱国之人。
这也影响了他的五个子女,欧阳庚的五位子女也都毕业于名校,在各个行业很有建树。
1941年,欧阳庚病逝,总统府秘书长郭则泾亲笔拟书《欧阳庚讣文》。
<欧阳庚>
7
欧阳庚经历朝代更迭,外交生涯45年,任劳任怨,以开放的观念反哺国家和人民。
他身上没有撼动政局、抛头露面的大事,但他恪守职责,真心实意为国为民谋取利益。
后有诗悼念欧阳庚:“华夏后裔历八方,五洲万国有虞唐,老人若叙移民史,怀德每称欧阳王。”可见他在早期侨民心中,无可取代的地位。
当人人都挤破头做改变世界的大事时,每一位俯下身来倾听民声、不忘初心的人,都值得被铭记。
历史的车轮终将碾过我们每一个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大放异彩,但若为信仰而活过,这一生就足矣。
--END--
往 期 精 选
【一日一度】
招募资深编辑、编辑助理
期待你的加入
后台回复“招聘”
即可获取详情
渡 人 | 渡 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