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方梅、乐耀《规约化与立场表达》

导读

方梅  乐耀

 

《规约化与立场表达》一书讨论的“立场”指的是“说话人或作者对信息的态度、情感、判断或者承诺的显性表达”(Biber and Finegan,1988)。词汇研究中区分褒义词与贬义词,所谓褒义与贬义之别,体现的正是言者的立场。实词的褒贬之别往往在词典里就给出解释。虚词和句法结构如何体现言者立场,是需要语法学家研究分析的。汉语语法研究中对特殊结构形式和虚词的分析,有大量的用法分析是对意义表达差异的辨析。

该书试图说明,立场的解读是离不开语境的,从词典解释的字面意义到真实语境使用中的浮现意义其实是一个连续统。

立场表达(stance-taking)既包括对言者所述命题的态度、评价,也包括言者对受话人的态度。前者在以往的研究中与情态范畴和主观化表达密切相关,后者在以往的研究中与褒贬词汇、敬谦语相关。该书的讨论会涉及相关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讨论那些在以往研究中没有被视为情态范畴、主观化手段或者褒贬敬谦表达的现象,涉及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从词汇选择到结构选择。书中所讨论的汉语立场表达现象,既包括指称语,如人称代词、小称;也包括述谓语,如认识意义的动词、引述语等。从句法地位看,有词(如副词、助动词、语气词),有介乎“词”与“语”之间的构式(如“你说你”“你看你”),也有一些句式(如同语让步句)。从意义解读的角度看,这些表达式的立场表达功能未能被辞书作为字面意义释解,或者在描写语法中未予以特别的关注。

从范畴化的角度看,从“语”到“词”是以句法的去范畴化(decategorialization)为特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书中讨论的某些现象,比如述谓语的陈述功能弱化与言者态度表达功能的浮现,可以看作语法化的初级阶段。但是,立场表达形式的演变方向不一定是某个句法范畴,有些甚至仅仅作为一种高频搭配具有特别的意义表达功能,因而该书使用“规约化”这个表述来概括立场意义表达在语言实际运用中的浮现。

立场是言者对信息的态度、情感、判断或者承诺的显性表达。汉语立场表达的分析可以追溯到汉语描写语法的开山之作《马氏文通》和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赵元任先生的《中国话的文法》(《汉语口语语法》)。汉语语法研究十分重视虚词的用法解释和特殊构式的功能分析,在这一传统下,有关立场表达的文献在汉语语法研究的各个时期都相当丰富,尽管这些研究未必用到“立场”这个术语。近些年来,随着话语功能语法视角的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无论从语料的选取和使用还是问题的观察和分析上都有别于以往仅仅着眼于单个虚词或句式的用法分析。

关于立场表达的分析,不同流派的研究取向和研究范式有所不同。书中第一章简要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个主要流派的研究,并将美国话语功能语言学家John W. Du Bois的立场表达研究的译文附在全书的最后。希望能使读者借此更全面地了解功能语言学家关注的问题和研究的视角。

该书的第二章简要介绍从词汇、语法、语音、话语分析等不同角度对汉语立场表达的探讨,讨论汉语研究的特点以及与其他语言相关研究在材料、观察视角等方面的异同。

立场表达涉及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不仅关涉词汇选择和结构选择,从句法范畴来说,也涉及多个层面。第三章概述指称语、述谓语、某些句式和构式以及语音手段的立场表达功能。第四章到第十一章,通过个案分析探讨立场表达在话语中的功能浮现。第十二章讨论负面立场在规约化过程中的若干规律性问题。

在立场表达的规约化中,该书讨论的以下几个方面是特别重要的。

(一)从结构形式来说,副词中有一些立场表达用法是后起的。这些词要么是经历了从短语到词的演变过程,如“最好”(第八章)、“动不动”(第十二章);要么是通过加判断词“是”构成复合词,使其立场表达功能在形式上得以凝固化,如“倒是”(第六章)、“说是”(第十二章)等。此外,另一些副词的立场表达解读则依赖其句法分布,作为饰句副词具有立场表达功能,而作为饰谓副词则没有(第十二章)。

(二)立场表达解读与句法分布的关联性还表现在句首与句末不同分布的解读差异。比如助动词在句首和句末时,其句法属性向饰句副词转化;居首与居尾,体现出信度不同(第五章)。而规约化程度与其句法分布和话语分布密切相关。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规约化程度差异,对会话序列(conversational sequence)依赖较强的构式规约化程度相对较低。

(三)评价(assessment/appraisal/evaluation)是重要的言语行为类别,因而认识动词和由体现言语行为的词汇构成的立场表达构式是特别显著的类别,比如“觉得”(第三章),“说什么”(第十章)、“不是我说你”(第十一章)、“你说说你”“你看你”(第十二章)等。

(四)由语境触发的重新解释在虚词意义和功能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语境触发不仅体现在相邻词汇之间可能发生意义的渗透,而且还体现在交际功能模式所赋予的功能解释会参与其中,从而使特定交际模式下的功能进入该交际模式下的词汇解释。以“还是”为例(第七章),其言者意图的表达功能是在问答这种互动交际模式中逐步浮现的。“还是”逐步摆脱对选择问句的依赖,而将选择问句应答的功能—说话人的选择,吸收到了“还是”的意义当中。

(五)特定表达式在语境中有言者立场的表达功能,其立场解读有些具有较强的语境依赖性,有些则对语境依赖不那么强。构式意义的产生有对特定句法环境中的语境吸收,也有对其会话环境的语用意义的吸收。因此,应将会话序列纳入构式化语境的考察视野,对由语境诱发的重新解释现象的分析也应充分关照到会话序列这一语境因素,如让步类同语式评价立场的表达(第九章)。

内容简介


立场表达是言语交际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规约化与立场表达》一书以话语功能语言学和互动语言学的研究范式为背景,对海外话语立场研究的重要文献和汉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书中探讨了汉语中言者立场表达的常见形式、立场表达形式的来源,以及立场表达的特点;通过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分析了汉语立场表达在话语中的浮现特征、话语条件、语用推理机制,以及立场表达构式在规约化过程中的若干理论性问题。

 

作者简介

方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语文》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长期从事语法学和篇章语言学的研究和教学,运用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共时系统中语法范畴的浮现,关注话语中交际因素对语法结构的塑造,是国内较早从事话语功能语言学研究的学者。

 

乐耀  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曾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接受博士生联合培养,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兴趣为句法语义学、功能语法和互动语言学等。

图书信息

书名:规约化与立场表达

作者:方梅、乐耀  著

定价:66.00元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长按关注-

编辑:易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